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包头市城市地域空间扩展的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任何一个城市的地域空间结构始终处在动态变化之中。不同历史时期,受自然、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扩展的机理也就不同。由于自然因素在较短的历史时期相对稳定,对城市地域空间扩展影响只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而社会经济因子却是决定性因子。本文运用关联度筛选方法,对影响包头市城市地域空间的社会经济因子进行筛选,得出人均GDP、工业产值等因子是影响包头市城市地域空间扩展的决定性因子。在此基础上,对这些影响因子进行了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以中国旅游百强县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中国旅游百强县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中国旅游百强县的空间分布为集聚型,主要沿长江流域、地形二级阶梯与三级阶梯交界带分布;以浙江省最多、贵州省次之,呈现出分布范围逐渐扩大的趋势.2)长三角地区为旅游百强县极高密度区,次高密度区为晋南豫北、湘渝...  相似文献   

3.
以262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样本,以Arcgis10.0空间分析技术为研究方法,对其空间分布形态、集聚特性及省域分布特征进行了定量表征,发现示范区空间分布不均衡,表现为中、东部密集,西部稀疏,且形成了两个高密度圈,集中分布在海南省和两湖地区。进一步分析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示范区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旅游资源禀赋指向性,即旅游资源禀赋高的地区,示范区数量也较多;交通区位也是主要因素,示范区集中分布在京沪、京广等公路、铁路干线附近;经济发展水平在宏观层面影响着示范区的空间分布,但在微观层面影响性并不强。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城市化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从西北内陆城市区域———乌鲁木齐区域城市发展的实际出发,并结合与我国发达地区城市化状况的比较,指出乌鲁木齐区域城市化具有城市化速度加快、聚集规模水平低、空间差异大、腹地基础薄弱、非农化进程严重滞后于城市化进程等的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对区域城市化动力机制作了进一步的探索研究。发现: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转换、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以及人口密度与区域城市化进程关系最为密切,对区域城市化进程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区域农村经济基础条件(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劳动力人均产值、非农劳动力比重等)、区域城市经济集聚规模和水平(如工业总产值、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人均GDP)以及建城环境(如固定资产投资)等对区域城市化的作用较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区域城市化的发展;各因素对城市化的影响力因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城市规模越小、发展水平越低,影响越大。最后,文章提出了区域城市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建议,为合理引导和有效推进乌鲁木齐区域城市化进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历史文化悠久,古建筑文化旅游资源极其丰富,被誉为中华古代建筑的博物馆。以山西省421处国保级古建筑文化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空间可视化手段,综合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算、地理集中指数、不均衡指数、洛伦兹曲线等空间分析方法探究了山西省古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山西省古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类型为集聚型,且分布不均衡。晋南分布最多,晋中次之,晋北最少。11地级市中,运城、长治、晋城、晋中4市分布较多,朔州、阳泉、大同3市分布较少;2)山西省古建筑文化旅游资源集中程度较为集中,且在空间结构上呈聚集形态,形成3个高密度核心区和4个次核心区;3)地形地貌与海拔、坡度、河流水系、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延续性等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因素对山西省古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黑河流域植被空间特征遥感分析及其分布特点形成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植被作为干旱区敏感的环境因子,能直观反映自然环境状况,任何植被覆盖变化都可揭示区域环境状况的演化与变迁。因此,植被覆盖变化研究已成为揭示干旱区自然环境变化及其规律的重要手段。文中通过2006年覆盖黑河流域的SPOT和TM影象数据的融合,制成具有丰富色彩和高分辨率的复合影象,建立植被判别标志对遥感影象解译进行分析从而得出黑河流域目前植被分布现状和特点,找出了植被分布特点的形成机制,为该流域的生态环境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关中-天水经济区中心城市旅游经济空间联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空间相互作用条件的简单分析,结合GIS技术,运用旅游经济联系模型,分析关中—天水经济区中心城市的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大小,表明关中—天水经济区中心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随地理距离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旅游经济的空间联系多沿交通干线呈"点-轴"式扩散;对关中—天水经济区内中心城市旅游经济隶属度以及中心城市旅游吸引区边界进行计算,作为对关中—天水经济圈继续划分小旅游经济圈的基本依据,说明旅游城市的规模与旅游经济的辐射空间正相关。基于以上分析对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经济整体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国5A级景区分布及网络关注度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区网络关注度对景区营销、景区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百度指数,运用GIS技术,对2017年全国31个省市区(不含港澳台)249家5A级景区空间分布及网络关注度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全国5A级景区分布与网络关注度集中分布特征明显;2)5A级景区空间分布特征为二条富集带(太行-伏牛富集带和鲁中南富集带)、二个主中心(长三角与环京津)、七个次中心(西安、长沙、广州等);3)5A级景区网络关注度表现为一条高关注带(太行-伏牛-秦巴-武陵)、三个主中心(长三角、环渤海、川北)、五个次中心(济南、西安、武汉、成都和广州);4)5A级景区分布与网络关注度分布具有一定的空间耦合性,在京津地区、长三角、珠三角集聚较为明显,网络关注度更向中部集中;5)网络关注度空间分布格局是旅游资源禀赋、交通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全域旅游角度,建议优化5A级景区分布格局,均衡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差异;同时,加强区域协作,加大景区联合营销,实现区域旅游多赢目标。  相似文献   

9.
早在5万年前,哈密盆地就有中国北方原始人的生活痕迹,如哈密七角井、三道岭文化遗址。到公元前14世纪末和13世纪,哈密五堡、四堡等地的塞人已过着定居生活。进入汉代,特别是东汉时期,伊吾卢地成为哈密有文字史料记载的第一块绿洲。唐代设置伊州,下辖伊吾、纳职、柔远3县,绿洲分布范围明显扩大。元代在哈密力(哈密)屯垦,明代设哈密卫,绿洲分布范围有所扩大。至清代,哈密绿洲分布范围迅速扩大。民国时期,坎儿井的大量开凿,使哈密绿洲在老绿洲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新中国成立后,开辟了大片新绿洲。哈密绿洲的地理分布经历了从冲积-洪积细土平原泉水易岀露带到修渠和开凿坎儿井引沟水、泉水或地下水灌溉地和低山带,再到冲积-洪积砾质平原和干燥剥蚀风蚀平原的过程。这一结果是在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双重影响下形成的,清代以前自然因素占主导地位,清至民国时期人文因素开始发挥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人文因素最终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0.
以住建部公布的全国553个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GIS空间分析法和地理探测器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表明:特色景观旅游村镇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依托经济、沿路、近景、亲水等显著特征,主要分布在平原丘陵和气候适宜地区;空间分布总体集聚,形成了燕赵文化、中原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徽文化及多...  相似文献   

11.
兰州旅游圈旅游空间结构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对于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在简要地梳理近些年来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于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构建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根据游客的到访情况划分其内部结构,根据资源集聚态势和共同表现的主题进行功能分区,按照远近结合的原则确定优先发展区,根据服务功能确定旅游中心地。通过对兰州旅游圈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提出兰州旅游圈的空间结构构建模式:三个旅游圈层、七个旅游瓣区和十一个旅游功能区;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确定了圈内的七个优先发展区和若干个旅游中心地。最后,对于兰州旅游圈的旅游线路提出了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2.
武威市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及旅游开发优化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武威市具有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具备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运用空间分布、积聚效应、连接度和平均路径长等分析方法,详细研究了武威市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结果表明:该区旅游资源整合较差;旅游景点之间联系度较低,旅游网络不够发达;旅游交通设施接待能力较弱。整合了该区旅游资源,并划分为三大特色旅游区:天祝民族特色旅游区、312国道景观长廊和石羊河流域综合旅游区。并提出了优化旅游开发的建议:加强旅游交通建设,优化旅游交通网络;创新旅游开发的思路和体制;旅游开发要坚持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兰州市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兰州市为例,主要运用最近邻指数R,拓扑图论中的β指数、γ指数、平均径路长,以及紧密度指数等空间结构分析方法,对兰州市旅游资源空间结构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认为当前兰州市旅游区各景点之间的空间联系较弱,要开发旅游资源,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关键在于提升兰州旅游交通网络的通达性、连接性,这样才能使该区众多的旅游资源得以很好的开发,以与兰州市的经济实力相匹配。  相似文献   

14.
包头市旅游资源及其空间结构评价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包头 ,内蒙最大的城市 ,中国“草原钢城”,世界“稀土之都”。本文基于综合评价的方法 ,采用 8项指标进行了旅游资源的单体评价和总体评价 ,结果表明 :包头市的草、山、水等自然旅游资源不仅类型多样 ,而且品位高 ,极具开发价值 ;都市文化、历史遗存、民俗风情等人文旅游资源亦独具魅力。另外 ,还采用各区资源类型的多度、数量、规模等指标评价了空间结构 ,发现旅游资源区域差异明显 ,各具特色 ,并在此基础上划分了 8个旅游资源组合区  相似文献   

15.
旅游地空间竞争与弱势旅游地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本文在介绍旅游地空间竞争的基础上 ,导入弱势旅游地的概念。并以游客吸引半径为尺度 ,对西安和宝鸡的客源市场竞争进行分析。最后总结了发展弱势旅游地的契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弱势旅游地理论为根据 ,从渭南市旅游资源和经济效益的偏离入手 ,通过要素空间优化组合的方法 ,分析了其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了以合阳“洽川湿地”重点风景名胜区的规模开发为核心的发展策略 ,为渭南市制定旅游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新疆旅游开发空间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利用空间资源优势评价方法,分析了新疆14个地州市的旅游资源优势分布差异,将其分为四个等级;并从旅游消费成本角度对各地州的旅游成本进行核算,按成本高低也分为四个空间等级。在此基础上对14个地州市的旅游开发优势与劣势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区域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8.
旅华英国游客对我国旅游价格与服务质量的感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英国一直是中国在西欧的第一大客源国,文章通过分析旅游服务价格和服务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了旅华英国游客对北京、上海、西安、广州、桂林、昆明6大国际旅游热点城市的旅游服务价格和旅游服务质量的感知,通过构建“质量—价格”矩阵图,分析了6个旅游热点城市服务价格和服务质量的契合程度,发现6个城市在“价格—质量”策略上的差异,探讨了其原因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酒泉市海外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酒泉市正在逐步形成以东北亚、港澳台市场为主体的多元化结构海外游客市场。游客数旅游旺季、淡季变化很大 ,客源市场空间分布不平衡。敦煌莫高窟等为酒泉市吸引海外游客主要景点 ,空间吸引力集中 ,且分布范围广泛。以各客源国近 1 0年以来分时段年平均增长率和 2 0 0 1年现状市场占有率数据进行因子混合聚类分析 ,结果表明 :酒泉市海外游客市场可基本划分为 7类。研究认为酒泉市海外市场空间结构为东北亚市场、港澳台市场、洲外市场、洲内其他市场等 4个层次 ,并确定了各层次市场的核心、基本、机会市场客源国。据此 ,提出了酒泉市海外游客市场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20.
新疆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效益现状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新疆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效益分析,并对新疆国际旅游产业结构中的游览、交通、住宿、餐饮、娱乐、邮电通讯等部门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疆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效益增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