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八达岭林场多功能评价中的应用,筛选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观赏游憩功能的评价因子,建立一套适合八达岭林场的森林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和专家打分确定不同的评价因子对小班功能的影响程度,制作林场森林功能区划图。结果表明:划分为水源涵养功能区的小班呈面状分布,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3.8%;划分到水土保持功能区的小班呈零星点状分布,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0.6%;划分到观赏游憩功能区的小班主要沿道路线分布,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5.6%。该研究可为八达岭林场森林多功能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杉木与枫香混交林营造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1~1998年对威坪林场杉木与枫香混交林营造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可以提高地力、杉木生长,上前枫香有受侧方庇荫的迹象。建设通过杉木间伐进行高速以保证林地既有较多的枯落物,又不影响杉木的生长,从而使杉枫混交林在千 发挥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风景观赏、获取木材等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3.
1991~1998年对威坪林场杉木与枫香混交林营造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可以提高地力、促进杉木生长,目前枫香有受侧方庇荫的迹象。建议通过杉木间伐进行调整,以保证林地既有较多的枯落物,又不影响杉木的生长,从而使杉枫混交林在千岛湖发挥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风景观赏、获取木材等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4.
培育用材林的理想方案,应是单位面积林地上木材产量较高、成本较低和收入较多的方案。为此,本文以湖南省金洞林场为例,应用微观经济学的边际分析,对确定杉木人工林的主伐年龄进行探讨。杉木人工林生产函数国营金洞林场位于湖南省陵零地区祁阳县南部,是一个具有数百年培育人工林历史,以盛产杉木驰名的老林区。 1986年,林业部决定金洞林场建设成为示范林场;由林业部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5.
杉木与枫香混交林营造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1-1998年对淳安县发江开发总公司威坪林场杉木与枫香交林营造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可以提高地力、促进杉木生长,目前枫香有受侧方庇荫的影响,建议进行杉木间伐,以保证林地既有较多的枯落物,又不影响杉木的生长,从而杉木枫香交林在千岛湖发挥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风景观赏、获取木材等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6.
在福建明溪城关乡林场21年生、13地位指数的第1茬杉木林采伐迹地上,对不炼山杉木萌芽条套种酸枣更新的5年生萌芽杉木酸枣混交林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地上部分持水量、0~40cm 土层的蓄水量和总持水量分别为10.72t·hm~(-2)、370.0t·hm~(-2)和380.7t·hm~(-2),与萌芽更新的杉木纯林相比,分别增加了10.93%、9.34%和9.37%。萌芽杉木酸枣混交林具有比萌芽杉木纯林更好的涵养水源功能。  相似文献   

7.
福寿林场杉木人工林水源涵养功能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福寿林场作为研究区域,将杉木人工林按龄组划为幼龄林、中林龄和近熟林,采用标准地调查的方法、环刀法和烘干法对杉木的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的土壤物理性质以及水源涵养功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龄杉木类型土壤容重为上层小于下层,土壤容重为中龄林(1.44 g/cm3)>近熟林(1.37 g/cm3)>幼龄林(1.36g/cm3);不同林龄杉木类型土壤毛管孔隙度随土壤厚度增加而减小,毛管孔隙度为幼龄林(30.32%)>中龄林(17.26%)>近熟林(14.41%);土壤非毛管孔隙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无明显变化,非毛管孔隙度为近熟龄(36.66%)>中林龄(28.61%)>幼龄林(18.55%);根据土壤蓄水能力的大小,可以得出涵养水源能力的大小为近熟林(107.74t/hm2)>中龄林(81.24 t/hm2)>幼龄林(57.43 t/hm2);随着杉木林龄的增大,水源涵养功能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8.
乐昌含笑人工林的土壤肥力和涵养水源功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吴鹏飞 《福建林业科技》2006,33(2):74-77,83
通过对乐昌含笑和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和土壤肥力的调查,进行乐昌含笑人工林培肥土壤和涵养水源功能的研究,结果表明:营造乐昌含笑人工林后林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增加,团聚体的稳定性增强,容重降低,总孔隙度增加,林地土壤结构、孔隙和养分状况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乐昌含笑人工林具有比杉木林更好的培肥土壤功能;乐昌含笑叶的最大持水率明显高于杉木叶,其林分地上部分最大持水量是杉木林的1.14倍,同时由于乐昌含笑林土壤结构及孔隙状况的改善,林地蓄水能力增强,使得乐昌含笑人工林表现出比杉木林更好的水源涵养功能。  相似文献   

9.
对浙江建德新安江林场营造的33年生北美红杉人工林进行了生长适应性研究,同时进行了树干解析、木材密度和心材比例测定。结果表明:北美红杉(组织培养苗)在浙江建德的适应性较强,33年生人工林平均树高逾22m,平均胸径逾36 cm,极显著大于同期种植的杉木砧木嫁接苗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33年生北美红杉组织培养苗人工林的材积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尚未交叉,其尚处在较快生长期,其木材密度平均为0.35 g/m3以上,而心材的比例平均为69.0%。说明北美红杉可在浙江建德及类似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28年生香叶树和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和土壤肥力的测定,进行香叶树和杉木人工林培肥土壤和涵养水源功能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杉木人工林相比,营造香叶树人工林后林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增加,团聚体稳定性增强,土壤密度降低,总孔隙度增加,林地土壤结构状况、孔隙和水分状况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表层土壤养分得到富集,香叶树具有比杉木林更好的培肥土壤功能;香叶树叶的最大持水率高于杉木叶,其林分地上部分持水量是杉木纯林的1.21倍,同时由于香叶树人工林土壤结构及孔隙状况的改善,林地的蓄水能力增强,使得香叶树人工林表现出比杉木林更好的涵养水源功能.  相似文献   

11.
以杉木人工林为对照,采用标准地法分析了10年生乐昌含笑人工林土壤的理化性质、林下植被生物量及凋落物现存量、林分涵养水源的功能。发现乐昌含笑人工林表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比杉木人工林增加3.80%,非毛管孔隙和总孔隙分别比杉木人工林高4.84%和7.46%,林地凋落物质量的(F+H)/L的比值为0.45,高于杉木纯林的0.21,乐昌含笑0~20 cm土层有机质、全N、全P分别比杉木纯林增加19.07%、13.67%和3.42%,水解性N、速效P、速效K分别增加3.64%、6.17%和11.01%,地上部分最大持水量达10.26 t/hm2,高于杉木人工林的9.02 t/hm2。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杉木人工林在为社会提供大量木材的同时,也暴露了其生态结构单一、削减地力、全垦造成水土流失和降低生物多样性等生态问题。针对遂昌县白马山林场杉木人工林生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就杉木人工林的更新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江西省分宜县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的山下、上村2个林场的一代和二代杉木人工林根际及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种类的研究发现,二代杉木人工林土壤放线菌数量、类群以及芽孢杆菌属、固氮菌属、纤维单胞杆菌在细菌中所占比例均明显比一代杉木林的少;但真菌数量以及土壤杆菌、微球菌属、色杆菌属在细菌中所占比例、青霉菌在真菌中所占比例均明显比一代杉木人工林的高。一代和二代杉木人工林根际土壤的放线菌数量均比非  相似文献   

14.
在浙江省开化林场间伐后的杉木林下引入8个伴生树种,通过连续8年生长调查,分析了这些树种树高、地径和保存率的变化特征,同时分析了这些复层林的水源涵养效益,以期为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这些伴生树种成活率均超过96%,红茴香、椤木石楠、蚊母树、杨桐和红豆杉的保存率超过82%。树高生长在第3年出现较大差异,地径出现较大分异的时间滞后1年。不同树种前5年树高和地径生长呈现不同生长模式,但5年后,多数树种生长量显著降低。复层林构建不同程度增加了土壤饱和持水量,而土壤饱和持水量高低与伴生树种的生长状况密切相关。林下套种红豆杉和红茴香土壤饱和持水量分别比杉木纯林增加了11.7%和10.1%。因此,筛选适宜的伴生树种构建杉木复层林具有较好的水源涵养效益。  相似文献   

15.
构建适合德化葛坑国有林场森林采伐作业生态环境影响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以林场杉木人工林为对象,依据实验小班长期、连续观测数据及国内外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成果,利用最近资源清查资料、伐区设计资料及社会公共数据,估算了杉木人工林采伐作业对环境影响的经济价值量。当森林经理调查获得小班各林分因子及相应生态指标数据后,建立的森林生态环境影响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对森林采伐作业所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从经济价值角度,给出一个评估值,为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及采伐提供科学参考依据,在林业其他生产经营项目上也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分别从林冠层、灌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及土壤层5个层次对不同混交比例的杉木拟赤杨混交林涵养水源功能的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涵养水源功能主要体现在调节降雨分配和增加林地蓄水能力上。不同比例混交林持水量大小排序为:1:1行间混交林>3:1带状混交林>1:1株间混交林>杉木纯林。林分不同层次的持水量表现为土壤层>林冠层>灌木层>凋落物层>草本层。杉木拟赤杨混交林具有比杉木纯林更好的涵养水源功能。  相似文献   

17.
杉木拟赤杨混交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从林冠层、灌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及土壤层5个层次对不同混交比例的杉木拟赤杨混交林涵养水源功能的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涵养水源功能主要体现在调节降寸分配和增加林地蓄水能力上。不同比例混交林持水量大小排序为:1:1行间混交林〉3:1带状混交林〉1:1株间混交林〉杉木纯林。林分不同层次的持水量表现为土壤层〉林冠层〉灌木层〉凋落物层〉草本层。杉木拟赤杨混交林具有比杉木纯林更好的涵养水源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森林供给(生产力)、调节(固碳释氧和涵养水源)、支持(生物多样性)功能间的权衡和协同性,为森林多功能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天山中部雪岭云杉林为研究对象,基于42块样地调查数据和板房沟林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1 170个小班数据,采用随机森林法对小班生产力、固碳释氧、涵养水源和生物多样性进行预测,分析林分4种功能间及平均林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郁闭度、坡度、海拔、植被盖度和蓄积量8个林分因子与功能的关联特征。【结果】对生产力、涵养水源、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影响较大的因子有林分平均胸径、蓄积量、植被盖度、平均年龄和郁闭度。林分平均年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郁闭度、蓄积量与生产力、涵养水源、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和综合功能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25~0917(P001);坡度与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和生物多样性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67~0393(P001);海拔与生产力、涵养水源和综合功能间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64~-0143(P001);植被盖度与涵养水源和生物多样性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237和0081(P001)。生产力、涵养水源、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4种功能均存在不同程度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228~0645(P001),其中生物多样性与固碳释氧间相关程度最高;林分功能间均呈协同关系。【结论】雪岭云杉林生产力、涵养水源、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4种功能间呈协同关系,通过合理的森林经营可实现多种功能的协调。  相似文献   

19.
采用湖南南县2014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社会公共数据实地采样及调查数据,使用机会成本法、影子工程法、市场价值法、影子价格法、旅行费用法、碳税法等,评估了2014年南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表明:南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95996.15万元,按其服务功能价值大小排序为:涵养水源固碳释氧有机物生产保育土壤生物多样性森林游憩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其中涵养水源、固碳释氧、有机物生产、保育土壤这四种服务价值占总价值的90.39%,是南县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20.
国有林场在森林经营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考虑森林生态系统的多目标功能,研究不同经营目标对林场的森林碳汇价值的影响因素,能够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有助于完善森林的精准经营理论,体现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以湖南省芦头国有林场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林地期望价值法、杉木生长模型及木材价格数据,分别以理想核算模式与年核算模式两种碳汇效益核算模式,估算单一木材经营目标、碳汇与木材复合经营目标下的杉木人工林的最佳轮伐期、碳汇成本以及林地期望价值,并分析不同碳价格和贴现率变动的敏感性变化。结果显示:针对芦头林场的杉木人工林的营林条件,在碳汇与木材复合经营目标下,杉木人工林的最佳轮伐期为21 a。仅估算木材收益,年林地期望价值为139 690.04元·hm-2;复合收益的理想核算模式期望值为143 034.33元·hm-2,年核算模式的期望值为155 937.80元·hm-2。与单一木材经营相比,考虑碳汇收益后林地期望价值显著提升,两种核算模式下的最优轮伐期随着碳汇价格的增加而呈延长趋势,与贴现率呈负相关;两种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