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剩余电流保护装置误动的原因 1.1 剩余电流保护装置误动的定义 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误动作,是针对正常动作而言的.它是指农村低压电网的被保护线路内未发生人身触电、剩余电流及接地等故障,而是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动作.  相似文献   

2.
《农村电气化》2005,(12):9-9
为了防止单相电击事故及因漏电引起电气火灾和电气设备损坏事故,在农村低压线路上必须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通常称为漏电保护器)是一种在电路发生漏电和单相电击时,能够自动切除电源(特殊情况时动作于信号)的保护装置。  相似文献   

3.
1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误动原因 1.1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误动的定义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以下简称保护器)误动,是针对正常动作而言的,它是指农村低压电网的被保护线路内未发生人身触电、漏电及接地等故障,而是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保护器动作.因此,误动作是一种不正常动作状态.保护器误动原因,分为保护器自身原因和外部原因两类.  相似文献   

4.
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用于电击保护时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结合多年来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在电网改造中安装运行的经验教训,提出直接接触电击全网总保护、触电和漏电的区分、剩余电流装置动作的死区及自动重合闸功能等问题,做出了较全面的分析和论证,以利正确使用剩余电流保护装置。  相似文献   

5.
孔令文 《农村电工》2010,18(2):44-45
4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组成、原理、参数与试验 4.1组成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主要由检测元件、中间放大环节、操作执行机构和试验装置四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6.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在低压电网中主要用作剩余电流动作保护(也称为漏电保护),即发生漏电时,能够迅速动作跳闸,切断漏电设备或线路,从而保证人身安全,避免发生因漏电引起的各种事故.  相似文献   

7.
张敏  王慧亮 《农电管理》2013,(11):44-44
我国农村电网通过多年的改造和建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一般由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加上交流接触器组成)已广泛普及,成为保障农村客户用电安全的重要防线,但在实际运行管理中对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还处于人工维护的落后状态,无法及时了解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运行情况,在跳闸后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需台区员到现场恢复通电,  相似文献   

8.
<正>根据实际运行经验,在农村,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除了因为人身触电而动作外,更大量的是由于接地漏电而动作。对于接地漏电所造成的动作,必须及时查明故障点,排除故障后才能再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投入运行。但是,如何查找和排除故障,是农电管理人员特别是农电工普遍感到困难的一个问题。为此,笔者现介绍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跳闸后查找排  相似文献   

9.
4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组成、原理、参数与试验4.1组成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主要由检测元件、中间放大环节、操作执行机构和试验装置四部分组成。4.1.1检测元件检测元件为零序电流互感器(也称漏电电流互感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农村低压电网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RCD)运行管理的"四难"原因,从投运率指标改进、提升低压电网的技术性能、提高故障查处能力、智能化网络化管理系统应用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投运水平的措施与理念。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介绍了JPWB型配电柜的结构、配电设备的选择原则和应用益处。分析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在运行中误动、拒动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措施以及在运行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2.
正在农村低压配电网中,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按照三级或两级配置,三级的配置总保护、中间保护和末端保护,两级的不配置中间保护。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运行时,误动和拒动的现象常常发生,误动严重影响了供电的连续性,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大麻烦,拒动导致了剩余电流保护功能的丧失,给人民生产生活可能带来极大的危险。为此,很有必要对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误动和拒动原因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3.
GB13955-200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中规定了,当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用于间接接触电击事故防护时,应正确地与电网的系统接地型式相配合,因此有必要介绍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的特点,以利于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正确安装使用。  相似文献   

14.
新发布的GB13955—200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强调了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不仅对防止人身电击事故起保护作用,而且在防止接地故障引起的电气火灾事故中起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农网等低压配电系统中,大量使用的是普通电流型电子式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包括剩余电流继电器、剩余电流断路器等,选用这些产品除了应满足国家相关产品标准,取得合格3C认证外,对其安装后在线运行时,应具有的动作特性,如动作电流、动作时间等,也应满足国家相关安装和运行管理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6.
段磊 《农村电工》2024,(1):41-42
<正>1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应用现状1.1常用配置方式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配置模式与农村配电网的接地方式有关。目前,我国农村配电网台区常用的低压接地方式为TT和TN。其中,TN系统根据保护线和中性线的接地模式不同,又细分为TN-C,TN-S,TN-C-S三种。根据GB/T 13955—2017《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剩余电流保护一般分为三级(台区总保护,简称总保;中级保护,简称中保;末端保护,  相似文献   

17.
<正>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主要是用来在设备发生漏电故障时以及发生有致命危险的人身触电时发挥保护作用,具有过载和短路保护功能,可用来保护线路或电动机的过载和短路,亦可在正常情况下作为线路的不频繁转换启动之用。本文简要介绍一下选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1)购买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时,应购买具有生产资质的厂家产品,且产品质量检测合格。(2)原则上应选用电流动作型的剩余电流动作保  相似文献   

18.
4.2.1 TN系统 a.在TN系统中,当电路发生绝缘损坏造成接地故障,其故障电流值小于过电流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值时,应安装剩余电流保护装置。  相似文献   

19.
陈君 《农村电气化》2014,(12):52-53
配电台区安装的传统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因受其功能的局限性,无法区分保护装置的动作原因。人(或动物)在触电开始瞬间,电流击穿皮肤的电流波形不是正弦波形,而是一种特殊波形,把这种特殊波形用于触电保护,就能区别人(或动物)触电和线路设备漏电,从而可靠防止人身触电,同时避免一般漏电跳闸。特波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成功的将特殊波形识别技术与漏电电流跟踪定值技术相结合,解决了常规一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由于定值较高,在二三级失效时或在主干线路上人身触电,不能可靠保护人身安全的问题,也避免了因定值过低频繁跳闸的问题,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运行》(GB13955)中写到:“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是防止人身电击伤亡事故的有效措施”,正是由于对这个规定的理解不准确,众多的法官及律师都误解为,只要安装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以下简称保护器)就会不再发生电击伤亡事故,如果不安装保护器,那么线路就不合格,如果保护器不动作,供电企业就有管理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