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山桂花人工林林木材性与生长特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山桂花人工林林木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长度径向变异的研究表明,山桂花人工林林木的木材材积加权平均基本密度为0.4826g/cm^3,低于山桂花天然林林木的木材基本密度(0.5300g/cm^3);山桂花人工林林木木材纤维长度为1182.4-1596.4μm,材积加权平均值为1375.45μm,低于山桂花天然林林木的木材纤维长度(1200-2250μm)。通过研究还得出了基本密度(BD)、纤维长度(FL)与生长轮(年龄CA)和生长轮宽度(RW)。数学模型为FL=1269.8641 27.0207CA—5.4443RW;BD=0.4782—0.0024CA 0.0029RW,以此分析了木材性质与树木生长特性之间的关系,为速生用材林的培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山桂花人工林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长度变异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木材材性是林木育种方面的一项重要指标,其大小直接影响到木材制品的质量和利用,通过对山桂花人工林不同部位木材基本密度、管胞长度、生长轮宽度的变异分析,建立山桂花人工林木材材性变异规律的数学模型,圆盘基本密度与生长年轮的回归方程,纤维长度与生长年轮的回归方程以及基本密度、纤维长度的预测曲线方程。与实测值比较接近,预测曲线与实际变异趋势比较一致,其平均相对误差为1.94%、0.41%,相对标推误差为3.41%、2.12%,采用幼龄材基本密度能够有效地预测成熟材的材性。  相似文献   

3.
在普文林场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山桂花人工林,应用标准木树干解析法,对14年生山桂花人工林开展生长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4年生山桂花人工林平均胸径14.10 cm,平均树高16.40 m,密度1 140株/hm2,林分蓄积量达144.78 m3/hm2。林木胸径生长分化在2~3年即开始,5年生以后差别更加增大,树高生长的分化在14年生时仍不明显,表现出速生特性,林分密度调整可从5年生时开始。林中优势木树高比平均木高5.25 m,胸径比平均木大6.70 cm,单株材积为平均木的3.10倍,说明山桂花优树选择有较高的增益。胸径与材积回归曲线方程为V=0.116 439-0.020 579 D+0.001 449D2,树高与材积回归曲线方程为V=2.342 4-0.290 614 H+0.009 286H2。  相似文献   

4.
18a、8a生湿地松人工林间伐试验表明:间伐对湿地松直径、树高、单株材积、蓄积量、出材量无显著影响。间伐对生长轮宽度、晚材率无显著影响,随间伐强度的增加,生长轮宽度增加,增加幅度为11%-22%,晚材率增加,增加幅度为2%-3.5%。间伐对木材密度无显著影响,随间伐强度的增加,木材密度下降,下降7%-15%。间伐对弦向干缩有显著影响,随间伐的强度增加,弦向干缩率下降9%.12%;间伐对18a生湿地松径向干缩有极显著影响,随间伐强度的增加,径向干缩率下降9%.18%;间伐对8a生湿地松径向干缩有极显著影响,随间伐强度的增加,径向干缩率下降18%。间伐对体积干缩有极显著影响,随间伐强度的增加,体积干缩率下降14%-39%。间伐对纤维长度、纤维宽度、纤维长宽比无显著影响,随间伐强度的增加,纤维长度、纤维宽度下降2%,纤维长宽比呈不规则的变化。间伐对抗压强度无显著影响,随间伐强度的增加,抗压强度增加2%.7%。间伐对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有显著影响,随间伐强度的增加,抗弯强度增加5%.7.5%,抗弯弹性模量增加15%.22%。湿地松中幼林间伐,其生长速度加快,其制浆特性降低不大,其力学性能提高,我省各地可适当进行湿地松人工林抚育间伐工作。  相似文献   

5.
人工林杨树材性与生长轮年龄和生长速度关系的模型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本文以生长在3种长江滩地类型(江滩、洲滩、湖滩)、3种栽植密度(3m×4m、4m×5m、5m×6m)下的3个品系速生人工林杨树木材[欧美杨无性系72杨(Populus×euramericana cv.Ⅰ-72/58),美洲黑杨无性系63杨(P.deltoides cv.Ⅰ-63/51)和69杨(P.deltoides cv.Ⅰ-69/55)]为对象,首次分别建立了长江滩地速生杨树纤维长度(FL),微纤丝角(FA)和木材密度(WD)随生长因子中的生长轮年龄(CA)和年轮宽度(RW)变化的模型,即:FL=765.07+119.77CA-6.15CA2-1506.97(1/RW)+365.18(CA/RW)-18.02(CA2/RW)FA=9.643+0.061RW+2.376(1/CA)-0.201(RW/CA)WD=0.447-0.003CA+0.004(1/RW)+0.004(CA/RW)从检验结果来看,纤维长度随生长轮年龄和生长速度变化的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长江滩地人工林杨树不同单株纤维长度的变化(r=0.989),而微纤丝角和木材密度随生长年龄和生长速度变化的模型对长江滩地人工林杨株内微纤丝角和木材密度能够较好地预测(r=0.209~0.999),但对长江滩地人工林杨树不同单株间微纤丝角和木材密度的变化(r=0.118~0.143)预测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6.
西双版纳西南桦、山桂花人工林水源涵养效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蘸水法分析了在西双版纳普文地营造的西南桦,山桂花人工纯林的乔,灌,草,枯落物等4个层次的最大持水能力,以及测定了这两种人工林土壤的蓄水能力,得出西南桦全林最大持水量为62.93m,山桂花林为67.94mm。于此对西双版纳种植的西南桦,山桂花人工林在水源涵养功能和作用上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7.
水曲柳人工林生长特性的研究表明:水曲柳人工林胸径生长从第6年开始加快,6~21 a生间,连年生长量在0.40~0.67 cm之间,9~24 a生间,平均生长量在0.47~0.50 cm之间。树高生长从3 a生开始加快,3~6 a生间,连年生长量在0.50~0.67 m,9~18 a生间,连年生长量在0.67~1.00 m之间;9~24a生间,平均生长量在0.61~0.72 m。材积生长从12 a生开始加快,12~24 a生间,平均生长量在0.00088~0.002 99 m3之间;从9a生开始,连年生长量在0.001 34~0.006 82 m3之间。24a生人工林直径、树高、材积生长分别为25a生天然林胸径、树高、材积的1.81倍、1.92倍和6.12倍。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中国10种人工林和4种天然林的幼龄材与成熟材及4个树种的人工林木材与天然林木材的构造特征,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力学性质的33项材性指标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幼齿林与成熟材之间,在统计上表现差异显著性的为幼龄材比成熟材生长轮宽,管胞列数多,管胞短,直径小,微纤丝角大,密度小,径向干缩法,差异干缩大,流体扩散性高,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径面顺纹抗剪强度,径面抗劈力和冲击  相似文献   

9.
云南松木材材性与生长性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云南松不同种源及单株的木材材性与树木生长性状相关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木材纹理度与树木的高生长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木材力学性能 有显著的负相关;木材的力学性能与树高、胸径呈显著的正相关,与木材密度呈正相关性,其中密度又与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树木的生长性状与木材密度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经综合选择,从参试的永平试验点28个种源82个单株及昆明大马山8个种源22个单株中,评选出8个综合性状较好的优良单株,为云南松单板类人造板材良种选育提供了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不同施肥措施对3年生山桂花人工林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云南省的孟连县开展营造山桂花人工林施用N、P、NP、NPK肥及其每种植穴用量为0 g、100 g、200g、300 g的不同施肥措施对3年生期间山桂花人工林林木生长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3年生时山桂花人工林林木的材积不同施肥处理的比不施肥处理的高1.6~5.4倍。所施用的4种肥料相比较,施肥效果为:N>NP>NPK>P。其3年生山桂花人工林林木平均材积,施用N的比施用NP的高2.7%,施用NP的比施用NPK的高49.3%,施用NPK的比施用P的高191.8%。不同施肥量对山桂花人工林(3年生)林木生长的效应是P300 g>200 g>100 g>0 g;N和NP是200 g>300 g>100 g>0 g;NPK是300 g>100 g>200 g>0 g。受当地气候影响,山桂花人工林(3年生)的生长可分为两季,12月~次年5月处于旱季,因气温低,降水少其幼林生长慢,6~11月为雨季,气温高、降水足其幼林生长快,雨季生长量比旱季高50%以上。  相似文献   

11.
山桂花人工林3年生幼林期的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云南省孟连县进行了山桂花人工林3年生幼林期施用N、P、K、NP、NPK、NK、KP肥及不施肥(CK)的试验,以观测其施肥效应。通过对各施肥处理的山桂花3年生幼林期林木的胸径、树高、材积、树冠生长的观测、分析,表明在山桂花3年生的幼林期间,对其幼林生长的促进作用。以施用N肥的效果最好;其次是施用NP肥;再次是施用NPK混合肥;第4是施用NK肥;另4种施肥处理(含CK),对山桂花幼树生长的促进作用不大。试验结果还表明,在山桂花3年生的幼林期内,2.5年生基本是其幼林径、高生长的高峰期;而年生长节律显现的是6~10月雨季山桂花林木的生长量比11月~次年5月旱季大得多。  相似文献   

12.
对所营建的4个地理种源及其99个家系山桂花人工幼林(3年生)林木树高和胸径生长量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其山桂花人工幼林在种源及其家系间林木的树高和胸径生长差异显著,其中以普文种源生长为最好,3年生山桂花人工林林木的树高达2.3 m,胸径为1.8 cm。而3年生山桂花人工林林木的树高生长以19号家系表现最优,林木胸径生长以28号家系表现最优。综合表现最佳的家系有1、2、3、4、7、8、10、11、12、15、18、19、20、21、23、24、25、26、27、28、29、30、31、36、46、47、71,共27个。  相似文献   

13.
山桂花育苗基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2004年1月于普文试验林场中心苗圃进行了山桂花苗木培育的育苗基质试验,结果表明:蔗渣 阔叶树种锯末 牛粪混合基质较适于作山桂花苗木培育,可在生产中大量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山桂花的种子繁殖与栽培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桂花是优良的园林树种,本文探讨其种子繁殖方式和栽培管理技术要点作。  相似文献   

15.
通过样方调查法分别对普文试验林场林龄为15年的3种人工林群落进行了调查,分析了3种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结果表明西南桦林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都是最大,分别为3.06和91.82%。生物量最大的也是西南桦林,其值为115.82 t·hm-2,年增长量为7.72 t·hm-2,远高于当地天然热带次生林的4.184 t·hm-2。这说明西南桦较其他阳性树种具有更快的生长速度,表现出了较高的生产能力,加之它又是一个乡土树种,因此可在云南热区造林项目中大量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木荷人工林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福建省建瓯市选取1968—1997年间营造的多片木荷纯林和荷杉混交林,系统研究坡位、坡向等生境条件及与杉木混交对木荷人工林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坡向和坡位对木荷生长和干形影响显著,但对木材基本密度影响较小。相对于阴坡和中坡,阳坡和下坡的木荷其树冠浓密、树高和冠幅生长量较大,干形略有改善,而阴坡因土壤水湿条件较好有利于木荷胸径的生长。与杉木按适当比例(如荷杉比为1∶3)进行混交,可明显促进木荷胸径、树高和冠幅的生长,并改善了干形。通过比较表明:木荷人工林分叉干发生的几率变化在22.50%~35.75%之间,且以0.5m以下的1叉干为主;对于地处阳坡和下坡的纯林及1∶3荷杉混交林,木荷分叉干发生几率相对较小;相对于坡向,坡位对分叉干形成的影响较大。研究发现:木荷人工林木材基本密度由髓心向树皮呈逐渐下降的趋势,15~20年生时开始明显减小,35~40年间达到最小值。木材基本密度从髓心向树皮下降的速度还随径生长量的增加而加快;年轮宽度呈先变宽后变窄的趋势,5~15年为木荷人工林径生长的速生期。据此应选择土壤水肥、光照条件较好的阳坡和下坡林地营造木荷人工林,同时提倡以适当比例混交经营,加强幼林的抹芽除萌...  相似文献   

17.
对云南松不同种源及其单株的木材材性与树木生长性状相关性的研究结果表明 :木材纹理度与树木的高生长呈极显著的负相关 ,与木材力学性能有显著的负相关 ;木材的力学性能与树高、胸径呈显著的正相关 ,与木材密度呈正相关性 ,其中密度又与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有极显著的正相关 ;树木的生长性状与木材密度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经综合选择 ,从参试的永平试验点 2 8个种源 82个单株及昆明大马山 8个种源 2 2个单株中 ,评选出 8个综合性状较好的优良单株 ,为云南松单板类人造板材良种选育提供了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18.
桉树人工林生长与光合特性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东省河源地区桉树人工林生长与光合特性的季节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桉树人工林不同月份之间的胸径和树高差异显著(P<0.05),其中树高2010年10月比2010年7月增长243.30%,2011年4月比2010年10月仅增长26.73%;(2)光合参数也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变化,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气孔导度...  相似文献   

19.
黄素涌  吕建雄  雷渊才 《木材工业》2012,26(3):36-39,43
介绍质量链的概念、产生原因以及其与价值链的关系,阐述在现代质量和先进制造模式的要求下,将质量链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木材工业的重要性.探讨质量链视角下的人工林培育与木材产品之间的关系,以及质量链在木材工业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