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陈道德  吕达  肖祎  陈政 《中国糖料》2012,(3):39-42,48
对近年选育的6个参试甘蔗品系进行了产量、品质、能源成分含量、抗逆性及其主要工农艺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川糖2004-2158、川糖2004-6227和川糖99-8602表现高产、高糖、早熟、能源成分总量较高,且工农艺综合性状优良,建议进一步试验研究;其余品系综合性状表现欠佳,建议终止试验。  相似文献   

2.
从1986年开始,我们对大豆遗传和遗传工程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获得了许多新的进展,现简单报道如下: 一、采用种间杂交和辐射诱变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许多优良变异。在270多个稳定的品系中,产量性状较好的28个;抗食心虫材料10个;小粒品系5个;高蛋白(45—50.54%)品系8个;超小粒品系2个。现正对这些优良品系进行鉴定和利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引进国内外46个遗传稳定的豌豆优良品系进行筛选和评价,选定性状优异、适宜本地的品系,以便为本地豌豆生产和科研提供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过去,甜高粱都是为生产饲料和糖浆而种植。最近几年,用甜高粱发酵制取酒精能源的潜力,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Ferraris等,1979)。在昆士兰北部,已鉴定出大量优良栽  相似文献   

5.
新型绿色可再生能源作物--甜高粱及其育种策略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甜高粱是一种新型的可再生能源作物,用甜高粱生产酒精已引起全世界的重视。在能源供应日益紧张的今天,不断研究和改革甜高粱育种方法、尽快将其应用到育种实践中去,选育出优良甜高粱杂交种,充分发挥其高能作物的优势,是极其必要的。发展甜高粱生产,将有效缓解能源危机,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6.
试验以呼盟农枓所育种中常用的8个较优良的亲本品系为材料,对产量、淀粉含量、干物质含量和单株块茎重等4个性状的配合力效应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8个品系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差异显著,但15个组合间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差异不显著。群体配合力方差分析表明,一般配合力方差为总配合力方差的70~80%,说明所研究的4个性状在群体中的表现是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的。通过综合评定,可认为品系83—3042、自77—28、自77—106和NS79—12—1是育种及实生薯生产的优良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7.
几个具绿色能源潜力的甘蔗新品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从优良的甘蔗栽培品种与特殊优异的割手密、河八王等远缘杂交后代中,选出较好的8个品系作为能源蔗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亲系为Cp67/412×云农251(特大割手密)杂交的闽糖97/197和亲系为选3×云甘83/157(特高糖割手密)杂交的闽糖97/202,二者的蔗茎产量增幅分别为45.6%和33.6%,可重点考虑作为高生物量的能源蔗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
为鉴定近年新育成的大豆品系在长江流域大豆产区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并从中筛选出优良的新品系参加国家级大豆品种试验,对参加2016—2020年度长江流域大豆育种协作网国家联合鉴定试验(长沙点)的55个春大豆品系进行分析,研究各参试品系性状的遗传变异和产量等主要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55个品系主要农艺性状中有效分枝...  相似文献   

9.
优质、早生、高产、高抗茶树新品种的选育是提高茶叶生产效率、促进茶农增收、提高茶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我国的优异品种资源为材料,从其实生群体后代中选育了一批新品系,在2004~2009年经过6年严格的品系比较试验,选育出品质、产量等性状比较优良的4个新品系,有望培育成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在田间自然发生条件下,研究莫桑比克9个高产优良腰果品系对叶果回枯病的抗病性。结果表明:腰果品系4.1AD叶片高感,果实感病;腰果品系5.12PA叶片和果实均为感病;腰果品系CCS27和CM8均为叶片感病,果实中抗;腰果品系A103叶片中抗,果实高抗;腰果品系H1叶片高抗,果实中抗;腰果品系7.10PA、19.5AD和C5.59叶片和果实均为高抗。在参试腰果品系中,未发现叶片免疫品系,也未发现果实高感或免疫品系。  相似文献   

11.
试验结果表明,非病地比病地平均提高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分别为12230.6kg/hm、4.46度、3122.4kg/hm2;t测验分析表明,不同土壤环境对甜菜产质量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大小顺序是含糖率>产糖量>根产量,分别有94.1%、84.7%和50.7%的材料因不同土壤环境而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病地参试材料的根产量、产糖量的差异显著性与非病地的基本同步,而含糖率差异显著性却不完全同步,病地更能造成材料间含糖率的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两种地块导致单胚材料、饲料甜菜的根产量和产糖量差异悬殊。  相似文献   

12.
In a 16-week winter feeding experiment, 48 autumn calving cows and heifers were used to compare a control diet, with two diets including fodder beet at a low and a high level. The control diet was ad libitum silage and 6 kg d-1 of concentrates (13.4 MJ (kg DM)-1 of ME and 197 g (kg DM)-1 of CP). The cows offered fodder beet were fed the control diet (C) plus fodder beet at either 2 (L) or 4 (H) kg DM d-1. Soya bean meal was offered with the fodder beet at 0.5 or 1.0 kg d-1 for diets L and H, respectively.
Total dry matter and metabolizable energy intakes were 15.2,16.4 and 17.3 kg DM d-1; 177, 195 and 211 MJ d-1 for treatments C, L and H, respectively. The mean milk yield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feeding of fodder bee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the fat and protein content of the milk and yield of constituents. The milk composition and yield of solids were: fat content 42.3,44.2 and 45.9 (s.e.d. 1.25) g kg-1; protein content 33.0, 34.5, 35.3 (s.e.d. 0.76) g kg-1; fat yield 964,1027,1095(s.e.d. 63.2); protein yield 757, 801, 841 (s.e.d. 48.8) for treatments C, L and H, respectively. The treatments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live weight or condition score change.  相似文献   

13.
高生产力饲用甜菜--中饲甜201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和黑龙江大学农学院共同选育的饲用甜菜——中饲甜201于2005年11月通过全国牧草饲料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评议审定、命名.“中饲甜201”是通过对引进饲用甜菜育种材料进行有选择的杂交改良,采用轮回选择技术方法选育而成的高生产力多系品种.该品种在黑龙江省区域试验中,平均根产达66.8t/hm^2,超过对照种21.1%;在生产试验中,平均根产达83.6t/hm^2,超过对照种25.7%.该品种中抗甜菜褐宽病,耐根腐病和窖腐病,易于收获.适于在东北以及内蒙古东部畜牧养殖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饲用甜菜新品种"甜饲1号"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甜饲1号”(育种代号LC-1)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利用地方品种资源,采用系统选择法育成。2000年12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该品种具有经济产量高,品质好,抗甜菜黄化毒病和白粉病,适应性广等特点。在水肥、热量条件较好的情况下,根产量最高可达183.0t/hm2,茎叶产量达到220.5t/hm2,经济产量可达403.5t/hm2;根体干物质含量11.87%,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为13.73%,含糖率为6.5% ̄6.7%。饲喂试验表明,根和茎叶适口性均较好,是奶牛、羊、猪等家畜非常喜爱的饲料。2001~2005年在甘肃省中、东部地区以及内蒙、宁夏、新疆、西藏部分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几个糖能兼用甘蔗新品系性状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7个优良的甘蔗新品系作为糖能兼用蔗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闽糖92-142蔗茎产量最高,公顷产量为140.145t、公顷含糖量20.321t,分别比对照增产22.55%、增糖19.9%,具丰产高糖等特点,可作为糖能兼用蔗加以推广应用.闽蔗92-222、闽蔗97-191、闽蔗97-193等远缘杂交后代品系具高分蘖率、有效茎数多、高纤维分等特点,可考虑作为能源专用蔗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北方甜菜土壤速效钾丰缺指标与适宜施钾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给甜菜测土施肥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零散实验数据整合法、缺素处理相对产量与土壤养分含量回归方程法和“养分平衡—地力差减法”确定适宜施肥量新应用公式,开展了我国北方甜菜土壤速效钾丰缺指标与适宜施钾量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北方甜菜土壤速效钾(NH4OAc-K)第1~5级丰缺指标依次为>409、224~409、123~224、68~123和≤68 mg/kg。当钾肥当季利用率40%、目标产量30~90 t/hm^2时,土壤速效钾丰缺级别第1~5级的适宜施钾量范围依次为0~0、41~124、83~248、124~371和165~495 kg/hm^2。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外源亚精胺是否具有缓解甜菜盐害作用,采用霍兰营养液室内水培方法,测定了280mmol/L NaCl胁迫条件下,喷施0.25 mmol/L外源亚精胺后,耐盐‘T510’和盐敏感‘210’甜菜品系幼苗生长、生理及其体内N、P、K养分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盐胁迫下(Na处理),除MDA和P素含量升高外,两品系甜菜幼苗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幼苗生物量及N、K养分含量指标均明显降低;与Na处理比,喷施亚精胺的盐胁迫处理,除MDA和P素含量降低外,其它指标明显增加,两品系甜菜幼苗生长和养分吸收状况明显改善;外源亚精胺对耐盐‘T510’品系的调节作用大于‘210’品系。因此外源亚精胺能有效缓解盐胁迫对甜菜生长的伤害,对耐盐品系的调节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三因素五水平正交旋转回归设计方法,选取氮(x1)、磷(x2)、钾(x3)3个因素为决策变量,以甜菜根产量为目标函数,通过田间试验获得的数据,建立了甜菜根产量与参试因子间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氮磷钾对甜菜的根产量都有明显的作用,各因子对产量的作用效应依次为氮>磷>钾,交互效应的大小依次为氮钾>磷钾>氮磷,且氮和钾、磷和钾对甜菜的根产量表现为明显的正交互作用。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获得了冀西北坝上地区45t/hm2以上根产量的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19.
通过1989~1992年3批单株测交组合的配制和鉴定,初步揭示了甜菜有粉系早代配合力选择的方法、效果和存在的问题。选育出一般配合力较高、经济性状较优的甜研4号轮-24、A_(?)-24轮-24和81G—06轮-16等优良株系4个,高配合价基因型20余个,以及新的一轮群体3个,其中甜研4号一轮群体在主要性状方面有明显增益:根产量提高18.30%、含糖率增加2.9度,产糖量提高54.3%,褐斑病病情降低0.21级。该研究为开展甜菜配合力育种提供了一定的积累。  相似文献   

20.
马龙彪  陈丽  王继志 《中国糖料》2007,(4):26-28,41,F0002,F0003
用3个野生甜菜——大果甜菜、叉根甜菜和滨海甜菜与糖甜菜进行种间杂交,有5个组合得到了杂交种,获得率为3.5%~14.3%。杂种F2产生分离,野生甜菜作母本糖甜菜为父本的杂交组合,表现为非孟德尔式分离,并持续到F4以后。杂交后代选出的优良变异系号随着选择代数的增加而更加优化。从叉根甜菜和滨海甜菜杂种后代分离出新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糖甜菜作母本野生甜菜为父本的杂交组合,F2为孟德尔式分离,可得到一定数量优势强抗病系号,但随着繁殖代数的增加一些系号的优势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