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刘茂清 《齐鲁渔业》2010,(10):26-28
<正>黄金鲫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鲤属和鲫属的鲤、鲫杂交种,外形如鲫,体高头小,背厚实丰满,体色金黄艳丽,因其为三倍体,不孕不繁,无生殖能力,具有生长速度超快,耐低氧,抗病力强,耐低温,饲料转化率较高,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等特点。为探索黄金鲫的池塘养殖技术,邹城市于2008年4月末~11月初实施了黄金鲫新品种引进与池塘养殖试验项目,共引进  相似文献   

2.
正黄金鲫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鲤属和鲫属的鲤、鲫杂交品,是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国家级)采用常规育种和生物技术育种相结合育成的优良品种,其外形如鲫鱼,体高,头小,头后背部隆起,体厚实丰满,有一对较短的吻须,无颌须,全身披鳞晶莹,排列整齐,侧线鳞31~34枚,体色金黄色,十分艳丽,具有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抗病能力强、对环境适应力强等优点。汤阴县2013年5月份从天津引进水花100万尾进  相似文献   

3.
辛法高 《水产养殖》2011,32(3):29-30
黄金鲫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鲤属和鲫属的鲤、鲫杂交种。具有生长快、耐低氧、抗病力强、耐运输、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易于养殖、饲料转化率较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芙蓉鲤鲫     
《海洋与渔业》2012,(1):52-52
芙蓉鲤鲫(原名芙蓉鲫。品种登记号:GS-02—001—2009),以散鳞镜鲤为母本、兴国红鲤为父本进行鲤鱼品种间杂交,获得芙蓉鲤。芙蓉鲤再与红鲫进行属间远缘杂交,即是芙蓉鲤鲫。它是运用鱼品种间杂交、属间远缘杂交和系统选育相结合的综合育种技术培育成的新型杂交鲫鱼。  相似文献   

5.
刘茂清 《水产养殖》2010,31(11):13-14
<正>黄金鲫是以散鳞镜鲤为母本、红鲫为父本,采用远缘(属间)杂交育种方法获得的鲤鲫杂交种。具有生长速度超快,耐低氧,抗病力强,耐低温,饲料转化率较高,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等特点。为探索黄金鲫的池塘养殖技术,邹城市于2008年4月末  相似文献   

6.
黄金鲫(图见彩中插2)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鲤属和鲫属的鲤、鲫杂交种。该品种外形如鲫鱼,体高,头小、头后背部隆起,体厚实丰满,有一对较短的吻须,无颌须,全身披鳞晶莹,排列整齐,侧线鳞31~34枚,体色金黄色,十分艳丽。我场自2001年以来历经7年推广试验,推广面积达6.3万亩,推广苗种5.1亿尾,在这几年的推广中已总结出一套较完  相似文献   

7.
黄金鲫     
黄金鲫,是国家级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采用传统育种和生物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经过8年的试验育成的鲤鲫鱼杂交新品种,凶背部及两侧呈金黄色而得名。  相似文献   

8.
正黄金鲫是国家级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采用常规育种和生物技术育种相结合而育成的鲫鱼优良新品种,它是以散鳞镜鲤为母本、红鲫为父本,通过远缘杂交获得的良种,2008年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可在全国进行推广养殖。黄金鲫具有体形好、生长快、适应性强、耐长途运输等优点,很受养殖者欢迎。除池塘养殖黄金鲫外,稻田养殖黄金鲫也是一种可取的养殖方式,可实现鲫稻双丰收,提高种养综合效益,减少农药施用量,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黄金鲫是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以散鳞镜鲤为母木、红鲫为父本,通过远缘杂交获得的鲤鲫杂交新品种。该品种体形优美,  相似文献   

10.
鲫鱼小传     
鲫,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分鲫属、须鲫属两类。鲫属,现知有2个种(黑鲫、鲫)和1个亚种(银鲫);须鲫属仅有1种,即须鲫。  相似文献   

11.
西江三角鲤俗称江鲫、黄板鲫、黄鲫,属鲤形目、鲤科、三角鲤属,是西江水系宝贵的渔业种质资源,也是重要的淡水养殖名优新品种。由于西江三角鲤肉厚味美、抗病力强、抗逆性好、起捕率高,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和养殖业主的广泛关注,研究与开发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超级鲤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鲤属,是农业部鲤鲫鱼遗传育种中心和国家级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的科技人员运用常规育种和生物技术育种相结合的技术路线,采用同种远缘避免近亲的方法,历经多年的试验研究,现已初步育成超生长的鲤鱼新品种。因其生长速率超快,故名超级鲤。笔者于2009年在东辽县营场水库进行了池塘养殖技术方面的研究,现将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由长沙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培育的杂交鲫鱼新品种——"芙蓉鲤鲫",于2009年在第四届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通过品种审定,品种登记号GS-02-001-2009。芙蓉鲤鲫(原名芙蓉鲫)是运用近缘杂交、远缘杂交和系统选育相结合的综合育种技术,经20年研究培育的  相似文献   

14.
鲫鱼种类生物学特性及其特殊的繁殖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生物学特性 种类鲫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分鲫属,须鲫属两类。鲫属,现知有2个种(黑鲫、鲫)和1个亚种(银鲫);须鲫又有1种即须鲫。 分布 鲫鱼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及日本,在我国已知黑鲫主要分布在新疆,而鲫在各地均有分布,银鲫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流域。 形态 体呈侧扁,高且厚,腹部园。头短小,吻钝;口端位;没有须。背鳍和臀鳍最后的不分枝鳍条是后缘有锯齿的硬刺,背鳍基较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银鲫新品系—松浦鲫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纯种方正鲫作母本、以方正鲫(♀)与鳞鲤(♂)交配获得的雌性后代经性反转的生理雄性个体作父本进行育种试验,在3个组配中,发现有一组F_1表现出新的形态特征。经过对F_1及其后代作定向培育和观测,证实F_1形态指标与方正鲫差异显著,且其后代遗传性状稳定,可作为鲫鱼属的一个新品系。  相似文献   

16.
彭泽鲫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鲫属,是原产江西省彭泽县丁家湖、太泊湖、芳湖等天然水域的一个地方品种,又名芦花鲫、彭泽大鲫。彭泽鲫是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和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经过7年6代系统选育和筛选出的优良品种,并成为我国第一  相似文献   

17.
彭泽鲫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鲫属,常栖息于湖泊芦苇丛中,体侧具5~7条灰黑色芦苇状的斑纹,因此也称为芦花鲫。原产于江西省彭泽县丁家湖、芳湖和太泊湖等天然水域。具有繁殖简易、生长快、产量高、个体大、易运输、抗病能力强、养殖效益好、营养价值高等优  相似文献   

18.
对全鳞型黄金鲫和线鳞型黄金鲫的mtDNA D-loop及其邻近区段进行PCR扩增并测序,并检测了两种类型黄金鲫肌肉的GPI和LDH同工酶。1尾黄金鲫(全鳞型)获得了碱基排列顺序清晰的1348bp的片段,2尾黄金鲫(全鳞型)尾为1351bp,3尾黄金鲫(均为线鳞型)为1349bp。应用MEGA6.0软件与GenBank上的3个鲤鱼(KC292935、KC292936和X61010.1)和3个鲫鱼(KC292946、KC292947和KC292948)相应区段比较结果表明,6尾黄金鲫与鲤鱼和鲫鱼的遗传距分别为0.011和0.095,鲤鱼与鲫鱼的遗传距为0.097。GPI与LDH两种同工酶谱显示两种类型黄金鲫均具有来自鲤鲫双方的遗传物质。结果表明,全鳞型与线鳞型黄金鲫均符合母本为鲤鱼、父本为鲫鱼的遗传特征,推测线鳞型黄金鲫母本鳞被的基因型应为SSNn、SsNn或ssNn,父本应为SSnn,线鳞型黄金鲫鳞被的基因型应为SSNn或SsNn。  相似文献   

19.
李枫 《水产养殖》2009,30(1):13-14
杂交黄金鲫是由母本为散鳞镜鲤,父本为具有观赏和食用价值于一体的红鲫进行杂交而获得的具有杂种优势的杂交品种,该品种外形如鲫鱼,体高、头小、体厚实丰满,体色为金黄色,十分艳丽。黄金鲫的个体增长比彭泽鲫高201%,比红鲤高242%,并且具有生长超快、耐低氧、抗病能力强,耐低温、耐长途运输、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等优点。2007年在窑湾镇刘宅村进行养殖试验,增产效果显著。2008年推广面积达5020×667m^2,分布在窑湾镇刘宅和瓦窑镇大新两个养殖区,现将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彭泽鲫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鲫属,常栖息于湖泊芦苇丛中,体侧具5~7条灰黑色芦苇状的斑纹,因此也称为芦花鲫,原产于江西省彭泽县丁家湖、芳湖和太泊湖等天然水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