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7)
以珍贵树种降香黄檀幼苗为材料进行试验,选用椰糠、泥炭土、黄心土为基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9(33),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对降香黄檀幼苗生长生理特性及土壤环境质量变化的影响,筛选出适宜降香黄檀幼苗栽培的基质配比。结果表明:不同轻基质配比对降香黄檀幼苗除温度没有显著性差异外,胸径、株高、叶绿素、氮素、水分、湿度和电导率均有显著性差异。不同水平的椰槺对株高有极显著性差异,除氮素和水份有显著性差异,其他指标未达到显著水平;不同水平的泥炭土对湿度、电导率有极显著性差异,对植株生理指标影响效果亦较好;不同水平的黄心土除对株高、氮素、电导率、温度的影响不显著外,其他各项指标均达到极显著性差异。综合评定结果显示:以处理组1(椰糠∶泥炭土∶黄心土=2∶2∶1)为降香黄檀育苗的最佳轻基质配比,各项指标结果显示较均衡。 相似文献
3.
在福建省华安县西陂国有林场,对降香黄檀53个家系6年生试验林的生长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表现最为优良的前3个家系是BS29、BS28、DF35,其次为家系ZQ5、ZQ6、ZQ7、LZ8、BWL84、BWL90、FJ117,均在生长量上表现良好;表现最差的家系是FJ121、FJ120、LD43,其次为家系WC11、BS31、LD42、WZS55、WZS58、GZ106、HK15,均在生长量上表现差。初步筛选出适合于闽南沿海地区种植的10个优良家系:BS29、BS28、DF35、ZQ5、ZQ6、ZQ7、LZ8、BWL84、BWL90、FJ117。 相似文献
4.
根据4种不同胶林种植模式的样地调查资料,运用已有生物量模型和收获法获取生物量,分析了4种胶林种植模式的生物量组成及其分配特征。结果表明,橡胶+茶和橡胶+咖啡和橡胶+多种植物模式的总生物量分别高于纯胶林69.636 t·hm-2、114.648 t·hm-2和81.924 t·hm-2。活植物体生物量是各胶林类型总生物量的主要组成部分,占97.79%~98.76%;死植物体生物量所占比例为1.24%~2.21%。各胶林组合模式中橡胶树的生物量均存在"超产"现象(D>0),表明植物多样性对各胶林组合模式中橡胶树的生产力存在正效应,能促进其生物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5.
探讨豆科树种降香黄檀与桉树间作体系下根瘤与幼苗生长生理对不同施氮处理与pH环境的响应,为探索高效生物固氮的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模式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盆栽可控实验模拟尾巨桉-降香黄檀间作体系;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氮素及pH分别设置N1,N2,N3,N4及pH4.5,pH5.5,pH7.5,pH9.5各4个浓度梯度处理。结果表明:1)在N2与N3施氮处理下,降香黄檀的结瘤能力被显著抑制(P<0.05),而N1处理幼苗根系结瘤能力与对照组(CK)无显著差异,且均在pH7.5处理下根系结瘤能力最强;2)尾巨桉的生物量与光合指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除pH9.5处理外,降香黄檀的生物量与光合指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3)施氮后降香黄檀与尾巨桉的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硝酸还原酶(NR)含量均有提高,而丙二醛(MDA)含量表现相反趋势;4)除N3处理外,降香黄檀与尾巨桉幼苗在pH5.5处理下的生物量均大于pH4.5和pH9.5处理下的;5)冗余分析的结果表明,间作体系下,降香黄檀的结瘤能力会受到降香黄檀生理状况与尾... 相似文献
6.
太行山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中灌草植物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软系统归纳集成法确定了太行山主要灌、草生态功能的评价指标与权重,对太行山分布的灌草品种进行了生态功能评价、优劣排序和聚类分析,优选出在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建设中可广泛应用的7种灌木、7种草本,分别总结了它们的适宜立地类型和育苗、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7.
为了比较不同氮用量水平下中国北方地区油松幼苗生长及其生物量的变化,特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在施氮为10 nmol·L~(-1)时幼苗最高,为1.44 m,在施氮量为20 nmol·L~(-1)处理下,油松幼苗基径最粗,为37.45 mm;以不施氮肥的处理根生物量最大,为120.21 g;随着浓度的增加,茎生物量逐渐降低,5 nmol·L~(-1)处理的茎生物量最大,为192.41 g,施氮浓度为10 nmol·L~(-1)处理下叶生物量最大,为37.13 g。 相似文献
8.
9.
不同年龄巨桉林土壤呼吸及其与土壤温度和细根生物量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SRS-1000便携式土壤呼吸仪对四川省丹陵县集体林区巨桉短轮伐期1~6年生林分的土壤呼吸速率和5 cm土壤温度进行测量,并采用根钻法在不同季节测量所有年龄巨桉林活细根(<2咖)生物量.结果表明:1)不同年龄巨桉林每月初期土壤呼吸速率在0.35~1.71 μmol·m~(-2) s~(-1)间波动,季节趋势为,夏季(1.35)>秋季(1.16)>春季(0.62)>冬季(0.41 μmol·m~(-2) s~(-1))(P<0.01).1-6年生的巨桉林土壤呼吸速率年均值表现出高-低-高的趋势(P<0.01),6年生巨桉林土壤呼吸速率最高;2)土壤呼吸速率月变化与土壤温度存在显著相关性.用月初动态拟合的1-6年生林分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Q_(10)大小为:4年生(2.29)>1年生(2.03)>6年生(1.95)>3年生(1.88)>2年生(1.83)>5年生(1.73)(P<0.01);3)土壤温度和0~50 cm细根生物量与土壤呼吸速率具有二元线性回归关系(r=0.964 0),它们对土壤呼吸的季节变化贡献率基本相等. 相似文献
10.
水分和光照条件对核桃-黄豆农林复合系统中黄豆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核桃-黄豆农林复合系统中不同种植位置间作作物在不同水分、光照条件下的水分利用和碳代谢,为更好了解种间相互作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提供参考。【方法】2017年,在太行山南麓低山丘陵区核桃-黄豆农林复合系统中,测定不同种植位置黄豆在旱季(7月中旬)和雨季(8月下旬)的土壤含水量、凌晨和正午水势、正午茎秆导水损失率(PLC)、株高和基径、生物量以及根、茎、叶的非结构性碳(NSC)含量。【结果】1)在旱季,随着与核桃树距离的增加,土壤含水量降低,黄豆凌晨和正午水势下降,正午茎秆PLC上升,距核桃树1. 5和2. 5 m的黄豆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较大,距核桃树0. 6 m和单作的黄豆光合速率偏低,但总体上间作和单作的黄豆气体交换没有显著差异。旱季生物量、根冠比和NSC随着与核桃树距离增加而增大。2)在雨季,除距核桃树0. 6 m处土壤含水量偏低外,其余位置均无显著性差异,土壤含水量比旱季高60%以上。不同种植位置黄豆凌晨水势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单作黄豆正午水势更低,茎秆PLC较间作黄豆严重。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生物量、NSC含量、根冠比均随着与核桃树距离增加而增大。根、茎、叶NSC含量均显著高于旱季,主要由淀粉储藏增加引起。【结论】在旱季,不同种植位置黄豆水分状况均受一定程度的干旱影响,复合系统中间作黄豆水分状况好于单作,但旱季水分胁迫没有显著影响光合作用和生长;遮荫的影响覆盖了水分状况改善的作用。在雨季,复合系统中黄豆主要受遮荫影响,距离树木越远生长情况越好。在研究年份水分不是主要限制因子的情况下,间作互利作用未体现,而复合系统中的光能竞争会导致间作黄豆生长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接种根瘤菌后的马占相思苗木生物量与营养元素的相关关系,采用随机区组盆栽试验方法,测定了苗木的结瘤率、结瘤量、生物量、叶片以及土壤的营养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接种根瘤菌后,苗木的生物量与结瘤率、结瘤量以及叶片的含氮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叶片的钾、镁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生物量与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的相关关系不显著,但接种不同根瘤菌菌株对苗木生长的营养元素循环有明显的影响,即在显著的增加土壤氮素含量的同时,土壤的含磷量迅速降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