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自然保护区是指国家把森林、草原、水域、湿地、荒漠等各种生态系统类型及自然历史遗迹等划出一定的面积,设置管理机构,作为保护自然资源、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基地。自然保护小区是传统自然保护区的延伸和补充,从参与方式、管理措施、目标产出等多方面都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陕西省自然资源概况和湿地分布现状。三门峡库区水禽自然保护区、朱自然保护区和陕北红碱淖为我省三个重要湿地。同时,还着重分析了陕西省湿地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并针对陕西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陕西省湿地管理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3.
湖南借母溪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湖南借母溪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价值,从原始次生林所处自然环境的自然性、低海拔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典型性、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的稀有性、动植物及遗传基因丰富度、森林和沟谷溪流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沟谷和岩溶地貌等所处自然环境的脆弱性等自然生态质量、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生态效益、森林的固碳和释氧、森林景观、生物多样性生态服务功能等方面进行评价。其生态效益现值478 571.5万元,必须加强保护管理。  相似文献   

4.
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拯救濒于灭绝的生物物种,保护代表不同自然地带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而划分的区域。它是自然标准的样本,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方向和进程,就是通过与自然样本的对比作出评价。自然保护区的主要单元是由地理因素和历史因素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生态系统,保护管理生态系统,其实质是保持保护区的自然性、永久性、多样性,让其发挥出人类所希望的各种效益,满足经济建设、教育文化、科学研究等多方面的需要,为当代和子  相似文献   

5.
湿地自然保护区调整案例、必要性、原则和依据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业资源管理》2016,(5):20-24
湿地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保护湿地的主要方式。从文献中搜集湿地自然保护区调整的案例,通过对不同自然保护区调整的原因、范围和功能分区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湿地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作用是自然保护区调整的主要原因。湿地自然保护区调整,要以有利于加强对湿地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力度,利于稳定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发挥生态服务功能为原则;应依据自然保护区相关的条例和法规,实现湿地自然保护区的调整。  相似文献   

6.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及利用赵延茂吕卷章朱书玉赵连生魏原光杜相海(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东营257091)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自然保护区)是一个新生的湿地生态系统,作为这一新生湿地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7.
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实现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保障和最有效措施。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是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迫切需要。近年来,河北省自然保护区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该文对自然保护区建设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植被调查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植被调查报告赵延茂,吕卷章(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马克斌(东营市林业局)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是一个新生的湿地生态系统。作为这一湿地生态系统基本而重要组成部分的植物资源,不仅可为鸟类提供食...  相似文献   

9.
凌河口湿地科学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辽宁省凌河口湿地现状、湿地生态系统和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实地科学考察,提出拟建凌河口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大明山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新形势下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发展变化和要求,针对大明山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的保护管理的现状,分析了保护区保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自然资源保护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从景观异质性分析近自然森林经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景观生态学的核心理论——景观异质性理论着手分析了近自然森林经营模式:其本质是对森林景观异质性的维持和促进,是森林经营学发展的一种历史必然,具有充分利用异质时空,提高森林系统生产力、生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增强系统抗干扰性和稳定性等诸多优点,从而有利于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生态恢复理论基础分别是:生态系统演替、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管理理论.生态恢复本质上是尽量避免逆行演替,促进生态系统的自然进展演替.生态恢复的方向和目标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术减少生态的不可持续性,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管理理论认为,通过有效的生态系统管理,可以促进退化生态系统得以恢复和重建.  相似文献   

13.
对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基本认识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林业是环境再生产的主导产业。林业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规范和调整林业部门的经营、管理行为。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强调通过对森林生态系统的有效经营管理。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多种物质产品和环境服务功能。中国林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人口压力、经济运行体制和变革、现行林业政策体系不健全,以及土地资源相对不足、水资源总量少、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的现实。林业发展目标取向的现实差异,要求政府建立起活当的协调机制,在保障森林经营者、部门,乃至全体公民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目标的协调。关于林业可持续发展实践,一是要明显特定区域对林业的需求结构和自然基础;二是建立相应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目标和森林目标;三是构筑起配套的技术体系;四是完美政策保障体系。中国自然资源结构、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对于林产  相似文献   

14.
通过人类需求反映自然资源的价值、连接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生态系统服务理论与方法已成为自然资源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分析国际上生态系统服务概念和方法在森林旅游规划、森林旅游管理和森林旅游的影响评估中的研究和应用可以发现,将生态系统服务概念纳入森林旅游能够更直观地体现森林旅游使用者和管理者与森林旅游区域环境之间的关系,也更有利于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文中预测,随着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估和预测方法的成熟,生态系统服务概念在森林旅游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The northern Témiscamingue region (western Québec) sustained regional-scale pulses of natural disturbances during the 1850–2000 period, such as severe fires during the 1908–1926 period, two severe spruce budworm outbreaks that occurred in 1909–1918 and 1974–1984, and two birch dieback episodes around 1940 and 1980. These disturbances produced synchronous fluctuations in forest characteristics over large spatial scales. In this paper, we review possible responses of flora and fauna to pulsed large-scale disturbance events and speculate on whether they should be emulated to reduce the impacts of forest management on non-timber resources. The importance of large-scale disturbance pulses for biodiversity and forest ecosystem integrity is potentially great, but this aspect has been poorly investigated by previous research, and thus there is little information available to guide forest management. Large-scale, synchronous disturbances could be emulated by clustering harvesting activities in time, for example by creating “harvest pulses” of 10–20 years, separated by periods of 50–100 years or so with low harvest rates. A potential disadvantage of this strategy is that when our capacity to predict future natural disturbances is low, there is a higher probability of accidentally taking the forest ecosystem outside of the range of natural variability compared with a status quo forest management scenario. From a socio-economic perspective, another potential disadvantage is in creating irregular wood flows to the forest transformation industry. Nonetheless, in a context where the forest has been over-disturbed in the recent past, a forest management strategy involving fluctuating harvest rates could provide the means for faster ecosystem recovery compared with a status quo strategy. We recommend that the potential importance of disturbance pulses for boreal and sub-boreal ecosystems be more thoroughly investigated by future research to inform management and conservation policies.  相似文献   

16.
植物自毒作用及针叶林自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王强  阮晓  李兆慧  潘存德 《林业科学》2007,43(6):134-142
自毒作用是同种植物个体之间的一种化学作用,是植物经过长期适应环境和进化选择而获得的一种避免种内竞争的机制.针叶树是我国重要的用材树种,在对其长期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现:天然针叶林经常会出现生产力下降和天然更新障碍等问题.除轮伐期、采伐利用方式不当等原因外,针叶树凋落物和根分泌物长期向环境中释放大量次生代谢物质,而自然生态系统的排毒解毒机制受到人为干扰的影响,导致植物次生代谢物质的过量积累,进而产生了自毒作用,这也是许多作物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就自毒物质的种类、释放途径、作用特点、作用机理、检测方法、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针叶林自毒作用的研究现状等问题进行综述.认为对自毒作用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为解决困扰我们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尤其是在实现农林业可持续发展和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科学——21世纪森林科学的核心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25  
在阐述森林在全球生态环境中的地位和国内外人工林经营的教训基础上,论证了实行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实施方案.作者认为应以森林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指导,结合一系列现代科学技术,从森林生态系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和树木生长的生理生态学机制出发,根据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规律,对系统进行诊断,从而制定出相应的生态系统管理措施,以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的持续稳定和高生产力,使其既具有良好生态防护功能,又能长期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更多木材资源.  相似文献   

18.
中国滨海湿地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滨海湿地是海陆交界的生态过渡带,具有特殊的水文、植被、土壤特征。滨海湿地在我国滨海的9个省、2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均有分布。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滨海湿地面积579.59万hm2,占全国湿地面积的12.42%。由于人为开垦与改造、污染物排放、泥沙淤积和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原因,中国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面临诸多挑战。文章从滨海湿地的科学定义及分类入手,分析了现有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方法。从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2方面分别阐述了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针对现有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应从构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体系、滨海湿地生态特征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内在机制研究、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重复性计算、制图与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风景区的游憩活动和土地利用方式对风景区生态系统格局、过程和功能的影响,归纳风景区生态系统作用机制,提出应用耗散结构理论调控风景区内的环境与人的相互关系,以保证风景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性,实现风景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0.
2021年,中国政府宣布正式设立第1批国家公园,标志着我国生态文明领域又一重大制度创新落地生根,也标志着国家公园由试点转向建设阶段。国家公园是我国最重要的自然保护地类型之一,应实行严格的生态保护和管理。卢旺达国家公园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管理机制,总结分析其管理经验对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发展国家公园有一定借鉴意义。文中基于社会—生态系统(SES)框架,从外部的社会经济政治环境和内部的资源系统、治理系统等多方面对卢旺达国家公园管理绩效进行评估,并在分析其投资活动、社会绩效和生态绩效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对我国发展国家公园的政策启示,包括加快国家公园立法进程、理顺管理机制、完善生态系统保护制度、创新资金投入机制和打造品牌项目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