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液态地膜在建昌地区的应用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浙江博龙生态有限公司生产的多功能全降解液态地膜,玉米品种选用先玉335,比较液态地膜与普通地膜土壤墒情、温度、出苗情况、玉米产量以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技术能促进土壤保温保墒,并能提早出苗,提高出苗率,促进幼苗植株生长,增加产量。普通地膜在玉米生育前期保温保墒效果较好,液态地膜收获时产量最高,在产量增加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建议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2.
液体地膜在玉米上的试验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体地膜也叫地面液膜,是中国农科所土肥所、北京燕山石化公司经过数年研究的一种高科技新产品。液态地膜就是液态地膜的水溶液用喷雾器施于地表,干燥后即可形成多分子层化学保护膜。该保护膜对于土壤起到固定表土,增温保墒的作用。并具有保水、增温、保墒作用,还可以自然降解,解决了塑料地膜白色污染问题。2010年宁安农场第三管理区在玉米上进行了液态地膜试验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1试验目的地膜覆盖是一项农业增产增收的有效技术,目前我县在玉米、棉花、马铃薯等多种作物生产上广泛应用地膜覆盖,使广大农民群众对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普通塑料地膜的使用在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建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作为生物降解液态地膜应用技术项目的承担单位进行试验,为液态地膜在建昌县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第一手资料。2供试材料及来源,供试作物和品种  相似文献   

4.
正为进一步研究不同类型环保地膜的田间应用效果,在大田条件下以露地栽培为对照,进行了普通地膜、可降解地膜和液态地膜覆盖玉米栽培试验,对不同地膜覆盖下玉米的生长发育状况、产量及构成因子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可降解地膜覆盖能够明显提高玉米出苗率,比露地对照高5.0%;增  相似文献   

5.
进行液态地膜在花生作物上的应用试验,探求液态地膜的不同功效。结果表明:实行液态地膜覆盖栽培产量达2 977.5 kg/hm2,比裸地栽培增产617.9 kg/hm2,增幅26.2%。可见,液态地膜不仅具有保温保墒和提高花生产量的作用,而且还有减少"白色污染"、培肥地力、节能环保等作用。  相似文献   

6.
液态地膜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减少白色污染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研究了不同用量的液态地膜对玉米生育期土壤墒情、地温、出苗时间、株高、杂草抑制率、产量的影响,并将其与塑料地膜和裸地进行对照,结果表明:不同用量的液态地膜较裸地在提高地温、保持土壤墒情、抑制杂草方面均有较明显的作用,其中,液态地膜用量225kg/hm2的处理杂草抑制率最高,为65.7%;液态地膜对玉米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其中,用量300kg/hm2的处理增产率达19.7%。  相似文献   

7.
在葫芦岛市两个花生主产区选取三个试验地块,以花生常规种植品种花育23为试验品种,开展生物降解液态地膜的应用效果试验,通过液态地膜、塑料地膜和裸地的对比试验,通过对比花生产量、土壤保墒情况、膜降解情况等数据,得出生物降解液态地膜适宜葫芦岛市种植条件,可以替代传统塑料地膜,有效解决传统塑料地膜残留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液态地膜在作物上的保温保墒及增产效果,寻求解决"白色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增加粮油作物产量及促进农民增收的途径,辽宁省锦州市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引进多功能全降解液态地膜试验,以验证其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 塑料薄膜应用于农业在我们北方山区已有20多年的历史。近几年又在玉米等旱田作物的地面上覆盖塑料薄膜,取得了出苗早、苗壮、早熟、增产增收的效果。但是为什么地膜玉米在推广过程中,还会遇到重重阻力呢?我们带着“地膜玉米的增产潜力和经济效益到底多大”这个问题,在长白县八道沟镇“不大远”村设三组试验田并进行观察和实测。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多数液态地膜保水保温效果不显著的问题,研制和筛选更优的液态地膜,以期提高液态地膜增温保墒效果是目前液态地膜研究的一个方向。为了探究更加有效的液态地膜,2014年6~9月以"白沙1016号"花生为试验材料,在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试验场旱棚内进行花生盆栽试验,对比研究了高拉伸强度液态地膜(M1)、低透湿性液态地膜(M2)、普通液态地膜覆盖(M3)和裸地对照(CK)4种不同处理下5cm处土壤温度、花生的耗水量、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M1、M2和M3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温度,其中M2处理提升的最为显著,M1和M3次之。但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花生植株郁闭,液态地膜增温效果有所降低,且3种液态地膜处理之间的差异也有所减小。M1、M2和M3处理的花生耗水量比裸地处理分别低73.9,42.2,46.9mm,差异显著(p0.05),但3种液态地膜处理的花生耗水量差异不显著。M1处理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为最高,分别为50.9g·plant-1和1.9g·kg-1,显著高于裸地处理。但M2和M3处理的花生产量与CK处理的产量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M3处理的花生水分利用效率与CK处理的花生水分利用效率之间也没有显著性差异。研究认为,高拉伸强度液态地膜在改善土壤水热状况、提高花生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方面效果最优。今后在液态地膜产品研制和改进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液态地膜的拉伸强度。  相似文献   

11.
正玉米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随着玉米产量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新型生产技术逐渐应用到玉米种植中。地膜玉米栽培技术可有效保证玉米质量及产量,缩短玉米成熟的时间,降低了玉米种植的成本,是一种新型的玉米栽培技术。地膜玉米栽培技术是在地面覆盖一层农用塑料薄膜,保证地面温度、湿度,以此来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玉米"大垄双行,膜下滴灌"种植模式的大面积推广,塑料薄膜的使用量迅速增加,造成了严重的地膜残留,污染环境的问题,残膜回收问题迫在眉睫。本文就是研究针对东北垄作玉米区"大垄双行"种植模式下残膜回收机的设计与研究。  相似文献   

13.
选用山西省农科院研制的渗水地膜为试材,普通聚乙烯塑料薄膜为对照,在玉米和花生上进行应用试验。通过对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生育性状和产量性状等的测试表明,渗水地膜可将春季有限的部分自然降雨,通过膜上的微孔渗入到膜下保存起来加以有效利用,使土壤含水量比普通地膜提高1~6个百分点,具有比普通地膜更明显、更有效的增墒作用。在干旱地区应用渗水地膜覆盖作物栽培比普通地膜增产10%~20%。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全降解液态地膜在作物上的保温保墒及增产效果,寻求解决"白色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及促进农民增收的途径,在花生上开展地膜应用试验,验证不同地膜的产品特性与应用效果,完善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阿勒泰地区是新疆农作物地膜覆盖率较高的区域之一,农作物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通过覆盖塑料地膜和生物降解地膜将对土壤起到明显作用。塑料地膜在多年的使用中,已经对土壤造成了明显的严重污染。此外,农业膜渣的去除需要使用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较大操作实施难度。近年来,可生物降解塑料薄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玉米田试验,可以有效地了解可降解生物地膜的降解及其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可降解地膜覆盖玉米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云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有效减少耕地和环境农膜污染。由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负责,安排弥渡县在玉米上开展降解膜试验示范工作,试验结果表明,中鑫6微米降解地膜、法国利马格兰10微米降解地膜85天完全降解;中鑫9微米降解地膜105天完全降解,达到了地膜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应有的保温、保湿效果,找到了解决常规地膜"白色污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试验以玉米覆盖普通白色地膜、降解白色地膜、普通黑色地膜与露天栽培作比较,研究了玉米覆盖不同材质农用地膜的降解及其对玉米的增产效应。结果表明,玉米覆盖"智能"牌降解农用地膜栽培,具有与普通农用地膜相同的增温、保湿作用;并能100%发生自然降解,其降解速度呈"先慢后快"趋势,可彻底解决普通农用地膜残留造成的土壤污染。  相似文献   

18.
浅析夏玉米覆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玉米覆膜栽培技术是播种后在其地表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以利增温保墒保肥除草,达到全苗壮苗,早熟高产的一项技术.据试验在山岭干旱土壤上覆盖地膜,可亩增产量75~100 kg,增加收入100~150元.  相似文献   

19.
白色污染是一个一直困扰人类的难题,尤其在农业生产上,塑料农膜应用越多,造成的污染就越大,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引进了一种能自动降解的液态地膜,并在不同作物上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液态地膜能自动化解,解决了塑料地膜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液态地膜具有增温、保墒、  相似文献   

20.
白色污染是一个一直困扰人类的难题,尤其在农业生产上,塑料农膜应用越多,造成的污染就越大,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引进了一种能自动降解的液态地膜,并在不同作物上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液态地膜能自动化解,解决了塑料地膜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液态地膜具有增温、保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