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科学的考量土地资源配置情况,对土地利用产生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价,从土地自然属性、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效益3个方面构建了山地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模型,以重庆市南川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并针对评价结果进行障碍度分析,指出南川区城市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为其科学用地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2009—2013年间南川区土地利用绩效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土地集约利用和土地利用效益起到主要作用,自然条件对土地利用绩效的提升的约束作用有增大的趋势;南川城市土地利用中应注重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以实现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2)山地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既要考虑城市土地利用的一般特征,又要注意到山地城市土地利用的特殊性,尤其土地的自然条件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科学探究兰州市土地利用绩效动态变化及障碍因素作用机理,[方法]本研究从投入水平、利用程度、效益、生态可持续性4个层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优化TOPSIS法评价兰州市土地利用绩效情况,并采用障碍度模型及SPSS相关性检验对障碍因素进行判断和作用机理剖析。[结果]结果表明:兰州市土地利用绩效水平逐年升高,2006-2015年的绩效数值从0.192增至0.707,实现了由低绩效向良好绩效的转变;土地利用程度与效益障碍度逐年降低,而土地投入和生态可持续性障碍度逐年升高。长远来看,土地利用程度仍是影响兰州市土地利用综合绩效的首要因素。[结论]因此,应着力提升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合理控制人口密度,开发“空间立体式”模式,科学调节土地利用结构,促进整体资源优化。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结合湖南省区域发展实际,从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投入、土地利用效益和土地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7年湖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具有较高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2)湖南省城市土地利用集约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从东到西逐渐降低;(3)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低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集约度的高低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和出发点,为了正确的认识土地利用现状,编制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重庆市黔江区为例,应用权的最小平方法建立土地利用现状评价体系和标准,从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土地利用综合效益3个方面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黔江区的土地利用综合评价分值为70.58,处于基本合理利用阶段,建议在未来土地使用中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为取向,内涵式集约型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益,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为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衡量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效益,揭示土地利用问题,优化配置土地资源,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3个角度构建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协调度模型,定量评价土地利用效益,动态分析土地利用效益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前大兴区土地利用效益协调度较高,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增长最快,其次是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由于土地利用效益受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必须通过政策引导,实施内部挖潜,集约用地促使土地利用效益进一步提升,实现土地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采用功效系数和协调度模型,能有效揭示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效益整体情况及变化趋势,有利于土地资源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给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决策依据,基于土地利用效益及其协调度,建立了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对玉门市2002—2012年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研究期内土地利用综合效益从2002年的55.74增加到2012年的88.89,总体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土地利用的状态由可持续利用的起步阶段升级到基本可持续利用阶段;(2)土地利用各效益的协调度值从0.68降为0.20,协调度由比较协调状态变化为不协调状态。研究期内土地利用的总体状态是良好的,但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损害了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玉门市单纯追求经济发展而忽略生态效益的发展方式在土地利用中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7.
宁夏回族自治区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和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并对其进行实证分析。笔者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土地整治项目中的10个试点项目为例,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从资金使用情况、项目执行情况、项目管理情况和项目建设情况4个维度进行评价,旨在为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结果表明:宁夏回族自治区土地整治项目绩效等级优良,占81%。建议从设立土地整治绩效评价机构,建立健全信息报备系统,建立电子绩效评价系统3方面入手,建立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研究新疆尼勒克县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水平,以期为促进尼勒克县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从土地利用系统、生态环境系统构建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法确定权重,并通过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对2009—2014年尼勒克县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水平作出评价。结果表明:①2009—2011年尼勒克县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处于勉强协调,2012—2014年处于初级协调;②2011—2014年间尼勒克县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状况逐渐向好的方向发展,各个子系统相互间的协调发展水平逐步提升,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较好,经济发展水平逐步增长,表明尼勒克县土地利用、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之间开始进入良性有序的发展阶段。在今后的发展中,尼勒克县一方面要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效合理的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区域内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土地整治规划综合效益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有效评估土地整治规划制定的科学性,指导土地整治工作顺利进行,以伊通满族自治县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为研究实例,根据研究地区伊通满族自治县的实际情况,从生态影响、经济影响和社会影响3方面进行分析,建立了一套科学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利用层次分析法,将每项指标进行赋值,评判出经过土地整治之后的综合效益变化结果。结果表明:(1)规划实施后,该地区生态影响分值为0.2998,经济影响分值为0.5400,社会影响分值为0.1565,综合影响得分为0.9663;(2)本轮规划比规划初始年综合影响分值增加0.1122,说明土地整治对环境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因此,土地整治规划综合效益影响评价为土地整治规划的有效实施提供科学的依据和现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四川省典型的丘陵、山地乡村旅游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差异,为乡村土地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以四川丘陵区的平乐镇和高山峡谷区的梭坡乡为研究区,收集乡村旅游相关文献和资料,使用遥感影像和外业调查绘制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分析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特征和变化强度,比较不同乡村旅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差异。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呈耕地和林地减少、交通道路用地和住宅用地增加的趋势,存在明显的农林地相互转化现象,旅游业、农林产业发展是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因素;(2)不同乡村旅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强度存在明显差异,丘陵区平乐镇的变化强度大于山地区梭坡乡。四川丘陵、山地乡村旅游地区宜根据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区位条件等制定农林业、旅游业综合规划,促进土地合理利用和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1.
阜康市城市土地供给侧政策绩效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剖析阜康市城市土地供给侧结构方面存在的难题,从城市土地供给侧政策的结构效益、经济效益和公平效益三视角,运用主成分分析模型构建阜康市城市土地供给侧政策综合绩效评价体系。结果表明2009—2013 年阜康市城市土地供给侧政策绩效虽呈波动状态,但评分总体较好,土地供给侧政策实施效果整体良好。在供给结构调整方面,阜康市城市土地供给结构还需进一步调整,工矿仓储用地占用比重较大,商服和住宅用地比重较小;在经济效益方面,保持着较高的土地供给率和土地市场公开出让率,但土地投资强度较低;在公平效益方面,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人均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面积、经适房比重得到一定程度的扩大,但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最后,为阜康市土地供给侧结构调整优化提出优化供地结构、注重存量土地内部挖潜、转变低效供地利用、以“三规合一”为导向等建议,以实现未来城市土地供给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县域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选择开发较晚但代表性强的黄河三角洲城市群为研究区域,结合该研究区域的特点,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从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强度、土地产出效益和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质量4个层面,对黄三角城市群的19个县(市、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并在GIS的辅助下,绘制了这19个区(县)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专题图。结果显示:广饶县的综合评价分值最高,沾化县综合评价分值最低,分别为63.4539、8.6519;在土地投入水平上,广饶县最高,利津县最低,分别为88.3224、5.7364;在土地利用强度上,寿光市最高,河口区最低,分别为83.4258、3.7468;在土地产出效益上,广饶县最高,沾化县最低,分别为89.0062、1.9548;在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质量上,莱州市最高,沾化县最低,分别为94.0085、11.9175。由此看出,黄三角城市群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整体偏低,县(市、区)之间差异较大,相关部门应结合各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给予针对性提高。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勇跃村村屯建设规划前后土地利用效率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旨在通过计量分析对比黑龙江省勇跃村村屯总体规划前后土地利用的集约情况,进而提高勇跃村土地集约利用度。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和收集资料的情况,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勇跃村土地利用集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的方法确定各项评价指标因素的权重,建立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统计分析勇跃村规划前、近期规划、规划后的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值,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勇跃村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值:规划前为39.05,近期规划为38.27,规划后为61.58。最后,为提高勇跃村土地集约利用度,提出了因地制宜、结合规划区实际情况编制规划;科学、合理布局新农村各类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农村存在的闲散地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试论土地利用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利用学是一门研究人地利用关系规律性的学科,其研究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土地利用研究的历史较为悠久,但真正意义上的学科发展历史还很短暂。我国在1980年代开展《1:1000000中国土地利用图》编制工作基础上,初步创立了土地利用学科。国外尽管尚未有“土地利用学”这一称谓,但多数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土地利用研究较为活跃。目前我国有关土地的分支学科已达10多门(甚至达20余门),形成了土地研究领域的学科群——即土地科学。分析认为,土地利用学在土地科学学科体系中居于核心学科地位。在分析有关学者提出的土地利用学研究内容基础上,本文按照学科的基本任务和国家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实施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对土地利用学科的需求,构建起新型的土地利用学研究内容体系。这一体系的基本框架系以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与评价方法为基本指针,以相关学科理论为基础,以科学研究方法论与“3S”技术为支撑,按照土地利用研究的时间尺度在纵向上分为过去土地利用研究、现状土地利用研究和未来土地利用(即土地合理利用)研究3个基本部分,形成“过去→现在→未来”的土地利用研究体系。此外,根据土地利用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国家对土地利用研究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今后一定时期内我国土地利用学科的8个重点研究领域方向。  相似文献   

15.
重庆低山丘陵的地形条件对农村土地利用具有明显的制约作用。通过引导农户相对集中居住,对废旧农村居民点拆旧建新或者复垦,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耕地产能,还能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为了评估重庆市农村土地整治效益,完善评价方法,提高整治质量,通过对重庆市3个区县12个乡镇26个村土地整治项目区调研的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土地整治后效益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良好”;经济效益“良好”,社会效益“优秀”,生态效益“中等”;在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着力提高生态效益,以全面提高综合效益。对策建议:在农村土地整治中应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规划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土地整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对土地整治效益的预测和评价研究,完善土地整治管理体制与机制。  相似文献   

16.
项目绩效评价是在项目已经完成并运行一段时间后,对项目的效果、效益和影响进行系统的、客观的分析和总结的一种技术经济活动。文章利用成功度评价方法,构建了成功度评价的基本模型,对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加强灌溉农业项目评价指标进行等级评定。同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项指标进行层次分析,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值,得出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加强灌溉农业项目的总体绩效评价结果。利用成功度评价方法便于客观、科学地评价项目区实施的效益、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加强灌溉农业项目乃至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决策、建设、管理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长沙市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土地利用变化是城市生态环境改变的重要因素。长沙市作为中部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的大城市,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很快。强烈的土地需求对土地利用的强度、方式、规模、布局等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强烈的冲击,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本文引入城市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的概念,分析长沙市土地利用现状,阐述城市土地利用生态风险产生的原因,识别与土地利用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K均值聚类等方法,建立了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分析和评价长沙市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结果发现该区所研究时段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总体上变大,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值从1996年的-0.85286(Ⅴ),变为2006年的1.321039(Ⅰ),期间变化波动明显,风险值在1996-1999年和2003-2006年趋于上升,2000-2002年趋于下降。根据此评价结论提出一系列规避和应对生态风险,协调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项目绩效评价是在项目已经完成并运行一段时间后,对项目的效果、效益和影响进行系统的、客观的分析和总结的一种技术经济活动.文章利用成功度评价方法,构建了成功度评价的基本模型,对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加强灌溉农业项目评价指标进行等级评定.同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项指标进行层次分析.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值,得出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加强灌溉农业项目的总体绩效评价结果.利用成功度评价方法便于客观、科学地评价项目区实施的效益、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加强灌溉农业项目乃至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决策、建设、管理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土地整理项目后效益评价是土地整理项目后评价的核心组成部分,笔者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三方面构建土地整理项目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泰兴市分界乡土地整理项目为例开展实证研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项目后效益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泰兴市分界乡土地整理项目综合评价等级为“基本成功”,社会效益成功度最高,经济效益次之,生态效益成功度最低,项目建设从整体上取得了较好的综合效益。在此基础上,分析该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当前土地整理项目开展及后效益评价的建议,以期对我国东部平原区土地整理项目后效益评价工作起到参考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胡馨  张安明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4):358-362
本文利用熵值法评价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程度,计算出各项指标权重,采用综合加权法得出农村居民点利用的集约度。以重庆市黔江区30个乡镇及全区作为评价对象,根据科学性、系统性、代表性、可操作性原则选取指标后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投入对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集约度影响最为明显,其次为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结构、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强度和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效益;黔江区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水平有待提高,全区总体水平仅为0.0304;黔江区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水平区域差异明显。结论:应提高对农村居民点规划、管理、整理的投入;熵值法能够更加客观准确的评价目标;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指标选取参考;仍需进一步应探讨如何提高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