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北京和通辽地区杂种仔猪11头的解剖,描述了迷走神经的构成、位置、行程和主要分支,分布情况。 猪的迷走神经由内,外侧支组成,内侧支通过颈静脉神经节和结状神经节,外侧支只有极少部分纤维通过这两个神经节。迷走神经起自延髓侧面,同副神经、舌咽神经由破裂孔出颅腔,可分成额、胸、腹三段。在颈段分出咽支、喉前神经和心支;在胸段分出返神经-喉后神经,并有支向食管、支气管、淋巴结等处。左、右侧迷走神经构成食管背、腹侧干、经食管裂孔进入腹腔。背侧干分成肠支、胃支。肠支大部分纤维不进入腹腔神经节和肠系膜前神经节、而直接沿肠系膜前动脉分布在肠管。胃支组成神经丛,分布在胃的脏面。腹侧干组成神经丛分布在食管末端、胃的隔面、肝、胰和十二指肠起始端。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观察表明,猞猁的胃为单室有腺胃,呈略扁而弯曲的囊状,大部分位于左侧腹前部和腹中部,小部在腹腔右侧。分布于胃的动脉来胃左动脉,胃右动脉、脾动脉、胃网膜左动脉和胃网膜右动脉。肠管分小肠和大肠,小肠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大肠分为盲肠、结肠和直肠。肠管各段有明显的分界特生回肠短,盲肠不发达。分布于小肠的动脉来自胃右动脉、胰十二指肠前动脉、胰十二指肠后动脉、空肠动脉和回肠动脉,分布于大肠的动脉来自  相似文献   

3.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及其附属的肠系膜套入临近一段肠腔的肠变位。犬的肠套叠较多见,尤其是幼犬多发。套叠的部位从小肠下部套入结肠较多见,也有结肠套入盲肠,盲肠套入结肠,十二指肠套入胃内的。其发病的机理在于:因各种  相似文献   

4.
犬瘟热是常见的一种高致病性传染病,主要分为呼吸道型、消化道型、神经型和皮肤型,各年龄段犬均可感染,多发于幼犬。犬肠套叠是指犬的一段肠管及其附着的肠系膜套人临近一段肠腔内的肠变位;多见于小肠下部套入结肠,又因盲肠和结肠的肠系膜较短,有时也可发生盲肠套入结肠,十二指肠套入胃的情况。犬的肠套叠较多见,尤其是幼犬发病率较高。病犬腹部触诊有香肠状肠段,临床上需借助X光或B超进一步确诊。由于有关犬瘟热继发肠套叠的病例报道较少,为提高该病的治愈率,现将收集的1例犬瘟热伴发肠套叠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犬瘟热是常见的一种高致病性传染病,主要分为呼吸道型、消化道型、神经型和皮肤型,各年龄段犬均可感染,多发于幼犬。犬肠套叠是指犬的一段肠管及其附着的肠系膜套入临近一段肠腔内的肠变位;多见于小肠下部套入结肠,又因盲肠和结肠的肠系膜较短,有时也可发生盲肠套入结肠,十二指肠套入胃的情况。犬的肠套叠较多见,尤其是幼犬发病率较高。病犬腹部触诊有香肠状肠段,临床上需借助X光或B超进一步确诊。由于有关犬瘟热继发肠套叠的病例  相似文献   

6.
采用ABS乙酸乙酯液血管铸型法观察了20例藏羊心脏的左冠状动脉,结果如下:左冠状动脉起自主动脉球的左后窦,至冠状沟分为圆锥旁室间支和旋支。圆锥旁室间支分出左心室前支、右心室前支、室间隔动脉和细小的室间隔前动脉。其中左心室前支和右心室前支分布于左右心室前部;室间隔动脉分布于室间隔;室间隔前动脉分布于室间隔前部;旋支分出左室前支、左缘支、后缘支、左室后支,右降支和左房前、中、后支,分布于左心室、窦下室间沟和左心房。右降支分出2一8条细小的室间隔后动脉分布于室间隔后部。  相似文献   

7.
作者研究了双峰驼肘关节的动脉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分布于双峰驼肘关节的动脉支有肘前支、肘内侧支、肘外侧支和肘后支。肘前支有肘前内侧支、肘前上支、肘前中支和肘前下支,均自肘横动发出;肘内侧支自尺侧副动脉分出;肘外侧支有肘外侧上支、肘外侧中支和肘外侧下支,均自肘横动脉分出;肘后支有肘后上支、肘后中肘、肘后下支,肘后内侧支、肘后外侧上支和肘后外侧下支,除肘后上支和肘后外侧上支自肘横动脉分出外,其斜匀自尺侧  相似文献   

8.
肠疝是引起马肠绞窄性梗阻的常见病因。肠箝闭一般会涉及到网膜孔 ,胃脾及肾脾韧带 ,膀胱侧韧带 ,小肠和降结肠肠系膜的损伤等。盲结肠褶是连接盲肠侧带和右下结肠外侧游离带的腹膜褶。盲结肠褶内有盲肠淋巴结 ,盲肠血管和一些脂肪组织。现报道通过近端盲结肠褶而形成肠疝的临床症状、手术所见及结果。研究来自伊利诺斯州马病医院门诊 ( IEH) 9匹马的医疗记录 ,这 9匹马均通过近端盲结肠褶破裂孔形成肠绞窄梗阻而做了外科手术。临床材料包括品种 ,年龄 ,性别 ,全身检查情况 ,腹腔直检结果 ,胃反流是否存在 ,腹腔液分析结果 ,PCV和血清蛋…  相似文献   

9.
利用常规解剖学方法对9例小灵猫食管、胃和肠等进行了解剖观察。结果表明,小猫胃是单室胃,小肠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大肠分为盲肠、结肠和直肠。同时对食管、怕的管壁结构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0.
比较观察血管活性肠肽(VIP)在莱芜黑山羊胃肠道内的分布,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胃肠壁各层及各肠段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血管活性肠肽以贲门部数量最多,结肠、空肠、幽门、盲肠、直肠、胃底次之,十二指肠、回肠、食管中未发现VIP细胞。VIP细胞形态多样,呈椭圆形和锥体形,常有突起伸至其他细胞附近,也有突起直达上皮表面。  相似文献   

11.
犬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伴同肠系膜套入与之相邻的另一段肠管内所形成双层肠壁重叠的现象。一般是小肠下部套入结肠,有时因为回肠系膜短而发生回肠套入结肠或十脂肠套入胃中,尤其幼犬多发。笔者在临床治疗中曾经遇到过2例,现将诊治过程和体会详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对5例牦牛心脏的左冠状动脉进行了解剖学观察。结果表明,左冠状动脉起自主动脉球的左后窦。至冠状沟分为圆锥旁室间支和旋支。圆锥旁室间支分出左室前支、右室前支、室间隔动脉和室间隔前动脉。其中左室前支和右室前支分布于左、右心室前壁;室间隔动脉分布于室间隔;室间隔前动脉分布于室间隔前部:旋支分出左室支、后缘支、左室右侧支、右降支、左房前中和后支,分布于左心室、窦下室间沟和左心房;从右降支发出的室间隔后动脉。分布于室间隔后部。  相似文献   

13.
<正>肠套叠是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接的另一段肠腔之中。相互套入的肠段发生循环障碍及渗出等过程,致使肠腔狭窄,严重者肠腔闭塞,肠管粘连。肠套叠通常发生空肠套入回肠,回肠套入结肠,盲肠套入结肠,十二指肠套入胃内。最近我院连续收治犬肠套  相似文献   

14.
杂交鳢及其亲本的消化酶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对杂交鳢(斑鳢♀×乌鳢♂)及其亲本的消化道淀粉酶、胰蛋白酶、胃蛋白酶、脂肪酶活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杂交鳢消化道的淀粉酶活性在肝、十二指肠部位都显著高于其亲本(P<0.05);而肠道是杂交鳢及其亲本分泌淀粉酶的主要器官。乌鳢幽门盲囊、前肠和中肠的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斑鳢和杂交鳢(P<0.05),杂交鳢前肠的胃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亲本(P<0.05)。同时,这3种鱼肝脏中的胰蛋白酶活性都比较弱,但在胃、十二指肠和前肠中较高,对蛋白的消化主要在胃中完成。杂交鳢胃、十二指肠、前肠、中肠和后肠的脂肪酶活性都是最高的,且胃和前肠的脂肪酶活性与斑鳢和乌鳢相比差异显著(P<0.05)。斑鳢分泌脂肪酶的主要部位在胃部,乌鳢在幽门盲囊,而杂交鳢在胃部和幽门盲囊都能大量分泌脂肪酶。综上所述,杂交鳢消化组织中的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相对于它的亲本来说,有一定程度的优势,但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活性,则是乌鳢较高。  相似文献   

15.
海南鸦胃肠道内分泌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及形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海南鹏的胃肠道内分泌细胞分布、内分泌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及形态特点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海南鹏的胃及小肠各段都有嗜银细胞,其中胃和前肠分布最多,中肠、后肠逐渐减少。银染细胞在胃组织中以圆形和不规则形的居多,在小肠段以长棒状、圆形的居多。应用生长抑素抗血清、胰高血糖素抗血清、胃泌素抗血清对海南鹏胃肠道内分泌细胞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定位,发现生长抑素细胞在胃肠道均有分布,其中在腺胃和前肠最多,往后逐渐减少;在胃肠道均未发现胃泌素细胞和胰高血糖素细胞。  相似文献   

16.
对新疆某小尾寒羊场副结核病进行病理学观察。病羊消瘦、拉软屎、贫血;小肠后段至结肠粘膜增生形成皱褶,主要是上皮样细胞、多核巨细胞和淋巴细胞增生,肠腺萎缩。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和上皮样细胞等增生。病变肠粘膜和肠淋巴结抹片,抗酸染色可见细胞内外有副结核菌。  相似文献   

17.
新疆小尾寒羊副结核病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新疆某小尾寒羊场副结核病进行病理学观察。病羊消瘦、拉软屎、贫血;小肠后段至结肠粘膜增生形成皱褶,主要是上皮样细胞、多核巨细胞和淋巴细胞增生,肠腺萎缩。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和上皮样细胞等增生。病变肠粘膜和肠淋巴结抹片,抗酸染色可见细胞内外有副结核菌。  相似文献   

18.
马骡肠便秘,如能早期确诊,合理治疗,均可收到良好效果。但在临床上常常遇到一类肠便秘病例,经治疗结粪已软,肠道已通,但仍不见排粪。死后剖解变化:呈现口色青紫,结膜兰紫,眼窝下陷,皮肤皱缩,全身静脉瘀血等一系列机体脱水症状;整个大结肠、肓肠或小结肠积满粪水,肠内有少量气体,胃呈半充盈状,原结粪部位的肠壁及其邻近的肠系膜有充血、出血现象,颜色暗紫,结粪已软  相似文献   

19.
初生仔猪腹腔脏器的动脉分枝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乳胶加颜料血管注射的方法,对32例初生仔猪的腹腔脏器的动脉分枝进行观察,其主要结果如下: 腹腔动脉有五个分枝类型,即两枝型(脾动脉、肝动脉)有25例(78.13%);三枝型(脾动脉、胃左动脉、肝动脉)有3例(9.36%);四枝型A(脾动脉、憩室动脉、胃左动脉、肝动脉)有1例(3.13%);四枝型B(两主枝是脾动脉和肝动脉,两侧枝是胃左动脉和憩室动脉)有1例(3.13%);一枝型(只有脾动脉,而肝动脉则来自肠系膜前动脉)有2例(6.25%)。 空肠动脉的分枝,依次形成初级弓、二级弓和网状丛,再由网状丛发出大量的、放射状的小枝分布到肠管上。这些小枝呈两两成对地并列(与同级静脉伴行),到肠管附近,两枝彼此分开,每枝分布到肠管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20.
健康兔与腹泻兔胃肠道正常微生物群超微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主要对成年健康兔与腹泻病兔的胃肠道的正常微生物群进行了超微观察。发现健康兔胃粘膜表面有少量乳杆菌、球菌、酵母菌及霉菌孢子;十二指肠处有少量的小杆菌和球菌;空、结肠内有较多的杆菌、球菌等;盲肠内有较多的厌氧双歧杆菌、类杆菌、乳杆菌、梭杆菌、球菌等。而腹泻病兔的胃、空、结肠及盲肠粘膜处的正常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明显减少,十二指肠处微生物数量却增多,这可能是造成兔腹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