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介绍了大蒜(洋葱)/棉花/秋菜、毛豆/棉花/秋菜、马铃薯/棉花/秋菜3种棉田间套模式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为了寻求发展棉、菜生产的新路子,提高棉田的总体效益,平阴县近几年在店子乡、孝直镇等地进行了大面积的早春马铃薯问套抗虫棉高产高效示范,每667平方米平均单产马铃薯2240千克,皮棉86千克,产值2400余元。具体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4.
5.
对近年来浙中南山区和浙西南丘陵地区的旱地新型多熟种植模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新型多熟种植模式具有明显的增值效果,增值幅度达30.6%~394.1%,其中冬作对全年经济效益贡献越来越大;新型多熟制可分为春玉米或棉花为主的两类种植模式。并结合试验研究着重从合理布局、秸秆还田、化学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出新型模式的高效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 近年来,干旱发生频率高,分布广,延续时间长,严重影响了小麦单产的提高,已成为制约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同时旱地麦田一般投入少,土壤有机质含量低(O.5%-1.0%),田间管理粗放,苗情长势弱,群体不足;易出现早发、早衰,抗逆能力弱,千粒重和产量低。为此,1998-2001年,我们先后在全市8个县市区共30个乡镇进行了旱地小麦增产节水综合配套技术的试验、示范和大面积推广,实现了旱地小麦高产、稳产,4年间小麦全市推广面积8.07×104hm2,总产新增8951.67×104kg,新增经济效益1.07亿元,投入产出比为1∶11,增产效果显著,2003年获德州市农牧渔业丰收计划一等奖。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本文通过 2年对新绛县北乡曲村旱地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调查研究 ,提出 5项应变配套技术 ,对完善地膜覆盖技术体系 ,挖掘其增温保水保肥的增重潜力 ,具有综合的整体效应 ,两年比较试验比常规对照栽培平均增重 11 94 %。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整地与施肥、起垄覆膜、品种选择、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介绍了静宁县旱地苹果幼园间套马铃薯种植技术,以期为提高新植果园土地利用率提高土地产出率和果农前期经济收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水稻抛秧栽培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抛秧栽培配套技术陈润生,姚德周,肖慧(沈阳市于洪区于洪乡)于洪乡水田面积12240亩,1992年引进水稻抛秧技术,在丁香村和李官村搞了10亩试验田,比对照增产5.2%。1993年全乡示范推广1500亩,比对照增产7.8%。1994年进一步扩大到4...  相似文献   

14.
15.
采取随机抽样法,在干旱年份和丰水年份对土壤养分和小麦产量及构成的关系做了大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干旱年份,碱解氮,有机质对产量没有太大的影响,相反,速效磷和速效钾与产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天祝县地处祁连山东端,耕地中山旱地面积4.6万hm2,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83%,提高山旱地农田的种植效益,对发展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二阴山区旱地春小麦与柴胡间套栽培模式,不仅能充分利用土地和光热资源,提高种植效益,还能有效地保持水土,防止土壤侵蚀.2003年在哈溪镇示范种植了12 hm2,小麦平均产量3 285 kg/hm2,柴胡平均产量1 480 kg/hm2,综合经济效益19 700元/hm2,是当地小麦单种效益的2~3倍.2005年已在全县二阴山区推广种植183 hm2.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浙西红壤旱地生产力规律;产量徘徊-跃升-再徘徊规律,从徘徊到跃升是物质和技术因素进一步优化,农田物质循环得到强化的结果;产量波动性规律来源于不利的自然因素,水资源分布不平衡,伏秋干旱所致。  相似文献   

18.
19.
20.
在旱平地 6年生苹果园微径流集水区两侧进行了间作西瓜试验。结果表明 :①西瓜每公顷产量 3.4万kg ,经济效益达 2 .73万元 ,比传统间作马铃薯或谷子增收 3~ 4倍 ;②处理与对照的单果重、新梢平均生长量无显著差异 ;③处理与对照 0~ 4 0cm土壤平均含水量分别为 10 .5 2 %和9.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