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新疆圆柏(Sabina vulgaris Ant.)鲜叶和贮存1年的干燥叶中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检测,鲜叶中的成分鉴定了31种,干叶中的成分鉴定了23种,共有成分15种。与鲜叶比较,干叶中含量减少的成分是:2,7-二甲基-3-辛烯-5-炔(51.88%,15.29%,前者为鲜叶中的量,后者为干叶中的量,下同)、1-柠檬烯(1.65%,1.13%)、α-异松油烯(0.92%,0.58%)、3,7-二甲基-甲基酯-2,6-辛二烯酸(2.88%,0.50%)、α-长叶蒎烯(1.91%,1.46%)、α-雪松醇(12.69%,10.81%),含量增加的成分是:β-侧柏酮(1.01%,1.98%)、4-甲基-1-(1-甲基乙基)-3-环己烯-1-醇(0.22%,2.83%)、β-香茅醇(0.22%,10.83%)、乙酸香桧酯(4.37%,39.83%),新疆圆柏鲜叶和干叶中的挥发性成分及其含量差异甚大,但是特征成分种类基本一致,随着叶的干燥贮存时间的延长,其挥发性成分及其含量在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3.
2种一枝黄花叶的挥发油化学成分和抑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野生的一枝黄花(Solidago decurens)为菊科一枝黄花叶属植物,生长于阔叶林缘、林下、灌丛中及山坡草地上,其全草是一种传统中药(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1985;徐国钧,1997),但其挥发油成分未见研究报道.同时,加拿大一枝黄花(S.canadensis)也为菊科一枝黄花叶属植物,适应力强,是近年来在我国扩散较严重且难以有效控制的入侵有害植物.  相似文献   

4.
3种南洋杉科植物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水蒸气蒸馏的异叶南洋杉、大叶南洋杉和贝壳杉叶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异叶南洋杉叶挥发油共分离鉴定出36种成分,占色谱峰总面积的98.21%,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β-蒎烯(35.38%)和芮木泪柏烯(33.57%);大叶南洋杉叶挥发油有27种成分被鉴定,占色谱峰总面积的96.68%,其主成分为hibaene(77.88%);贝壳杉叶挥发油鉴定了37种成分,占色谱峰总面积的97.44%,β-荜澄茄烯(56.34%)为其主要成分。3种南洋杉科植物叶挥发油除主含萜类化合物外,还含烷、醇和酮等化合物,其中贝壳杉叶挥发油还含少量的醛、醚和酯,异叶南洋杉叶挥发油还含少量的呋喃类化合物。3种南洋杉科植物叶挥发油中,含有α-蒎烯、柠檬烯、α-石竹烯、γ-依兰二烯、β-荜澄茄烯、杜松烯、匙叶桉油烯醇、α-杜松醇和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等9种共同成分,但挥发油的主成分类型和含量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5.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春季产白兰叶(LM-1)和夏季产白兰花(FM)和叶(LM-2)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并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挥发油的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分别从春季产白兰叶、夏季产白兰花和叶的挥发油中鉴定出了74、80及88个成分.用面积归一法测定了3种挥发油中各种成分的GC含量,各占总峰面积的96.8%、97.7%和98.9%.白兰花油和叶油的主要成分基本相同,它们分别是芳樟醇、α -小茴香烯、丁香油酚甲醚、反式罗勒烯、2,4-二异丙烯基-1-甲基-1-乙烯基环己烷、石竹烯、大根叶烯 D、异丁香油酚甲醚、橙花叔醇、α -葎草烯、桉叶油素等.  相似文献   

6.
长叶竹柏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罗汉松科植物长叶竹柏(Podocarpus fleuryi Hickel)叶片中的挥发油,得油率为0.5%,采用GC-MS方法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首次鉴定出24种化合物,占总离子流出峰面积的97.29%。长叶竹柏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萜烯类和醇类物质,主要有α-蒎烯(8.67%)、(-)-β-榄香烯(2.68%)、β-石竹烯(3.97%)、( )-喇叭烯(2.11%)、大根香叶烯(21.56%)、4-异亚丙烯基-1-乙烯基烯(45.13%)、β-杜松烯(2.02%)和(-)-斯巴醇(3.15%)。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分离花梨木叶中的挥发油,通过GC—MS联用仪对花梨木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共鉴定出39个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环己甲酸乙烯酯(5.10%)、三十烷(3.76%)、5,6,7,7a-四氢-4,4,7d-三甲基-2(4H)-苯呋喃酮(3.44%)、二十八烷(3.08%)、十六酸(2.35%)、二十四烷(2.26%)、榄香素(2.25%)、二十烷(2.17%)。  相似文献   

8.
破布叶叶片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破布叶叶片中的挥发油,得油率为0.63 %,采用GC-MS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首次鉴定出15种化合物,占总离子流出峰面积的99.99 %。破布叶叶片中挥发油主要成分为烃类和脂肪酸类物质,主要有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18.12 %)、二十八烷(11.77 %)、十六烷酸(11.29 %)、二十五烷(10.32 %)、二十七烷(8.61 %)、2,3-二氢苯并呋喃(6.29 %)、四十四烷(5.99 %)和三十六烷(5.51 %)。  相似文献   

9.
对油樟叶精油化学成分及其在水蒸气蒸馏过程中含量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出38个成分,其主要成分是1,8-桉叶脑、桧烯、α-松油醇和几种倍半萜烃等。其百分含量在水蒸气蒸馏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是不相同的。低沸点成分如1,8-桉叶脑和桧烯随着蒸馏过程的进行含量逐渐减少,最后达到一个恒定值;高沸点成分如β-石竹烯和γ-榄香烯的含量随着蒸馏过程的进行逐渐增加;而介于两者之间的成分如α-松油醇的含量随着蒸馏过程的进行开始逐渐增加,达到某一值后,再延长蒸馏时间,其含量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10.
三种蕨类植物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分别提取江南卷柏、海金沙和凤尾草的地上部分的挥发油,经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机分析,分离出90、38和57个峰,确认出其中86、36、55种成分,3者相同的物质有16种,挥发油主要成分为高级烷烃、烯烃、醇、酚及醛,所鉴定的组分分别占总峰面积的95.56%、94.74%和96.49%。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五种施肥处理(NPK、NP、N、P、对照)多枝桉叶Ca、Mg、Zn、Fe、Cu、Mn等营养元素含量的季节动态。结果表明:多枝桉叶片各营养元素含量的相对稳定期分别为Ca、Mn:11~3月;Mg:9~1月;Cu:ll~1月;Fe:9~11月;Zn:3~5月。施肥后,多枝桉叶各营养元素的季节动态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五种施肥处理的多枝桉叶N、P、K营养元素的季节动态,及各种施肥组合对多枝桉幼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枝枝叶N、P、K含量的相对稳定期分别为N、K:11~3月;P:9~1月。多枝桉叶片N:P比值介于13~19之间最有利于多枝桉的生长,若低于此比值应增施氮肥,高于此比值应增施磷肥。  相似文献   

13.
利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了10种杨属植物白城二号杨、小黑杨、俄罗斯杨、中东杨、小青杨、小青×黑杨、大青杨、斯大林杨、银中杨和小叶杨树皮中的挥发性物质.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分别发现了19、22、29、20、10、36、20、14、16和10种物质,从中分别确定了15、21、27、18、9、33、17、13、13和9种化合物.已醛、糠醛、邻羟基苯甲醛、(E,E)-2,4-癸二烯醛和亚油酸5种组分是10种杨树树皮挥发油的共有组分,邻羟基苯甲醛在10种杨树树皮挥发油中的含量都在12.16%以上,在小叶杨中的含量高达90.15%.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醛类、酯类、烃类等,所鉴定成分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95.06%、98.34%、96.91%、91.08%、100%、96.00%、90.69%、89.65%、95.31%和99.55%.  相似文献   

14.
几种壳斗科植物叶中β-胡萝卜素含量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壳斗科植物叶中-β胡萝卜素含量年变化有如下规律:在全年,β-胡萝卜素含量大致可分为4个比较明显的阶段,即3-5月的缓慢增长期、5-8月的相对稳定期、8-10月的快速增长期和10-11月的急速下降期。同时,实验结果也显示,所分析的15种壳斗科植物中有12种的-β胡萝卜素含量在最高峰时超过了10mg/100g鲜叶,其中麻栎叶中含量最高可达19.353mg/100g鲜叶,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鸡屎藤挥发油化学成分和元素的定性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鸡屎藤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定性鉴定,确定其含有酸类,酚类,醛或桐类,酯或内酯类以及被还原性成分。利用钠熔法对其挥发油进行元素鉴定,表明除含碳,氢元素外,还含有太元素。  相似文献   

16.
杨树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不同季节迎春5号杨和银中杨的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结果表明,迎春5号杨与银中杨对于季节变化表现出的规律不同,迎春5号杨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着季节的变化总体上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6月末迎春5号杨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为117mg/g,而在10月末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低;银中杨随着季节的变化,其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先减少,9月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10月末杨树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又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7.
黄洛华罗依.  JA 《木材工业》1990,4(4):53-54,49
本文报导了辐射松(Pinus rodiata)材在7月至9月间二氯甲烷浸提物的含量和组成。在该期间浸提物含量增加了47%,这是由于8月份木材中的树脂酸含量有所增加,其它类浸提物的百分比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提取光叶拟单性木兰叶片中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挥发油的成分,鉴定出34个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1R-α-蒎烯(7.432%)、香桧烯(13.516%)、β-松节烯(7.615%)、间-甲基异丙基苯(7.21%)、桉油醇(7.139%)、松油-4-醇(5.004%)、β-石竹烯(5.577%)、β-荜澄茄烯(4.435%)。体外抑菌和抗肿瘤实验表明,光叶拟单性木兰挥发物质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红酵母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人非小细胞肺癌(NCI-H460)、胃腺癌(SGC-7901)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当挥发油质量浓度为50μg.mL-1时,抑制率分别达到83.24%、72.26%。  相似文献   

19.
利用温浴辅助及超声辅助正己烷/乙醇双液相萃取技术提取浙江楠、闽楠、紫楠、细叶楠4种楠属木材的挥发性代谢产物,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对木材中挥发性代谢组分进行分析比对,结果表明:从浙江楠、闽楠、紫楠、细叶楠中分别鉴定出19、21、26、18种挥发油成分,各占挥发油总量的63.433%、70.803%、60.505%、44.986%;4种楠木挥发油成分各有异同,4种楠木均含有1,3-二叔丁基苯、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1-碘代十三烷、2,4-二叔丁基苯酚、沉香螺萜醇等主要成分,但同时各种之间也具有其特征性化学组分,通过GC-MS分析可对4种楠属木材进行种间识别。该研究不仅为楠属木材的鉴别提供了有力的化学辅助识别手段,为我国楠木资源的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也为GC-MS技术在木材识别领域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对长沙市郊枫香人工林枯落物和土壤层重金属含量季节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枯落物中Fe、Zn、Ni含量季节之间的变化差异性显著(P0.05),Mn、Cu、Pb、Cd元素含量季节之间的变化差异性不显著(P0.05);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在A、B、C层土壤之间差异性和每层季节变化之间的差异性都不显著(P0.05);枯落物与A层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季节变化正好相反,A层土壤重金属含量春季到秋季逐步增加,秋季达到最大值,冬季回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