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4种复方抗菌药物对常见细菌的抑菌作用。方法:配制不同浓度梯度的药物溶液,通过药敏纸片法测量药物对细菌的抑菌圈直径来确定该药物的抑菌效果,评价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浓度为128μg/mL氟苯尼考高敏,大肠杆菌对浓度为64μg/mL氧氟沙星高敏,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浓度为256μg/mL盐酸多西环素高敏,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敏感性不高。结论:氟苯尼考、氧氟沙星对大肠杆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效果,氟苯尼考、盐酸多西环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2.
不同中草药抑菌活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琼脂板扩散法对4种中草药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鱼腥草、野菊花、五倍子和板蓝根对两种试验菌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五倍子的抑菌作用最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MIC值均为3.125%,其原液对两种试验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达到15.5mm和16.0mm。而板蓝根的抑菌作用相对较弱,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MIC值分别为12.5%和50%,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3.0mm和13.5mm。  相似文献   

3.
墨旱莲水提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锦慧  周琳  赖颖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2):5056-5057
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为供试菌,研究墨旱莲水提物的抑菌活性.制备不同含量的墨旱莲水提物的培养基,接种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测定不同培养时间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墨旱莲水提物对大肠杆菌有轻微的抑制作用,抑菌活性较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菌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4.
通过超声辅助浸提法提取甘薯皮多酚,以Folin-Ciocalteus法测定其多酚含量,再以滤纸片蘸取各多酚提取液贴于相应细菌培养基中,培养24 h后测抑菌环直径,对比探究不同薯皮多酚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两种细菌的抑菌性。结果表明:3种甘薯皮多酚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性均强于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性,且紫薯皮多酚提取物的抑菌性比红薯皮和黄薯皮的强,后两者抑菌性差别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植物提取物体外抑菌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实验分别采用试管稀释法、固体平板培养基稀释法、打孔法研究了石榴皮、甘草、红枣叶、侧柏叶、山楂叶、核桃叶等植物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六种植物提取物中,石榴皮的抑菌效果最好,其次是侧柏叶、核桃叶,红枣叶、山楂叶较弱,甘草抑菌活性最弱。  相似文献   

6.
常用食品防腐剂的抑菌效果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取一定量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悬液分别接种在含不同质量浓度的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18 h,然后测定OD值,研究两种防腐剂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防腐剂苯甲酸钠(≥0.2 g/L)和山梨酸钾(≥0.3 g/L)对两种菌的生长都呈显著的抑制作用,且随浓度增加抑菌作用逐渐增强;相同浓度下苯甲酸钠的抑菌效果要好于山梨酸钾。  相似文献   

7.
不同脱乙酰度壳聚糖的抑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甲壳素又称无水 -N -乙酰基 -D氨基葡萄糖缩聚体 ,许多乙酰胺葡萄糖单体通过 1 ,4糖苷键连接在一起。甲壳素经浓碱液处理后 ,分子中乙酰胺基会部分水解脱除 ,当分子中半数以上的乙酰基脱除便成为壳聚糖。由于甲壳素单体C2 位上乙酰胺基取代了羟基 ,它不溶于稀酸稀碱和有机溶剂 ,其性质类似纤维素。当半数以上的乙酰基被脱除就可以在酸中溶解[1 ] 。当壳聚糖溶解在酸性溶液中 ,单体分子上的游离胺基 ( -NH2 )质子化而带正电 ( -NH3 )变成阳离子聚合物 ,能吸附一些带负电荷的物质。基于此 ,人们对壳聚糖的抑菌机理有着不同的解释 ,也研…  相似文献   

8.
不同脱乙酰度壳聚糖的抑菌性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甲壳素又称无水 -N -乙酰基 -D氨基葡萄糖缩聚体 ,许多乙酰胺葡萄糖单体通过 1 ,4糖苷键连接在一起。甲壳素经浓碱液处理后 ,分子中乙酰胺基会部分水解脱除 ,当分子中半数以上的乙酰基脱除便成为壳聚糖。由于甲壳素单体C2 位上乙酰胺基取代了羟基 ,它不溶于稀酸稀碱和有机溶剂 ,其性质类似纤维素。当半数以上的乙酰基被脱除就可以在酸中溶解[1 ] 。当壳聚糖溶解在酸性溶液中 ,单体分子上的游离胺基 ( -NH2 )质子化而带正电 ( -NH3 )变成阳离子聚合物 ,能吸附一些带负电荷的物质。基于此 ,人们对壳聚糖的抑菌机理有着不同的解释 ,也研…  相似文献   

9.
壳聚糖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中,但其抑菌性能较弱。为了提高壳聚糖的抑菌性能,接枝卡那霉素,制备壳聚糖-卡那霉素接枝物,将其作为一种理想的抑菌材料应用到食品中。以壳聚糖和卡那霉素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高碘酸钠用量对壳聚糖氧化醛基含量的影响,结合响应面试验优化确定壳聚糖氧化的最佳条件;将氧化的壳聚糖粉末溶液与卡那霉素溶液混合,在60℃的油浴锅中反应6h,得到壳聚糖-卡那霉素接枝物溶液;经透析冷冻干燥得到接枝物,将壳聚糖和接枝物进行抑菌性能比较。结果表明:壳聚糖氧化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时间4 h、高碘酸钠用量4.8 g、反应温度40℃,在此条件下计算出醛基含量为4.89 mmol/g,理论值(4.07 mmol/g)与试验值的相对偏差为0.82%;将氧化的壳聚糖与卡那霉素进行席夫碱反应,显示卡那霉素成功接枝上,元素分析计算得知,接枝物中卡那霉素的接枝率达到52%;通过抑菌试验可知,接枝物的抑菌性能优于壳聚糖。  相似文献   

10.
三株芽孢杆菌抑菌活性分析及对肉鸡舍空气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株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和1株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的基本特性以及对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coli,CVCC1570)的抑制活性;分析3株芽孢杆菌复合制剂对肉鸡舍空气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为改善畜舍环境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对3株芽孢杆菌进行形态学观察、镜检和生长曲线测定,以大肠埃希氏菌(CVCC1570)为指示菌株,采用琼脂扩散法对单一菌株的抑菌特性进行测定,筛选出适宜的抑菌浓度;利用三因子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筛选出最佳抑菌效果的复合芽孢杆菌组合;鸡舍喷洒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分为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化学消毒剂阳性对照组(苯扎氯铵),喷洒复合芽孢杆菌菌剂处理组。在肉鸡不同日龄检测鸡舍内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变化规律。【结果】3株芽孢杆菌为革兰氏阳性需氧菌。芽孢杆菌SKN01和芽孢杆菌SKN02生长曲线相近,在培养2h开始进入对数生长期。芽孢杆菌SKN03生长较缓慢,进入对数生长期的时间相对较长。单一菌株对大肠埃希氏菌有效抑菌浓度均为108CFU•mL-1。经正交试验测定,3株芽孢杆菌复合菌液最佳抑菌组合为4×108 CFU•mL-1、4×108 CFU•mL-1、6×108 CFU•mL-1。最佳组合复合芽孢杆菌喷洒鸡舍,能够有效抑制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在肉鸡生长后期复合制剂的抑菌效果明显。【结论】3株芽孢杆菌能够有效抑制大肠埃希氏菌,同时复合菌液能够有效减少鸡舍有害微生物的数量,起到改善鸡舍环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壳聚糖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对自制壳聚糖进行了抑菌试验。将壳聚糖配成2%的醋酸溶液,然后用无菌蒸馏水稀释至1%、0.5%、0.25%、0.125%、0.0625%,同时以相应浓度的醋酸溶液作为对照,用琼脂扩散纸片法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做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壳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均具有抑制作用,不同浓度的壳聚糖的抑制作用不同。壳聚糖浓度为0.0625%时即可起到一定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壳聚糖与EDTA的协同抗菌效果,采用体外药敏片扩散法和抑菌效应方法,测试了壳聚糖和EDTA联合应用后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抑制效应,来考察EDTA对壳聚糖的抑菌增强效果。结果表明,与壳聚糖对照组相比,壳聚糖和EDTA联合应用能增强壳聚糖对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抑制杀伤作用,且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杀伤效应更加明显。表明EDTA能够增强壳聚糖对细菌、真菌的抑制效应,为开发一种新型的抗菌剂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致病菌,严重危害着人和动物的健康。为研究大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分别测定不同浓度及不同温度处理过的大蒜汁对该菌的抑菌圈大小,结果表明大蒜汁的抑菌效果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并随着温度的升高大蒜汁的抑菌效果逐渐减弱,并在常温下(20℃处理过)大蒜汁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壳聚糖金属盐抑菌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采用抑菌圈法研究了壳聚糖金属盐防霉剂对木霉Trichoderma viride,青霉Penicillamcitrinum,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以及酵母菌Microzymesp.的抑菌作用,并筛选出最佳抑菌质量分数。结果表明壳聚糖铜盐对于所选菌种的抑制效果高于其他几种试剂,且抑制持续性也较长;质量分数为20.0 g.kg-1时,壳聚糖对木霉和酵母菌的抑菌效果特别明显,且抑制持续性也最长;壳聚糖锌盐对木霉和酵母菌的抑菌效果高于硼酸;硼酸只对黑曲霉有较长的抑制持续性。图9参11  相似文献   

15.
五味子提取物的抑菌和杀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锦文  边才苗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799-6800
[目的]探讨五味子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为其合理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70%乙醇、60%丙酮及沸水3种溶剂对五味子进行搅拌提取,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供试菌,通过平板二倍稀释法测最低抑菌浓度(MIC),试管二倍稀释法计测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五味子3种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60%丙酮提取物的抑制效果最明显,其次是70%乙醇提取物,最后是沸水提取物;MIC分别为25、50和100 mg/ml。同时,低浓度的丙酮提取物抑菌作用不明显,浓度为62.5 mg/ml时细菌的生长被完全抑制,但没有明显的杀菌作用,丙酮提取物的MBC为125 mg/ml。[结论]五味子的丙酮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抑菌和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离和鉴定梅花鹿鹿角盘活性肽,并研究其抑菌活性,为其制备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酸提醇沉法从梅花鹿鹿角盘粉末中提取总蛋白,过0.45 μm滤器后,用凝胶过滤层析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等方法,从鹿角盘总蛋白中分离、纯化天然活性肽,利用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LC-MS/MS)方法对其进行鉴定,通过二倍稀释法分析天然活性肽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 concentration,MIC);在此基础上,以不添加活性肽的菌悬液为对照,用不同质量浓度的天然活性肽处理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菌液的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活性和电导率,分析天然活性肽对病原菌菌体生长曲线以及细胞壁和细胞膜的影响。【结果】从梅花鹿鹿角盘总蛋白中成功分离出纯度为93.70%的天然活性肽,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 543.14,序列与抗菌肽(UNIPORT:A8QJ91)相似,并将其命名为梅花鹿鹿角盘活性肽(sika antler plate bioactive peptide,SAPBP)。SAPBP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5和1 mg/mL,对以上2种病原菌的生长曲线有明显影响。与对照相比,不同质量浓度SAPBP作用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体后,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菌液电导率均明显上升,可知SAPBP对病原菌菌体细胞壁和细胞膜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中2 MIC SAPBP对病原菌的破坏作用最为明显。【结论】从梅花鹿鹿角盘总蛋白中分离纯化出了天然活性肽,该活性肽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果蔬采后呼吸作用旺盛,表面微生物代谢活跃,内部水分容易蒸发,品质极易在运输及储藏过程中下降。壳聚糖与壳寡糖具有广谱的抑菌效应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相比于传统的合成保鲜剂,具有无毒、高效、低残留的优势,现已广泛应用于采后果蔬的保鲜处理。本研究着重对壳聚糖与壳寡糖的生物活性、制备方法、抑菌机制及其在果蔬保鲜应用等方面的最新成果进行综述,并提出了未来两种物质在果蔬保鲜应用上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沙蚕体内生物活性物质的抑菌活性,采用乙酸乙酯溶剂对沙蚕体内生物活性物质进行提取,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乙酸乙酯沙蚕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195 mg/ml。  相似文献   

19.
以马藻、金鱼藻等水藻为材料,分离得到24株芽孢杆菌,从中筛选得到1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抑菌作用的解淀粉芽孢杆菌,该菌的抑菌成分主要集中在培养液的酸沉组分中。通过硅胶柱层析对酸沉组分进行初步分离,100%甲醇洗脱组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最强。理化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抑菌组分热稳定性高,对蛋白酶不敏感,pH对其抑菌活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沙蚕体内生物活性物质的抑菌活性,采用甲醇溶剂对沙蚕体内活性物质进行提取,提取物对沙门氏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甲醇沙蚕提取物对沙门氏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在0.098 mg/ml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