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甜菜单胚杂交种是适宜甜菜纸筒育苗移栽和机械化精量点播等集约化栽培技术配套利用的甜菜品种类型.已在世界上种植甜菜的国家普及和推广。我国选育甜菜单胚杂交种起步较晚.经过甜菜育种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已育成一批甜菜单胚杂交种投入生产中使用。  相似文献   

2.
ZD206、ZD209、ZD210、D0296和ST9818于2003年12月通过国家甜菜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ZD206品种简介鉴定命名名称:ZD206参加国家甜菜品种区域试验名称:ZD206品种来源:该品种系德国KWS公司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合作育成。母系材料KWS86586M(多胚二倍体)来自德国KWS公司种质资源库。由MS86547(多胚二倍体)与异型保持系OP69163M(多胚二倍体)杂交获得。父系PT35157(多胚二倍体)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育种材料库,属T35系列姊妹系。母本和父本以3∶1比例配制杂交种。特征特性:ZD206属二倍体多胚品种。该品种苗期发育快,…  相似文献   

3.
甜菜育种的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甜菜由多胚种发展成单胚种后,甜菜的产糖量每年以1.5%的速度递增,甜菜产糖量的增加除了栽培、植保、机械化等方面发展的原因外,最主要的因素是甜菜育种技术的进步。本文就甜菜传统育种以及生物技术育种的研究进展做一概述,同时对甜菜育种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时双丰系列甜菜多倍体品种的种性介绍及其系谱分析,揭示了双丰系列多倍体品种的遗传构成和血缘来源,双丰多倍体品种共有12个,参与亲本形成的血缘共有7个。利用天然多交逐级改良种性的逐级杂种优势利用育种技术构成了双丰系列多倍体的育种特色,建立平衡群体和改良平衡群体是双丰系列多倍体育种技术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双丰系列甜菜二倍体品种的种性介绍及其系谱分析,揭示了双丰系列二倍体品种的血缘组成。截止目前为止,共育成16个双丰系列二倍体品种,参与其亲本构成的血缘共有9个。天然多交的综合种合成和雄性不育利用的单交种组合配制是双丰系列甜菜二倍体品种选育的主要技术路线。丰富的遗传构成和血缘来源奠定了双丰系列二倍体品种的“适应性广、稳定性强”的基固基础。逐级杂种优势利用和创造改良平衡群体是双丰系列甜菜品种的育种技术特色。  相似文献   

6.
开鲁糖厂引种鉴定试验结果分析王喜春,刘喜振,赵芳(内蒙古开鲁糖厂)为筛选出适合开鲁地区条件的优良甜菜品种,1994年进行了引种鉴定试验,从参试品种(10个)的产糖量(综合经济效益)上看,甜研305、甜研202、吉甜“301、9301、吉甜202显著优...  相似文献   

7.
甜菜新品种吉甜204是由3个自交系杂交而成的二倍体甜菜品种。该品种根产量稳定。含糖率较高,抗褐斑病能力较强。吉林省区域试验结果,块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分别比对照品种范育1号提高10.37%、0.56度、14.1%。吉甜204属标准偏高糖型甜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从国内外甜菜品种的表现谈我国甜菜育种目标的调整马亚杯(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以“丰产、高糖、抗病”为目标的我国甜菜育种工作已进行了将近半个世纪,育成品种100多个,但这些品种绝大多数属“标准、偏高糖型”多芽种,丰产性仅达外国单芽种的70%~80%...  相似文献   

9.
甜菜新品种吉甜206是以普通二倍体有性杂史后代单株系732-3和753-8互为父母本杂交而成。该品种在吉林省区域试验表现根产量、含糖率与产糖量分别比对照品种范育一号提高6.0%、13度与14.4%,在吉林省生产示范根产量、含糖率与产糖量分别比对照品种吉甜201提高13.2%、1.6度与25.4%,吉甜206是一个适应性广、抗病性强的高糖型甜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甜菜南繁加速世代繁殖中若干问题探讨王华忠(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黑龙江呼兰150501)在甜菜育种过程中,为了加快某些材料的选育进度,如四倍体早代材料的鉴定与稳定,某些外观性状(胚性、育性、红绿下胚轴等)的鉴别等等,我国北方的甜菜育种者们普遍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