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周颖  尹昌斌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7091-17093
分析了唐山市当前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总结了唐山市循环农业发展的两类典型模式,提出了唐山市循环农业的发展方向与模式选择,即“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的种、养、加结合型循环农业模式,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特征的循环农业模式,以畜禽产品深加工为重点的产业链延伸型循环农业模式,以能源作物开发利用为方向的生物质产业”;最后从财政支持、政策机制与科技支撑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唐山市循环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环京津冀地区农业发展示范区——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牛驼镇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以及当地政府支持生态农业发展的具体措施与政策。牛驼镇农业示范区借鉴国内外农业生产经验,以生态型、盈利型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的农业生产模式,以农业系统工程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手段,以农牧结合型循环经济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主要形式,以农业资源利用生态化、农业生产高质化、农业生产规模化的农业系统工程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通过评估牛驼镇农场的生产示范,探究循环经济下农牧结合的农业系统工程,并提出生态背景下循环农业模式发展的主要方法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效生态循环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具有高效性、生态型、循环性和结合性的特点,在选择高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中,要遵循因地制宜、协调统一、多方参与以及市场导向的原则。结合高效生态循环农业的特点和原则,根据重庆市五大农业功能区划分,为重庆市在高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选择方面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首先阐明房山区发展循环农业的现实意义及循环农业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情况.其次,以房山区庙耳岗村食用菌产业模式为例,对模武的基本原理、结构特征、三大效益进行深入剖析,印证了废弃物资源利用型循环农业模式是京郊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产业选择.第三,针对庙耳岗村食用菌产业模式特点及成效.提出三点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即开辟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新途径、采取农民专业协会的组织方式和选择生物质能转化新技术.  相似文献   

5.
如今,农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重点关注的民生问题,将农业和畜牧业有机结合,这种种植模式不仅使粮食生产量日益稳固,还在种养结合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农业和环境相结合,打造了种养结合的新型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方式,使能源在资源方面的利用率越来越高,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6.
山区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与启示——以浙江山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中生产方式粗放、生产效益低下、农产品质量堪忧、农业废弃物污染等问题依旧突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急需打破现有的生产樊篱,寻求新的产业发展方式。文章立足"3R"原则指导下的循环农业,分析了浙江山区循环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对比研究了浙江山区循环农业发展的几种典型模式,并据此提出发展循环农业的建议,立足生态保护是山区循环农业清洁生产的基础,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山区循环农业规模化发展的基本前提,科技创新是山区循环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农民增收是山区循环农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政策推动和金融支持是山区循环农业发展的外在力量,因地制宜多样化发展是山区发展循环农业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扭转农业生产低效率的现状提出了要求,提供了契机。测度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对加快河北省农业现代化步伐,保障京津冀都市群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实现产业兴旺具有重要意义。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在识别与控制环境因素与随机因素影响的基础上,对2016年河北省山前平原区县域农业生产效率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山前平原区农业生产效率总体偏低,区域间差异较大,城镇化、工业化、农村居民收入、财政支出与粮食种植相对面积对农业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存在显著影响。对此,各地应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有侧重地推进农业生产要素投入规模、生产经营组织制度与社会经济环境的优化。  相似文献   

8.
阐述中国大城市郊区发展循环农业的必要性,总结了代表性模式,系统地分析了房山区循环农业发展的3个典型模式,即以农业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为特征的循环农业模式,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链延伸型循环农业模式,以主导产业为纽带的农业产业园区型循环农业模式。在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房山区循环农业发展的3条对策建议:一是探索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技术;二是延伸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产业链条;三是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方式。最后,提出了中国大城市郊区循环农业发展可参照的模式类型。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葡萄种植区如何发展循环农业,以北京市延庆县为例进行了较系统探讨.根据延庆县的功能定位和葡萄种植现状,设计了葡萄种植区循环农业发展三种新模式:葡萄种植主产物产业链、副产物产业链和观光休闲科普示范产业链;利用循环经济的理论系统阐述了新模式是葡萄种植区发展循环农业的理想模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蔡万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2048-22049,22052
以北京市为例分析了发展循环农业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循环农业的4种基本模式,即农牧循环、农用循环、农菌循环和生态观光模式,并进一步分析了发展循环农业中的4个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1.
余霜  李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140-2141,2153
农业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循环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的趋势。在分析世界循环农业产生背景的基础上,指出了中国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加剧了资源和生态危机的严峻形势,提出了我国发展循环农业的必要性,并从作物遗传育种方面提出了如下对策:提高土地利用率,继续推进超高产育种;合理利用水资源,加大抗旱品种资源开发;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减少化肥农药施用,培育高抗低肥品种。  相似文献   

12.
李建红  李首涵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3):2898-2901
通过对农业产业化内涵及构成要素的分析,结合邢台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状况,建立了地区农业产业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统计分析和层次分析法原理,建立了农业产业化水平评价数学模型,并对邢台市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测评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3.
廖宝红 《河北农业科学》2011,15(5):92-93,99
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为例,通过对良种、水、肥料、集成技术等内容的创新与成果的应用,改善了农作物品质,增加了农产品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支撑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进一步说明农业科研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是当前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突出问题。社区支持农业( CSA)是可持续农业的重要形式之一,近几年在国内逐渐受到人们关注。该文首先介绍了 CSA在国内的兴起和发展,并将社区支持农业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提高农民收入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南京市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现状,并阐述了南京市农科教结合模式下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现状,探索了农科教结合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新模式,指出了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培育效果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对2002--2004年《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所载论文的载文量、篇密度、载文专业分布、出版时滞、作者情况等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王瑞霞  冯明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628-11630
在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会理县农业地质灾害进行归类和分区,从地形地貌、地质结构及岩性组合、气候、地震和人类活动等方面探讨了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分析了其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胡兰英  张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677-13679
介绍了"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专业的学科特点和研究生培养的教学现状,分析了该教学体系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不足,结合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领域人才需求的现状,对课程设置及教学提出了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9.
衣华鹏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322-5323,5325
通过对烟台市当前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水资源供需态势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