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雏鸭的雌雄鉴别技术是一项重要而实用的技术。通过该技术可在商品蛋鸭初生时,将公雏拣出作育肥处理,节约了育雏房舍、饲料和设备;肉用型的可以实行公母分开饲养,可促进公鸭快速肥育,缩短饲养周期;种鸭可以按性别比例配套提供,总之,雌雄鉴别技术可以在养鸭业中起到增收节支的作用。以下就谈谈雏鸭的几种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2.
初生雏鸭绿脓杆菌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翠蓉 《中国畜牧兽医》2010,37(12):221-222
绿脓杆菌病在雏鸡和育成鸡中时有发生,而鸭的绿脓杆菌感染较罕见。2个鸭场发生初生雏鸭大批死亡疫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诊断、病理解剖学及组织学诊断、微生物学诊断,确诊造成初生雏鸭死亡的直接原因,是由于环境污染和疫苗注射所致绿脓杆菌感染而引起的雏鸭急性传染病。本研究旨在强化养鸭生产综合性防疫措施。  相似文献   

3.
樱桃谷肉鸭具有体型硕大、生长速度快、育肥性能好、肉味鲜美等特点,是生产肉用鸭的优良品种。如何高效益科学饲养,使养殖户增收致富,是广大养殖者关心的问题,本文将养殖方案给予详细探讨。1雏鸭的科学饲养是关键健康的雏鸭外观表现绒毛粗长、有光泽、无粘毛;活泼好动,叫声响亮,腹部柔软、平坦,卵黄吸收良好;手握雏鸭挣扎有力;体重均匀,符  相似文献   

4.
种鸭群生产性能的高低是养鸭事业成败的关键,所以,怎样才能选择好理想的种鸭,显得十分重要。选留种鸭应抓住鸭生长发育的几个关键时期进行。(1)出雏期的选择初生雏鸭,要选留体躯硕大、绒毛柔软、头大颈粗、胸深背阔、腹圆脐平、尾钝翅贴、脚粗而高、蹠蹼油润、眼大有神、反应灵敏、鸣声宏亮、食欲旺盛、健康结实、活泼好动的雏鸭。要重点选择初生体重大和毛色一致符合品种要求的。遗传学理论认  相似文献   

5.
家鸭     
<正> 实用饲养方法 1 育肥鸭的饲养方法育雏期(0~3周):初生鸭导入之前,必须对育雏室及用具充分消毒,在干燥状态下引入雏鸭。育雏器的温度,不论季节冷暖,均应保护在30℃左右。给温时间则依外界气温状况而定,一般,夏季5~7日,冬季10日左右。但停止供温不可过急,应经三日左右的过程,先夜间加温白日不给加温,最后再全日停  相似文献   

6.
鸭的嘌蛋是指将孵化过半期以后的胚蛋运送到另一地方出雏的孵化方法。与运输雏鸭相比,具有可以增加运雏数量、降低运输成本以及有效减少因长途运输而造成的伤亡等效果。因此,嘌蛋比运输种蛋和初生雏鸭更为方便有利,尤其适用于偏僻、交通不便以及路程较远的地区。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种母鸭核黄素缺乏对子代初生雏鸭初生重、器官指数、体尺指标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40周龄、体重和产蛋率相近的种母鸭80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不添加核黄素的饲粮(核黄素缺乏组)和核黄素添加量为15 mg/kg的饲粮(对照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鸭。试验期为7周。收集试验第7周的种蛋并进行孵化,统计产蛋率、受精率和孵化率,测定种蛋蛋黄核黄素含量,并测定子代初生雏鸭的器官指数、体尺指标、血浆生化指标及核黄素含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种母鸭饲粮中不添加核黄素对产蛋率和受精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可以显著降低种蛋孵化率(P0.05);2)与对照组相比,核黄素缺乏可显著增加子代初生雏鸭卵黄囊重、卵黄囊指数(P0.05),显著降低子代初生雏鸭腿长(P0.05),显著降低种蛋蛋黄和子代初生雏鸭血浆核黄素和总胆固醇含量(P0.05),显著升高血浆碱性磷酸酶活性和尿酸含量(P0.05)。综上所述,种母鸭饲粮核黄素缺乏会严重降低种蛋孵化率、种蛋蛋黄和初生雏鸭血浆核黄素含量,导致鸭胚生长发育受阻,子代初生雏鸭蛋白质、核酸和脂质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8.
肉用雏鸭具有生长快、用料少、长肉多的特点.就肉用雏鸭育雏阶段和育肥阶段的喂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雏鸭科学饲养方法的综述.  相似文献   

9.
肉用雏鸭具有生长快、用料少、长肉多的特点。就肉用雏鸭育雏阶段和育肥阶段的喂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雏鸭科学饲养方法的综述。  相似文献   

10.
种鸭蛋经过 2 8天孵化成雏鸭 ,初生的雏鸭对外界环境很不适应 ,抵抗力较弱。为让雏鸭能够健康地生长和发育 ,一定要尽快地创造条件 ,使雏鸭尽早地适应 ,否则就会影响其生长发育 ,甚至引起疾病或死亡。因此 ,养好雏鸭是保证鸭成活率的关键。1 控制好育雏温度雏鸭的生长发育和温度、湿度、光照、通风换气、密度、饲料等均有密切关系 ,但以温度的影响最为关键。所以 ,掌握好育雏温度非常重要。雏鸭对温度的反应非常敏感 ,随着温度的高低 ,表现也各不一样。如果温度太高 ,雏鸭就会自动远离热源 ,烦躁不安 ,张口喘气 ,喜喝水 ,容易造成鸭体软弱…  相似文献   

11.
雏鸭的雌雄鉴别技术是养鸭生产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内容,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商品鸭生产中,通过雌雄鉴别,可以实现公、母雏的分开饲养,从而充分发挥和提高鸭的生产性能;而在种鸭的生产中更为重要,通过雌雄鉴别,可以将雌雏和雄雏分群饲养,实现计划生产,节约人力和设备投入,大大降  相似文献   

12.
正初生雏鸭所遇到的外界环境与自身的生理机能之间有较大的矛盾,如外界温度变化无常,雏鸭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差;不仅要采食、吸收营养以达到迅速生长的需要,又因消化机能不健全,雏鸭肌胃容积小,要求每天多餐少喂,饲料易消化。雏鸭饲养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人为地创造良好  相似文献   

13.
1饮水初生雏鸭第一次饮水称为开水,一般雏鸭出壳后24~26小时,开食前进行。由于雏鸭出壳的过程较长,且出雏器内的温度较高,体内的水分散发较多,因此必须及时补充水分,以免脱水。雏鸭一边饮水,一边嬉戏,雏鸭受到水的刺激后,生理上处于兴奋状态,促进新陈代谢和卵黄吸收,促使胎粪排泄,有利于开食和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肉用雏鸭舍饲育肥技术虽不如放牧育肥采用广泛。但它是规模养鹅的发展方向。该法生产效率高,育肥均匀度较好,适用于放牧条件差的地区或季节。舍饲育肥需喂给高能量的日粮.将雏鹅饲养于光线较暗的房舍.限制鹅的光照和运动,每平方米可饲养4—6只,每天喂料3—4次,  相似文献   

15.
雏鸭主要指0~4周龄以内的小鸭,其调节体温的能力较差,消化机能尚不健全,易感染疾病。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可以为雏鸭的存活率提供保障。1雏鸭饲养准备工作1.1雏鸭的选择雏鸭的质量是雏鸭存活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保证养鸭的经济效益,养殖户在雏鸭选择过程中,可以挑选一些绒毛整洁、毛色正常、行动活泼、体态丰满的雏鸭。  相似文献   

16.
雏鸭的雌雄鉴别在养鸭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阜阳某种鸭场从事技术指导二十余年,深深体会到这一点。雏鸭经鉴别后,蛋用品种只养母鸡,将公鸭淘汰,肉用品种可将公母分开饲养,利于鸭群发育整齐。但群众对雌雄鉴别技术还相当陌生,现将几种常见的鉴别雏鸭雌雄方法加以比较运用,可能会给养鸭生产带来一定的好处。一翻肛鉴别法:就是根据初生雏鸭泄殖腔开口部的下方中央,有无外生殖器(阴茎),进行分辨雌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鉴别者左手抓鸭,使雏鸭背朝掌心,头颈用中指和无名指夹住,腹部朝向右手,尾部朝上,左手大拇指和食指夹住尾部,再用右手拇…  相似文献   

17.
购买的雏鸭必须保证健康。健康的雏鸭表现为绒毛粗长、有光泽;活泼好动,叫声响亮,腹部柔软、平坦,卵黄吸收良好;手握雏鸭,挣扎有力;体重均匀,符合樱桃谷肉鸭的品种要求。  相似文献   

18.
采取某些方法育肥肉鸭,从雏鸭出壳开始,只需经过2个月左右的时间,其体重就可以达3千克左右的上市规格。  相似文献   

19.
秋季温度适宜,饲料丰富,是肉鸭快速育肥的适宜季节.搞好秋季肉鸭快速育肥,可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 (一)苗鸭挑选 选择个体较大,脐部清洁,活泼有神,胎毛松软有光泽,吃食快而多,叫声宏亮的雏鸭作育肥对象.凡瞎、跛、大肚子、缺喙、毛羽枯燥并带红色的鸭均不得选用.  相似文献   

20.
樱桃谷鸭具有体型硕大,生长速度快,育肥性能好,肉味鲜美等特点,是生产肉用仔鸭的优良品种。下面就该肉鸭的饲养管理技术作一介绍,供广大养殖户参考:1挑选健壮无病的雏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