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七省(区)桉树科研协作会议,于十月七日至十二日,在合浦县召开.会上总结交流了桉树科研工作的成就和经验,修订了今后科研计划,确定了七个研究课题.会上收到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33篇和译文20万字,反映了近年来我国桉树科研工作取得的一定成绩,如广西林科所等单位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林科院亚林所主持的南方十四省(区)马尾松地理种源试验科研协作会议,于1980年10日9日至15日在江西吉安市召开。除台湾省外,所有有马尾松分布的省(区)的林业科研、生产单位都派了代表参加。会议主要交流前一阶段马尾松地理种源采种林分调查和育苗的经验,制订1981  相似文献   

3.
同志们: 南方十二省(区)国外松优良品种科研协作会议,九月二日在马鞍山市开始,五日到达泾县,历时五天,今天就要结束了。我受会议领导小组的委托,向大会作总结。这次会议,是根据一九七三年在广东召开的第一次国外松科技会议,确定由安徽省农林局和农林科学院召集主办。参加会议的有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福建、云南、贵州、四川和安徽等十二省(区)林业(农业)局、林业科研、生产及教学单位  相似文献   

4.
西北四省(区)第二次次生林科研协作会议于1966年3月7日至11日在陕西武功县召开。出席的代表40人。会议共收到论文25篇,包括次生林的综合经营样板、经营技术、类型划分、抚育改造、更新育苗、作业设计、生产管理等方面。会议检阅了自1963年以来的次生林科学研究成果,并交流了各地经营次生林的经验。大家认为,油松山地育苗、林间育苗,以磷化锌毒杀为主的综合防治鼠害,用地形图放大成图代替实测成图等经验可以试行推广;并建议当前应抓种苗、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板栗增产科研协作会议于一月十八日至二十一日在宽甸县召开。参加会议的有省、市(地区)、县林业生产单位、科研和农林院校的代表共四十二名,其中工人、贫下中农代表十三名。省科技局农医处的负责同志也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传来了四届人大胜利闭幕的特大喜讯,与会代表欢欣鼓舞,认真学习了四届人大文件,决心在板栗科研战线上贯彻落实四届人大提出的各项战斗任务。会议认为:我省板栗生产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群众性的科学实验活动蓬勃开展。丹东老产区出现了一批年产十万斤栗子的大队,气候较冷的辽北和昭盟南部地区板栗树不仅能够安家落户,而且还发现一些抗寒丰产的类型和单株。全省现有板栗一千万株比文化大革命前翻了一番。几年来通过全省性的板栗选优大协作,选出了三十五个优良单株,为促进板栗增产,实现良种化  相似文献   

6.
(一)党的十一大以来,全国科学大会的胜利召开,一个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热潮汹涌澎湃、滚滚向前。在林业科研和生产捷报频传的凯歌声中,一九七八年七省、(区)桉树科研协作会议,经中国林科院批准,于十月七日至十二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召开.出席会议的有:中国林科院热林所的代表和广西、四川、云南、福建、浙江、江西、广东七省、区协作组的代表,以及特邀来的上海、昆明、厦门植物园和贵州省林业局、柳州铁路局林场的代表共八十七人(其中列席三十七人)。会议收到的桉树科研成果和调查报告等交流材料三十三篇,桉树译文二十万字,这是我们桉树科研协作组自一九七二年成立以来,规模较大、材料丰富的一次盛会,也是各级领导越来越重视发展核树、重视科学技术的结果。这次会议,广西区各级党委十分重视,区党委批示开会地点,区林业局姚康成付局长、区林科所王长春所长、钦州地委农办李治德付主任、地区林业局陈儒兴付局长,合浦县委李登复付书记、县林业局郑华卿局长等参加了会议,姚付局长、李付主任、李付书记并在大会  相似文献   

7.
食用油料向木本化方向发展,迠立油茶基地,提高油茶单产,扩大油茶栽培区域,是当前生产和科研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在中国林科院亚林所的主持下,由湖南、江西、广西、浙江、广东、安徽、四川、云南、贵州、福建、陕西、湖北、河南等十三个省(区)的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的代表组成了联合调查组,于1978年7月10日至8月4日对油茶分布  相似文献   

8.
<正> 1980年5月29日至6月4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在南昌市主持召开了《南方十四省(区)全国第二次杉木科研协作会》。参加会议的有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的代表64人。大会讨论了杉木产区区划、立地条件类型划分,以及杉木地位指数表编制工作。并交流了经验,汇总调查研究成果。对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编制的杉木林分密度管理图组织了鉴定。  相似文献   

9.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的主要用材树种之一,分布广,面积大,近年来遭受松毛虫危害,成灾面积较大,严重地影响了林木的生长。为了贯彻毛主席“绿化祖国”的伟大指示,减少林木损失,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根据1972年全国农林科技座谈会议精神,南方13省(区)防治松毛虫技术研究协作会议,于1972年12月10-17日在湖南长沙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等省(区)和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安阳林业制药厂、农林部、中国农林科学院等78个单位的代表,共126人。  相似文献   

10.
11.
南方混交林第四次协作会于1987年10月9~10日在浙江林学院召开,参加单位有南方片的广西、福建、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等林科所以及华南农业大学、浙江林学院、福建林学院、安徽农学院等单位的26位代表。浙江林学院副院长忻士文、浙江省林业厅科教处处长周朝良等同志也到会讲了话。浙江林学院许绍远和陈冬基两位副教授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全国杉木科研协作会议于1965年10月21日至11月1日在福建省南平市召开。出席会议的有55个单位88名代表。会议听取了福建省科委、福建省林业厅、南平市委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等领导机关负责同志的报告。各专题研究小组汇报了1964年以来科研进展情况。反复讨论了林业科研革命化问题。会议明确应以样板林为中心开展科学研究,并进一步落实了以杉木速生丰产为中心的样板林计划和建立母树林、种子园等计划。会议还研究了当  相似文献   

13.
正当全国人民怀着极其悲痛的心情,悼念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逝世期间,于九月下旬在洪雅县召开了我省第二届杉木科技协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我省主要杉木林基地县的林场工人、贫下中农、林业干部以及林业科研、教学单位的代表,共110多人。在会上,代表们畅谈了我省林业生产科研战线大好形势,肯定了成绩,总结了经验。广大干部相群众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开展群众性的科学实验活  相似文献   

14.
15.
16.
全国文冠果科研协作会议在内蒙古召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文冠果科研协作会议,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学研究所的主持下,于一九七九年三月二十日至二十六日,在我区丰镇召开。到会的有新疆、甘肃、内蒙古、河北、河南、辽宁、吉林、黑龙江、四川、安徽、山西、陕西、宁夏等十三个省(区)的科研和生产单位、还有中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林学院等,共四十六个单位,代表五十余人。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大多是多年从事文冠果研究和生产的专家、教授和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17.
几年来,我省水杉科研、生产取得了显著成绩。水杉科技协作组自1974年冬建立以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各级领导重视下,积极开展了群众性的科学实验活动。关中、陕南水杉育苗已由国营场圃向社队集体发展,不少国营、社队林场(苗圃)掌握了水杉硬枝扦插育苗技术,使扦插成活率达到80%以上,在嫩枝扦插、全光育苗、防止苗木黄化等方面,也有了新的进展。延安、榆林地区水杉引种育苗试验初获成功。全省水杉育苗594亩,为1974年的20倍,还营造了480亩水杉林。  相似文献   

18.
11月6日,在山西省绿化委员会第14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省绿委主任、副省长王文学在省委组织部新任命的绿化委员会组成人员第一次会议上,对绿化委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王文学指出:造林绿化,既是一项公益事业,又是一项基础产业,肩负着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对实现全省农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实现赶超战略和扶贫攻坚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绿化委员会的工作是一项社会性较强的工作,代表政府行使工作职能。具体任务:一是贯彻中央和省委、省人大、省政府制定的有关绿化山西的方针、政策、法规和指示,组织领导及整个造林绿化工作,研究造林的重大问题;二是组织开展好每年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督促检查义务植树基地的建立,检查领导干部任期绿化目标的落实情况;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落实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 的伟大战略方针和 “绿化祖国”的指示,更好地完成一九七三年“全国农林科技座谈会” 上提出的“选择和培育速生用材树种的优良品种”的研究任务,贯彻一 九七二年“全国林木优良品种协作会议”精神,在中国农林科学院的指导下,北方十三省(市、区)松类良种选育协作会议于五月十五日至五月二十四日在山西省雁北地区召开。 出席会议的有山西、河北、辽宁、山东、河南、内蒙、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  相似文献   

20.
一九七三年南方十三省(区)防治松毛虫技术研究协作会议,于十月三十日至十一月六日,在广西南宁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湖南、湖北、河南、广东、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十三省(区)和中国农林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情报研究所的代表,共一百二十七人。山东省、河北省和新华社广西分社、广西日报社、广西人民广播电台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