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棉花高产立体间作是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生产效益的有效措施。河北省威县常年植棉面积60万亩左右,其中棉花间作面积达20万亩,间作模式有:棉花一西瓜、棉花一园葱、棉花一土豆、棉花一枣树等。为了持续提高棉田生产效益,近几年来在省农科院的大力协助下,我们积极探索棉花高效生产,筛选了一批效益好的生产模式,其中棉花一白萝卜间作模式平均亩产白萝卜4000余公斤,棉花平均产皮棉80公斤。2003年亩效益达2000元以上,比纯作棉亩增效益900元以上,且投入少,易管理,受到了群众的广泛欢迎。现总结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威县2006年棉花立体间作1万公顷,主要有棉花-西瓜、棉花-洋葱、棉花-白萝卜等间作模式,今年,试验、示范了棉花辣椒间作,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在不影响棉花产量的同时,667平方米收辣椒3000千克,纯收益增加2000元以上,且投入少,病虫危害轻,易管理,是一种棉化蔬菜高效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3.
白萝卜、棉花间作模式,平均每667平方米(1亩)产白萝卜4000多千克,皮棉80千克左右,每667平方米效益可达2000元以上,比纯作棉效益增加900多元,并且投入较低,便于管理,深受群众欢迎。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果棉间作面积的逐渐增加,果棉间作棉田在棉花生产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果棉间作棉花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日益凸显,如种植模式不规范、品种不对路、管理技术不配套、单产和效益不断下滑等等。本文针对果棉间作棉花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提高果棉间作农田的整体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提出相应的生产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2003年,鹿泉市南甘子村种植地膜标记抗虫杂交棉1号间作洋葱、白萝卜,亩产籽棉150公斤、洋葱2000公斤、白萝卜1000公斤,三茬共计亩效益1700元,亩纯效益1000元.主要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6.
棉花间作反季白萝卜高效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间作反季白萝卜种植模式是利用棉花从播种到6月下旬盛蕾期或初花前,棉花未完全封垄,行间可利用空间较多这段时间,在棉花行间种植一行白萝卜,到棉花旺盛生长期前,自萝卜可收获上市,不会影响棉花正常生长。该模式每667m2可增收白萝卜3000~4000kg,产籽棉250kg,经济效益可观。具体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7.
1棉花与西瓜间作套种 1.1品种选择。西瓜应选择成熟早、产量高、品质好的小果型品种。棉花选择高产、优质、抗病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8.
1品种选择棉花西瓜间作品种选择的根据是:要尽量缩短棉花和西瓜的共生期,因此,要求西瓜品种在优质、高产、抗病的基础上更要早熟,一般选用京欣一号等早熟品种,棉花大多选用冀棉25、国审冀668等。  相似文献   

9.
对棉花朝天椒间作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介绍,主要在品种选择、茬口安排、种植模式、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技术进行详尽描述,以期对鲁西北地区棉花朝天椒间作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黄淮海平原是我国棉花主产区之一.近几年,植棉的比较效益降低,农民的植棉积极性降低,棉花面积出现了大滑坡的局面.确保国家棉花安全,尽快恢复棉花生产,必须提高农民植棉效益.近几年,我们在成功推广几种棉花蔬菜间作套种模式的基础上,于2003年在全国优质棉基地夏津县开始进行棉花-甜椒间作套种模式的试验,取得了成功,总结出了一套棉花-甜椒间作套种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一、试验目的探索杏树与棉花间作模式下棉花产量形成规律,及适宜于杏树间作的种植密度及栽培技术。二、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疏附县吾帕尔乡3村4组。杏树间作地面积20公顷,杏树树龄8年,株行距3米×6米。土壤为沙壤土,前茬作物小麦、饲草。三、试验设计1.供试棉花品种棉花品种选用喀什地区目前主栽的3个品种:中棉41号、中棉43号、中棉49号。2.模式设计①棉花同密度不同品种。②棉花相同品种不同  相似文献   

12.
<正>鄯善县鄯善镇温室芹菜种植面积大,种植技术日趋成熟,经过长期生产实践,探索试验出秋延晚小芹菜间作香菜栽培模式,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一、品种选择1.栽培中注意选择优质小芹菜种子,以选择实心、生长势强、抗逆性好、耐高温品种为主,如津南实芹1号、津南实芹2号等品种。2.香菜品种有大叶和小叶2种,大叶香菜植株较大,产量高,小叶香菜香味浓,但植株小,产量较低,根据市场及种植效益,间作香菜一般选择大叶品种。  相似文献   

13.
鄂东南地区花生+棉花间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探索鄂东南地区花生与棉花间作模式,选取2个花生品种与不同栽培模式下棉花间作,结果表明,花生与棉花间作,对花生的生理性状有一定的影响,不同品种的花生主茎高和侧枝长显著增加,花生的总分枝数和结果枝数均减少;相对于花生单作,间作种植时的整体产值均有显著增加,花生天府11号增幅最高,达到52.95%,总产值增加11 111.1元/hm2。因此,考虑劳动成本和投入,建议在花生种植区,如湖北省红安、罗田等山区丘陵地带,可适当采取地膜花生与直播棉花间作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正>棉花—小麦间作套种突出小麦早熟、棉花早收"双早"技术。10月下旬晚播小麦预留棉行,下年4月下旬晚春套种中早熟棉花品种。1品种选择小麦品种选择边行优势强、优质、高产、抗病的基础上且适合晚播、早熟品种,一般选用邯6172、邯农1号等抗旱节水品种;棉花选择高产潜力大、抗逆性强中后期长势强的中早熟杂交种或中早熟常规种如:邯686、超早1、2号短季棉花等品种。2田间模式棉麦套种,145厘米为一条带,采用"5—2式"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5.
1品种选择 棉花——小麦间作套种品种选择的根据是:要尽量缩短棉花与小麦的共生期,因此选择小麦品种要在优质、高产、抗病的基础上更要早熟,一般选用71-3、石家庄8号、济南17等中早熟抗旱节水优良品种,棉花采用中早熟、结铃性强、丰产性好的冀棉25、国审冀668等品种。  相似文献   

16.
环塔里木盆地果棉间作棉花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环塔里木盆地果、棉间作棉花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为该地区间作棉花品种的培育和选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RAPD标记技术,对环塔里木盆地23个果、棉间作棉花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相似性进行分析,并对其分子聚类结果进行探讨。【结果】经筛选发现,在70个随机引物中,有27个引物能在23个间作棉花品种间扩增出较好的多态性片段,共扩增出136条多态性条带,占总条带数的67.3%。环塔里木盆地23个间作棉花品种之间的平均成对相似系数为0.665,成对相似系数大于0.7的品种对有66个,占总数的26.09%,而成对相似系数小于0.5的品种对仅占总数的6.72%。23个棉花品种可聚为2个大类5个亚类。【结论】环塔里木盆地果、棉间作棉花品种遗传相似性较高,遗传基础比较狭窄。  相似文献   

17.
针对近年来棉花种植面积严重下滑的严峻生产形势,充分利用新品种的高效简化间作套种栽培技术,采用银山8号棉花品种与洋葱、西瓜间作套种,采用规模化、集约化种植,机械化耕作,肥水一体化高效简化栽培技术管理技术,节省生产成本,提高植棉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喀什地区大力发展林果业,绝大多数棉花与果树间作,在生产上应选择使用株型紧凑,抗病性强,丰产性好,种植宜于林、棉间作套种的耐阴的优质、高产的棉花品种。为此,开展棉花品种引进,对新陆中54号与73号进行比较试验研究,通过田间农艺性状、产量分析,筛选确定耐荫性好、吐絮较集中的棉花品种,为果棉间套作种植配套技术的研究奠定可靠的先决条件和稳定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9.
玉米、棉花间作是群众在生产斗争中总结出的又一种夺取粮棉双高产的间套种方式.在我县已种植多年.近年来,由于生产条件逐渐改善,栽培水平不断提高,粮棉品种又较丰富,玉米、棉花间作面积正在逐步扩大.去年,我场进行了江苏棉三号与玉米间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间作田粮棉都增产.江苏棉三号开花、结铃、吐絮集中,比岱字棉15号早成熟5—7天,收花结束期,比岱字棉早10天,是与玉米间作较理想的棉花品种.  相似文献   

20.
干旱绿洲区果园复合种植高产高效节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南疆塔里木盆地葡萄园间作复合种植种类、经济效益及水效益的研究表明,葡萄间作复合种植是一种节水增效的种植模式;葡萄间作花生、马铃薯、饲料甜菜对葡萄的生长发育有促进的作用;萄葡间作饲料甜菜、马铃薯的综合经济效益和单方水的效益都较高,而葡萄间作棉花的综合效益和单方水的效益都较低,因而在水资源日趋紧张的干旱绿洲区葡萄间作饲料甜菜、马铃薯是适于推广的高效、节水的间作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