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叶菜类蔬菜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菜类蔬菜是易腐难贮的农产品。概述了影响叶菜类蔬菜采后贮藏保鲜的主要因素,并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叶菜类蔬菜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保鲜技术,以期为今后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颖荣  谢晶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19):107-111
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但是其组织结构和生理特性使其容易发生腐败变质,因此采后蔬菜的保鲜效果对后期的贮藏加工十分重要.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从物理保鲜技术、化学保鲜技术、生物保鲜技术3个方面对采后蔬菜的保鲜方法进行综述,同时指出目前国内蔬菜保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未来采后蔬菜的保鲜技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主要从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及复合方法四个方面概述冬枣贮藏保鲜的主要技术及其研究进展,介绍各保鲜技术的原理及优缺点,并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为冬枣的贮藏保鲜研究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绿茶保鲜技术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绿茶保鲜技术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农产品保鲜技术正向着综合控制的方向发展,其中包括物理控制、化学控制、生物控制等;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贮藏保鲜剂将向高效、天然、营养型方向发展,此类天然食品保鲜剂将逐步或部分取代目前使用的化学合成保鲜剂。绿茶常温贮藏保鲜是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共性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找到易于推广应用、成本低廉、绿色高效的绿茶保鲜方法。研究常温条件下的绿茶生物保鲜方法应是解决绿茶常温保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水蜜桃采后保鲜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水蜜桃采后生理及影响其贮藏品质的因素。从预冷技术、涂膜保鲜技术、化学保鲜技术、温度控制保鲜技术、气调贮藏、减压贮藏、生物保鲜技术等方面,阐述桃果实贮藏保鲜技术研究现状,并对桃果保鲜未来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北方常见浆果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浆果保鲜的的方法方面,对浆果贮藏保鲜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总体来看,浆果类水果物理贮藏的方法包括低温贮藏、气调贮藏和高压贮藏,化学贮藏方法包括化学药剂、保鲜剂和激素处理,考虑到化学药剂的残留对人体的影响,近几年来,科研人员进一步探索开发出生物保鲜技术,并获得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对当前浆果保鲜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蔬菜的营养价值极高,但采后蔬菜容易变质腐烂,如不能有效地保鲜就会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因此蔬菜保鲜技术至关重要。目前,冰温保鲜、热激处理、加钙保鲜处理等技术在蔬菜保鲜方面应用较广,植物天然激素和基因工程保鲜等方面的研究也有一定进展。综合国内外的研究,从物理、化学、生物3个方面阐述了蔬菜采后保鲜的各种方法及特点,同时指出各自存在的问题,并对蔬菜保鲜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从冬枣贮藏保鲜的方法和影响其贮藏保鲜的因素等方面,对冬枣贮藏保鲜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总体来看,冬枣贮藏保鲜的物理贮藏方法包括低温贮藏、气调贮藏和减压贮藏,化学方法中包括一些化学杀菌剂、保鲜剂和激素处理,考虑到化学药剂的残留对人体的影响,近几年来,科研人员逐步探索开发冬枣采后生物防治领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论述了影响冬枣保鲜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冬枣自身因素、农业技术措施和环境条件等,并对当前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蔬菜采后容易变质和腐败,如果保鲜不当就会造成大量的浪费,所以蔬菜保鲜技术的研究在食品领域至关重要.笔者从物理、化学和生物3个方面介绍了蔬菜采后保鲜技术的方法、原理和特点,并综述了该领域蔬菜保鲜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对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预测,以期为我国蔬菜保鲜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龙眼果实采后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龙眼是我国南方的热带亚热带水果,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龙眼果实一般成熟于高温、高湿的夏季,采后贮藏期间易发生品质劣变、腐烂,严重制约了采后贮藏保鲜。就物理保鲜技术(如低温、气调、热处理和辐照)、化学保鲜技术(如有机酸、磷脂酶D抑制剂、外源ATP和涂膜)和生物保鲜技术的国内外龙眼保鲜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保持龙眼果实采后品质、延长保鲜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贝类产品中蛋白质、水分、脂肪含量丰富,容易引起微生物繁殖导致腐败变质,因此贝类防腐保鲜技术是重要研究方向。从贝类在保鲜过程中的物理、生化、感官的变化入手,综述了低温保鲜、气调保鲜、辐照保鲜、生物保鲜剂保鲜4 种贝类储藏保鲜技术,对各保鲜技术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以便在实际应用中对于不同外界条件选择最合适的保鲜方法。指出当前国内贝类在保鲜过程中的问题,并对贝类保鲜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采用某种天然保鲜剂在不同的pH值下对莲藕进行贮藏保鲜研究,确定保鲜剂最适的pH值,并通过测定莲藕的褐变度、呼吸强度、还原糖含量、蛋白质含量、过氧化氢酶活力、多酚氧化酶活力6个指标来反映莲藕的贮藏效果。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延长,莲藕褐变度逐渐上升;呼吸强度缓慢上升;还原糖含量缓慢上升;蛋白质含量在贮藏前期变化不大,后来呈缓慢下降的趋势;过氧化氢酶活力逐渐下降;多酚氧化酶活力先下降后上升;当天然保鲜剂处理液pH值为4.4时,贮藏期延长,贮藏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多糖涂膜保鲜果蔬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综述了多糖涂膜在果蔬保鲜上的应用;探讨多糖涂膜保鲜的机理;分析多糖涂膜在果蔬保鲜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寻找安全、有效的护色剂,以Cu(CH3COO)2和Zn(CH3COO)2的护绿效果为对照,研究了乙醇在枸杞叶罐藏加工中的护绿效果。结果表明,将枸杞叶在93℃的水中烫漂1.5 min后,用体积分数30%乙醇浸泡3h,在罐藏60 d内对枸杞叶有稳定而明显的护绿效果;而用300 mg/kg Cu(CH3COO)2和400 mg/kg Zn(CH3COO)2浸泡3 h对枸杞叶作护绿处理后,在罐藏20 d内的护绿效果较好,但随罐藏期延长,护绿效果减弱。说明乙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绿剂。  相似文献   

15.
不同结合方法对凤凰水蜜桃采后保鲜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为寻找一种既有效又适合推广应用,而且符合食品安全的水蜜桃保鲜方法,以凤凰水蜜桃为试验材料,研究分析了在冷藏条件(1±0.5)℃下结合气调,分别用姜汁浸泡和超声波+姜汁浸泡对凤凰水蜜桃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从整体保鲜效果上来说,超声波+姜汁复合组保鲜效果最佳且显著好于对照组,与姜汁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姜汁处理组能够有效地抑制呼吸强度,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和提高MDA含量,超声波+姜汁处理组对于抑制采后桃果实SSC的下降、电导率和PPO酶活性效果显著,并能有效推迟呼吸高峰从第15天至第25天;低温(1±0.5)℃贮藏有效地抑制了冷害和褐变发生,冷藏温度适宜。总之,从经济、有效、安全指标综合考虑,采后低温(1±0.5)℃+姜汁处理贮藏可以作为一种绿色有效的保鲜措施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用包埋-脱水法在常温和低温保存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探讨了温度、光暗和含水量等因素对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盐生杜氏藻在4℃下保存6个月后的最高存活率达到54.4%。保存后的藻细胞经过恢复培养后,其生长力可达到保存前的水平。包埋-脱水法操作简单,无需复杂设备,在藻类种质的中期保存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室内试验观察 ,研究了胡萝卜的护色、菠菜的护绿条件及土豆浆的添加比例。结果表明 ,胡萝卜在0.1 %NaHCO3 溶液中 ,沸水状态下漂烫1.5min,与土豆浆以2~2.5:1的比例混匀粉碎 ,形成浆状物 ,制成薄片、干制 ,产品外观色泽鲜艳 ,保持胡萝卜的风味。菠菜在常温下浸泡于150mg/LZn2 溶液8~10h ,与土豆浆以2:1~1.5比例混匀、粉碎 ,开成浆状物 ,制成薄片、干制 ,产品保持菠菜的色泽和风味。  相似文献   

18.
保鲜剂MY系列在小麦白粉病菌种保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进行了离体条件下用保鲜剂MY系列保存小麦白粉病菌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在设定温度为4℃冰箱中以保鲜剂MY-02浓度为60μg·mL-1保湿保存的方法最佳。在第40天其叶片绿色仍可达到近67.0%,孢子萌发率可达26.7%。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试管芽保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农4号”马铃薯茎尖在25°±1℃、光强2000lx,连续光照下培养,适宜的芽分化培养基为MS+NAA0.2mg/L+BA4mg/L,生根培养基为MS+NAA0.4mg/L,试管芽在MS+NAA0.2mg/L+BA4mg/L+ABA4mg/L培养基上和5℃黑暗条件下保存300天,存活率仍高达93%,而且芽呈绿色,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20.
辐照保鲜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辐照保鲜是食品保鲜的新工艺,有着极大的发展前景及实用价值.本文阐述了辐照保鲜技术及其在各类食品中的应用,探讨了辐照对动物性食品保鲜处理的优势、安全性以及对产品营养成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