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九龙牦牛产肉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光辉  刘成烈 《中国牦牛》1993,(4):12-15,44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性别对查吾拉地区牦牛的产肉性能及肉营养成分的影响,随机选取8岁健康的查吾拉牦牛10头,公母各半,对不同组别间牦牛进行屠宰试验比较肉营养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母牦牛屠宰率、净肉率、胴体率、骨肉比均高于公牦牛,但无统计学差异。肉营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母牦牛肉中维生素A、E、B12、半胱氨酸、组氨酸、精氨酸、钙、硒、脂肪酸含量高于公牦牛(P<0.05)。研究结果表明,查吾拉牦牛富含较高的营养成分,可为人类提供优质健康的动物蛋白,具备作为优质牦牛肉源生产的潜力。相比较,母牦牛肉优于公牦牛。  相似文献   

4.
西藏牦牛乳营养成分及乳清蛋白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牦牛(Bosgrunniesns)是我国的主要牛种之一。西藏约有牦牛395万头〔1〕,占全国牦牛总数的30%,占西藏牛总头数的80%以上,为牧区牧民提供了大量的乳、肉、毛、皮等生产生活资料。但有关西藏牦牛乳的组成方面尚未见到系统的研究报道,因此,我们...  相似文献   

5.
西藏三大优良类群牦牛产毛性能及毛绒主要物理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西藏三个优良类群牦牛毛绒的生产性能及毛品质特性 ,有计划地开展牦牛毛绒产品的开发利用。本课题于 1 997年至 1 998年两年的时间 ,对西藏的嘉黎、帕里、斯布牦牛进行调查 ,以随机采集毛样法 ,进行了系统的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 ,帕里成年牦公牛剪毛量为 0 .71kg ,母牛为 0 .1 9kg。公母牛平均产绒量为 0 .6kg ,含绒率为 56 .75% ,绒毛细度 1 8.1 3~ 2 7.4 9μm ,强度为 1 2 .1 2~ 2 6 .4 2CN。斯布成年牦公牛的剪毛量为 0 .8kg,母牛 0 .1 6kg,公母牛平均产绒量为 0 .5kg,含绒率为 4 7.87% ,绒毛细度为1 9.90~ 32 .89μm,强度为 1 3.38~ 2 9.6 8CN。嘉黎成年牦公牛的剪毛量为 0 .6 9kg,母牛 0 .1 8kg ,公母平均产绒量为 0 .6kg,含绒率为 6 5.4 8% ,绒毛细度 1 8.74~ 33.83μm ,强度为 1 4 .1 8~ 30 .4 2CN。由此说明 ,西藏三大优良类群牦牛具有较强的毛绒生产潜力 ,毛纤维细度小、强伸度好 ,是毛纺工业较好的生产原料  相似文献   

6.
通过数量分布的比较,对西藏牦牛的历史忆载,体尺体重,生理指标,类群形成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为保存牦牛的优良类群和生长繁育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性别对雪多牦牛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10头(公、母各5头)自由放养条件下健康的5岁雪多牦牛,测定其背最长肌,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表明:雪多牦牛性别对蛋白质、酸碱值、压力失水率、蒸煮损失、色差、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影响,但对脂肪、水分和剪切力有显著影响;与雪多牦牛公牛相比,雪多牦牛母牛的脂肪含量较高,剪切力和水分含量较低(P<0.05),氨基酸含量略低(P>0.05)。综合考虑,雪多牦牛母牛的肉品质优于公牛。  相似文献   

8.
西藏牦牛资源现状及生产性能退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了解目前西藏牦牛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根据牦牛畜群结构、生长发育状况、生产性能(产肉性能、产乳性能、产毛性能、繁殖性能)等状况,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调查、测试和分析,弄清各类群的品种特征,资源优势,产品质量,分析我区牦牛生产性能退化幅度及退化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止退化措施,为西藏牦牛和草地等可更新资源有效利用和协调发展,充分发挥高寒牧区自然资源生产潜力,改善生态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持续发展牦牛业及草地畜牧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西藏牦牛血液生化指标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主体畜种,牦牛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能够有效地反映出机体的健康状况及对高原环境的适应性。[目的]为了解西藏高山牦牛和娘亚牦牛之间的差异。[方法]研究对西藏高山牦牛和娘亚牦牛14项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娘亚牦牛ALP、Glu、TG、CK指标极显著高于西藏高山牦牛(P0.01),而其他指标在2个牦牛品种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皖东黄牛AST指标低于3个牦牛品种指标,ALB指标大于3个牦牛指标。阿什旦牦牛的UA指标明显低于皖东黄牛和西藏高山牦牛与娘亚牦牛。西藏高山牦牛和娘亚牦牛CRE指标低于皖东黄牛和阿什旦牦牛,UREA指标高于阿什旦牦牛。娘亚牦牛母牦牛TCHO、ALT、ALP、Glu、CK指标显著高于公牦牛(P0.05),而娘亚牦牛母牦牛ALB指标极显著高于公牦牛(P0.01),西藏高山牦牛母牦牛Glu指标显著高于公牦牛(P0.05),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不同品种、性别、自然环境等均会导致血液生化指标产生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不同含量野血牦牛及家牦牛毛绒品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2头不同含量野血牦牛和11头家牦牛毛绒品质部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家牦牛,不同含量野血牦牛之间,净毛率,净绒率,绒毛比3项指标差异不显著,1/4野血牦牛和3/4野血牦牛1、2岁之间净绒率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1.
李静 《饲料广角》2005,(6):35-37
中国、美国和巴西是世界上3大产肉国.也是世界肉类贸易中占重要地位的国家,对这3个国家的肉类生产进行分析可折射出世界肉类生产的现状与趋势。以下根据FAO公布的统计数据,对3国主要肉类品种的总产量、平均单产、人均占有量和进出13情况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对西藏牦牛巴氏杆菌病基因组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从西藏林芝某地病死牦牛肺脏中分离鉴定出1株荚膜A型牦牛巴氏杆菌,并通过SMRT法对该菌株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对测序数据组装后基因组组分及比较基因组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获得大小为2.3 Mb基因组,GC含量40.30%。同时预测2 096个编码基因数量,编码基因序列总长度2 047 410 bp。预测出总长度为4 739 bp的重复序列,重复序列含量0.21%。预测非编码rRNA数量为19、tRNA数量为59。假基因数量为3,假基因总长度为736 bp。此外,对测序的1株菌株和2株参考菌株(Mannheimia haeemolytica、Pasteurella multocica)进行基因组共线性分析,显示测序菌株与参考菌株之间共线性良好。对测序的1株菌株和2株参考菌株进行家族分类,共得到2 105个基因族,其中,3株菌共有的基因族类(核心基因族)有1 483个,占总基因组的70.45%。进化分析研究显示,测序菌株与参考菌株Mannheimia haeemolytica较远。表明本研究对西藏牦牛巴氏杆菌分离菌株进行全基因测序,同时进行基因组组分及比较基因组学分析,为牦牛巴氏杆菌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3.
14.
比较了全放牧饲养与舍饲育肥2种饲养方式对牦牛肉的理化性质、营养品质以及安全品质的影响,旨在为优质安全牦牛肉的生产和制定优质牦牛肉的评价标准提供理论依据。随机选择4头舍饲育肥100 d、平均体重(243. 00±21. 43) kg的麦洼公牦牛和6头全放牧饲养、平均体重(297. 17±65. 65) kg的麦洼公牦牛,屠宰后取背最长肌与后腿半腱肌,测定其理化性质、营养品质及卫生安全指标。结果:舍饲育肥牦牛肉的pH_(24 h)显著高于全放牧牦牛肉(P<0. 05)、蒸煮损失率和红度值(a*值)极显著低于全放牧牦牛肉(P<0. 01),而2种饲养方式牦牛肉的pH_(45 min)及滴水损失、亮度值(L*值)和黄度值(b*值)无显著差异(P>0. 05),饲养方式对牦牛肉干物质、粗蛋白和灰分含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 05);背肌和腿肌2个部位牦牛肉的理化指标及营养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 05);在卫生安全指标方面,2种饲养方式牦牛肉中均未检出兽药残留以及重金属铬、镉和汞,挥发性盐基氮以及重金属砷和铅的含量均达到绿色食品标准。研究表明,舍饲牦牛肉与放牧牦牛肉的营养品质无差异;舍饲牦牛肉有更高的pH_(24 h)值和更低的蒸煮损失,是更为优质的牦牛肉产品;两种方式生产的牦牛肉均达到绿色食品标准,均为优质安全的畜产品。  相似文献   

15.
西藏地区不同青稞品种秸秆饲用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稞(Hordeum vulgare linn.var.nudum Hook.f.)是西藏主要粮食作物,也是西藏主要的农作物秸秆资源。为提高青稞秸秆饲用的科学性及实效性,本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西藏地区种植的9个青稞品种秸秆的11个营养品质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9个青稞品种秸秆粗蛋白质平均含量为3.51%;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在66.00%~87.10%之间,平均含量为72.82%,酸性洗涤纤维平均含量为50.48%;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测定的11项指标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在主成分分析时提取了4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达95.07%。经综合评价模型得出,9个青稞品种饲草综合得分排序结果为:藏青320QB16QTB23QTB25藏青2000QTB17QTB13QTB11QTB16。  相似文献   

16.
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和人民对畜产品的占有量被看作是一个国家发达程度和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畜禽良种及良种繁育体系的资源保护利用、引育扩繁、生产经营和推广使用,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政府管理、公共支持、社会服务等构成了畜牧业良种体系.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建设始终是推动畜牧业发展最活跃、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畜牧业和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基石,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及其运行机制则是畜牧业良种普及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17.
两种优良野生草坪植物生态生物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 1 998~ 2 0 0 0年对野生宿根画眉草和鼠尾粟观察 ,对其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鉴定分析 ,从草坪和水土保持植物利用的角度对其进行建坪试验和水土保持试验 ,发现其具有优良坪用性状和水土保持效果。并对其特性作了综合性描述。  相似文献   

18.
通过1998~2000年对野生宿根画眉草和鼠尾粟观察,对其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鉴定分析,从草坪和水土保持植物利用的角度对其进行建坪试验和水土保持试验,发现其具有优良坪用性状和水土保持效果.并对其特性作了综合性描述.  相似文献   

19.
牦牛低海拔舍饲是解决藏区草畜矛盾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能促进冷季牦牛生长发育,改善牦牛肉品质。旨在探讨低海拔区域开展牦牛舍饲模式对牦牛生长发育、屠宰性能、肌肉品质以及血清指标的影响,初步探索低海拔舍饲影响牦牛肌肉品质的可能因素。选用10头36月龄体重、体况相近的健康公牦牛,随机均分为舍饲组与放牧组,舍饲组于广汉农区(海拔:600 m)进行全舍饲育肥,放牧组于红原县牦牛科技园区(海拔:3500 m)按传统模式天然放牧,试验期150 d。结果表明,舍饲牦牛增重极显著高于放牧组(P<0.01),其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和净肉率极显著高于放牧组(P<0.01)。舍饲组背最长肌食用品质显著改善:亮度(L*)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熟肉率和肌内脂肪(IMF)含量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剪切力显著低于放牧组(P<0.05);舍饲组背最长肌营养品质显著改善:粗脂肪(EE)含量极显著高于放牧组(P<0.01)。舍饲组棕榈酸(C16:0)、硬脂酸(C18:0)含量极显著高于放牧组(P<0.01);饱和脂肪酸(S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反式脂肪酸(TFA)含量均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鲜味氨基酸(FAA)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血清指标分析结果显示,舍饲组血清中血糖(GLU)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的含量极显著高于放牧组(P<0.01),β-羟基丁酸(BHBA)含量极显著低于放牧组(P<0.01);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活性极显著高于放牧组(P<0.01),脂肪酸合成酶(FAS)活性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活性显著低于放牧组(P<0.05)。由此可见,通过冷季低海拔舍饲可达到牦牛生长肥育的效果;可激活牦牛血清中脂沉积相关酶活性,促进肌肉中脂肪的合成与沉积,改善牦牛肉食用品质及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20.
含野血牦犊牛,家牦犊牛增重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1996年在海南州赛什牧场对采用野牦牛冻精人工授精和1/2野血公牛本交两种方法配家牦母牛产生的1/2野血牦犊牛35头和1/4野血牦犊牛48头,跟踪定量观测。结果:1/2野血牦犊牛和1/4野血牦犊牛的平均初生重分别比家牦犊提高了7.65%,8.86%,平均18月龄重分别比家牦犊牛提高47.16%,17.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