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灰石粉对水泥基材料流变性和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石灰石粉对水泥基材料流变性和强度的影响,考察了石灰石粉的颗粒形貌效应以及石灰石粉的细度和掺量与水泥基材料抗压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石灰石粉的颗粒形貌效应改善了水泥基材料的流变性和强度性能;在工程应用中,石灰石粉的细度宜小于45μm,掺量(等量取代水泥)宜在10%左右。 相似文献
2.
选取颗粒粒径为8目的胶粉,按4种不同掺量配制胶粉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硅粉混凝土进行抗冲耐磨性能对比试验,以评价胶粉对混凝土抗冲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胶粉混凝土的抗冲磨强度大于基准混凝土和硅粉混凝土的抗冲磨强度,且抗冲磨强度随着胶粉掺量增加而增大,但其抗压土强度随着胶粉掺量的增加而降低;试件冲磨后,胶粉混凝土的破坏程度小于硅粉混凝土和基准混凝土,仅表层浆体破坏,胶粉在水泥石中分布均匀,与水泥石结合牢固,试件表面平整,显示胶粉混凝土具有较强抗冲磨性能。 相似文献
3.
纳米二氧化硅对活性粉末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是一种具有超高力学性能的新型水泥基复合材料,根据最大密实度理论配制而成。纳米SiO2比RPC中各成分的粒径都小,不但可以进一步物理填充其微小空隙,而且具有很高的火山灰活性。通过考虑水胶比、硅灰掺量、矿渣掺量三个因素,采用L9(3^4)正交设计,确定出RPC的基准配合比,再添加不同掺量的纳米SiO2,通过分析7d和28d的强度值,发现当纳米SiO2的掺量为0.5%~1%时,提高了RPC的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同时结合电镜扫描,发现纳米SiO2使水泥基体水化反应更加充分,并且改善了界面结构,降低了浆体的结构缺陷,从微观方面说明了纳米SiO2提高其力学性能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SY土壤固化剂对砂质粉土工程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SY土壤固化剂,以砂质粉土为固结对象,分别在水泥含量10%、15%和20%,固化剂掺量为0.5%、1.0%、1.5%和2.0%时,制成最大干密度的试样,进行了3、7、14和28 d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28 d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水泥含量20%时,1.0%、1.5%和2.0%固化剂掺量时的抗渗试验,以及水泥含量20%、1.5%固化剂掺量时的冻融循环试验。结果表明,SY固化剂能显著提高砂质粉土的力学性能、抗渗、抗冻性能;在同一个固化剂掺量下,其力学性能、抗渗、抗冻性能随着水泥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固化剂掺量、水泥含量与土壤含量三者之间存在协调性。SEM测试和机理分析表明,SY土壤固化剂生成的大量二氧化硅凝胶和微膨胀的钙矾石晶体,使内部结构更加致密,从而提高了砂质粉土的宏观力学性能和抗渗、抗冻性能,可用于渠道防渗工程中。 相似文献
5.
早强减水剂和粉煤灰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强减水剂和粉煤灰对混凝土的和易性与强度的试验研究表明:早强减水剂和粉煤灰都能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但是随着掺量的增加其强度有减小的变化趋势;当粉煤灰掺量为20%、早强减水剂为0.8%时混凝土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6.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压汞法(MIP)、快速氯离子迁移系数法(RCM)等手段,研究了偏高岭土(MK)掺量对高强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以及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 掺入MK能够有效改善高强机制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随MK掺量增加,抗压强度与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最佳MK掺量为8%,此时28 d抗压强度为98.5 MPa,较基准组增加13%,氯离子迁移系数为1.89×10-12 m2/s,较基准组减小60%.微观结构试验表明适宜的偏高岭土掺量能够有效促进水泥水化;偏高岭土颗粒的晶核效应和微集料填充效应协同作用,使得机制砂混凝土的微观结构更加均匀密实,机制砂混凝土的多害孔、有害孔减少,少害孔增加,从而提高了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相似文献
7.
8.
9.
介绍混凝土外加剂的概念和作用,针对目前传统混凝土、水泥砂浆在使用过程中常因塑性及干缩等原因产生开裂现象,提出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适当加入混凝土外加剂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性,改善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节约水泥,防止混凝土受冻破坏。 相似文献
10.
11.
由于设计人员忽略了系统因素,以及对泵长期和短期的运行要求缺乏分析,泵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性能上的差异,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文章将对离心泵设计过程中容易发生的偏差进行一些探讨,并对由此而产生的一些后果-运行可靠性、运行和维护费用、基本投资及水力性能方面逐一进行分析,提出消除设计偏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7,(5)
通过对不同粉磨时间、不同掺量稻壳灰(RHA)水泥基试样需水量、凝结时间和水泥胶砂强度的测试,讨论了RHA掺量及粉磨时间对水泥需水量、凝结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加RHA会增大水泥需水量,延长水泥初凝、终凝时间,当稻壳灰粉磨时间为45 min,掺量为10%时,对水泥浆的需水量和凝结时间影响不大。通过研究稻壳灰活性确定了稻壳灰粉最佳磨时间为45 min,RHA、RHA/粉煤灰(FA)部分取代水泥后,混凝土7和28 d抗压强度与基准组相比均有所下降,56 d抗压强度得到提高,其中复掺10%RHA/5%FA效果最优,较基准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19%。采用RCM法和电通量法研究了RHA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10%RHA/15%FA后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得到改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排列顺序为:R10F15F25JZ。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玄武岩机制砂的石粉含量对高强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配制不同石粉质量分数(3%,5%,7%,9%,11%)的C70机制砂混凝土,借助核磁共振(NMR)、差热-热重(TG)同步试验以及场发射扫描电镜试验(SEM)研究其力学特性和微观形态.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石粉等质量代替机制砂能够配制出满足力学性能要求的高...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干湿循环条件下硅粉轻骨料混凝土的硫酸盐侵蚀机理,选取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浮石,以硅粉等质量取代6%的水泥,通过NMR技术,分析硅粉轻骨料混凝土在硫酸盐侵蚀和干湿循环耦合作用下的孔隙变化规律,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混凝土微观形貌变化,借助XRD进行物相分析.研究表明:在硫酸盐侵蚀过程中,硅粉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变化规律一致,均在60次时出现拐点;经历90次循环后,硅粉组的最大孔隙减小了56.5%,普通组的最大孔隙减小了18.8%,证明硅粉的掺入可有效细化孔隙;循环初期两组混凝土的无害孔均低于10%,循环过程中有小孔隙向大孔隙发展的趋势;在SEM扫描电镜照片中可看到孔隙中生成的石膏与钙矾石AFt,可观察到90次循环后混凝土内部的细长裂缝;2组混凝土在经历90次循环后均出现较多的CaSO4·2H2O衍射峰,生成物多为硫酸盐、碳酸盐结晶水合物.该研究成果可为在硫酸盐环境下水工构筑物的工程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粉垄机作业功耗大、粉垄作业性能与粉垄刀具结构参数关系不详的问题,先采用SPH法(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和试验设计方法,建立粉垄刀具作业模型,进行仿真试验;后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粉垄刀具结构参数与功耗幅宽比和土壤破碎度的数学模型,研究了粉垄刀具结构参数对功耗幅宽比及土壤破碎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螺旋叶片直径、轴距的增大,刀片数增多,功耗幅宽比增大;而随着螺距的增大,功耗幅宽比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随着螺旋叶片直径、轴距、螺距的增大,质量中值增大,土壤破碎度减小;随着刀片数的增多,质量中值减小,土壤破碎度增大。小的螺旋叶片直径与小的轴距、螺距、刀片数组合,有利于降低功耗幅宽比,提高土壤破碎度;小的轴距和大的螺距组合,有利于降低功耗幅宽比,但小的轴距和小的螺距组合,有利于提高土壤破碎度。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单掺粉煤灰、减水剂及双掺对田间配套建筑物真空脱水与非真空脱水混凝土强度、抗碳化与氯离子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脱水技术的应用能明显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单掺粉煤灰或减水剂时,能一定程度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双掺比单掺更能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双掺技术对非真空脱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好于真空脱水混凝土。 相似文献
17.
罗健珲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3,(7)
随着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发展,有关大坝混凝土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时间的增长,大坝混凝土不断地产生物理性和化学性变化,到一定时期其性能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最后失去其使用功能.在搜集了近年来关于大坝混凝土研究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大坝混凝土力学性能、变形性能、耐久性等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地归纳分析,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为进一步分析和研究大坝性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马少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4,(11):71-73
结合使用高效减水剂和粉煤灰,不仅克服了单掺粉煤灰混凝土早期强度低和单掺硅粉混凝土早强但后期强度增长缓慢的缺点,可赋予混凝土高强、抗冲磨、抗空蚀等一系列高性能,使混凝土具备良好的和易性和流动性,还能减少单位水泥用量,减轻温控负担。介绍了C70高性能硅粉混凝土在某水电工程中的配制技术及混凝土温控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以甬青3号白菜为研究对象,探索净雅德活性生肽液在白菜上的应用效果及对土壤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净雅德活性生肽液的植株生长速度较快,株高比对照组平均高出2.08 cm;单株增重0.64 g,叶数多;软腐病发病率为2.00%,病情指数为1.56,低于对照组的发病率(3.33%)和病情指数(2.33);虫害率为12.33%,低于对照组(32.0%);试验后土壤pH值略有升高,接近中性;水解性氮略低于种植前,土壤中的速效钾离子减少30%,阳离子交换量(CEC)略有增加,电导率下降;白菜营养品质基本不变,采收后贮藏时间可大幅度延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