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创意是"金"     
山东省有个叫曲宝营的农民,有一手好木工手艺活,可是现代人大都是流行购买时尚家具,他的手艺再好发展空间也不大.于是他变换了一下思路,把原来农村的农具按模型做成小巧玲珑的工艺品,如做成小推车、碾盘、石磨等农具工艺品,在上海、南京等大城市销售,很快打开了市场,不几年他就发了家.  相似文献   

2.
差价客,就是那些专门靠吃差价而生存的人。1老胡四十多岁,本是黔东南一个贫困乡村里的木匠,五年前舍下妻儿老小,到省会城市贵阳当起了打工仔。老胡只是一个木匠,现在城里人谁还需要木匠?在吃了不少苦头后,他终于找到了需要木匠的地方——建材批发市场。  相似文献   

3.
木匠的门     
一个木匠,造一手好门,他费了好多时日给自家造了一个门,他想这门用料实在,做工精良,一定会经久耐用。后来,门上的钉子锈了,掉下一块板,木匠找出一个钉子补上,门又完好如初。后来又掉下一颗钉子,木匠就又换上一颗钉子;后来又一块板朽了,木匠就又找出一块板换上;后来门栓损了,木匠就又换了一个门栓;再后来门轴坏了,木匠就又换了一个门轴……于是若干年后,这个门虽经无数次破损,但经过木匠的精心修理,仍坚固耐用。木匠对此甚是自豪,多亏有了这门手艺,不然门坏了还不知如何是好。忽然有一天邻居对他说:“你是木匠,你看看你们家的门?”木匠仔细一…  相似文献   

4.
高女士对农耕文化有着深厚感情,喜欢收藏工艺品尤其是微缩农具工艺品,现在自己开了一家微缩农具工艺品公司,她组织民间老木匠,采用椿树、小花梨、杉木、樟树等树种,经过几十道工序,完全手工工艺,按实物比例缩小10  相似文献   

5.
高女士对农耕文化有着深厚感情,喜欢收藏工艺品尤其是微缩农具工艺品,现在自己开了一家微缩农具工艺品公司,她组织民间老木匠,采用椿树、小花梨、杉木、樟树等树种,经过几十道工序,完全手工工艺,按实物比例缩小10  相似文献   

6.
李晓 《湖南农业》2006,(3):24-24
山东省有个叫曲宝营的农民,有一手好木工手艺活,可是现代人大都是流行购买时尚家具,他的手艺再好发展空间也不火。于是他变换了一下思路,把原来农村的农具按模型做成小巧玲珑的工艺品,如做成小推车、碾盘、石磨等农具工艺品,在上海、南京等大城市销售,很快打开了市场,不几年他就发了家。四川省阆中市彭城镇青年农民何金翰,  相似文献   

7.
山东费县费城镇七福庄木匠曲宝营,十多年前靠生产销售根雕发了家。近几年,眼看根雕资源越来越少,他便积极寻找致富新门路。一次,一个上海朋友来看他,他正用小推车往家里运小麦,这个朋友新奇地说:“这东西近些年不多见了,几乎是古董了。你的木匠手艺巧,能不能做个手推车小工艺品送给我?”朋友的话让他觉得有趣,心想:城里人真喜欢新奇。就按他所托办了。没想到一个多月后,那朋友来电话说:“你做的小推车模型,许多人看了都很喜欢,纷纷向我打听从哪买的。我看这是个商机,你不妨做一些送来上海卖卖看。”正在寻找致富新门路的曲宝营,抱着试试看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著名农具史专家周昕著《中国农具通史》由山东科技出版社精装彩印出版发行。《中国农具通史》是在《中国农具发展史》的基础上补充修订而成。《中国农具发展史》出版六年来,作者对全书作了全面修订。  相似文献   

9.
《百姓》2003,(2)
打黑通常是政府的事,但王生志不这样认为,他个人拿钱甚至举债持续十年打黑。十年打黑,乡邻唾弃,亲人绝交,夫妻离婚,债台高筑,名誉扫地,但王生志称他又将在上海开始“打黑”的新旅程。 2002年9月,王生志来到了上海。在老家连云港市锦屏镇已无立足之地的王生志,在上海媒体朋友的帮助下,被关照到了沪西江桥批发市场,做市场管理工作,每天下午2点半上班,一直到第二天早上8点。记者见到王生志时,他刚刚睡醒,一脸疲惫,眼神孤寂、忧郁。他说,曾在电视上看过一部电影《极度孤独》,他现在就有那种孤独的感觉.“没有人可以聊天,社会已经不要我了。“他沮丧地说。从1991年到2002年,王生志打黑十年,协助连云港公安破案70多起,却一直不被当地社会承认,民间舆论反而认为他是“黑社  相似文献   

10.
六、非专门研究农具的文章涉及到的农具在《农业考古》刊发的大量文章中,许多文章看起来并不是专门研究农具的,但文章内容中论及农具的部分却占相当的份量,有的甚至占了大部分篇幅。十年来共刊发这类文章六十多篇,这是一个很大的数量,更何  相似文献   

11.
“潘刮子”只是他的一个浑号。“潘刮子”是打农具的,他打的农具约有一百多个品种,大件如铁耙、铁钎、竹刀、肉刀,小件如菜刀、剃刀、眉钳等,只要你说得出,他都打得出,而且件件精巧。1985年开始,因为他所在的农具厂解散,于是  相似文献   

12.
已年过半百的王改荣是临安市上溪乡浮桥村的石匠师傅,专为修桥铺路打石块,空余时间打些墓碑。他辛辛苦苦打一年石头赚不到多少钱,一家4口生活贫困,还欠债3万多元。王改荣眼看周围雕刻能人有钱赚,便放下石鎯头,拿起雕刀学习雕刻技术。起初,他小打小闹,雕刻一些鸡心和十二生肖挂片,从简单到复杂,他慢慢地学会了雕刻人物和各种工艺品。王改荣  相似文献   

13.
正"我真没有想到过自己会来种茶。"站在海拔800多米的高山上,望着新栽的茶苗茁壮成长,52岁的闵继武笑着说,今年他的茶园又将扩增。出生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两汪乡的闵继武,当过木材商人,做过木匠,跟树木打了大半辈子交道。2012年,他从一个木匠身份转行种起白茶,短短几年间已发展到目前1700多亩,年产值达500万元,纯利润佔了一半,成为了当地有名的致富带头人。闵继武践行了叔叔二十多年前和他说的那句话:"种  相似文献   

14.
刘文 《农家科技》2009,(9):28-28
<正>知识型:这类人大多具有高中以上学历,能及时准确掌握致富信息,较快接受新技术、新事物,善于利用科学知识指导生产和生活,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订阅和购买杂志多、科技书籍多、现代农具多。技术型:包括木匠、瓦匠、裁缝、养殖和种植专业户。他们或单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个新版的“农夫与蛇”的故事。唐学生、魏小英夫妇有4个子女,大儿子唐满义已婚。1992年3月,唐满义认识了一个28岁的木匠,名叫赵振印,唐满义看他手艺不错,便将他请进了家门,让他帮忙做几件木工活。  相似文献   

16.
周昕 《农业考古》1991,(1):32-47
《农业考古》创刊十年了!这是创业的十年,也是奋斗的十年,更是胜利的十年。十年来,《农业考古》从报刊丛林中的无名小卒,跃居斐声中外的著名学术刊物;从每期容量不足21万字到每期超过60万字,在国内外独一无二的大部头学术杂志。可以想见,它的创办人和支持者是不无艰辛的。《农业考古》的创办,为中国农具史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园地,从而使农具史的研究,在祖国大地上开出了一遍似锦的繁花。  相似文献   

17.
毛有祥  赵卫国 《百姓》2002,(6):30-32
古宅变食堂 解放后,姜家老宅是镇上群众集会、活动的重要场所.1951年,古镇人在此集会,成立了农村互助合作组织;1953年,为成立农村低级社,他们在此商议如何将耕地、农具折价入社;1957年下半年,古镇人在此进行了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他们积极"鸣"放"着,直到1958年夏天.  相似文献   

18.
史晓雷 《古今农业》2013,(3):112-115
摆在案头的这部皇皇巨著《中国农具通史》(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版),是周昕先生在其《中国农具发展史》的基础上增补完成的。这部著作,对任何一位欲研究或者了解我国古代农具发展历史的学者或普通读者,已经成了一座不得不逾越的高山。只有登在她的山巅,才能饱览我国农具发展的历史全貌与源流脉络。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农业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各种农具的发明创造是中华民族物质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钱、铫和铲,是中国古代中耕除草农具,历史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经历了由骨制、石制、木制、玉制、贝制、铜制到铁制的变化。三者虽然名称不同,构造大同小异,实质是同一种农具。  相似文献   

20.
秧马是我国北宋时出现的一种先进农具,近年来不少书籍中提到它,但皆有不确之处。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通史组蔡美彪等人编写的《中国通史》第五册(1978年版)在北宋《农具的改进》一节中这样写道: 秧马——苏轼在武昌看到农民种稻插秧用“秧马”,说是比弯着腰插秧,劳动强度大为减轻。秧马虽然没有进一步推广和流传,但农民群众的创造精神是极可贵的。另外如曾枣庄所著《苏轼评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中也记载到苏轼“在贬官黄州期间,常到武昌游玩,发现武昌农夫骑着秧马插秧”,“他于是专门写了一首《秧马歌》”。这些说法有两点是值得纠正的。一是只提到苏轼是秧马的发现者,甚至认为秧马这种农具“没有进一步推广和流传”,而实际上是由于苏轼的推广,这种农具曾被广泛流传。再则是人们误解了苏轼的《秧马歌》,误把秧马当作了插秧的农具,实则这是一种用来起秧的农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