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新型水产养殖消毒剂——碘伏的制备、稳定性、毒性和消毒效果 .通过产品的理化性能、毒理、定量杀菌效果等试验了解产品性能 .结果表明 :该产品稳定 ,定温下有效期至少 1a;在使用体积分数范围内 ,对鳗鱼、甲鱼无刺激性 ;对家畜 L D50 >50 0 0 mg· kg-1,对欧洲鳗、日本鳗、甲鱼的 L D50 分别为 144 5、1750、3975mg· kg-1;2 2℃下 ,对嗜水性单胞菌最低杀菌体积分数为 1.0× 10 -6,杀菌率达 10 0 % ,在 3.0× 10 -6的体积分数下作用 4 h;对日本鳗爱德华氏病治疗有效率达 80 % ,对欧洲鳗赤鳍病治疗有效率达 85% .适当提高温度和酸度可提高消毒杀菌效果  相似文献   

2.
20%三唑磷乳油在稻田上的残留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田间试验中20%三唑磷乳油在稻田水、植株、土壤、稻壳和糙米中的残留。用甲苯提取浓缩定容后,在NP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上利用外标法进行定量测定,。当田水、水稻、土壤添加水平分别为0.05~2.0mg·L-1,0.05~5.0mg·kg-1,0.05~5.0mg·kg-1时,回收率达95.2%~118.8%、85.0%~102.8%、92.0%~104.0%。结果表明20%三唑磷乳油在稻田水、植株、土壤、稻壳和糙米中的残留量均低于最低检出限2.50×10-4mg·L-1,1.25×10-2mg·kg-1,1.25×10-3mg·kg-1,1.25×10-3mg·kg-1和2.50×10-3mg·kg-1。因而20%三唑磷乳油按4500mL·hm-2的使用量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雷竹笋营养元素含量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为了解实施覆盖促成栽培雷竹笋营养元素状况,采样分析了竹笋和营养元素含量,并和自然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覆盖促成栽培竹园雷竹笋氮、磷、钾、钙、镁、铁和锰的含量分别为(4 30±0 40)g·kg-1,(0 70±0 10)g·kg-1,(2 98±0 66)g·kg-1,(28 76±25 71)mg·kg-1,(99 14±37 79)mg·kg-1,(5 10±2 80)mg·kg-1和(4 61±2 11)mg·kg-1。同是3月中旬采集的2类竹笋,自然笋竹园竹笋氮、磷、钾含量分别是覆盖促成栽培竹笋的1 32,1 77和1 50倍,差异达显著水平。覆盖促成栽培竹笋钙和镁含量与土壤交换性钙和镁含量呈现显著正相关,竹笋钙和铁含量与土壤有效磷具有显著负相关。表6参11  相似文献   

4.
蜂胶柠檬酸保鲜液对蜂王幼虫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体积分数的蜂胶乙醇提取物和柠檬酸配制成保鲜液 ,进行蜂王幼虫保鲜试验 .结果表明 ,含蜂胶乙醇提取物 0 .1%和柠檬酸 0 .5%的保鲜液综合效果最理想 ,蜂王幼虫于常温下浸没保存于其中 7d,虫体挥发性盐基氮值 (VBN)仍小于 150 mg· kg-1,相当于肉类和鱼类的一级新鲜度 ;浸没保存于其中 14d,虫体VBN值还未超过 2 50 mg· kg-1,相当于肉类和鱼类的二级新鲜度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部分茶区茶园土壤中硼含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 0 2年对浙江省部分茶园硼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 ,浙江省茶园土壤全硼含量高 ,在 0~ 2 0cm土层为90 .19± 2 8.0 0mg·kg- 1,在 2 0~ 40cm土层达 97.3 6± 3 4 .19mg·kg- 1,但有效硼含量低 ,分别为 0 .2 3 8± 0 .14 8mg·kg- 1和 0 .199± 0 .12 5mg·kg- 1,只占全硼含量的 0 .2 %~ 0 .4% ,有效硼缺乏率达 90 %以上。茶树吸收硼与土壤有效硼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随着叶片的成熟度增加 ,硼积累增加 ,同时茎杆部也是硼累积的部位。浙江省茶园土壤有效硼含量与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土壤粘粒等有关。  相似文献   

6.
硫酸多粘菌素E注射液及其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硫酸多粘菌素E为原料与局部止痛剂、抗氧化剂及其它附加剂 ,在一定的 pH值范围内配制成硫酸多粘菌素E注射液。 2 .5 %硫酸多粘菌素E注射液无明显的局部组织刺激性 ,而 5 .0 %硫酸多粘菌素E注射液刺激性较严重。硫酸多粘菌素E对小鼠急性毒性表现为神经中毒症状 ,LD50 分别为 38.72mg·kg-1(肌注 )和 4 31.39mg·kg-1(内服 )。给断奶仔猪肌内注射 10 .0mg·kg-1(每天 1次 ,连续 5d)剂量 2 .5 %硫酸多粘菌素E注射液 ,肝、肾组织有轻微损伤 ,未见其它不良症状 ;按 15 .0mg·kg-1(每天 1次 ,连续 5d)剂量连续给药 ,4~ 5d后有明显的神经中毒症状 ,肝、肾组织损伤较 10 .0mg·kg-1剂量严重。试验中血液形态学检查未见异常 ;与肾功能相关的血液生化指标基本正常 ,而与肝功能相关的血液生化指标比正常范围偏高 ,但在停药 5d时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分别以2 .5和 5 .0mg·kg-1的剂量肌注给药时 ,其血清中药物的峰浓度 (Cmax)分别为 3.73± 0 .2 8和 6 .4 0± 0 .18μg·ml-1,达峰时间分别为 32± 1.5和 34± 1.8min ,消除半衰期 (t1/ 2 β)为 2 5 6± 14和 2 6 4± 2 9min ;以 2 .5mg·kg-1的剂量静脉注射给药时 ,其消除半衰期 (t1/ 2 β)为 2 5 1± 13min。静注和肌注在体内的分布均为一级吸收二室模型。肌注  相似文献   

7.
通过生物测定方法比较了棉铃虫敏感品系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和40%甲·甲·氯乳油两种药剂的毒力反应,结果表明,两者的LC50分别为18.5643mg·kg-1,11.6494mg·kg-1,LC50比值达到1.594,即40%甲·甲·氯乳油对棉铃虫敏感品系的毒力要高于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福建烟区土壤肥力状况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福建烟区 72 2个土壤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 ,土壤 p H平均为 5 .0 4.各成分的质量分数为 :有机质 2 8.93 g· kg- 1 、物理性粘粒 (<0 .0 1 mm) 3 3 %、全 N 1 .446g· kg- 1 、碱解 N 1 41 .9mg· kg- 1 、全 P 0 .482 g· kg- 1 、速效 P 2 0 .5 mg· kg- 1 、全 K2 0 .89g·kg- 1、速效 K1 2 2 mg·kg- 1、缓效 K2 94mg· kg- 1、交换性 Ca5 99.3 mg·kg- 1、交换性 Mg2 9.5 3 mg·kg- 1、有效S2 6.8mg·kg- 1、有效 Cu2 .1 1 mg·kg- 1、有效 B0 .2 42 mg·kg- 1、水溶性 Cl- 1 4.7mg·kg- 1 .烟区土壤 p H普遍偏低 ,应重视调节土壤酸度 ;注意适量施用 N肥 ;合理施用 P肥 ,减少土壤固定 ;重视施用 K肥 ;增加 Mg、B营养 ;施用石灰调节土壤酸度的同时应避免影响烤烟对 Mg、B的吸收  相似文献   

9.
氟苯尼考与多西环素联合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效果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氟苯尼考单药及与多西环素联合对鸡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抗菌后效应(PAE)及对试验性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对鸡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1 6mg·L-1,与氯霉素相同,是甲砜霉素的2 5%;氟苯尼考对鸡大肠杆菌的PAE(1 45~2 07h)显著长于甲砜霉素(P<0 05),呈浓度依赖性.棋盘法测得氟苯尼考与多西环素联合对鸡大肠杆菌呈无关作用,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值为1 5,联合时的氟苯尼考MIC值是其单独时50%.氟苯尼考以1∶2(质量比)与多西环素联合时,对鸡大肠杆菌的PAE与单药PAE的较大值相近,与相应浓度的单药相比均表现为无相关作用.氟苯尼考3种剂量(10mg·kg-1和20mg·kg-1(肌注)、30mg·kg-1(口服))、或联合用药(氟苯尼考10mg·kg-1+多西环素20mg·kg-1、氟苯尼考20mg·kg-1+多西环素40mg·kg-1(口服))5种治疗方案,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愈率分别为73 3%,76 7%,73 3%,76 7%,80 0%,感染对照组的死亡率为80 0%.  相似文献   

10.
三种兽药在不同暴露系统对蚯蚓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人工土壤法和滤纸法对不同浓度的阿维菌素、安普霉素、磺胺二甲基嘧啶3种常用兽药对蚯蚓的急性毒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土壤法和滤纸法测定的阿维菌素对蚯蚓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7.06mg·kg-1和4.63×10-3mg·cm-2,阿维菌素对蚯蚓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其皮肤接触毒性比土壤食入毒性更大。用滤纸法测定的安普霉素、磺胺二甲基嘧啶对蚯蚓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大于10mg·cm-2和15mg·cm-2;用土壤法测定安普霉素、磺胺二甲基嘧啶对蚯蚓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均大于5000mg·kg-1,表明安普霉素、磺胺二甲基嘧啶对蚯蚓的毒性较低。  相似文献   

11.
以福鼎大白茶树花粉为材料 ,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微量元素对茶树花粉发芽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含有 10 - 2 0 mg· L-1的 GA3、1- 2 0 mg· L-1的 2 ,4 - D、2 0 - 10 0 mg· L-1的 Zn SO4 、5 - 2 0 0 mg· L-1或稍高的H3BO3的培养液对花粉的发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H3BO3质量浓度为 2 0 0 mg· L-1时 ,其发芽率最高 ,达84 .5 3% ,比 CK高 110 .3% ;而含有 5 0 - 10 0 mg· L-1的 GA3、5 0 - 10 0 mg· L-1的 2 ,4 - D、高于 2 0 0 mg· L-1的Zn SO4 的培养液则对花粉的发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 ,4 - D质量浓度为 10 0 mg· L-1时 ,发芽率最低 ,比 CK低 95 .2 % .  相似文献   

12.
以月季良种红衣主教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快速繁殖研究 .结果表明 :在 MS+2 .0 0 - 3.0 0mg· L-16 - BA+0 .10 mg· L-1NAA培养基上进行起始培养 ,其腋芽分化率达 6 3%以上 ;在 MS+2 .0 0 - 3.0 0mg· L-16 - BA+0 .10 mg· L-1NAA+1.0 0 mg· L-1GA3 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增殖 ,4 5d其增殖倍数达 3.4以上 ,且长成的芽苗比较粗壮 ;增殖后的芽苗在 1/ 2 MS(大量元素和琼脂用量减半 ,呈半液体状态 ) +0 .50 - 1.0 0mg· L-1NAA或 0 .50 - 0 .75mg·L-1IBA培养基上培养 ,根系生长良好 ,30 d小苗发根率达 90 %以上 ;经炼苗后移栽在以沙壤土、砻糖灰和蛭石混合 (体积 1∶ 1∶ 1)基质中 ,成活率达 80 %以上 .当小苗长到 10 cm左右移植于田间栽培 ,90 d后可陆续现蕾 ,180 d后即可正常开花  相似文献   

13.
通过基础日粮中 (含铜 7 4 6mg·kg-1)添加不同水平的铜 ( 0 ,10 ,2 0和 30mg·kg-1)对生绒期绒山羊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及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 ,确定其日粮铜的适宜水平。结果表明 :1)基础日粮添加铜对采食量、氮代谢、DM及ADF消化率没有影响 (P >0 0 5 ) ,但NDF的消化率有升高趋势 ,添加 10 ( 5 6 72 %为NDF消化率 ,下同 )和 2 0 ( 5 7 16 % )mg·kg-1铜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 5 0 35 % ) (P <0 0 5 )。 2 )添加 2 0mg·kg-1铜组日增重 ( 4 2 5 0g·d-1)和饲料转化率 ( 6 2 5 6 g·kg-1)与对照组 ( 2 9 17g·d-1,4 3 5 8g·kg-1)和添加 10mg·kg-1铜组 ( 31 39g·d-1,4 6 5 0g·kg-1)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但显著高于添加 30mg·kg-1铜组 ( 2 6 6 7g·d-1,39 86g·kg-1) (P <0 0 5 )。日粮铜水平对绒山羊绒毛的细度没有影响 (P >0 0 5 ) ,但添加 2 0mg·kg-1铜组绒毛生长率 ( 0 4 4mm·d-1)显著高于对照组 ( 0 39mm·d-1)和添加 10mg·kg-1铜组 ( 0 38mm·d-1) (P <0 0 5 ) ,而与添加 30mg·kg-1铜组 ( 0 4 0mm·d-1)之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3)绒山羊生绒期日粮铜的适宜水平为 2 7 4 6mg·kg-1。  相似文献   

14.
洛克沙生对肉鸭生产性能和砷残留及组织病变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 (0 ,2 5 ,5 0 ,75mg·kg-1)的有机砷制剂洛克沙生 ,研究其对肉鸭生产性能、组织内残留及组织病变的影响。结果表明 :肉鸭生产性能随洛克沙生的添加量增加而下降 ,各试验组的肉鸭增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 5 ) ,尤以 75mg·kg-1组为最低 ;饲料转化率亦最差 ,而 5 0mg·kg-1组饲料转化率最高。试鸭患腿病数及组织中砷残留量均随洛克沙生添加量增加而明显提高 ,添加 5 0和 75mg·kg-1时 ,患腿病鸭分别达 8 1%和 2 5 6 % ;肝脏中砷含量分别达 2 72和 2 2 3mg·kg-1;75mg·kg-1组肌肉中砷残留量达 0 5 2mg·kg-1,均超过了FDA规定的允许残留量。血液及爪中的砷残留量受添加量影响较小。公鸭组织砷残留量高于母鸭。停药 5d后 ,各试验组鸭组织和血液中砷残留量均显著下降。组织病理学检查表明 ,随洛克沙生添加量增加 ,肝、脾脏病变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15.
天麻褐腐病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天麻 (Gastrodiaelata)球茎变褐腐烂是近年发生的新病害 ,病球茎率达 42 .1 %。经病原分离鉴定 ,是由灰葡萄孢 (BotrytiscinereaPers .exFr.)所引起。通过室内毒力测定 ,多菌灵和快宁对该菌EC50 分别为 66× 1 0 - 4 mg·mL- 1 和 68× 1 0 - 4 mg·mL- 1 。讨论了病害流行的原因 ,并提出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复方溴氯海因消毒剂的性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复方溴氯海因消毒剂的稳定性、刺激性、毒性及其对细菌、病毒、细菌芽胞的杀灭效果.结果表明,室温下本品有效期至少为1a,对皮肤无刺激性,半数致死量(LD50)为2787mg·kg-1.18-22℃条件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的杀灭率达99.9%,分别需7.5、5.0、7.5mg·L-1有效溴氯海因作用10min;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杀灭率达99.9%,需200mg·L-1有效溴氯海因作用60min;对猪水泡病强毒、猪瘟病毒和猪细小病毒灭活率达100%,分别需1500、150和1500mg·L-1有效溴氯海因作用30min.  相似文献   

17.
采用对比试验方法对软罐头菠菜的色泽、组织和风味的工艺条件和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10mg·kg-1 CuSO4溶液浸泡3h,可保持较好的淡绿色;用质量分数0.4%的CaCl2和质量分数1%的NaCl溶液配入汤汁中,菠菜的组织可得到较好的改善;汤汁中加入30mmol·L-1柠檬酸作为酸化剂,可使产品的组织及风味得到很好的改善.杀菌最佳条件为汤汁pH4.21~4.60,杀菌公式5′-15′-5′反压冷却/100℃,杀菌压力49~98kPa,冷却压力78.4~117.6kPa.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美味菠菜软罐头的生产工艺流程.产品经检测,Cu含量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8.
鄂南毛竹林的养分状况与营养诊断标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鄂南 5县 (市 )毛竹林 33样点的叶片养分浓度进行了分析。调查样点叶片养分浓度差异较大 ,反映在毛竹林各元素养分变异系数普遍较大 ,特别是低产竹林。分析结果表明 :鄂南毛竹叶片氮素浓度平均为 2 4 .3g·kg-1,叶片全磷浓度平均为 1.34g·kg-1,叶片全钾浓度平均为 5 .4 4 g·kg-1,全钙浓度平均为 4 .0 8g·kg-1,全镁浓度平均为 1.4 1g·kg-1,全硫浓度平均为 112 .2mg·kg-1。微量元素铁浓度平均为 14 4 .3mg·kg-1,锰浓度平均为 2 6 9.5mg·kg-1,铜浓度平均为 4 .2 3mg·kg-1,锌浓度平均为 2 7.1mg·kg-1,硼浓度平均为 5 .6mg·kg-1,钼浓度平均为 9.6mg·kg-1。除锰、铜和锌外 ,其他各大、中微量元素在供试毛竹叶中的浓度都有随竹林产量的提高而升高的趋势。各营养元素之间的比例与平衡对毛竹产量有影响。根据高产竹园各养分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提出了毛竹叶片养分分级标准及营养诊断临界指标 :N 2 5 .0 g·kg-1,P 1.30 g·kg-1,K 6 .0 0 g·kg-1,Ca 5 .0 0 g·kg-1,Mg 1.4 0g·kg-1,S 12 0 .0mg·kg-1,Fe 15 0 .0mg·kg-1,Mn 2 0 0 .0mg·kg-1,Cu 4 .0 0mg·kg-1,Zn 2 5 .0mg·kg-1,B 5 .0 0mg·kg-1,Mo 10 .0mg·kg-1。  相似文献   

19.
地瓜干加工创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地瓜干传统加工法存在高硫(>1000mg·kg-1)、高糖(总糖含量60%-70%)、高杂菌、低水分(≤15%)的严重问题,研究出了无硫护色剂、臭氧灭菌、微波-蒸汽协同杀菌等先进技术和设备,应用到地瓜干加工中,生产出低硫(<10mg·kg-1)、低糖(总糖含量为40%左右)、低杂菌(低于商业标准)、高水分(水分大于20%)的地瓜干产品。规模生产实践表明,本工艺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易于实现生产自动化;产品安全卫生,口感好,色泽佳,已畅销日本、韩国、美国等市场。  相似文献   

20.
环丙沙星在鸡蛋中的残留消除规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鸡蛋中环丙沙星的残留量。鸡蛋经乙腈溶液提取,提取液真空干燥后用流动相溶解。以0.015mol·L-1四丁基溴化铵/乙腈(体积比为94/6)作流动相,用SymmetryC18柱(5μm,3.9mm×150mm),在激发波长280nm、发射波长455nm处用荧光检测器检测。结果表明:环丙沙星以0.05、0.50和1.00mg·kg-1分别添加到空白鸡蛋样品中,测得的鸡蛋样品中环丙沙星回收率分别为(82.2±6.8)%、(84.5±5.9)%和8(7.9±4.7)%,相对标准差均低于8.3%。用该法测定的鸡蛋中环丙沙星最低检测限为0.01mg·kg-1。各试验组产蛋鸡给药剂量分别按体重10.0、20.0mg·kg-1内服环丙沙星水溶液,每天给药1次,连续5d,鸡蛋中环丙沙星残留量逐渐增大,服药5d后停药,鸡蛋中环丙沙星残留消除缓慢,休药8-9d时鸡蛋中环丙沙星残留量低于0.03mg·kg-1,休药9-10d时鸡蛋中环丙沙星残留量均低于最低检测限;且随着环丙沙星给药剂量的增大,环丙沙星在鸡蛋中的残留量也相应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