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区域差异的相关文献,发现不同学者由于选取了各异的方法研究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区域差异,得到了不尽相同的研究结论.已有的研究中,有的数据资料时间跨度过短,有的虽然所研究的时间跨度较大,但对最近几年的研究较少,没能够反映出当前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的动态变化;并且有关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分解,特别是分解模型构建研究,仍有待进一步加强.未来研究方向可能是如何科学构建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分解模型,将区域支出因素纳入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影响因素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2.
李永波  魏永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935-5936
[目的]为了了解甘肃省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来源。[方法]基于基尼系数、均值对数偏差指数和泰尔指数分析了甘肃省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并对上述指标进行了分解。[结果]甘肃省1998~2005年的基尼系数没有超过0.3,农村居民处在“相对平均”时期,其收入差距主要是由家庭经营收入引起,其次是工资性收入,在空间上主要是区域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所致。分析结果还显示出甘肃省农村居民收入差异在总体上呈现减小的趋势,与全国的趋势正好相反。[结论]甘肃省区域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差异性造成区域间农业收入不平等,进而成为区域间收入分配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农村居民收入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基尼系数泰尔指数为指标,分别对1990~2000年江苏省农村居民收入状况和2000年江苏农村居民现金收入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90~1995年,基尼系数从0.269 394下降到0.179 993;1995~2000年,基尼系数从0.179 993增大到0.272 386;江苏省农村居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区域内部,区域间农村居民收入差异不大;农村居民收入差异的大小随文化程度提高呈现“倒U”形。  相似文献   

4.
利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这两种研究居民收入差异的基本方法对甘肃省农村居民收入差异进行分析,并对泰尔指数进行分解。结果显示甘肃省2000—2009年农村居民的基尼系数没有超过0.3,处在“比较平均”的范围内,且有下降趋势,与全国大形势相反。泰尔指数的变动趋势与基尼系数一致,其分解分析显示农村居民收入差异的主要形成因素是地域差异。而甘肃省区域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是造成区域间农业收入不平等,进而成为区域间收入分配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目前四川省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研究欠缺的现状,对1998—2010年农村居民收入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分析.通过相对差异和绝对差异测算法的计算,发现四川现有的5个经济区域农村居民收入具有绝对差异增加和相对差异缩小的趋势,并借助σ收敛检验相对差异缩小的情况;在绝对β收敛检验下,发现初期收入低的区域比收入高的区域增长更快;条件β收敛检验结果表明,经济作物耕种面积、机械总动力、畜产品产量和乡镇企业收入等变量的增加对收入增长产生正影响.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石首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现状进行纵向对比分析,发现农民收入水平存在明显差距、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和农民文化素质低等问题。着重分析了上述问题的成因,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育新型农民、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品牌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差异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占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村居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消费群体。其消费需求的增长和结构变化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但近年来农村居民消费比重偏低,农村市场启而不发。本文分析了我国不同区域、不同收入层次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倾向的差异.指出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导致农村居民内部消费差异扩大的重要原因,最后提出激发农村居民消费潜力的有针对性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总量及来源结构进行分析后发现,1999年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呈扩大之势。从战略的高度讲,缩小区域农村之间差距主要应采取如下一些对策:以财政投资为主,着力普及农村十二年义务教育,重点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以“丰”字型的城市经济发展战略为轴心,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步伐;以中央财政为主,有计划分步骤地在中西部地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以农业产业化为龙头,加快中西部地区非农产业发展;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切入.最,深化中西部地区农村税费改革;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基调,走城乡协调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杜华章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569-11573
以2008年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生活消费支出及其结构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因子分析,得出该地区16个城市在7项指标上的因子得分及城市排名;再运用K-Means聚类分析,将长三角地区分为3个层次,分析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消费支出及其结构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优化农村消费结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提高渔业碳生产率的问题,测算1978—2011年我国沿海11个省市的渔业碳生产率,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渔业碳生产率整体在逐年提高,但各省市间的渔业碳生产率水平差异较大。天津、江苏和山东的渔业碳生产率排名前3位,广西、海南和浙江排在最后;从海域视角看,呈现出由渤海、黄海和东海到南海渔业碳生产率逐渐降低的趋势。对我国沿海渔业碳生产率水平有显著正向影响效应的因素主要有渔业发展水平(0.023)、产业结构(0.438)、对外开放度(0.044)和技术进步(0.760)。从低碳渔业经济模范市、渔业科技进步和渔业外贸3个方面提出了提高我国沿海渔业碳生产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依据《2009年河北统计年鉴》中关于农民纯收入的相关数据,选取地区生产总值x1、第一产业总产值x2、第一产业就业人数x3和生产性大牲畜头数x4等7个指标,对影响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区生产总值x1、第一产业总产值x2与人均纯收入正相关,影响程度最大;非农行业总产值x5、地方财政支出x6是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农民个人固定投资总额x7虽与农民收入呈正相关,但影响程度较小;第一产业就业人数x3和生产性大牲畜头数x4的回归系数为负,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呈负相关。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提高农民纯收入的对策建议:一是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第一产业发展,提高地区生产总值;二是拓宽非农经济发展渠道,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三是加大地方财政支出,拓展"三农"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2.
张吉庆  喻科  何伦志 《安徽农业科学》2013,(14):6509-6511,6515
根据新疆历年统计年鉴数据,从城乡居民收入变动、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城乡居民收入差额变动、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动4个方面分析了新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变化情况,并分析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指出自然地理条件、城乡隔离、教育投入差距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缺乏是导致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王术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11866-11867,11877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当前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进行分析,以2001、2006和2011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数据为依据,从时间和地域空间两个维度对我国各地区居民消费情况进行排名分组。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不平衡问题越来越严重,政府应积极实施缩小区域消费差异的政策。  相似文献   

14.
王术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11866-11867,11877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当前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进行分析,以2001、2006和2011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数据为依据,从时间和地域空间两个维度对我国各地区居民消费情况进行排名分组。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不平衡问题越来越严重,政府应积极实施缩小区域消费差异的政策。  相似文献   

15.
郇正军  李望晨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574-11576,11626
根据31省区统计资料得出简要形势分析。以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趋势预测为实证算例,结合增长特征、三和法、最小二乘回归等途径优选和识别修正指数曲线与二次抛物线趋势拟合模型,与灰色法作比较,进行了组合预测实证与定性优化分析,以探求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空间分布、时序变化差异以及时序演化趋势规律,为经济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选取1990-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时间序列数据及截面数据的基础上,利STATA 11中的聚类分析方法,分别对各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分析,就如何促进我国农村居民合理消费,以此拉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民增收与城镇化发展的动态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阔  胡凯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2091-12092
在建立VAR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来刻画城镇化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呈较强的正相关。因此,在当前条件下,加速推进城镇化发展是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地了解甘肃省农村居民内部层级之间的差距,按照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高低将甘肃省农村居民收入分为低收入组、中低收入组、中等收入组、中高收入组和高收入组五组,根据收入分组数据和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八方面指标通过灰色关联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收入增加使得低收入组的农村居民对食品的消费更加突出。相比之下,高收入组的消费结构更加完善,各个类型的支出较为均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