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软组织肿瘤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08年12月至2012年12月间47例软组织肿瘤的穿刺活检标本病理诊断与相应病例的手术切除标本病理诊断对比,评价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分析肿瘤组织形态特征以及恶性肿瘤中G1、G2和G3分级对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符合率的影响。结果 47例穿刺活检标本的诊断符合率为83.0%(39/47);无法评估诊断6例(12.8%),错误诊断2例(4.2%)。硬化性病灶的诊断符合率最高(91.7%),其次是实质非硬化性病灶(86.4%),囊性病灶的诊断符合率最低(69.2%);良、恶性病灶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1.8%和84.0%。恶性肿瘤组织学不同分级的诊断符合率是G1级57.1%、G2级90.0%、G3级100.0%。结论经皮芯针穿刺活检是诊断软组织肿瘤的一种安全、准确、快捷、可靠的重要检查方法;硬化、实体病灶和G2、G3分级肿瘤诊断符合率较高,但对于术前CT、MRI表现为有液平的囊性病灶和FNCLCC G1分级的恶性肿瘤者,不推荐采用芯针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技术在甲状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彩超引导下采用Tru-Cut活检针对65例甲状腺肿块患者进行经皮穿刺甲状腺活检(CNB)。结果穿刺成功率为96.9%,病理确诊率95.4%,临床和病理符合率为71%,纠正率29%,且无任何并发症。结论彩超引导下出针穿刺活检是一种全面准确、安全、简便的诊断甲状腺疾病的方法,并为正确指导治疗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超声与核磁共振(MRI)在诊断乳腺良性和恶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超声及MRI检查68例患者的73个乳腺肿块,并与术后病理活检结果相比较.结果 68例经病理活检诊断:恶性病灶30个,良性病灶43个.其中恶性病灶与良性病灶的MRI曲线类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病理活检诊断结果比较,超声诊断的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86.0%,准确度为84.9%;MRI诊断的敏感度为93.3%(28/30),特异度为93.0%(40/43),准确度为93.2%(68/73).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具有简便、直观、价廉的优点,而MRI增强扫描比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更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可降低误诊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留置套针经胸壁穿刺肺活检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经胸壁肺活检对诊断肺部疾病的价值。在模拟机定位指引下留置套针经胸壁刺入病灶中心,然后再用细针进行反复抽吸肺组织。结果:34例肺部病灶均获得得活检组织,病理检查结果17例为肺癌,5例结核,1例结节病,11例肺炎症。结论:留置套针经胸壁穿刺定位准确,可直接取得病理组织,阳性率高,并发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BI-RADS分级,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X线钼靶对鉴别乳腺肿块的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X线钼靶成像对300例共356个乳腺病灶进行检查,利用BI-RADS分级诊断标准进行评估,并与病理结果作对比。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肿块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84.6%(126/149),特异性为85.0%(176/207),准确性为85.1%(303/356);X线钼靶诊断乳腺肿块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86.6%(129/149),特异性为84.1%(174/207),准确性为85.1%。(303/356);两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pa一致性分析结果为:K=0.9768(〉0.75),高度一致。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与X线钼靶检查应用BI-RADS分级诊断乳腺肿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宫腔镜子宫内膜定位活检对早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意义。方法对180例疑诊为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同时采用宫腔镜子宫内膜定位活检和诊断性刮宫检查,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作对照分析。结果 180例中,26例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为早期子宫内膜癌。宫腔镜子宫内膜定位活检诊断结果为早期子宫内膜癌者26例,宫颈管受累25例,检出率分别为14.4%、13.9%,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0%、96.2%。B超诊断结果为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有14例,宫颈管受累13例,检出率分别为7.8%、7.2%,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3.8%、50.0%。宫腔镜子宫内膜定位活检对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检出率和诊断符合率均高于诊断性刮宫检查(P〈0.05或0.01)。结论宫腔镜子宫内膜定位活检能够直接观察到病灶部位的生长部位、生长状态、病灶大小,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对早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良性肿瘤的影像学及临床特征,提高乳腺良性肿瘤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13例经手术或细针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乳腺良性肿瘤的影像学资料。其中113例行全数字化钼铑双钯X线摄影,55例行彩超检查,12例行乳腺导管造影。结果全数字化钼铑双靶X线摄影发现良性肿瘤91例,其中诊断:纤维腺瘤63例,错构瘤7例,脂肪瘤10例,大导管乳头状瘤11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29例,其中诊断:纤维腺瘤13例,脂肪瘤6例,大导管乳头状瘤10例。结论乳腺良性肿瘤的共性影像学表现为边界清楚光滑的肿块或结节影,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周围可见薄且均匀的晕圈征。但各种乳腺良性肿瘤又具有不同的影像学及临床特征,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囊、实性肿块的鉴别具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实时弹性成像(UE)对乳腺肿瘤良恶性的诊断意义。方法对234例发现乳腺肿瘤女性患者的264个病灶进行UE检查及病理活检复检,比较经UE检查的评分与病理活检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 264个病灶中,经UE检查诊断为恶性肿瘤97例,良性肿瘤167例;病理检查诊断为恶性肿瘤100例,良性肿瘤164例,两者的诊断结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73,P>0.05);UE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总符合率为96.6%,其中诊断良性乳腺肿瘤的符合率为98.2%,诊断恶性乳腺肿瘤的符合率为94.0%。结论 UE技术有助于乳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乳腺肿块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56例乳腺疾病患者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临床资料。结果156例患者乳腺超声检查肿块检出率为100%,病灶最小为0.42cm×0.35cm,最大为5.32cm×3.31cm。156例乳腺肿块患者中,良性者108例,恶性者48例。良性肿块诊断符合率为90.7%(98/108),恶性肿块诊断符合率为87.5%(42/48)。良、恶性肿块在肿块周围、内部的血流信号及钙化灶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以下简称MS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小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2例肺结节行MSCT引导下穿刺活检,对活检标本行病理学检验.结果 32例患者中17例为恶性肿瘤,穿刺确诊15例,与手术病理相符14例;15例良性病变,穿刺确诊15例.对恶性及良性病灶的灵敏度分别为88.24%和100%.结论 对肺部小结节病变,MSCT引导下经皮经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准确的诊断肺结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经腹部结合经阴道彩色B超在瘢痕子宫妊娠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将50例疑似瘢痕子宫妊娠的患者分别经腹部彩色B超和经阴道彩色B超进行检查,并将其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作比较。同时,在B超引导下行注药杀胚灭活术或刮宫术。结果 50例经病理检查,均确诊为瘢痕子宫妊娠。经阴道彩色B超诊断瘢痕子宫妊娠的符合率高2于经腹部彩色B超(92.0%vs 78.0%,χ=3.843,P〈0.05)。经彩色B超检查分析,46例瘢痕子宫妊娠患者中妊娠物大小为0.8 cm×0.7 cm×0.5 cm~6.4 cm×5.7 cm×6.0 cm;妊娠物周边血流阻力指数(RI)为0.33~0.65;子宫下段瘢痕处肌层厚度为0.14~0.57 cm,距宫颈内口1.5~6.5 cm。18例肌注甲氨蝶呤与口服米菲司酮联合应用,17例行B超监视下清宫术,15例行局部穿刺治疗。结论经阴道彩色B超诊断瘢痕子宫妊娠的符合率高于经腹部彩色B超;二者联合检查则可获取更加全面、清晰的图像,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经腹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颈肿物的临床诊断.方法 对49例临床疑诊的宫颈肿物分别进行经腹部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宫颈细胞学病理检查和组织活检,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9例宫颈肿物均经病理证实,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出25例,漏诊24例,诊断率51.0 %(25/49),漏诊率49.0%(24/...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高精细血流成像联合弹性成像技术对小乳癌诊断的符合率。方法选取直径小于2.0 cm的乳腺结节女性患者90例,以检查时间为序,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在二维超声检查的基础上联合高精细血流成像及弹性成像技术对乳腺结节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对照组采用常规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结节的性质特征进行分析判断。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标准,比较2组检测方法对乳腺小结节性质诊断的符合率。结果观察组45例,超声诊断良性者39例、恶性6例,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7.8%;对照组45例,超声诊断良性者37例、恶性8例,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6.7%。观察组诊断符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乳癌,超声高精细血流成像技术联合弹性成像技术诊断符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切割针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的效果。方法:采用AUTOVACl8G自动弹簧切割针进行CT引导,在31例中活检出32个胸部病灶组织作病理检查,观察其穿刺准确率及并发症。结果:31例切割针CT引导经皮肺穿刺对肺部病变诊断阳性率为81.3%,并发症发生率28.1%,并发症主要为能自行吸收的气胸。结论:切割针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具有诊断阳性率高、并发症轻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钼钯、电脑红外线通照和定位穿刺与病理对照研究来估价检测乳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材料与方法:62例乳腺肿块患者中,X线钼钯摄片诊断乳腺癌39例,准确率为90.7%;电脑红外通照诊断乳腺癌37例,准确率为83.7%;定位穿刺诊断乳腺癌4l例,准确率为95.3%。结论:钼钯、电脑红外透照和定位穿刺联合应用,可早期发现乳腺癌,提高诊断隐匿性乳腺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了解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晚期乳腺癌原发灶的效果。方法:对8例采用JC型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治疗晚期乳腺癌原发灶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等指标平稳。8例均得以随访,随访3个月时,6例乳腺肿物略有缩小,2例缩小近30%;随访6个月时,2例乳腺肿物缩小30%,4例缩小50%,2例乳腺肿物消失;随访1a时,2例乳腺肿物缩小70%,6例肿物消失。随访期间肿物细针穿刺细胞学或空心针活检结果均为坏死组织,无肿物的局部复发。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晚期乳腺癌原发灶的副作用少,近期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检查(TRUS)及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多点穿刺取活检术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IEMNS G20型B超机,EC9—4型传感器,对2953例14~90岁(60.53±2.58岁)前列腺疾病患者进行经直肠超声检查;对64例经直肠超声发现前列腺周缘区有低回声结节、前列腺特异抗原(PSA)〉4ng/ml和/或直肠指检(DRE)异常的患者,应用16—18GA导针器、18G×20cm活检针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对1例精囊腺囊肿(大小约4.1cm×3.6cm×5.8cm)在经直肠B超定位下穿刺治疗。结果:①根据声像图变化分析:前列腺呈炎性改变1127例;前列腺增生1069例,其中轻度增生(3.6cm〈上下径〈4.0cm;2.6cm〈前后径〈3.0cm)715例、中度增生(上下径≥4.0cm;前后径≥3.0cm)354例;前列腺实质性占位病变待查67例;前列腺囊肿2例;精囊腺囊肿(大小约4.1cm×3.6cm×5.8cm)1例。②64例经直肠B超引导前列腺活检,检出前列腺癌28例(占43.75%),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相符;良性前列腺增生32例(占50.00%);前列腺炎4例(占6.25%);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③精囊腺囊肿1例(大小约4.1cm×3.6cm×5.8cm)在经直肠B超定位下穿刺抽液45ml,并注入无水酒精10ml促使囊壁蛋白凝固,1月后复查无复发。结论:TRUS可清晰分辨内、外腺,能精确测量前列腺体积,有助于前列腺增生的确诊;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多点多部位穿刺活检术,无需麻醉、痛苦小、是一种安全的检查方法,有助于前列腺疾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术后病理证实的乳腺癌119例,乳腺良性肿瘤47例,分析其声像图特征。结果超声诊断乳腺癌111例,误诊8例,良性肿瘤44例,误诊3例。超声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特异性及敏感性分别为93.4%、84.6%及97.4%,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3%和93.6%。边缘毛刺、纵/横比≥1、后方回声衰减、沙砾样钙化、RI等指标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对肺内病灶行CT导向经皮肺穿刺活检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在CT导向经皮肺穿刺活检39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97例经皮肺穿活检中,经病理证实恶性肿瘤166例,炎性病变120例,结核101例,10例未作出诊断,诊断率96.6%。结论:CT导向经皮活检有较高的诊断率,同时也是安全实用的技术,值得在有条件的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超微血管成像(SMI)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对乳腺实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81例患者102个乳腺实性结节行SMI及CDFI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用Adler标准进行评级.结果 SMI分级与CDFI分级诊断乳腺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1.19%vs 60.66%、88.57% vs80.49%、70.59% vs 68.63%、91.11% vs 82.22%、54.39% vs 57.89%.SMI分级与CDFI分级曲线下面积、标准误、95%可信区间分别为0.807 vs 0.763、0.041 vs 0.047、0.717 ~ 0.879 vs 0.669 ~ 0.8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MI分级诊断对乳腺实性结节的诊断效能高于CDF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