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杉木幼林施肥试验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浙江省遂昌县湖山乡林场杉木林4年施肥试验表明:施用复合肥和钙镁磷肥能明显促进杉木幼林生长。4年生杉木幼林树高生长分别比对照增加66.7%和72.9%,地径生长分别比对照增加98.9%和105.9%;7年生杉木幼林树高生长分别比对照增加74.4%和88.7%,地径生长分别增加69.9%和63.5%.钙镁磷肥对杉木生长具明显后效作用。尿素和氯化钾肥对杉木幼林生长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针对杉木进入中龄林后对林地土壤养分消耗大的缺点,在17年杉木林分中进行不同施肥量对杉木生长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肥能有效地促进林木生长,对林分生物量有较大的影响。施肥抚育是杉木中龄林分重要的营林措施,是培育杉木大径材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施肥对杉木幼林生长效应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倜 《青海农林科技》2007,(1):17-18,22
杉木林进行4a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复合肥和钙镁磷肥能明显促进杉木幼林生长。4a生杉木幼林树高生长分别比对照增加67.4%和73.9%,地径生长分别比对照增加96.8%和103.7%;7a生杉木幼林树高生长分别比对照增加64.6%和88.7%,地径生长分别增加76.1%和69.1%,钙镁磷肥对杉木生长具明显后效作用。尿素和氯化钾肥对杉木幼林生长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吴晓明  许康生  王小民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790-10791
[目的]探究杉木人工幼林的施肥技术及其效益分析。[方法]在对7年生杉木人工幼林的施肥对比试验中,设3种施肥处理:钙镁磷肥500g/株、尿素250g/株和磷肥250g/株+尿素125g/株,不施肥为对照,采用挖环状沟施肥法,年底11月根据树高生长和胸径生长量调查,计算各试验区立木材积和蓄积量。[结果]施肥5年后杉木人工林的立木蓄积量,以施磷肥处理的效果最好,比对照区年均增加立木17.13m3/hm2,净产值增加33776元/hm2;磷肥+尿素混合施效果次之,比对照区年均增加立木9.04m3/hm2,净产值增加16284元/hm2;施尿素对林木作用不大,仅比对照区年均增加立木2.38m3/hm2。[结论]磷肥施用效果最佳,施入后杉木人工幼林的林木生长平稳.其效果随时间的推移越趋明显。  相似文献   

5.
在杉木幼林地套种大豆试验中,作了大豆的品种选择、施肥和除草剂试验,并相应地进行了土壤分析和小气候观察,调查了杉木幼林的年生长量。研究结果表明:套种大豆早熟品种以坎山白最好,在4月5日播种为宜,株行距采用50cm×50cm,每穴3株最佳;迟熟品种以野猪戳最好,在5月15日前后播种为宜,株行距采用33cm×33cm为宜,每穴2~4株都可。以钙镁磷肥作基肥有显著的增产效果,以尿素、草木灰作追肥,则增产效果不明显。除草剂以来草克8ml/hm~2除草效果最佳,除草率达82.46%,并且对杉苗、豆苗安全无害,比人工除草省工省钱。另外,杉木幼林地套种大豆,可以明显改善小气候,改良土壤,促进杉木生长,杉木幼树株高当年生长量约可增加34.6%。  相似文献   

6.
不同施肥处理对杉木高世代优良种源幼林生长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杉木高世代优良种源子代4年生林分进行施肥试验,经2年生长期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A3、B3、C3处理对幼树高、胸径、冠幅生长的影响与对照比较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表现出良好的后续生长效应,B2、C2处理对胸径、冠幅生长保持良好持续效应,说明适当N、P、K配比能对个体的胸径生长有更好持续效果,其他处理的持续效应相对较弱,与对照比较不显著。采用尿素与复合肥按1∶2混合0.75 kg/株施肥量的经济性状较好,2年生长期胸径生长量可高达5.2 cm、树高生长量达2.5 m,且对个体后续生长持续时间更长,可为杉木生产经营与低产林分提高生产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不同质量浓度石墨烯与复合肥混施对1、3年生杉木幼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杉木幼林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比较100、30、20 mg·L-1石墨烯(0.5 L·株-1)与复合肥(50 g·株-1)混施(A1~A3处理)对杉木幼林树高、地径和冠幅生长的短期影响,以仅施复合肥为对照(CK)。[结果]随着石墨烯浓度的增加,1年生杉木幼林平均地径增幅先降低后升高,A1处理有利于其地径生长;A3处理则有利于树高及冠幅生长。随着石墨烯浓度的增加,3年生杉木幼林平均树高和冠幅增幅逐渐升高,A1处理有利于其树高和冠幅的生长;A2处理有利于地径生长。方差分析表明,混施对1年生杉木幼林地径生长及3年生幼林树高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结论]适宜质量浓度的石墨烯与复合肥混施有利于杉木幼林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不同施肥方式对杉木幼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五处理四重复的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杉木幼林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有利于杉木幼林生长,施肥对1、2、3、5年生树高生长和5年生胸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方差分析均达到了极显著差异,多重比较均为施肥与不施肥之间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不同施肥方式对生长影响不大,1~2年生施追肥比施基肥稍好,3~5年施基肥比施追肥好些,但差异均不显著。不同施肥量对杉木幼林有一定的影响,肥量多者更有利于杉木的生长,但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9.
在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采用裂区区组设计,以肥料品种为主处理,以施肥量为副处理,开展杉木幼林施用螯合型复合专用肥与通用型复合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肥能促进杉木幼林的生长,而且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生长效果越好;施专用肥比施等养分量的通用型复合肥的增产效果更为明显,而且长势旺盛;Ⅰ型专用肥(N∶P2O5∶K2O=12∶12∶6)和Ⅱ型专用肥(N∶P2O5∶K2O=15∶9∶6)的施用效果没有差异,适宜的施用量为每株450~600g。与施450~600g等养分量的农用普通型复合肥相比(基本等价投入),施用后前2a的未成林阶段,林分树高、胸径分别提高3.54%~9.84%和5.27%~15.08%;施肥后4a,林分进入6a生幼林阶段,则林分总体平均树高、胸径、材积分别提高6.64%~13.67%、4.47%~9.36%和23.26%~26.71%;专用肥的肥效可以持续4.5~5a,比常规化肥的肥效可长0.5a。  相似文献   

10.
应用平均标准木法和样方收获法对福建南亚热带不同杉木混交林幼林的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混交类型中,杉木×巨尾桉、杉木×米老排两混交类型具有较高生产力,依次为6.46t·hm(-2)·a*(-1)和5·79t·hm2·a(-1),是值得南亚热带林区推广的两种针阔混交模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杉木人工林的经营管理提供指导。[方法]对3种不同抚育方式(全面铲草、铲草+化学除草、割草+施肥)下杉木幼林的生长量及抚育成本进行比较,确定其最佳抚育方式。[结果]3种抚育方式下,杉木幼林的平均树高分别为3.8、5.0、4.2m,平均胸径分别为5.0、6.4、5.3cm;铲草+化学除草抚育方式杉木幼林的单株材积最高,达0.00970m3,分别为全面铲草和割草+施肥抚育方式杉木幼林单株材积的2.29和1.66倍;割草+施肥抚育方式投资最高(4900元/hm2),其次为全面铲草抚育方式(3600元/hm2),铲草+化学除草抚育方式投资最少(2250元/hm2)。[结论]南方林区杉木幼林的最佳抚育方式为人工除草+化学除草。  相似文献   

12.
杉木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速生丰产用材树种。对20年生杉木近熟林分进行密度、施肥实验,并对试验后6年的生长结果进行总结,为杉木大径材培育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罗田垂枝杉人工林为对象,采用树干解析、枝解析和生物量测定等方法,在构建胸径、树高、材积、侧枝生长量、着枝角度生长模型及材积和生物量预估模型的基础上,分析罗田垂枝杉的生长过程和生物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罗田垂枝杉胸径和树高生长曲线呈“S”型,速生期分别为8~11 a和3~6 a,最大连年生长量分别为0.75 cm和0.75 m;材积生长曲线呈“J”型,12 a后进入速生期,25年生罗田垂枝杉材积生长量为0.1310 m 3,但并未达到最大值;侧枝基径和枝长分别在1年生和3年生的平均生长量最大,分别为0.95 cm和55.80 cm,随后逐年减缓,生长6 a后趋于停滞;在1年生侧枝着枝角度为65.9°,2~4 a逐年增加20°左右,5~6 a时基本保持不变,着枝角度最大值为130.9°;罗田垂枝杉的树干生物量和地上部分总生物量模型预估均有较好的效果,但枝、叶和树冠生物量的拟合优度较低,反映出罗田垂枝杉侧枝和叶生物量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
杉木毛竹混交复层林生物量和结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本文对杉木(20年生)毛竹混交林各项经营模式林分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及其结构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经营杉木毛竹混交林,调整适宜杉木密度,不仅能提高杉木生长量也极有利于毛竹生长,其中在杉木近熟林时最适宜的杉木密度为870株/hm2左右,具有最大的总生物量,比杉木纯林大1.43倍,并能提高光能和土壤营养空间利用.杉木毛竹复层混交林是我国南方各省区重要的混交林模式.  相似文献   

15.
根据安曹下杉木丰产林全林林窗样地调查资料,分析了杉木林林窗的大小结构、形成方式及林窗形成木的数量特征。结果表明,在安曹下杉木林中,林窗的面积为22.75-319.92 m2,平均面积为102.3 m2,林窗大小多为50-200 m2,其中以50-100 m2所占的数量比例最大,且所占的面积比例也最大;林窗形成方式由砍伐形成的最为普遍,占形成木总数的70.45%,其次是由于枯立而形成的,占22.73%;林窗大多由1株形成木形成,平均每个林窗拥有形成木1.33株。  相似文献   

16.
丁洪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30):136-138
[目的]研究杉木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动态变化。[方法]以闽北杉木林为研究对象,在典型区域设置46块样地,采用收获法测定46株标准木的生物量,林龄为5~33年。[结果]建立了闽北杉木器官及整株生物量与测树指标(胸径和树高)的回归模型;除树枝和树叶外,其他器官(树干、地上和树根)及整株的回归效果良好;随着林龄的增加,器官及整株生物量逐渐增加,在林龄为40年左右时达到稳定,同时构建了林木生物量与林龄的回归模型;随着林龄的增加,树干生物量的比例逐渐增加,其他器官生物量的比例逐渐减小,并在林龄为25年左右达到稳定。[结论]随着林龄的增加,杉木生物量及其分配呈现可预测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揭示岩性土壤与杉木生长的关系,为系统培育杉木速生丰产林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通过方差分析,对6类不同岩性发育的土体上11年生杉木生长和生物量进行研究。地上部分生物量的测定采用皆伐实测法,即逐株砍伐并分别测定其树干(带皮)、树干(去皮)、树枝(带皮)和叶的鲜重,按形态学部位分上、中、下分别取干(去皮)、皮、枝和叶的样品,测定含水率,然后换算成各自的干重,累计即得地上部分的总生物量;地下部分生物量指的是根系生物量,其测定方法采用全株挖掘法,取平均木大、中、小根系的混合样测定含水率,后换算成干重。生物量含水率的测定均采用烘干法。[结果]6类不同岩性发育的土体对杉木的高、径生长及生物量效应影响不同,其中,长石石英砂岩平均树高为523.270 cm,平均胸径为4.720cm,平均单株生物量为5.059 kg;玄武岩平均树高为511.570 cm,平均胸径为4.650 cm,平均单株生物量为4.848 kg,生长良好,以下依次是石英砂岩、变余砂岩、第四纪红色黏土和煤系硅质砂页岩,且后2类岩性差异较小。岩性对单株各器官生物量影响最大的是根,其次是去皮干,再次按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全株、叶、干皮和带皮枝。[结论]长石石英砂岩和玄武岩对杉木生长最有利。  相似文献   

18.
凹叶厚朴杉木混交林的水文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凹叶厚朴杉木混交林各经营模式林分的林冠层、灌木层、草本层和枯枝落叶层以及林地土壤贮水性能研究分析结果表明 :混交林各模式林分涵养水源能力均优于杉木纯林 ,其中以行间混交模式最好 ,地上部分持水量 36.30 t· hm-2 ,0~ 60 cm土层最大贮水量 2 1 7.2 6mm,林分涵养水源效益 1 53.1元· hm-2 · a-1,0~ 2 0 cm土层稳定渗透系数 8.9mm· min-1.  相似文献   

19.
针对广东省仁化县杉木商品材资源质量不高的现状,分别从杉木商品林的林龄结构、林分质量、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评述,并从技术、政策和资金等角度提出了经营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湖南省国有林场杉木中龄林为研究对象,利用For Stat(统计之林)软件进行Weibull函数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湖南省国有林场杉木中龄林材积结构服从Weibull函数分布,并采用数量化方法 I建立了林分蓄积量预估模型,为科学营林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