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对油桐种仁不同生长时期的油体蛋白进行定量蛋白质组研究,鉴定油桐种仁油体蛋白质的组成,探讨不同生长时期种仁油体蛋白质组的表达差异。 方法 采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提取3个不同生长时期的油桐种仁油体蛋白质组,质检合格的蛋白经酶解、iTRAQ标记后进行高效液相、质谱检测。利用Mascot软件对转换的二级质谱数据进行蛋白质鉴定,通过iTRAQ定量寻找差异表达蛋白,并对差异蛋白进行GO功能注释、KEGG代谢通路和聚类分析。 结果 在3个生长时期成熟油桐种仁油体亚细胞器中共鉴定出5632个蛋白,其中,2639个具有催化活性,401个蛋白质参与脂肪酸及油脂的合成与代谢。在种仁成熟的3个生长时期中,共有3430个油体蛋白的表达量发生了显著变化。油体差异蛋白的富集分析发现,具有催化活性这一分子功能的差异蛋白主要在油脂积累初期发生富集。在桐油和桐酸积累时期,参与脂肪酸代谢和油脂贮藏的酰基辅酶A氧化酶、DGA蛋白和油质蛋白(Oleosin)表达量显著上升,表明这些蛋白在调控桐油和桐酸的积累中可能发挥着关键作用。 结论 获得油桐种仁成熟过程中动态特异的油体蛋白质组表达谱,揭示油体蛋白质组的组成、主要调控桐油合成的关键酶和结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油脂的合成与油体的装配等相关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葡萄桐的近成熟种子为材料,根据油桐转录组测序结果设计引物,采用RT-PCR技术克隆了油桐乙酰辅酶A羧化酶BC亚基基因的全长c DN A序列。该基因c DNA序列全长1 605 bp,编码534个氨基酸。推导出的BC亚基氨基酸序列蛋白的等电点p I为7.98,相对分子量58 262.0 Da,稳定系数为38.13,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此蛋白含有2个比较明显的跨膜区,是一个不稳定的非分泌蛋白。模体搜索结果表明在BC上具有ATP结合位点。三级结构中有16个α螺旋,3个部分形成一个内凹的结构。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种源地对白杨皮漆树种仁含油率及漆油中脂肪酸成分的影响情况,从而给以不饱和脂肪酸为目标的漆树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以种源地分别为贵州省的大方县、云南省的富源县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陕西省的岚皋县的白杨皮漆树种籽为试材,应用索氏提取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种仁含油率和漆油中的脂肪酸成分分别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4个种源地的白杨皮漆树其种仁含油率分别为17.4%、22.1%、13.3%、13.1%,不同种源的种仁含油率间存在极显著差异;4个种源地的白杨皮漆树其种籽油中的脂肪酸成分间也存在差异,其中,贵州大方的白杨皮漆油中脂肪酸的种类最多(共有23种),云南怒江的白杨皮漆油中脂肪酸的种类最少(共有20种);4个种源地的白杨皮漆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总含量间存在较大差别,其总含量范围在65.76%~81.10%之间,波幅为15.34%;从4个种源地的白杨皮漆油中检测出的脂肪酸的种类均不低于20种,其主要脂肪酸的含量分别占其脂肪酸总含量的96.99%、96.88%、97.31%、98.07%。  相似文献   

4.
不同整地造林方式对油桐生长与结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梯田挖穴、抽槽、鱼鳞坑、“一锄法”等不同整地造林方式对油桐生长、开花结果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梯田挖穴整地造林最好,其次为水平沟整地造林和鱼鳞坑整地造林,“一锄法”整地造林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5.
对福建省5个主要油茶产区的土壤养分、油茶产量和种仁含油率进行了调查和测定,结果表明:(1)样地间p H值差异最小,其他土壤养分差异明显,种仁含油率的差异较小。(2)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养分相互关系紧密,有非常明显的协同与拮抗作用,油茶产量与种仁含油率的负相关系数达到-0.67。(3)通径分析表明土壤中有效Fe、水解性N、速效K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大、中量元素对油茶产量较大的正向直接通径效应是微量元素的间接通径效应累积的结果,回归分析表明全K、有机质、有效Fe与产量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的分析方法得出的主要结果基本一致。(4)含油率受土壤养分的影响较小。应根据油茶林本底营养和需肥特性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6.
为给漆油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不同产区不同品种漆树果实(以下简称漆籽)为试材,利用索氏提取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了漆籽种仁的含油率和漆油脂肪酸成分。结果表明:(1)南北漆树产区4个不同品种漆树种仁含油率分别为20.04%、21.03%、16.03%、15.07%,差异显著,且南方产区漆树种仁含油率高于北方产区;(2)南方产区漆油中脂肪酸成分至少有20种,其中主要脂肪酸含量占总脂肪酸含量(测定到的脂肪酸含量)的97.95%以上(含97.95%);北方产区漆油中脂肪酸成分至少有21种,其中主要脂肪酸含量占总脂肪酸含量(测定到的脂肪酸含量)的97.28%以上(含97.28%);(3)南北漆树产区不同品种的漆油在主要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构成上,存在较大差别。4个不同品种漆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含量百分比在78.26%~83.00%之间,最大差值为4.7%。(4)二十三烷酸和十五烷酸等2种脂肪酸在南北产区漆油之间存在质的差别。  相似文献   

7.
对采自内蒙古赤峰、辽宁阜新、甘肃景泰、山东潍坊、陕西淳化、陕西杨凌等6个主要栽植区文冠果种子大小、质量、含油率、脂肪酸成分等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为不同产地所产文冠果种子大小、质量存在差异,种子含油率19.1%~29.9%,文冠果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其中主要成分油酸含量为28.7%~33.9%、亚油酸含量为41.6%~44.7%。  相似文献   

8.
经过对我国著名的内黄枣区3个主栽品种进行的果实各部分生长动态规律研究,找出了不同品种果实发育规律与优化栽培技术的相关性因子。根据枣树对生态条件的反应,提出了优化栽培的理论和技术措施。该研究为取得枣树丰产、优质、高效益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在生产中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笔者对榛子不同时期不同种类糖类和脂肪酸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杂交榛84-545果仁中,葡萄糖和亚油酸、硬脂酸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2和-0.70;蔗糖与各种脂肪酸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均大于0.75.杂交榛81-19具有相似特性。不同品系中ACCase酶的含量变化规律相似,但也有一定的区别。ACCase酶在榛子果实的果仁充实期和果实成熟期含量最高;果实成熟期的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通过消耗果仁中的饱和脂肪酸而得到,果实成熟期也是不饱和脂肪酸积累的一个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0.
格木为广西乡土珍贵树种,其天然林资源已遭受严重破坏,但对格木人工造林和野生资源保护的研究还十分有限。通过对格木试验林样地调查和嫁接试验,研究坡位对造林3年的格木生长影响和格木嫁接成活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坡位格木长势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下坡的地径、树高、冠幅长势最好,其次为中坡,上坡的长势最差;不同坡位对格木的枝条生长也有极显著的影响,一级分枝数、枝条长度、枝条粗度、枝条角度均表现为下坡>中坡>上坡;3年生格木下坡和中坡的林分开始郁闭;格木的自然整枝能力差,用材造林需要为其人工修枝。2)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除枝下高外,地径、树高、冠幅、一级分枝数量等生长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的协同促进的作用。3)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格木嫁接时,(砧木粗度在11.29~50.79mm,接穗粗度在3.84~13.00mm,接穗长度在24.64~94.68mm,嫁接高度在16.00~50.00cm)选择的砧木和穗条越粗壮,成活率越高;砧木越粗,萌芽长度生长越快;接穗越长,则穗条萌芽越粗,叶子越多。而嫁接高度对嫁接成活没有影响。本研究为格木人工林营建和通过收集野生格木种质资源嫁接保存保护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1.
油桐种子FAD2基因全长cDNA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桐种子中FAD2催化形成的亚油酸是合成桐油酸的直接原料,研究油桐种子中的FAD2基因对提高桐油酸的产量具有实际意义。将油桐对年桐近成熟种子cDNA文库中的16个FAD2克隆子进行CAP3拼接,再进行BLAST比对,并进行DNAMAN分析,结果表明所克隆的基因序列为FAD2全长cDNA序列,其长度为1 537 bp,含有1个完整的编码序列,长度为1 146 bp(106~1 255 bp),编码383个氨基酸。酶蛋白相对分子质量44 144.4 u,等电点为8.57,氨基酸序列N端有6个残基的信号肽序列,有5个跨膜结构域,N端、C端及中间各有一段表现为强亲水性,酶活性中心为3个保守的组氨酸簇。在系统进化上,油桐FAD2基因与千年桐的亲缘最近,与蓖麻、乌桕、橡胶树、麻疯树等大戟科植物的亲缘关系较近,与油橄榄、花生、芝麻等植物的亲缘较远,与油茶的亲缘关系更远。  相似文献   

12.
为了从太子山油桐种质资源收集圃中选择优良家系及单株,我们先从收集圃中采集单果样本,建立单果重量回归模型。通过调查油桐各家系单株单果的纵横径、数量,进一步分析油桐球果的形态特性、结果数量、产量差异性,从中选出优良家系及单株。  相似文献   

13.
油桐资源价值及其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桐是木本生物质能源树种,原产于中国武陵山区,属于大戟科,栽培利用历史已上千年.它属于边际性经济林树种,不和粮食作物争地,分布广泛,具有重要的工业价值、能源价值、一定的药用价值及生态价值,故有巨大的开发潜力.从油桐果中提取的桐油传统上主要用作工业原料,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能源危机的不断加剧,桐油被选为生物柴油的生产...  相似文献   

14.
我国油桐产业化发展战略调查研究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油桐是原产于我国的重要工业油料树种,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16个省区都有分布或栽培。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人工合成油漆等替代产品的大量涌现,桐油市场严重萎缩,油桐栽培面积和桐油总产量急剧下降,油桐产业逐步衰落。为了重新挖掘油桐这一宝贵资源,推进油桐产业的快速和规模化发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我国油桐资源与产业化发展的现状,探讨了油桐的开发利用价值和油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油桐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战略和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不同繁殖方式对油桐树体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油桐种子直播造林、种子直播后嫁接和嫁接苗造林3种繁殖方式对油桐树体结构及产量的影响,并对油桐产量与树体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繁殖方式对油桐树体结构和产量有影响,差异极显著,油桐丰产栽培宜采用种子直播造林;油桐产量与树高、冠高、冠幅之间具有密切的正相关,与枝下高为负相关,将树高、冠高、冠幅作为油桐优树选择的考核指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油桐桐酸合成酶基因克隆和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α-桐酸合成酶是控制亚油酸向α-桐酸(18:3Δ9cis,11trans,13trans)转化的关键酶。本研究以发育中的油桐种子为材料,利用改良TRIzoL法提取总RNA,并根据GenBank中已经登录的α-桐酸合成酶基因FADX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方法,克隆得到FADX基因全长cDNA,长度为1221bp。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5’端和3’端非编码区序列长度分别为13bp和47bp,含有一个开放阅读框(14~1174bp),编码386个氨基酸,含有典型的脂肪酸脱氢酶结构域。将所得基因经BamHI和SacI酶切后插入表达载体质粒pBI121,构建反义表达载体pBI121fadx。  相似文献   

17.
油桐的生产现状及其发展建议   总被引:26,自引:6,他引:26  
油桐是原产我国的世界著名的工业油料树种。油桐在我国16个省、市、自治区有栽培分布,栽培分布范围广,品种资源丰富,结实早,产量高。简单介绍了油桐的资源分布、栽培与利用及其栽培的优势,并提出把油桐生产列入国家生物质能源发展的范畴、把油桐生产列入“十一五”规划项目、开展油桐作为生物柴油使用的试验研究、恢复原来的油桐研究会、迅速搜集保存油桐种质资源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在营造杉木林同时点播周岁桐,与杉木纯林造林试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周岁桐生长快,为杉木幼林创造了较为适生环境,到第4年,混交林杉木平均树高生长比对照提高达10%,平均胸径生长比对照提高达14%,并且周岁桐在第2年开始结果产生经济效益,在第5年后树势衰弱可以伐除,不影响杉木后期生长。因此新造杉木林或萌芽更新的杉木林,在造林或更新当年直播混种周岁桐于杉木行间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栽培模式,混交比例为10杉3桐较宜。  相似文献   

19.
以木本油料植物油桐为研究对象,通过预实验选择种子成熟过程中脂肪酸转变关键时期,构建油桐种仁cDNA文库,并进行部分测序.初级文库的滴度为1×106pfu·mL-1,重组率为99.7%,插入片段大小为0.5~2.5 kb,平均约1 kb.通过测序获得的功能基因类型主要包括抗性基因、油体蛋白基因、贮藏蛋白基因及种子发育相关基因等,还有大量的未知功能基因和其他基因存在,各类基因的表达丰度不一.着重对首次分离到的油桐油体蛋白oleosin基因序列进行了同源性和蛋白结构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