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的茶叶生产和饮用,唐代已发达和普及。但当时的茶利收入,每年仅四千万贯,在政府整个财政系统中还无足轻重。到了宋代,茶才和米盐一样,成为人民“一日不可无”的必需品。宋·李觏·《盱江集》卷十六·<富国策>十记述:“茶非古也,源于江左,流于天下,浸淫于近代,君子小人靡不嗜也,富贵贫贱靡不用也”。王安石在《临川集》卷七十·《议茶法》也记载:“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可见,宋代的制茶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茶的饮用十分普及。茶叶开始成为一项重要商品,作为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每年茶利高达四百万贯。宋代的茶业状况,从以下三方面考证。  相似文献   

2.
刘和发 《茶业通报》2011,(4):147-149
2榷茶贡茶(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 2.1榷茶 公元964年(乾德二年),赵宋刚立国三年,太祖赵匡胤,诏于京(开封),建(福建建瓯)、汉(湖北汉阳)、蕲口(湖北蕲春)置榷货务,垄断茶、盐、香、药,禁私买茶,商人贩茶,须向京师纳钱买引票,凭票至榷货务取茶。榷茶制在唐代晚期即试行,遭到朝野反对,仅试行两个月而夭折。  相似文献   

3.
唐朝先行“榷茶”制度,宋明两朝习之。榷茶即“税茶”,如一百斤茶,抽税茶十斤。榷茶与茶税本质相同,而形成不同。茶税可包括税茶,税茶只能代替部分茶税,榷茶是茶税的一种方式。政府榷茶农之茶,卖给茶商,茶商转卖给消费者。辗转谋利,困苦在茶农,吃亏在茶叶消费者。  相似文献   

4.
刘立华 《茶业通报》2012,(3):119-121
1太湖县茶产业基本现状太湖县地处大别山南麓,境内峰峦叠翠,一万公顷花亭湖碧波荡漾。太湖物产丰富,产茶历史悠久,禅宗二祖慧可在太湖参禅弘法三十一年,与茶结下不解之缘。陆羽在《茶经》记载太湖唐代产茶。宋代设有榷茶场。县志记载明清时期太湖产芽茶为贡品,当时境内南阳河所产"南阳谷尖"誉满皖西南。新中国  相似文献   

5.
陶觉逊 《茶业通报》2012,(3):116-118
宋朝榷茶中的民有官收官销的官鬻法、民有官收商销的间接专卖法、民有官督商购商销的专卖法各有其严格的法律体系,其根本目的就是通过茶法条文加强对茶叶市场的控制,试图把茶利一网打尽。榷茶法对茶叶市场的管理弊病丛生,官府最终不得不以通商法加以取代。  相似文献   

6.
有一天,宋代大文豪苏轼到宰相王安石家中作客,正赶上王安石有急事出了门,只见他的书桌上摆着一首没写完的两句诗:  相似文献   

7.
刘和发 《茶业通报》2011,(3):99-101
1税茶榷茶贡茶(唐代公元618~907年)中国自秦汉至唐代中期的千年间,对盐、铁实行管榷(国家垄断),对米、粟、丝、麻、竹、木实行课税(征税),以实国库。茶未入赋。唐代在李世民、李隆基苦心经营下,开创了贞观、开元盛世,河清海晏、国泰民安,形成了以长安为中心的东方大国。其时,境外、国外来朝来贡者络绎  相似文献   

8.
茶法是茶叶成为商品后才产生的。茶法一般包括课税、贡茶、榷茶、茶马互市的有关上谕、法令、规定和奏章等内容。在过去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中,不言而喻,茶法无疑是封建统治阶级限制和控制茶叶生产、压迫和剥削茶农、掠夺和独揽茶利的一种手段。但是,在我国茶业发展史上,茶法对制茶技术的发展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过去剥削阶级社会中,每一宗物产,每一样有利于劳动人民的事业,都可以成为统治阶级予取予夺的对象。茶原来无税无制,随中唐后茶叶生产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茶叶功效的逐步认知,其利益著,茶税、贡茶、榷茶的法规就随之而来,且日变月更,剥削越变越重。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宋代在历史上存在了三百一十九年,茶在唐代的基础上到了宋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饮茶也更普及了。单就宋代产生的诗僧以及他们所写的茶诗词来看,也远比唐代多,正如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先生所说:"在比例上,唐代诗歌中,茶只偶尔出现。到了宋代,每一诗家都有茶诗,也可看到茶已真正进入生活了。"在宋代众多的诗僧中,最突出最著名的诗僧应是北宋后期的江西筠州僧释惠洪。释惠洪(公元  相似文献   

10.
《茶经》问世,茶业大兴,推动了茶产业发展,标志着茶业升华为茶文化。中唐始征茶税,成为重要财源。但历代统治者榷征茶叶贡赋失度,苛政病民,至宋尤甚。不满之士,嫁接古文,杜撰故事,欲假陆羽而呼"毁茶论",终归心虚声暗,无损陆羽济世裕民的千秋功德。  相似文献   

11.
西汉时,四川成都地区最早将作药用的茶衍变为日常饮用,出现了茶的草市交易。用南宋出现的《甘露祖师行状》不能证实汉代实有人工植茶。中唐时,蒙顶茶入贡,声誉卓起,产量大增。自宋熙宁七年榷禁川茶易马,至清雍正13年止,川茶品质声誉渐低落,时人欲振兴川茶品质声誉而"仙化"蒙顶茶。  相似文献   

12.
4榷茶税茶贡茶(清代公元1644~1911年)清朝二百六十七年,是女真人后裔满人统一中原的时代,也是结束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制的最后一个王朝。满人臣服朱明王朝二百多年,公元1596年(明万历十三年),努尔哈赤被授予"正二品龙虎将军"的职衔,权势很大。羽翼已丰的努尔哈赤在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终于向老主子明王朝宣战,1644年大举入山海关,定都北京,宣告明亡清起。满人在臣服明王朝二百多年中,吸纳了包括茶  相似文献   

13.
正茶兴于唐,盛于宋。宋代是茶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当今学界研究的热点。笔者就目前能收集的一些关于宋代茶文化的论文进行了分析,对当前宋代茶文化的研究做一个简单的梳理。关于宋代茶文化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经济、器物、技巧、文化。下面以几篇文章为例分析宋代茶文化的发展以及对宋代茶文化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自古以来,茶叶就是中国和世界市场上的重要商品。早在中唐时期,随着茶叶需求的增加,生产得到发展,茶叶贸易也繁荣起来,大批茶叶运到北方与塞外、西域进行茶马交易,唐朝制定了茶叶管制的法令,建立了茶税制和贡茶制。此后历朝逐步实行了官营专卖,即所谓榷茶制度。清朝、随着门户开放和西方对华贸易发展,茶叶生产激增,1886年,全国产茶达22.75万吨,出口量达13.4万吨,西方列强对华茶叶贸易的逆差成了导致鸦片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在茶政上,清政府仿效明制,实行引法、征收茶税。由朝庭户  相似文献   

15.
正《红楼梦》的第八回里,提到了枫露茶。宝玉在薛姨妈处喝了酒,小醉而归后,得知包子被李嬷嬷拿走,连枫露茶也被她喝了。宝玉大发脾气,想把李嬷嬷撵走。没想到,最后被撵走的,不是李嬷嬷,而是茜雪。咋一看,以为枫露茶是枫露点茶的简称,清代的顾仲提过:"凡诸花及诸叶香者,俱可蒸露,入汤代茶,种种益人,入酒增味,调汁制饵,无所不宜。"将枫露点入茶汤中,即成枫露茶。可后来,据专家考证,此枫露非彼枫露。书中提到,这茶耐泡,三四次才出色,而枫露点茶食"点",直接滴  相似文献   

16.
婺源茶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生态旅游的定义,婺源茶产业概况,以及旅游景点国家茶树良种——上梅洲种原产地,中国茶文化第一村,宋代谢源名茶、四大名家茶产地,金山生态茶叶观光园等婺源的茶生态旅游资源,并对婺源茶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名人与茶     
廖武  缪士毅 《茶业通报》1995,17(2):47-47
名人与茶廖武,缪士毅(浙江省永嘉县农业局)我国是茶的故乡,栽培茶叶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古往今来,不少名人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或以茶会友、或借茶抒怀、或以茶寄寓、或倾之以情、或赞之以文。他们为此留下的轶闻雅事,成为中国茶文化中的一朵朵璀灿奇葩。宋代大文豪...  相似文献   

18.
1茶叶生产的地域分布茶叶多产于长江南部区域,淮水以南各路普遍产茶,产茶州军也比唐五代时增多。江东西、两浙、福建、广南、荆湖南北、川峡(成都府、梓州、利州、夔州)等路都盛产茶叶。宋初榷东南茶时,建立起了江陵府、真州、海州、汉阳军、无为军、  相似文献   

19.
由于从唐、宋到明代饮茶方式的变化,唐代茶书中的盏推崇以越窑为代表的青瓷,宋代茶书中的盏崇尚以建窑为代表的黑瓷,而明代茶书中的盏则普遍崇尚以景德镇窑为代表的白瓷。明代茶书最欣赏的明代白瓷是宣德、成化、嘉靖年间景德镇官窑生产的瓷器。明代茶书普遍十分注重茶饮中茶盏的清洁。茶盏是最典型的茶具,明代茶书往往用"茗碗"来代称茶饮之事。  相似文献   

20.
花果山云雾茶产于《西游记》里的花果山。品质特点:“条索紧圆”形似眉状,锋苗挺秀、润绿显毫,香高持久,滋味鲜浓,汤色清明,叶底匀整”。一九八○年被列为江苏省三大名茶之一。花果山云雾茶的栽培,销售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早在公元十世纪前,封建王朝就在这里榨取茶叶专利。云雾茶主要产区宿城,在明代就设立了征收茶税的机构。据史书记载,每州地区的“山海之利,以盐茶为大端。”《宋史·食货志》记载说:“海州儿榷茶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