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华  张建 《内陆水产》2005,30(6):21-22
赤眼鳟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赤眼鳟属。其眼的上缘有一明显的红斑,也称“红眼”。它是长江名贵野生经济鱼类,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经过近3年的驯养试验,长江赤眼鳟已于2003年在泰兴市人繁成功。  相似文献   

2.
赤眼鳟池塘无公害养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华  张建 《水产科技情报》2005,32(4):191-192
赤眼鳟隶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赤眼鳟属,俗称“红眼”。它是长江名贵的野生经济鱼类,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泰兴市经过近三年的驯养试验,已于2003年取得长江赤眼鳟人工繁殖的成功,这对挽救长江濒危物种,开发新的养殖品种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陶桂庆  徐正东 《中国水产》2009,397(1):32-34
赤眼鳟又名红眼,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是长江名贵的野生经济鱼类。体呈长筒形、腹圆、后部较侧扁,上颌有小须2对、尾鳍分叉较深、体侧鳞片后缘有一黑斑,侧线鳞尤为明显,体色银白、背部略呈深灰、眼的上缘有一显著红斑,故名红眼。  相似文献   

4.
凌剑  陈玲 《内陆水产》2006,31(8):13-13
赤眼鳟外形似草鱼,腹部圆,头较小,因此,又称“野草鱼”。该鱼是各主要水系重要的野生经济鱼类.其食性杂,适温范围广,生长较快,肉厚刺少,出肉率高,肉质嫩,味道鲜,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捕捞强度的加大,野生的赤眼鳟数量越来越少。为恢复和保护赤眼鳟自然资源,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2003年以来,我国多家科研单位先后开展了赤眼鳟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的试验研究,现已相继获得成功,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根据各地的生产实践,将赤眼鳟无公害池塘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赤眼鳟池塘无公害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利用靖江市马桥前门休闲农庄水产试验场三口池塘进行赤眼鳟(图见彩中插2)无公害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三口池塘面积分别为1.8亩、2.1亩、2.3亩。池埂坡比为1:(2.5~3)、池底土质,池塘有效保水深1.5米,每口池配备1.5千瓦增氧机一台,具有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泰兴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通过3年的赤眼鳟生态高效养殖技术示范推广应用项目实施,形成了赤眼鳟成鱼无公害养殖技术操作规范。该规范规定了无公害赤眼鳟养殖中的环境条件,种苗放养,饲料要求和鱼病防治等技术。  相似文献   

7.
赤眼鳟,俗称“红眼鱼”、“火草鱼”等,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赤眼鳟属的唯一种。原先广泛分布于我省的钱塘江、苕溪和运河等水系,该鱼主要栖息于河流中下游广阔水域及湖泊、内河中下层水体,是传统的捕捞品种,也是江河水域优质土著经济鱼类之一。体型似草鱼,呈长简形,腹圆,后较侧扁,体色银白、背部略呈深灰、眼的上缘有一显红斑。该鱼肉鲜味美,  相似文献   

8.
赤眼鳟成鱼无公害养殖技术操作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泰兴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通过3年的赤眼鳟生态高效养殖技术示范推广应用项目实施,形成了赤眼鳟成鱼无公害养殖技术操作规范。该规范规定了无公害赤眼鳟养殖中的环境条件、种苗放养、饲料要求和鱼病防治等技术。  相似文献   

9.
李涛 《重庆水产》2009,(3):50-51
白甲鱼(Onychostoma simus Sauvageet Dabry)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白甲鱼属,主要分布长江中上游干支流,和珠江、元江水系,是产地的一种名贵经济鱼类。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其天然产量逐年下降。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一物种,近年来重庆市有关单位成功实施了白甲鱼的规模化人工繁畜,  相似文献   

10.
荷包红鲤(Cyprinuscarpiovar.wuyuannensis)属鲤形目、鲤科,是鲤鱼团鲤型的一个变种,因形似荷包而得名。该鱼头小、尾短、背高、体宽、脊部隆起、腹部肥大、体色全红,在江西省婺源县民间已有300多年的养殖历史,也是被农业部列为向全国推广的淡水优良养殖品种之一。荷包红鲤生长快、抗病力强,既具有食用价值,又具有药用、观赏价值,所以倍受消费者的青睐,现已推广至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养殖。当今,人们的消费观念正在转变,开始崇尚健康消费,发展荷包红鲤的无公害养殖将是必由之路。现将荷包红鲤的无公害池塘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池…  相似文献   

11.
岩原鲤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原鲤(Procyprisrabaudi)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原鲤属,俗称岩鲤、黑鲤、岩鲤鲍、墨鲤、水子、鬼头鱼。它是一种温水性、杂食性的鱼类,以其肉质鲜美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是目前长江上游地区重要的名优鱼类之一。近年来已有许多生产养殖单位取得了较好的生产结果,但都存在养殖周期长(需要3年才能上市),且产量不高(单产在200kg/667m^2左右)的问题。下面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介绍在池塘中如何提高岩原鲤成鱼产量并缩短养殖周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赤眼鳟,属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体呈长筒形、腹圆、后部较侧扁,体色银白、背部略呈深灰、眼的上缘有一显著红斑,故又名红眼。是江河水系主要优质经济鱼类之一,广东各水系均有分布,我市境内的梅江、韩江上游分布较多。该鱼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食性杂、养殖成本低、商品鱼售价高,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需求量大,天然捕捞产量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开发养殖赤眼鳟,既能提高池塘养殖效益,又可增殖保护江河野生种质资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3.
无公害乌鳢池塘标准化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鳢属鲈形目、鳢科,俗称乌鱼、才鱼、黑鱼等,是江河湖泊中最常见的底层肉食性鱼类。过去,由于其捕食其他草食性鱼类,因而常被当成池塘养殖的敌害鱼类。但是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最近几年来,在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都有非常广泛的养殖,成为了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目前,随着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生产健康、优质、无  相似文献   

14.
2007年,我们利用莱阳市淡水养殖试验场.1、2号2个池塘进行了赤眼鳟成鱼养殖试验,池塘面积分别为2000m^2(3亩)和3333m^2(5亩),水深1.5~2m,池底淤泥20cm左右,进排水方便。2007年2月下旬排干池水,清整池塘,每667m^2用生石灰100kg进行消毒,消毒后进水,每667m^2施放经发酵的鸡粪基肥150kg。  相似文献   

15.
赤眼鳟池塘养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投喂人工配合饲料,进行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池塘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普通养鱼池塘,放养平均规格35 g/尾的1冬龄赤眼鳟鱼种,放养密度15 000尾/hm2,混养部分鲢、鳙、黄颡鱼鱼种和青虾,投喂粗蛋白含量30%~32%的人工配合饲料,经240 d养殖,赤眼鳟平均规格达0.41 kg/尾,平均单产5 839 kg/hm2,平均养殖净利润34 586元/hm2.  相似文献   

16.
在池塘中将岩原鲤大规格鱼种养殖成尾均重为300g/尾的商品鱼,养殖周期为一年,通过试验得到了岩原鲤池塘成鱼养殖合适的放养规格、放养密度、产量、成活率及饵料系数等技术数据。  相似文献   

17.
胭脂鱼成鱼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正>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Bleeker)是我国特有珍稀鱼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长江的重要经济鱼类.其幼鱼体形独特,近年已成为国内外观赏鱼中的珍品.70年代以来,国内开展了胭脂鱼的移养驯化、人工繁殖及有关生物学的研究工作,但胭脂鱼成鱼池塘养殖尚未见专门研究.1990年《胭脂鱼全人工繁育技术》课题被列入“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作者在承担该项目研究中,开展了胭脂鱼成鱼池塘养殖试验.现将几年来开展试验的情况和结果汇总如下.  相似文献   

18.
赤眼鳟池塘健康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赤眼鳟池塘健康养殖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适当降低单产水平,配以滤食性鱼类、套养青虾的养殖模式和以加注新水为主的水质调控技术,满足优质、安全、节约、环保等可持续发展目标,体现了生态健康养殖的综合效果。  相似文献   

19.
兴凯湖大白鱼的学名为翘嘴红鲔,被称为我国四大淡水名鱼之一。兴凯湖大白鱼肉质洁白细嫩,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是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很高的名贵经济鱼类。同时,兴凯湖大白鱼也是受欢迎的养殖品种,它具有适应范围广、饲料易解决、生长快、抗病力强、上网率高等优点,以下介绍其成鱼池塘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20.
罗法刚 《内陆水产》2004,29(10):18-18
斑点叉尾鮰(Ictalurws punctatws)亦称沟鲶(Chanmel catfish)属,鲶形目(Siluriflrmes),鮰科(Ictaluridae)鱼类。斑点叉尾鮰天然分布区域在美国中部流域、加拿大南部和大西洋沿岸部分地区,以后广泛地进入大西洋沿岸.现在基本上全美和墨西哥北部都有分布,斑点叉尾鮰具有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易养殖、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