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直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我院积极稳妥地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改革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今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但从整体上看,我院的改革与发展仍面临不少的问题和困难。一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高效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尚未建立起来;二是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成果产业化尚处于初级阶段,科技与经济结合不够紧密;三是经费不足,制约了各项事业的发展;四是底子薄,离退休人员多,科研工作条件较差。要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只在通过深化改革,才能拓展发展空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强调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强大动力。因此,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仅是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需要,也是顺利实施“十五”规划的动力所在。本文谈谈“十五”期间福建省农科院深化改革的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2.
《河北农业科技》2009,(20):F0004-F0004
《现代农村科技》(原《河北农业科技》)自1972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面向基层,服务三农”的宗旨。期刊历经37年的发展,已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先进技术传播、优质农产品供求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3.
在新的发展形势之下,我国的林业事业即将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拥有很多非常好的发展机遇。我国的林业要想在21世纪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那就必须要积极的树立起我国林业事业的科技创新意识,加速推动我国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以科技创新来指导我国林业事业的发展,这样才能最终实现我国林业的现代化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央2004年“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指出:“要围绕增强我国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储备能力和转化能力,改革农业科技体制,较大幅度地增加预算内农业科研投入。”2005年“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指出:“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抓紧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这充分表明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对农业科研作用的充分肯定,给我们农业科技工作者以极大的鼓舞,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关于农业科技风险投资理论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创新促进农业科技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是我国农业科技金融创新的核心目标。农业科技风险投资理论体系是农业科技金融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在现有经济学、金融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农业科技风险投资的本质作为逻辑起点,对农业科技风险投资体系的构成要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农业科技风险投资的运作机理和外部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构建了我国农业科技风险投资体系和农业科技风险投资运作体系模型。该体系的构建有助于深化研究农业科技风险投资的运作机理,总结农业科技风险投资的运行规律,拓展风险投资理论的研究范畴;有助于利用所构建的体系模型指导未来农业科技风险投资实践,重点推进农业科技企业和风险资本的对接,解决农业科技企业筹资难题,加快农业新项目、新产品等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农业发展的转型。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经组织目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而在此次全国“两会”上,民建中央在《关于切实加强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金融服务的提案》(下称《提案》)中指出,其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金融服务水平低下,农经组织融资困难。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以制度重构为切入点,在优化农经组织融资环境的同时,从制度供给方面做好金融创新。  相似文献   

7.
《农家致富》2005,(15):1-1
农民要致富,最盼科技常入户。为跨过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难入户这“最后一道坎”.农业部把实施科技入户作为今年为农民办实事的首要工程,制定下发了《关于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的意见》。江苏省结合当地实际.按照“专家进大户,大户带小户,农户帮农户”的工作思路,在全省13个县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此项工程的实施将给广大农户带来诸多实惠:  相似文献   

8.
2008年3月18日,“广东省现代农业科技强县”的第一块牌匾落户侨乡广东高要,高要将成为该省首个现代农业科技强县建设单位。这是广东省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关于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落实科技部“新农村建设科技促进行动》和《关于“十一五”农村科技工作的指导意见》的总体部署,充分发挥科技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示范导向作用,打造区域农业强势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9.
杨直 《云南农业》2002,(8):28-28
2001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农业科技发展纲要》(简称《纲要》)(2001~2010年)。《纲要》总结了改革开放20多年来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针对新阶段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未来10年的奋斗目标。 改革开放20年,我国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为《纲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时期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跨度10年,与“九五”、“八五”的农业发展纲要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既是新形势下农业科技的改革和调整,又是新时期农业科技新的跨越。《纲要》……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取得了很大进步,据统计,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九五”以前为20%~30%,对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发展还很不平衡,转化的速度、程度和效果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管理体制问题农业科研单位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十几年来,尽管其管理体制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一些研究所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达到了一定的规模经营,在市场中占有一定份额…  相似文献   

11.
科技体制改革以来,在党中央关于“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指引下,农业科研单位积极投入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调整科研任务方向,开展科技攻关,取得了一大批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为农业的发展和服务“三农”做出了很大贡献。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正在成为农业发展的推动力量。这些科技成果的取得与农业科研经费的来源与使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2005年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在粮食大约增产的200多亿斤中,近一半的增产是来自科技的作用。“十五”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呈现加快发展态势,农业科研自主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涌现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应用的渠道初步打通,通过广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种田农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业科技风险投资的引入对于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换以及农业科技产业化具有重要作用,是解决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来源单一化与资金来源总量不足问题的关键。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现状农业科技创新的特点要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农业科技创新包括新品种、新技术或新方法的研究开发、试验、推广、生产应用和扩散等一系列前后相  相似文献   

14.
1978年的3月18日,邓小平倡导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中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历经33年春华秋实,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变革,我国科技实力得以大幅提升,科技领域涌现出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科技事业焕发出新的活力,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5.
农业部2005年12月22日宣布,“十五”计划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呈现加快发展态势.在五大领域涌现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16.
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是农业科技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概念的界定以及特征的分析,为风险投资介入农业领域,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企业的成长,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也为以后对农业风险投资体系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新的发展形势之下,我国的林业事业即将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拥有很多非常好的发展机遇.我国的林业要想在21世纪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那就必须要积极的树立起我国林业事业的科技创新意识,加速推动我国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以科技创新来指导我国林业事业的发展,这样才能最终实现我国林业的现代化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研究“十五”天津市农机化科技发展的基础上,根据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意见》(津政发[2005]36号)文件精神,提出了“十一五”加快天津市农机化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科技发展重点领域与关键技术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9.
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如何在科技扶贫中发挥作用,更好地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是摆在农业科技工作者面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本文结合辽宁省农科院多年来在科技扶贫中与阜新市开展的科技共建活动谈几点看法和认识。 一、充分认识科技共建既是市场经济新形势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内在要求,又是农业科技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有效途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指出: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关键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应用,加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结合,研究和开发一大批关…  相似文献   

20.
“十五”计划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呈现加快发展态势,在5大领域涌现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