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香蕉是我省六大名果之一。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的渗入和应用,香蕉主产区大多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香蕉工厂化育苗。为了防止种苗带有束顶病等病毒,根据种性,保证种质纯正,达到速生、丰产、优质的目的,我所苗木组培中心对从广东引进的两个香蕉良种进行组培脱毒快繁,现已繁育出脱毒苗3万多株,袋苗2万多株,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现将试管组培香蕉丰产配套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应用组培技术,推广良种,快速更新蕉园应用香蕉组培技术,可在短期内生产大量种苗,为老、弱、病果园更新或抗病品种的迅速推广提供了可能。我所于…  相似文献   

2.
由于目前香蕉组培技术日益成熟 ,香蕉生产普遍采用组培苗。香蕉组培苗的生产有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工厂内进行组培瓶苗的生产 ;第二阶段是在荫棚中进行袋装苗的生产。为了节约运输成本 ,有不少种植户自己培育袋装苗 ,但由于缺乏必要的培育技术 ,造成培育的袋装苗质量不高且成本增加。在此 ,对香蕉袋装苗的培育技术作一介绍。1 荫棚的建立 苗床最好选择在香蕉种植地附近 ,地势平坦 ,水源充足但不会发生水涝的地方。对苗床进行适当整理 ,苗床整好后 ,开始搭建荫棚。如果是建立长久的育苗基地 ,可以考虑用钢管作支架 ,建立房屋式荫棚 ,屋…  相似文献   

3.
香蕉试管苗不炼苗移栽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我国台湾省报道了利用香蕉茎尖培养大量种苗的有关研究。大陆80年代初期开始试验该项技术,1985年之后,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海南等省(区)组织培养香蕉试管苗都先后进入工厂化生产阶段。与传统吸芽繁殖相比,香蕉组培快速繁殖具有能够迅速推广优良品种;繁殖系数高,周期短,幼苗整齐;收获期一致,有利于集约化经营和商品化生产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4.
1985年以来,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地先后走上香蕉苗生产的工厂化,并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经过20多年的发展,香蕉组培快繁技术日趋完善,但也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如何调控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合理利用,一直以来都是广大农业工作者的研究重点。本研究把新合成的杂环脲类植物细胞分裂素混剂CTK引入香蕉的试管苗生产中,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香蕉枯萎病重病区种植抗枯萎病香蕉品种桂蕉9号不同类型种苗并结合施用复合微生物菌肥,研究其对植株生长、产量及香蕉枯萎病发病率的影响,为桂蕉9号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种植桂蕉9号不同类型种苗对植株抽蕾时的假茎高度、假茎基围以及采收时的单穗重和第3梳果指数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对植株采收时间和香蕉枯萎病发病率的影响差异显著;种植吸芽苗的采收时间比二级组培大苗早26 d左右,种植二级组培大苗的采收时间比二级组培小苗早32 d左右;种植吸芽苗的香蕉枯萎病发病率最低,其次为二级组培大苗,种植二级组培小苗的香蕉枯萎病发病率最高;施用复合微生物菌肥只影响香蕉枯萎病发病率,与不施用菌肥的植株相比,种植二级组培小苗、二级组培大苗、吸芽苗的香蕉枯萎病发病率分别下降14.79%、21.73%、25.10%,且三者之间差异显著。因生产上用吸芽苗进行种植比较麻烦,为缩短抗枯萎病香蕉品种生育期、降低其枯萎病发病率,建议种植二级组培大苗并配合施用复合微生物菌肥。  相似文献   

6.
为了做好组培香蕉苗及菠萝苗的移栽,应选择合适的基质,并配合以相应的管理措施,才能确保整个组培香蕉苗及菠萝苗培养驯化工作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7.
香蕉组培苗变异的原因、防止及其利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蕉是重要的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在国际上与柑桔、苹果、梨并称“水果四大族”。目前大约有120个国家生产香蕉,其年产量仅次于柑桔,达到9833.1万t(FAO,2002),已成为数亿人的主要粮食。20世纪90年代以来,香蕉组培技术的广泛推广促进了我国香蕉产业迅速发展,香蕉产量已上升到世界第三位,  相似文献   

8.
香蕉试管苗种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蕉生产通常采用吸芽苗做为大田用苗,由于其繁殖系数低,对品种更新、新蕉园建立的苗木提供难以胜任。试管苗可以工厂化生产,能源源不断地提供优良种苗,有利于商品化生产与出口创汇。但对试管苗的应用及其效益,果农尚存疑问。为此特在1987年春进行香蕉试管苗与吸芽苗对比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主栽香蕉品种的引种过程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香蕉的引种应用 ,是良种推广的主要途径 ,对发展香蕉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十几年来 ,由于大量引进国外品种 ,并采用组培技术工厂化育苗 ,对促进我国香蕉种植业的发展及良种普及 ,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并已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当前从事工厂化育苗的单位众多 ,甚至出现在一个市内有 30多个组培育苗工厂的现象。然而 ,由于有些种苗生产单位及种植者不明品种来源 ,或缺乏职业道德 ,或为了自身利益而编造某品种系自己引进的谎言 ,或随心所欲地命名 ,导致目前国内香蕉推广品种名称比较混乱。为此 ,特提出有关问题与同行商榷 ,以期共…  相似文献   

10.
在香蕉组培苗工厂化生产中 ,从继代到生根壮苗培养均采用固体培养 ,由于琼脂的市场价格贵 ,这样加大了组培苗的生产成本。为了降低香蕉组培苗工厂化生产的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我们采用浅层液体静置培养与固体培养进行对比试验。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材料 材料取自广西农科院生物所提供的威廉斯W9系列低代组培瓶苗。1 2 试验方法 试验于 2 0 0 0年 9月 2 1日在田阳县水果办香蕉组培苗厂进行。培养基均采用MS +BA3 .0mg/1+NAA0 .2mg/1+蔗糖 3 % ;第一组加 0 .5 %琼脂粉配成固体培养基 ;另一组除不加入琼脂粉其他成分一样 …  相似文献   

11.
钟冬晖 《广西园艺》2004,15(3):22-22
香蕉试管苗工厂化生产一般是按外植体培养——继代培养——生根培养的程序进行。笔者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认为该生产程序存在着培养周期长、不定芽增殖率较低、成苗慢、成本高等缺点。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对香蕉试管苗培养程序以及培养基进行了对比试验,建立了一种快速、高效的试管苗生产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2.
五华县地处粤东山区。月平均气温低于17℃的时间(香蕉生长停滞温度)共有3.5个月,冬季最低温度在0~5℃,属香蕉栽培的次适宜区。五华县农业局自2000年冬季以来,连续3年,采用塑料大棚反季节培育香蕉大苗,大田种植大苗栽培技术获得成功。共栽培香蕉133.3hm^2,果实于11—12月采收,每公顷产量达到45t。  相似文献   

13.
采取各种措施,培育大壮苗,可使香蕉组织培养(简称组培)苗在假植期生长的叶片数增多,相应减少了大田生长的叶片数。同时,由于苗粗壮,长势旺,种植恢复快,生长迅速,大田生育期缩短,可提早收获。  相似文献   

14.
香蕉细胞工程与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蕉细胞工程与基因工程研究进展福安水土保持办公室王爱平福建农业大学园艺系赖钟雄,潘良镇德化县杨梅乡经作站赖坚定利用离体培养技术进行香蕉快速繁殖以及脱毒苗生产,已在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关于香蕉的细胞工程与基因工程研究,虽然早在八十年代初就受到重视,但由...  相似文献   

15.
由于目前香蕉组培技术日益成熟,香蕉生产普遍采用组培苗,香蕉组培苗的生产一般在荫棚中进行袋装苗的生产。1荫棚的建立 一般用钢管作支架,建成房屋式荫棚,棚顶一般是三角形或者拱形,以便排水和抗风;搭建好荫棚的框架后,盖上遮荫度为50%~75%的遮荫网,再用绳索或铁丝固定。  相似文献   

16.
香蕉组培工厂化育苗成本核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核算试管苗的生产成本,对考察组培工厂化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确定该技术有无推广价值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香蕉原产热带地区,是我国南方的主要果树品种之一,它速生高产,需肥量大,因此香蕉施肥是否合理对其产量、肥料利用率和生产上的经济效益有着极大的影响。笔者于1987—1989年在广西香蕉主产区浦北县进行香蕉肥料试验,旨在通过肥料试验,探索香蕉施肥技术,为生产上合理地进行香蕉施肥,提高香蕉生产的经济效益提供科学依据。一、试验设计和施肥技术试验设在广西浦北县北通乡良庄村公  相似文献   

18.
宋瑞琳 《福建果树》1994,(1):30-31,25
对香蕉无病试管苗推广问题的探讨福建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宋瑞琳香蕉是世界著名水果之一,主产热带与亚热带地区。我省地处亚热带,尤以南部和中部沿海,历来是香蕉生产的适宜区域,目前产量居全国前茅,尤以漳州天宝蕉,产量高,品质好,久负盛名。但近年来,由于束顶病和...  相似文献   

19.
香蕉无(枯萎)病组培苗培育技术规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Fusarium oxysPotium f.cubense (E.F.Smith) Synder et Hansen引起的香蕉枯萎病(banana vascular wilt)是香蕉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现为我省补充检疫对象,目前在我省局部区域发生危害。香蕉枯萎病通过带菌吸芽进行远距离传播。也可通过病株残体、带菌土壤和流水进行近距离传播。繁育无病香蕉苗是防治该病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生产上尚无针对枯萎病的香蕉苗培育技术规范。为了满足生产需要。本文编制了香蕉无(枯萎)病苗培育技术规范的标准单体(草案)。  相似文献   

20.
2011年12月8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对广西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和组培公司选育的“桂蕉B6”和“桂蕉1号”,进行了田间鉴定测产。同时,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香蕉产业技术升级——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推广”和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林果新品种选育与繁育技术应用示范”所属课题“香蕉优良品种选育与繁育技术研究”,进行了田间测产验收。专家们对项目的成功表示了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