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六盘水市烟蚜茧蜂生物防治技术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1要:为提高烤烟品质、加快生物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总结介绍了六盘水市烟蚜茧蜂防制烟蚜技术及推广应用效果。2014年六盘水市人工繁殖烟蚜茧蜂6011万头,推广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2357.3hm2,推广区烟蚜茧蜂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常规区烟蚜茧蜂的防治效果,放蜂较农药防治蚜虫提高了41.14%,减轻了蚜虫和蚜传病毒病的危害,对烟叶生产安全性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烟蚜茧蜂繁殖利用概述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烟蚜Myzus persicae(Sulzer)是为害烟草Nicotina tobaccum L.的一种主要害虫,目前生产上还是以化学杀虫剂为主控制该虫的为害。烟蚜茧蜂是烟蚜的优势寄生天敌,对烟蚜茧蜂寄主、繁殖技术和对烟蚜的控制作用及其规模化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概述,并对制约烟蚜茧蜂规模化繁殖利用的主要技术因素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烟蚜茧蜂的规模化繁殖利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凉山烟区烟蚜发生规律及防治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四川省凉山州烟区烟蚜发生规律及天敌昆虫防治烟蚜效果,本研究采用五点取样法分别对2015年及2016年四川省凉山州烟区5个主要植烟县的烟蚜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同时,释放异色瓢虫、七星瓢虫及烟蚜茧蜂对烟蚜防治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烟蚜的发生具有明显的时序动态,但年度间差异较大。2015年五个主要植烟县烟蚜数量发生态势除冕宁县呈单峰型外,其余各县均为“M”型发生规律,但2016年各县则未发现“M”型发生规律,均仅有一个发生高峰期。防治效果表明,烟蚜茧蜂的控害效果均滞后于七星瓢虫和异色瓢虫,四种防治措施的持续控害能力强弱依次为七星瓢虫、异色瓢虫、烟蚜茧蜂及常规防治。  相似文献   

4.
<正>笔者从国家烟草专卖局获悉,日前,该局烟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推广工作第五检查组,针对陕西烟草商业系统相关工作的组织保障、技术培训、繁蜂点规划、繁蜂设施、繁蜂量、放蜂面积、防治效果等内容开,展了全面检查。检查组通过听取省、市、县三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司检查组到广西百色烟区对"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科技项目的实施及推广情况进行检查指导。期间,检查组听取了广西区局、百色市局项目实施情况的专题汇报,认真查阅了繁蜂技术方案、组织机构设置、人员保障、技术培训、烟蚜茧蜂繁殖记录以及田间防治效果调查记录等相关材料的痕迹管理。同时,深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防控烟蚜茧蜂生产中主要病虫害的高效措施, 通过温室试验研究了5种不同目数的尼龙网、 20种单一化学药剂、 3种混剂对烟蚜茧蜂生产中主要病虫害防治效果及对烟蚜茧蜂繁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 70目尼龙网和6%乙基多杀菌素2000倍液能有效控制斑潜蝇、 蓟马、 烟草盲蝽、 斜纹夜蛾、重寄生蜂、 食蚜蝇;(2) 2%氨基寡糖素800倍液 0.3%过磷酸钙溶液能有效防治普通花叶病、 烟草番茄斑萎病毒;(3) 6%乙基多杀菌素 24%腈菌唑1:1比例的2000倍液和25%嘧菌酯1500倍液能有效防治白粉病;(4) 6%荧光假单孢杆菌 2%奈乙酸可湿性粉剂 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能有效防治烟草黑胫病、 根黑腐病, 并且上述措施均对烟蚜茧蜂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正>在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院的支持帮助下,大理州烟草公司从1999年开始烟蚜茧蜂生物防治技术研究,以承担国家局、省公司的重点项目"烟蚜茧蜂  相似文献   

8.
寄主密度对烟蚜茧蜂生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麦长管蚜为寄主,研究了不同寄主密度下烟蚜茧蜂的产卵量、寄生蚜量,并组建了不同寄主密度下的烟蚜茧蜂的生殖力表。结果表明:在寄主密度低于40头蚜/天/雌蜂,烟蚜茧蜂的产卵量随寄主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蚜虫的供应限制了该蜂的产卵量;寄主密度高于40头蚜/天/雌蜂时,烟蚜茧蜂的产卵量为493.3~587.5粒。烟蚜茧蜂的寄生蚜量亦随寄主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寄主密度100头蚜/天/雌蜂,可达到352.5头。该蜂的内禀增长率则随寄主密度和寄生蜂的性比的变化而变化,在寄主密度100头蚜/天/雌蜂,寄生蜂性比0.6(♀/)下,可达到0.331  相似文献   

9.
通过解剖,观察、记录烟蚜茧蜂与菜蚜茧蜂各个虫态,接蜂至形成僵蚜和接蜂到出峰的发育历期,依据有效积温法则,计算出两种蚜蜂各虫态及世代发育起点的有效积温,由此推算出在北京地区烟蚜茧蜂常年平均发生17代,最多19代,菜蚜茧蜂平均17代,最多18代,最少16代。  相似文献   

10.
为制定出一套更适宜于陕西汉中烟区烟蚜防治技术规程,2015—2016年采用黄皿诱蚜法及系统调查法,分别对有翅蚜迁飞扩散规律及烟蚜田间消长规律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1)烟蚜一般在桃树及冬蔬菜上越冬。以卵越冬的烟蚜,2月底至3月初孵化为干母,一般在桃树上繁殖3代,3月底至4月初出现有翅蚜;(2)有翅蚜迁飞始于4月初,5月上中旬有翅蚜向烟田迁飞,行孤雌胎生繁殖后代,以无翅蚜表现种群,蚜群数量最高峰出现在7月上中旬,8月以后数量逐渐下降,9月迁回桃树及十字花科蔬菜继续为害;(3)汉中烟区烟蚜天敌主要有烟蚜茧蜂、食蚜蝇及瓢虫,其中烟蚜茧蜂为优势种群,约占调查总数的88.68%,自然寄生率约为29.03%。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烟蚜和烟蚜茧蜂在烤烟育苗大棚不同部位及接蚜量下的繁育规律,以‘云烟87’为材料,于2015年在贵州省开阳县楠木渡镇新凤村烤烟育苗基地(107°01′33.2″E,27°17′16.6″N)进行试验,探讨烤烟育苗大棚不同部位(前部和后部)及接蚜量(20、40、60头/株)对烟蚜和烟蚜茧蜂繁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育苗大棚前部积温、日均温及日均最高温均高于后部,日均湿度略低于后部;大棚后部烟蚜和烟蚜茧蜂繁育量多于前部,接蚜量为40头/株的烟株,烟蚜和烟蚜茧蜂繁育量最多,其次是20头/株的烟株,60头/株的烟株烟蚜及烟蚜茧蜂繁殖量最少;大棚后部烟株各农艺性状指标优于前部,接蚜量越多,烟株各农艺性状指标表现越差。综上,烤烟育苗大棚后部利于烟蚜和烟蚜茧蜂繁殖量的增加,烟株生长发育较好,且初始接蚜量以40头/株为宜,20头/株或60头/株对烟蚜和烟蚜茧蜂繁殖不利。  相似文献   

12.
烟蚜茧蜂繁育及对烟蚜的防治效果探索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653100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许家湾路26号(农职院生活区)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多效唑对烟苗生长和繁殖蚜虫和蚜茧蜂的影响,以提高蚜茧蜂繁殖效率。【方法】本试验以烤烟为烟蚜寄主来繁殖蚜茧蜂,设置3种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烟苗,与对照进行对比研究,测定多效唑处理后烟苗主茎高度的增长量和最大叶面积增长量、各处理烟蚜和蚜茧蜂繁殖数量。【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多效唑处理能显著抑制烟苗主茎增长,以稀释400倍效果最好,对烟苗叶面积的增长同样有显著抑制作用,稀释400倍和200倍效果相当,各处理繁殖烟蚜和蚜茧蜂数量没有明显差异,每株烟苗繁殖烟蚜均能达到400头以上,同样繁殖蚜茧蜂均能达到200头以上,均能达到理想繁殖效果。【结论】多效唑能够显著抑制烟苗主茎和叶面积的增长,有利于烟苗抗倒伏和降低烟苗间湿度,能提高繁殖蚜茧蜂的效果,在规模化繁殖蚜茧蜂生产中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制定出一套更适宜于陕西汉中烟区烟蚜防治技术规程,2015—2016年采用黄皿诱蚜法及系统调查法分别对有翅蚜迁飞扩散规律及烟蚜田间消长规律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1)烟蚜一般在桃树及冬蔬菜上越冬。以卵越冬的烟蚜,2月底至3月初孵化为干母,一般在桃树上繁殖3代,3月底至4月初出现有翅蚜;(2)有翅蚜迁飞始于4月初,5月上、中旬有翅蚜向烟田迁飞,行孤雌胎生繁殖后代,以无翅蚜表现种群,蚜群数量最高峰出现在7月上中旬,8月以后数量逐渐下降,9月迁回桃树及十字花科蔬菜继续为害;(3)汉中烟区烟蚜天敌主要有烟蚜茧蜂 、食蚜蝇及瓢虫,其中烟蚜茧蜂为优势种群,约占调查总数的88.68%,自然寄生率约为29.03%。  相似文献   

15.
烟蚜茧蜂生殖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烟蚜茧蜂雌蜂羽化后即可产卵,每头雌蜂一生平均产卵417.9粒(297~568粒),雌蜂寿命9天(6~12天),日平均产卵47.5粒(35.9~79.1粒),羽化后第三天为产卵高峰期,五天之内可以产出一生卵量的73%.该蜂在羽化后第一天(从早8点到晚8点)均衡产卵.  相似文献   

16.
烟蚜茧蜂畸形细胞对寄主生理代谢的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研究畸形细胞对寄主蚜虫的生理生化的影响及其自身的发展变化。【方法】分别采用Folin-酚法、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薄层层析法和索氏抽提法测定寄生和未寄生寄主血淋巴的蛋白质含量、蛋白质组成、糖类含量和脂肪含量变化。【结果】寄生寄主与未寄生寄主相比,生理代谢受到抑制。血淋巴蛋白和甘油酯含量随日龄逐渐增加到第3天达最大后下降,而糖含量逐渐降低,分析是畸形细胞分泌和合成的结果。同时,经SDS-PAGE电泳显示,血淋巴中新出现15.9kDa和51.1kDa两种特异的蛋白质。【结论】通过对寄主血淋巴主要成分的分析,烟蚜茧蜂畸形细胞对寄主的发育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南雄烟区春季低温条件下,使用烟苗漂浮育苗法扩繁烟蚜及烟蚜茧蜂繁过程中寄主繁育速度慢的问题,开展了利用漂浮育苗法繁育萝卜苗,采用蜂蚜同接法在萝卜苗上繁殖烟蚜茧蜂的试验。结果表明,漂浮萝卜苗生长至5 叶1 心需要24.5 天,比漂浮烟苗生长至5 叶1 心缩短了25 天。在漂浮萝卜苗生长至3 叶1 心时以蜂蚜同接法每株分别接蚜15~20头繁蜂效果较好,20天后每株僵蚜量最高可达125.5 头,25 天后每株僵蚜量最高可达145.5 头。每株接蚜30 头,可以在20 天后得到最大僵蚜产量152.5头,但25天时僵蚜数量出现下降趋势。利用漂浮苗育法繁育萝卜寄主,在萝卜苗生长至3叶1心或4叶1心时,采用含40%寄生蚜的蜂蚜同接法扩繁烟蚜茧蜂,可获得较高繁蜂效果,并使整个繁蜂过程时间缩短20~25天左右,简化了繁蜂工艺,降低了繁蜂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