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区化参试品种的选育分析我国甜菜育种工作进展吕绍君,柏章才(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育种、良种繁育和品种区域化试验(简称区化)三者为密不可分的统一体,优良的甜菜品种只有在优良的条件下栽培,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品种的生产潜力,使品种的种性得以保持和提高。...  相似文献   

2.
从国内外甜菜品种的表现谈我国甜菜育种目标的调整马亚杯(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以“丰产、高糖、抗病”为目标的我国甜菜育种工作已进行了将近半个世纪,育成品种100多个,但这些品种绝大多数属“标准、偏高糖型”多芽种,丰产性仅达外国单芽种的70%~80%...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我国及新疆甜菜育种的进展,阐明了新疆甜菜的育种方向、任务、目标和途径,以及甜菜生产中品种的合理搭配问题。随着我国种植业生产关系变化和入世后的竞争加剧,新疆甜菜育种目标也应做出相应调整,在现有基础上近期应以多粒杂交种为主、中长期以单粒雄性不育杂交种选育为主,今后应加强抗病、丰产、高糖、优质、耐盐碱品种的选育。在甜菜生产中,应合理搭配使用不同类型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甜单305为三倍体甜菜单胚杂交组合,是由单胚细胞质雄性不育系TB9-CMS为母本,以四倍体多胚绿胚轴品系甜426G为父本按4:1比例杂交而成。制种时只收获母本雄性不育系的单胚种子。于2002年配制杂交组合,2005-2006年区域试验,2007年生产示范试验。甜单305在全省生产示范试验中,表现突出,在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3个指标上均超过了对照品种,平均根产量47760.2kg/hm^2,含糖率17.06%,产糖量8116.2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甜研309提高22.7%、0.62度、27.2%。2008年4月被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推广品种,适宜推广区域为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等甜菜产区。  相似文献   

5.
对近年来国内在甜菜诱变育种取得的成就进行了综述,列举了4种诱变育种方法,即秋水仙碱诱变多倍体、γ射线辐射诱变、离子束诱变、航天诱变.并且根据诱变育种在农作物上的应用研究,对甜菜诱变育种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全面回顾和总结了内蒙古自治区甜菜育种50年所走过的历程,从育种机构的建立到各种育种方法的探索、育成的品种及在生产上发挥的作用等作了比较详细的总结和概括。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多年雄性不育甜菜单胚型杂交种的良种繁育实践经验,对该类品种的良种繁育主要原则和技术措施进行探讨。提出了繁育该类种子的产质量保证体系和特殊技术要求;分析了种子生产的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以及抓管理和落实的重要意义;探讨了提高种子产质量的高效实用技术和相关辅助工作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甜菜抗病育种研究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甜菜主要病害为褐斑病、根腐病、丛根病、黄化毒病、白粉病,是抗病育种的主要目标。对上述甜菜5种主要病害的抗病育种研究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今后甜菜抗病育种的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9.
回顾和综述了甜菜育种的主要动向:群体选择(类型选种)、品质育种、远缘杂交育种、抗病育种、多系品种的培育及形态特征的遗传规律研究。讨论了甜菜育种技术上的主要变异特点:积极创新和寻找新的遗传变异,突出杂交和选择是甜菜育种的基本手段,选种过程中注意个体间在群体的表现,加速世代繁殖、缩短育种年限,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是提高育种的新途径。并根据多年育种实践提出宝贵经验和策略:确定甜菜育种目标要有的放矢,从育种目标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研究;探索育种目标简便有效的测定技术;发挥多学科联合攻关及协作、选育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多元化大豆品种及育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多熟制地区大豆种植制度复杂,从播种时间分,可分为春大豆、夏大豆、秋大豆;从种植方式分,可分为纯作、间作、田埂豆和套作;从产品的收获用途分,有粒用商品大豆、鲜英青毛豆。不同播种季节,不同采收目的的大豆其育种要求不同。市场经济模式的建立,给大豆品种的多元化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学技术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商品才能产生巨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甜菜多胚四倍体品系制糖工艺品质性状的遗传潜势与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春来  王华忠 《中国糖料》2007,(4):42-44,48
以12份多胚四倍体甜菜品系的随机区组试验结果,对制糖工艺品质性状及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潜势与选择研究。结果表明:除K含量外,品质性状品系间存在显著差异,含糖率、清汁纯度的遗传进度较小;Na含量、可回收糖量的遗传力、遗传变异系数和遗传进度均较大;对上述性状应在早代选择,但对于含糖率、清汁纯度等遗传变异小的性状,应扩大选择群体的变异范围,才能达到较好的选择效果。含糖率、清汁纯度、可回收糖量相互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杂质指数、Na含量、有害氮(α-N)含量、褐斑病(级)、生长势呈强或弱的负相关;Na、α-N含量、杂质指数等相互间呈强或弱的正相关。对可回收糖量正向选择和对杂质指数负向选择时,含糖率和清汁纯度的遗传进度较大。进一步对品质育种策略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甜菜普通多倍体杂交种吉甜304(原代号为"吉99-11")是1999年以四倍体高产品系"生物法-95"为母本,二倍体高糖品系"7302-28333-1-2"为父本,按母、父比例3∶1自然杂交育成。经两年小区鉴定筛选后,于2002~2003年参加全国甜菜品种区域试验,试验结果:平均根产量比对照(吉甜301和甜研304的平均值)提高5.3%,含糖率比对照提高1.0度,产糖量比对照提高11.9%;于2005年参加全国甜菜生产示范试验,试验结果:平均根产量比对照提高6.0%,含糖率比对照提高1.1度,产糖量比对照提高12.6%。2006年2月通过全国甜菜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命名。该品种含糖高、产量稳定、抗褐斑病、耐根腐病,适于在新疆伊犁、塔城,甘肃黄羊镇,吉林范家屯,黑龙江嫩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甜菜新品种吉甜206是以普通二倍体有性杂史后代单株系732-3和753-8互为父母本杂交而成。该品种在吉林省区域试验表现根产量、含糖率与产糖量分别比对照品种范育一号提高6.0%、13度与14.4%,在吉林省生产示范根产量、含糖率与产糖量分别比对照品种吉甜201提高13.2%、1.6度与25.4%,吉甜206是一个适应性广、抗病性强的高糖型甜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甜菜新品种吉甜204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菜新品种吉甜204是由3个自交系杂交而成的二倍体甜菜品种。该品种根产量稳定。含糖率较高,抗褐斑病能力较强。吉林省区域试验结果,块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分别比对照品种范育1号提高10.37%、0.56度、14.1%。吉甜204属标准偏高糖型甜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黑亚系列亚麻品种的选育及应用,为黑龙江省乃至全国亚麻的生产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介绍了黑亚系列亚麻品种的选育进程,优异亚麻品种的主要特点以及推广应用情况。并对如何做好未来品种选育和推广工作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6.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从事大麦新品种的选育与改良工作30多年,选育了一批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大麦品种.本文就近年来选育的苏啤系列大麦品种性状改良及选育技术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以选单株为主的系圃选育,低代材料应保证一定的群体,有利于保留更多的基因变异类型.籽粒性状应从早代到高代对籽粒大小、色泽、饱满度和品质进行定向选育.早代F3~F4重点组合的异质混系测产,有利于提高群体中的高产或超高产基因型的筛选,加大品种权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5对不同亲缘的多粒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配合力及其亲本基因型方差的分析,看出雄性不育系工农M214A及O—型系在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3个经济性状一般配合力较高;经回交3代成系的其它几对材料对上述多基因控制的3个性状,不育系与同型保持系间的表现并不一致。试验对亲本的配合力和遗传力作了初步分析,为利用杂种优势配制三交种提供了一些资料。  相似文献   

18.
糯玉米系列品种选育及开发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点介绍了长春市农科院选育的糯玉米系列杂交种春糯1号、春糯3号和春糯5号的特征特性、生产关键技术和开发利用情况。长春市农科院选育的早熟糯玉米春糯1号为鲜食的首选品种,中熟糯玉米春糯3号和中晚熟糯玉米春糯5号适于企业生产支链淀粉。  相似文献   

19.
京科糯2000等系列鲜食糯玉米品种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自1996年开展糯玉米种质创制及新品种选育,创制出京糯6、BN2等骨干糯玉米自交系近20个。选育出京科糯2000、京黄糯267、京紫糯218、京科糯569等系列各具特色的优良糯玉米品种21个,其中,通过国审品种6个,省审品种15个,实现了高产与优质的结合,同时具有抗性强、适应性广、用途多等特点。京科糯2000已成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推广范围最广的品种,京科糯569鲜子粒叶酸含量在300μg/100 g以上,属营养强化型糯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导了离体培养技术在甜菜远缘杂交育种中的应用,探讨了影响离体再生植株诱导率的主要因素,包括外植体、培养基和杂交方式等。试验结果表明:外植体再生植株诱导率以远缘杂交胚(95.8%)为最高,其次是生长点(60.5%)、腋芽(57.6%)、未授粉胚珠(4.7%);4种培养基的再生植株诱导频率在60%~98%之间,其中珠3诱导率最高;杂交方式以正交(野生种×栽培种)远缘杂交胚的再生植株诱导率为最高,达96%。不同来源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为58.8%~86.4%,不同来源再生植株性状存在明显差异。离体培养技术是快速提供甜菜育种素材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