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袁建峰  王玉  王天厚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314-14316
[目的]评价秋季迁徙林鹬内脏器官及骨骼肌的变化趋势。[方法]选择上海长江河口滨海滩涂区域的林鹬作为样本,分析其秋季在上海中转停歇期间内脏器官及骨骼肌的重量差异,并比较2002~2004年的环志数据,分析其内脏器官及骨骼肌的变化趋势。[结果]林鹬中转停歇期间样本平均体重为(44.337 2±6.191 7)g。增重的最大因素是脂肪,最大可达到平均体重的26%;其次是胸肌部分,变化幅度超过50%;腿肌、剩余骨骼、心、肺、肝、砂囊、肠等器官湿重均有一定幅度的变化,脑、肺、砂囊和肾重量保持稳定。[结论]林鹬中转停歇期间体重明显增加,腿肌、心、肠、肝和骨骼肌其余部分均随体重呈增重趋势,脑、肺、砂囊和肾的重量无变化。  相似文献   

2.
武汉地区不同杂交组合半番鸭生产性能指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番鸭与家鸭进行杂交,通过人工授精技术生产半番鸭,记录半番鸭0~10周龄体重、饲料消耗量,并于70日龄进行屠宰,测定各组屠宰性状、肉质性状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第Ⅳ组半番鸭(克里莫番鸭δ×樱桃谷鸭早)组合在10周龄的体重(4 288.0g)、胸肌重(610.0 g)、胸肌率(20.0%)、腿肌重(390.9 g)、腿肌率(12.8%)、瘦肉率(32.8%)等6个指标在4个杂交组合中均为最高,料肉比(2.8)最低;而第Ⅱ组半番鸭(克里莫番鸭×丽佳鸭)组合的胸肌重(351.8 g)、胸肌率(16.5%)、腿肌重(262.5 g)、腿肌率(12.6%)、瘦肉率(29.0%)指标为最低.在肉质分析指标中,第Ⅰ组半番鸭(中华黑番鸭×丽佳鸭)组合的胸肌、腿肌滴水损失最小(1.4%,1.1%),且熟肉率最高(57.9%,60.6%).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京海黄鸡及其杂交配套组合肌肉中肌苷酸和肌内脂肪沉积规律。[方法]以112日龄京海黄鸡(J×J)、70日龄京海黄鸡杂交配套组合(B×J)、70日龄B×B3个鸡群体为试验材料,分别取其胸肌和腿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肌肉中肌苷酸的含量。[结果]3个群体公、母鸡胸肌中的肌苷酸(IMP)和校正肌苷酸(IMPc)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腿肌(P<0.05或P<0.01),且性别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3个鸡群体胸肌和腿肌的新鲜度分别为96.11%~98.16%和87.22%~93.07%,且胸肌新鲜度较腿肌高;3个鸡群体胸肌和腿肌的肌内脂肪含量分别为0.36%~0.75%和1.84%~2.38%,且不论性别,腿肌中肌内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胸肌(P<0.05)。公、母鸡混合后,J×J群体胸肌中IMP含量极显著低于B×J群体(P<0.01),但3个鸡群体胸肌和腿肌中IMPc和肌内脂肪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该研究表明3个鸡群体胸肌和腿肌鲜味、风味存在一定差异,但3个鸡群体间鸡肌肉鲜味、风味相当。  相似文献   

4.
以高邮鸭为试验素材 ,屠宰测定 1~ 8周龄鸭腹脂重、皮下脂肪重 (腿、颈部 )、肌脂率 (腿、胸肌 )和肝脂率 ,研究其体脂分布和沉积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高邮鸭生长发育的早期 ,腿部皮下脂肪、腹部脂肪、颈部皮下脂肪比胸部皮下脂肪沉积早。高邮鸭早期生长过程中 ,腹脂相对于屠体重的比值呈上升趋势 ,说明腹部脂肪的沉积速率大于体重的生长速率。3~ 5周龄鸭的肌脂率、肝脂率的变化曲线是一致的。各周龄鸭肝脏含脂率高于肌肉含脂率 ,这可能与肝脏是脂肪合成的场所有关  相似文献   

5.
生理应激对肉仔鸡胴体品质及肌肉品质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考察生理应激对肉仔鸡胴体品质及肌肉品质的影响,选用108只1周龄肉仔鸡均分为对照组和皮质酮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和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mg/kg日粮的皮质酮。21日龄时,测定肉仔鸡血液皮质酮含量;42日龄时,测定胴体和肌肉品质。结果表明:皮质酮组肉仔鸡血液皮质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皮质酮组肉仔鸡胸肌率、腿肌率、胸肌纤维面积、胸肌滴水损失率及胸肌脂肪含量分别比对照组低25.74%、10.47%、14.75、24.08%和42.86%,均差异显著(P<0.05)。皮质酮组肉仔鸡腹脂率、腿肌pH及胸肌中蛋白脂肪比分别比对照组高34.75%、6.65%和58.57%,均差异显著(P<0.05)。2处理间胸肌pH及剪切力,腿肌滴水损失率及剪切力,胸肌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皮质酮应激显著降低肉仔鸡胸肌率、腿肌率、胸肌滴水损失率和胸肌中脂肪含量,显著提高了肉仔鸡的腹脂率、腿肌pH及胸肌中蛋白脂肪比。  相似文献   

6.
高邮鸭体脂沉积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邮鸭为试验素材,屠宰测定1-8周龄鸭腹脂重、皮下脂肪重(腿、颈部)、肌脂率(腿、胸肌)和肝脂率,研究其体脂分布和沉积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高邮鸭生长发育的早期,腿部皮下脂肪、腹部脂肪、颈部皮下脂肪比胸部皮下脂肪沉积早。高邮鸭早期生长过程中,腹脂相对于屠体重的比值呈上升趋势,说明腹部脂肪的沉积速率大于体重的生长速率。3-5周龄鸭的肌脂率、肝脂率的变化曲线是一致的。各周龄鸭肝脏含脂率高于肌肉含脂率,这可能与肝脏是脂肪合成的场所有关。  相似文献   

7.
白耳黄鸡体尺及屠宰性能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30只150日龄的白耳黄鸡进行体尺及屠宰性能的测定,并对所有测定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白耳黄鸡的平均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分别为1 286.00 g,1 147.00 g,981.27 g,777.67 g,64.97 g,99.60 g;屠宰率89.19%;半净膛率76.31%;全净膛率60.50%;胸肌率8.36%;腿肌率12.85%;相关分析表明,性状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  相似文献   

8.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对固始鸡0,2,4,6和8周龄时各组织器官(胸肌、腿肌、肝脏、肾脏、心脏、胰脏、胫骨、趾骨、跖骨、法氏囊)的锌沉积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心脏中锌沉积量随周龄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肝脏中锌沉积量随周龄变化差异显著(P<0.05);肾脏、胰脏、法氏囊、胸肌、腿肌、胫骨、跖骨、趾骨中锌沉积量随周龄变化差异极显著(P<0.01)。(2)2周龄之后,锌在骨骼、胰脏、法氏囊中沉积量较高,在肌肉中沉积量较低,其中在胸肌中沉积量最低,明显低于其他组织器官。(3)法氏囊、胸肌、肾脏、胰脏中锌沉积量随周龄的增加逐渐减小,且差异极显著(P<0.01);腿肌、肝脏、心脏、胫骨、趾骨、跖骨中锌沉积量在0~4周逐渐上升,4~6周有下降趋势,但变化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调控山羊脂肪沉积的关键基因表达规律,筛选影响山羊育肥性状的候选基因,选取0月龄、6月龄和12月龄安徽白山羊,屠宰后取背最长肌、腿肌和胸肌检测肌内脂肪含量,用荧光定量RT-PCR分析磷酸酪氨酸互作结构域1基因(PID1)在安徽白山羊的心、肝、脾、肺、肾、小肠、脂肪、腿肌、背最长肌和胸肌等组织中mRNA的发育性变化。随着月龄的增加,肌内脂肪含量持续上升;同月龄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腿肌和胸肌(P0.05)。PID1基因在心、肝、脾、肺、肾、小肠、脂肪、腿肌、背最长肌和胸肌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12月龄脂肪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大于6月龄脂肪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且PIDI基因表达水平与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含量呈显著相关(r=0.968,P0.05)。说明PID1基因与脂肪沉积性状显著相关,是影响肉羊育肥性状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鹅种胚胎期和生长早期胸肌和腿肌中IGF-Ⅰ mRNA的表达规律及其与体重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生长速度差异较大的太湖鹅和皖西白鹅为试验模型,采用多重荧光竞争性PCR方法研究鹅23、25、27、29胚龄和0、2、4、6、8、10、12周龄胸肌和腿肌中IGF-Ⅰ mRNA的表达规律,并对其与体重的相关性进行比较。[结果]IGF-Ⅰ mRNA在鹅胚胎期胸、腿肌中都有表达,且表达早于23胚龄;不同品种鹅早期肌肉组织中IGF-Ⅰ mRNA的表达发育模式存在部分差异;太湖鹅体重与腿肌中IGF-ⅠmRNA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皖西白鹅体重与胸肌中IGF-Ⅰ mRNA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肌肉IGF-Ⅰ mRNA的表达可能在鹅早期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气候变暖对甘肃省武威市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气候变暖对甘肃省武威市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的影响。[方法]以凉州区为例,分析了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小麦蚜虫、小麦条锈病、玉米棉铃虫等生消关键期(越冬期、发生发展期)历年热量和水分条件变化,以及各气象要素与病虫害发生之间的内在相互关系。[结果]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凉州区气候变暖幅度亦逐年代加快,气温线性倾向值20世纪80年代以来达到0.535 ℃/10 a,异常暖年、暖年出现几率增大,冬季气温倾向值为0.583 ℃/10 a,明显高于其他季节 病虫害发生期间(3~9月)热量条件改善,≥5 ℃积温、≥10 ℃积温增加明显 降水总体呈增加趋势,春、夏季降水增加较快,但量级较小 受气候变化影响,暖冬有利于虫卵的安全越冬,越冬基数增加,翌年发生期提前,发生面积增大。生育期间热量增加、光照充足有利于小麦蚜虫、玉米红蜘蛛的发生发展,为害期延长,世代数增加,为害程度加重。降水增多虽不利于虫害的繁殖,但对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等的发展蔓延有利。[结论]对于有效指导病虫害预防、减轻农业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近年来乐山市中心城区越冬水鸟群落结构的变迁。[方法]于2008年1月和2014年1月分别对乐山市中心城区越冬水鸟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结果]伴随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乐山市中心城区“三江”水鸟的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以红嘴鸥(Larus ridibundus)和崖沙燕(Riparia riparia)等为代表的中小型鸟类逐步取代大中型的鸭科(Anatidae)鸟类成为群落优势种。[结论]该研究可为评估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对乐山市中心城区水鸟群落的影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单混播后越冬期根系MDA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及其与抗寒性的关系。[方法]通过对4种抗寒性不同的紫花苜蓿品种与无芒雀麦单、混播处理后,测定苜蓿根系在整个越冬期间的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结果]苜蓿单播及与无芒雀麦混播后根系MDA含量随温度的变化呈升高、降低、升高的变化趋势;CAT活性随着自然温度的下降而增加,翌年春随着温度的回升而降低;SOD和POD的活性则随温度的大幅下降呈增加趋势,随着温度继续下降和寒冷时间的延长而有所下降,翌年又随苜蓿返青而有所提高。同一品种不同处理酶活性表现为混播高于单播。运用隶属函数法进行抗寒性综合评判,发现各处理抗寒性从强到弱依次为:Wega7F+无芒雀麦、Wega7F、WL319HQ+无芒雀麦、WL319HQ、驯鹿+无芒雀麦、驯鹿、敖汉+无芒雀麦、敖汉。[结论]该研究结果对于我国北方干旱寒冷地区苜蓿抗寒育种及栽培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西北四省区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方法]利用陕西、甘肃、青海、宁夏西北四省区113个地面观测站1961~2008年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回归、Morlet小波变换等方法,对该地区48年降水空间格局的变化、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和周期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西北地区四省降水量存在明显的年际、季节变化特征;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春、秋季降水量变化趋势与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一致,其变化幅度小于年降水量的变化幅度,夏、冬季的降水量逐年略有增加,变化趋势不明显。西北四省降水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增加幅度明显的区域在唐古拉山地区、柴达木盆地、祁连山东部山脉两侧,减少幅度明显的是在陇东和陕南、陕北地区。西北地区四省的东、西部区域降水呈反位相变化的特点,东部地区的降水呈减少趋势,而西部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呈增多趋势;全区、东区、西区的降水波动普遍存在3~5年的短周期,且为主要周期;一些区域也存在8年周期和15年左右的中周期;不同时间尺度上,干、湿交替和突变点有所差异。[结论]该研究为西北地区的气候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6,(5):1033-1036
Objective]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of C. lasiocarpa were studied to find its morphological responses to different water regimes and growth stretagies through different water experiences. [Method] A seeding transplanting experiment with con-trol ed water levels was set up, and the water level was changed at the middle of the season to compare water influence at the seeding stage and later growing period. C. lasiocarpa height, leaf length, leaf number, rhizome and adventitious roots length were measured at certain time througth the growing season. [Result] Results at the thriving season indicated that C. lasiocarpa height and leaf length in the experiment were similar to that in the field, but leaf number was higher under -5 cm water level and dry-wet alternate conditions than that in the field. At later growth period, height and leaf length under constant flooding (15 cm)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under other culture conditions, and also that of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while the leaf num-ber had a trend as -5 cm water level treatment>constant flooding>dry-wet alternate>field investigation. The height and leaf length were sensitive to seeding stage water effects, and leaf number sensitive to later influences. [Conclusion] Changes of water regimes in the growing season disturbed the growth of C. lasiocarpa, could accelerate or suspend its wilt, and modified the length of life history.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扁桃叶片矿质元素在不同生长时期的含量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为不同扁桃生长时期营养诊断及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扁桃‘叶尔羌’品种为试材,研究叶片生长发育期间的N、P、K、B、Fe、Mn、Zn、Cu、Mg、Ca元素的含量。【结果】随着叶片生长发育,扁桃叶片中N、P、K、Mn、Zn、Cu元素含量呈下降趋势,Fe、Mg、Ca元素含量呈上升趋势,B元素含量呈锯齿状趋势。同时,扁桃各个生长时期的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展叶期时有3组,膨大期有7组,硬核期有4组,成熟期有6组,各个生长时期的矿质元素间相关均有不同。【结论】根据扁桃不同生长时期矿质元素间促进与拮抗,进行合理平衡施肥,才能满足树体对营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围栏封育对蒿类荒漠建群种伊犁绢蒿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不同围栏年限对蒿类荒漠建群种伊犁绢蒿生长的影响。【方法】试验设置围栏4年、围栏2年两个处理,以全年放牧草地作对照。在不同处理的样地里,分别在植物生长旺盛期、现蕾期、夏季休眠期及开花结实期,测定不同围栏年限下伊犁绢蒿构件的生殖分配。【结果】围栏封育对伊犁绢蒿的平均株高、株丛径均有显著影响,围栏4年的平均株高、株丛径均显著高于未围栏,而且在不同生长时期,平均株高、株丛径都表现为围栏4年与未围栏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围栏2年差异不大,可能由于围栏时间比较短的缘故。整体上讲,伊犁绢蒿在种群生物量分配的总体格局是根>茎>叶。随着季节的变化,不同围栏年限中伊犁绢蒿根系生物量、茎生物量、叶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变化基本一致,季节变化对各构件生物量的变化没有影响,而不同围栏年限对其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围栏年限的增加各构件生物量的变化明显。但随着季节的变化,不同围栏年限中各构件生物量的分配变化趋势没有规律,仅随着围栏年限的增加,根生物量分配减少,茎和叶生物量分配增加。【结论】随着季节的变化,伊犁绢蒿地上生物量都是围栏4年的最大,伊犁绢蒿根生物量、茎生物量、叶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变化基本一致,而根茎比却是未围栏最大。所以围栏对提高植物生物量,降低根茎比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刘海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6):7540-7541
[目的]研究杜梨瘿螨在杜梨树上的自然发生规律,并观察评估杜梨瘿螨对其他果树、蔬菜为害的可能性。[方法]野外调查结合室内观察了解杜梨瘿螨在杜梨树上的自然发生规律 室内人工接虫饲育观察杜梨瘿螨对其他多种果树、蔬菜为害的可能性。[结果]基本摸清了杜梨瘿螨在杜梨树上的自然发生规律,杜梨瘿螨在承德一年发生2代,以成螨于杜梨芽鳞内越冬,春季4月中旬在杜梨树初展叶时,越冬螨虫开始出蛰活动 7月下旬叶面上的虫瘿数达到最高峰,8月上旬后螨虫开始蛰伏越冬。接虫饲育试验表明,杜梨瘿螨仅在桃、山楂叶片上能存活较长时间,但不能形成虫瘿,在所有的供试果树和蔬菜上均不能最终成活。[结论]杜梨瘿螨活动为害期集中在4~7月,具有生态脆弱性,属单食性害虫,只能在杜梨树上形成虫瘿,对供试的多种植物不构成危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针对枣裂果问题,探讨枣果纤维素酶对裂果发生的影响。[方法]以陕北主栽品种木枣、骏枣和团枣的不同成熟期枣果的果皮和果肉为材料,采用还原糖法(DNS法),通过酶液提取和酶活性测定,分析不同样品中的纤维素酶活性,探讨不同裂果性品种、不同时期以及枣果不同组织中纤维素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趋势。[结果]抗裂性木枣不同成熟期纤维素酶活性变化差异显著,其中脆熟期活性最高;极易裂性骏枣不同时期酶活性变化也呈显著差异,裂果后活性明显下降;较易裂性团枣不同时期酶活性变化差异不显著。不同组织间纤维素酶活性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差异均不显著。不同品种间易裂性骏枣纤维素酶活性高于抗裂性木枣和较易裂性团枣。[结论]易发生裂果的脆熟期酶活性高,抗裂性好,而裂果一旦发生会导致酶活性降低,并且裂果现象的发生与组织间的酶活性变化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20.
松阿扁叶蜂越冬幼虫体内氨基酸含量变化与抗寒性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测定了不同时期松阿扁叶蜂Acantholyda posticalis Matsumura越冬幼虫虫体、血淋巴内氨基酸含量,并对影响幼虫抗寒的氨基酸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越冬幼虫体内含有常见的17种氨基酸。从越冬初期至越冬期,氨基酸种类并没有发生变化,但各种氨基酸含量变化不同,丙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精氨酸和胱氨酸随着温度的下降呈增加趋势。幼虫虫体氨基酸含量增幅最大的为丙氨酸,比越冬初期增加了28.8%,其次是脯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分别比越冬初期增加了9.4%、6.4%和5.4%.其他氨基酸增加不明显;幼虫血淋巴内氨基酸中的丙氨酸、胱氨酸和谷氨酸含量分别比越冬初期增加了94.6%、80.2%和19.6%。因此认为这些氨基酸与低温抗寒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