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作物种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针对我国种业存在的"创新体制不健全;研发投入不足,科技创新能力较弱;企业创新人才不足;营销渠道建设落后,品牌化程度低;市场监管和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服务能力滞后"等问题,提出了"改革科技创新体制,建立研发人员有效流动机制;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选育突破性新品种;加强种子基地建设管理,确保种子质量;强化种业市场环境治理,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实施种业品牌策略,加强质量和服务管理;优化整合种业资源,组建民族种业‘航母’"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关于中国种业现状及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解剖中国种业现状,分析得出中国种业存在企业格局相对落后,法律法规相对滞后,品种与种子质量问题相对突出,种子生产风险较大,公司研发能力不强等问题.从而指出中国种子企业应逐步转向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趋势,以及企业必须走"育、产、销一体化"、自主知识产权化和品牌化的竟争道路.并提出要加速种业体制改革与法律的修订完善,提高种业的科技含量,强化种业质量管理,加强种业人才的培养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通过解剖中国种业现状,分析得出中国种业存在企业格局相对落后,法律法规相对滞后,品种与种子质量问题相对突出,种子生产风险较大,公司研发能力不强等问题。从而指出中国种子企业应逐步转向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趋势,以及企业必须走"育、产、销一体化"、自主知识产权化和品牌化的竞争道路。并提出要加速种业体制改革与法律的修订完善,提高种业的科技含量,强化种业质量管理,加强种业人才的培养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正>种业兼并重组进程在过去三年里不断加速。从2011年至今,种业研发、生产的集中度明显提升,种业企业总量由3年前的8700多家减少到目前的5200多家,减幅达40%。为了增强中国种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我国种业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和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在研发能力和研发投入方面。下一步应该鼓励企业把育种、繁殖和推广有机结合起来,培育出一批在种业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育  相似文献   

5.
世界种业市场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大型种子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世界种业的集中度不断提高,高新技术成果和尖端人才成为各跨国种业集团竞争的焦点,兼并重组成为行业发展的方向,种子企业向多元化、集团化、国际化发展。中国种业上市企业与跨国种子企业的规模、增长的稳定性、育繁销一体化、获利能力、研发投入等方面的差距显著。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议:从促进产业发展、改革科研管理体制和强化市场监管等方面实施种业振兴计划;重新定位国家公益性研究机构职能,与企业合理分工,改革公益性科研机构育种研发管理体制;创新和建立国内育种人才和科技资源流动机制,促进育种能力和水平提升;改革和完善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制度;改革种业管理体制,完善市场监督体系,加强政府部门对种子市场的监管能力建设和执法力度;规范种质资源、种子进出口管理和对外资进入国内种业的监管;在保护中国核心种质资源的基础上,积极推动种业"走出去"。  相似文献   

6.
中国生物种业发展的问题、机遇及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业是农业的核心,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制约中国生物种业发展的一系列关键问题包括:专业化人才匮乏、技术落后、研发投入严重不足以及生物种业研发链断层,尚未建立企业主导的商业化育种体系等,同时指出目前中国生物种业正迎来政策利好、资本青睐以及行业整合等良好内外部环境,表明中国生物种业即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生物种业的发展策略,即依托资本及人才优势加快建设现代生物种业研发链,构建企业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同时,整合资源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种业航母",振兴民族种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种业的核心价值。我国杂交水稻独步世界的关键是杂交水稻育种材料的突破和育种技术的创新。如今,面对杂交水稻巨大市场和在技术、资金、营销网络、管理优势明显的跨国种业集团竞争,加速健全监督管理体系,建立种业发展扶持机制,提高杂交稻种业研发能力和企业竞争力,加快种子产业集约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中国种业发展形势与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本文从育种产业链的角度,比较分析中国与种业发达国家在种业研发模式、育种技术、种子企业和种质资源四个方面的发展态势,并针对种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发展思路和建议。研究表明,种业强国已经形成了以寡头种子企业为研究主体,以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育种技术且种质资源全球布局的现代化种业发展格局;国内种业则以科研机构和企业并行研发为主,形成了“政府+市场”的育种研发模式,且种质资源主要集中在国内。然而,中国种业存在研发主体创新动力不足,基础研究难以支撑育种核心技术;生物育种产业化管理体制不健全,产业化生产进展缓慢;市场监管不足,种子企业多而不强;种质资源储备和鉴定不足,育种研发源头处于劣势等问题。因此,中国种业应该建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协同发展、原始创新和产业发展良好互动、种质资源保护和鉴定利用双向发展的思路,最终构建现代化的商业育种体系和多主体协同发展的种业创新生态圈。  相似文献   

9.
<正>种业兼并重组进程在过去三年里不断加速。农业部表示,从2011年至今,种业研发、生产的集中度明显提升,种业企业总量由3年前的8700多家减少到目前的5200多家,减幅达40%。为了增强中国种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力争到2020年,前50家企业的集中度达到60%。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我国种业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和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在研发能力和研发投入方面。下一步应该鼓励企业把育种、繁殖和推广有机结合起来,培育出一批在种业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育繁推  相似文献   

10.
种子产业的发展是现代农业和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新时期,种业更是发挥着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介绍了江苏省种业发展现状,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企业联合,促进资源整合和规模化;重视中小型企业,鼓励其走向专业化道路;强化监督管理意识,推进种子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以及发展种业的电子商务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正种业是农业发展的先导产业,然而,当前种业发展存在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种子企业研发实力不强、种业科技创新平台缺乏、对新品种保护力度不够、科技研发投入不足、生产风险缺乏保障机制等问题。在全国两会上,民盟中央提出了现代种业发展五项建议,旨在促进种业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完善种业政策、管理体系,规范种子产业发  相似文献   

12.
2011年,国务院出台八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把农作物种业提升到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的高度.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及种业公司以此为契机,进行了重新洗牌和资源整合.种业新政通过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加强农作物优良品种的保护力度,完善种子基地建设,加大研发投入,加速种业商业化育种进程;通过兼并重组,整合优势种业资源,深化科企合作,扶持“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快速提升企业研发能力,为企业做大做强开辟了绿色通道,中国种业的春天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种业人才团队、种业研发平台、种业科技成果、种业成果转化、种业激励政策等方面阐述了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种业研发现状,剖析了其种业研发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提升种业科技创新水平、加强种业平台条件建设、加强种业科技交流合作等促进种业研发的建议,以期为农业科研院所的种业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育种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提升、种业研发平台条件得到改善、种企综合实力得到增强、良种生产能力得到提高等方面总结了安徽省种业发展现状,剖析了安徽省种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构建种业研发自主创新体系、打造现代种业创新人才团队、做大做强现代种业企业、强化种子监管体系建设等一系列加快推进...  相似文献   

15.
正现代种业的发展需要资本的强力支持,这是种业的基本特点决定的,也是当前种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一方面,种业的基本特点是高科技、高强度的投入,没有资本的高强度投入很难支撑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与国际跨国种企相比,我们的种子企业在管理理念、人才队伍、科技研发等领域都有着很大的差距,而这些都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因此,必须选择成长性好、科技实力强、滚雪球的内核来进行资本运作,民族种企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6.
总结分析了种业企业研发体系建设的背景及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种业企业的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响应国家种业产业政策,促进种业企业创新人才培育,采用调查分析方法对种业企业创新人才培育机制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种业创新人才具备智能性、创新性、多功能性及成长性等特性,种业企业对创新人才的培育模式主要有引进育种人才模式、合作育种研发模式和自主培养模式,但分别存在科研人员流动机制不畅、激励分配机制不健全和国家育种科研投入错位,种业企业优良种质资源分享不足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才流动机制、完善利益分配机制、改革种业科研投入制度及建立公益性种质资源共享机制与分享平台等,促进创新人才向种业企业流动。  相似文献   

18.
陈菲 《北京农业》2010,(4):10-11
中国种业发展已经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然而,中国种业内部还存在一些显著的问题,比如缺乏中长期规划和战略思路;种业企业小、散、乱,没有能与跨国公司匹敌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研发力量薄弱而且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等。  相似文献   

19.
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前,中国种业市场基本由政府所属的国有种业公司、农科所、良种场、农技站等控制,即由政府组织农业科研院所、良种场、农技站来承担种子的研发、试验示范、生产、销售及管理的责任,其他企业不允许进入这一行业,整个行业处于全封闭的状态。不愁产品销路,也不考虑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20.
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是种业现代化,要着力构建以大型现代农作物种业集团为龙头,以专业化种子企业为支撑,以服务型种子企业为配套的企业集群,并着力提升企业品种研发、标准化制种、网络营销和系统管理能力,力争用5年时间,大幅提高国内前50强企业市场集中度,一批大型现代种业集团进入到全球先进企业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