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粉红聚端孢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的温度、光照、酸碱度和营养等条件下对甜瓜主要采后致病菌———粉红聚端孢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原菌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生长温度为25℃.病原菌菌丝在pH3~8的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pH值为6.光照条件对菌丝的生长无显著影响.离体培养的营养试验中碳源以添加甜瓜汁液的培养基菌丝生长最好,其次为添加葡萄糖的培养基(PDA);氮源则以添加VB的培养基菌丝生长效果最好.孢子在无菌蒸馏水中的萌发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温度为25℃,此时孢子萌发率最高,为50%.孢子萌发的pH为3.0~8.0,但在pH值为4.0~7.0时萌发率较高.结果还表明,分生孢子在黑暗条件下萌发速度快且萌发率高.  相似文献   

2.
套袋苹果黑点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陕西苹果产区套袋红富士、秦冠10批次200个斑点类病果635个病斑的分离鉴定表明:套袋苹果黑点病是由粉红聚端孢(T rictothecum roseum L ink)和点枝顶孢(A crem on ium stictum L ink)共同引起的真菌病害。这二种半知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生长适宜温度,粉红聚端孢菌为25℃,点枝顶孢菌为27℃;分生孢子适宜萌发温度,二者均为25~30℃;在pH 4~8范围内,菌丝生长良好,生长适宜pH值,粉红聚端孢菌为5~6,点枝顶孢菌为4~5;二种病菌对单糖、双糖和多糖都能利用,粉红聚端孢菌对碳素的利用以可溶性淀粉为佳,而点枝顶孢菌则以蔗糖为佳;对氮素的利用,二者均以蛋白胨为佳,N aNO3次之。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t)Wei]的生物学特性,为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采集自云南省香蕉种植区的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叶片为材料,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单孢分离,并对病原菌进行形态特征观察及致病性测定;应用平板培养法进行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最适碳源为乳糖和甘露醇,最适氮源为蛋白胨;适宜温度为25~35℃,最适温度为28℃;病原菌仅能在pH 6~8内生长,最适pH为7;光照处理对菌丝生长有一定影响,以全黑暗条件下病原菌菌丝生长最快.在玉米粉培养基(CMA)上病原菌产孢量最高,光照与黑暗交替有利于产孢.病原菌菌丝致死温度和时间为58℃处理15 min,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和时间为51℃处理5 min.[结论]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菌丝生长温度范围较宽,偏好高温,但适应的pH较窄;病原菌产孢的关键因子是培养基营养成分和光照条件.  相似文献   

4.
粉红螺旋聚孢霉Clonostachys rosea具有生长快、产孢量大、寄主范围广、寄生能力强、拮抗机制多等优点,是一种重要的生防菌,开展粉红螺旋聚孢霉对林果枝干病害的防治效果实验具有重要意义。实验室从苹果枝干发病部位分离获得一株粉红螺旋聚孢霉菌株,本文研究了其对两种林果枝干病原菌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和黑腐皮壳菌Valsa mali的生防作用。研究发现,粉红螺旋聚孢霉对B. dothidea和V. mali抑制率均达到60%以上。对峙培养后,两种病原菌与粉红螺旋聚孢霉在菌丝交界处出现融合现象,粉红螺旋聚孢霉菌丝分支或直接缠绕在病原菌的菌丝上,形成附着结构后深入菌丝内部,将病菌降解,致使病菌菌丝变色、萎焉直至死亡。  相似文献   

5.
经鉴定,引起紫胶霉病的病原菌是芽枝状枝孢霉(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粉红单端孢霉(Trichothecium roseum)。浓色煤炱(Neocapnodium theae Hara)和柑桔煤炱(Capnodium Citri)主要为害寄主树,后期亦轻度为害紫胶。 芽枝状枝孢霉在PDA加蜜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圆形,边缘整齐,表面菌丝茸毛状,鼠色,培养7—10天后,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菌丝生长最适温为24—25℃,最适PH值5—6,孢子萌发最适相对湿度为96.1%。 浓色煤炱在PDA培养基上菌落圆形,边缘不整齐,浓黑色,后期中央部分产生絮状气生菌丝。培养5—8天形成大量分生孢子器,连续培养20天后,仍不形成子囊座。菌丝生长与分生孢子萌发的温、湿度,PH值与芽枝状枝孢霉相近。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板栗红粉病的病原及其生物学特性,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病原菌,通过柯赫氏法则、形态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研究了温度、湿度、培养基、碳氮源、光照及pH对病原菌生长和产孢的影响。PDA培养基上病原菌菌丝生长初期为白色,后期菌丝中央橘粉色、边缘浅白色、具同心轮纹,分生孢子无色透明、单胞、梨形、表面光滑,有横膈膜0~1个,不具有纵膈膜,隔膜处缢缩。该病原菌ITS序列与粉红单端孢菌(Trichothecium roseum MN882763)的序列相似性为100%,结合形态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技术,板栗红粉病的致病菌为粉红单端孢菌(Trichothecium roseum)。该菌菌丝生长最适的碳源为阿拉伯树胶粉,氮源为蛋白胨,pH 8,温度为25 ℃,培养基为PDA培养基,光照条件为12 h光暗交替;产孢最适碳源为α-乳糖,氮源为蛋白胨,pH 7,温度为25 ℃,培养基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光照条件为12 h光暗交替,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绿豆根腐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尖孢镰孢菌菌丝生长范围在5~35 ℃,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 ℃。尖孢镰孢菌产孢的最适温度为30 ℃,0 ℃以下不产生孢子。立枯丝核菌菌丝生长范围在10~35 ℃,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 ℃。尖孢镰孢菌在pH为6.26时生长最快,产孢量最高;立枯丝核菌在pH为5.35时生长最快。尖孢镰孢菌孢子在光暗交替条件下产孢量最多,立枯丝核菌在光暗交替条件下菌丝生长最好。尖孢镰孢菌的菌丝在以蔗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快,而在以麦芽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产孢最多;立枯丝核菌在以淀粉为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快。尖孢镰孢菌在以硝酸钙为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快,而在以谷氨酸为氮源的培养基上产孢最多;立枯丝核菌在以L-半胱氨酸为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快。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采集于甘肃省岷县的贮藏期霉变当归危害特点进行了观察描述,分离纯化获得霉变真菌菌株,根据形态学特征对霉变真菌进行了鉴定,并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和温度对分离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成甘肃当归主产区贮藏期当归霉变的真菌为粉红聚端孢菌(Trichothecium roseum);该菌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玉米粉琼脂培养基、燕麦培养基、查彼培养基(Czapek)等4种培养基上均能较好生长,以查彼培养基(Czapek)上生长最快,其次为燕麦培养基,在玉米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最慢;该菌在5~40℃范围内均能较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40℃时可缓慢生长,0℃时未见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防治苹果果实主要病害的苹果霉心病和心腐病的有效药剂。【方法】选择3%多抗霉素、1.5%噻霉酮、4%农抗120和25%氰烯菊酯4种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引起苹果果实霉心病和心腐病的主要病原菌进行室内抑菌活性测定。【结果】120μg/mL 3%多抗霉素对链格孢、树状链格孢、细极链格孢、枝状枝孢和粉红聚端孢的抑制效果较好,抑制率均达到90%以上,而对复合侵染致病的细极枝孢、层出镰刀菌和团聚茎点霉的抑制效果不佳。300μg/mL 1.5%噻霉酮对链格孢、树状链格孢、枝状枝孢和粉红聚端孢的抑制效果较明显,抑制率均可达90%以上,而对细极链格孢、细极枝孢、层出镰刀菌和团聚茎点霉的抑制效果不佳。400μg/mL 4%农抗120仅对粉红聚端孢表现出较高的抑制活性,抑制率为94.2%。多抗霉素在推荐使用质量浓度30μg/mL时对链格孢、树状链格孢、细极链格孢、枝状枝孢和粉红聚端孢的抑制率可达80%以上,对层出镰刀菌几乎无抑制效果。在推荐使用质量浓度37.5μg/mL时,噻霉酮对枝状枝孢和粉红聚端孢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在70%以上。在田间推荐使用质量浓度200μg/mL时,农抗120仅对粉红聚端孢表现较好的抑制效果,抑制率为88.2%。氰烯菊酯对木贼镰刀菌、层出镰刀菌、禾谷镰刀菌和三线镰刀菌均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对前3种病原菌的EC50均小于0.1μg/mL,对三线镰刀菌的EC50为0.227 7μg/mL。【结论】多抗霉素、农抗120、噻霉酮及氰烯菊酯对苹果霉心病与心腐病的主要病原菌分别有不同的抑制效果,可通过混合或间隔施用对该类病害进行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对高山被孢霉的菌丝生长条件进行优化.[方法]通过碳氮源利用试验,优选出合适的碳源为麦芽糖,氮源为酵母膏.在此基础上,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培养基中麦芽糖、温度和pH值3个因素的取值范围,根据Box-Benhe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子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方法,综合考察各因子对高山被孢霉菌丝生长的影响,建立高山被孢霉菌丝生长的二次回归模型.[结果]最佳菌丝生长条件为麦芽糖含量2.46;、温度31℃、pH值7.0.在此条件下高山被孢霉的菌丝生长速率达到0.480 cm/d,比优化前提高了24.7;.[结论]生长条件的优化可以显著提高高山被孢霉的菌丝增长速率,为更好地利用高山被孢霉菌丝的生长促进有机质废弃物降解过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