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化学处理对托鲁巴姆(Solanum Torvum)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桂荣  周宝利 《种子》2005,24(7):26-28,31
论文通过15种化学试剂处理托鲁巴姆种子发现,CaCl2、H2O2和H3BO3不能促进托鲁巴姆种子萌发,发芽率低于对照清水处理;Ca(NO3)2和NaNO3处理虽然对萌发有促进作用,但种子发芽延缓,发芽率不高;KH2PO、K2HPO4、NH4NO3、CaCO3、MnCl2、KCl和NaCl处理对发芽也有促进作用,但发芽效果不明显;KNO3、NaNO2和K3PO4处理发芽率和发芽势都较高,是试剂中较好的类型.采用0.3%~2.0%K3PO4浸种36~48 h、0.5%~1.0%KNO3浸种36~48 h、0.1%~0.5%NaNO3浸种48h都可使种子发芽率达85%以上,基本达到生产要求,可以作为种子处理的方法.其中K3PO4处理效果最好,NaNO3较好,KNO3对处理浓度和浸种时间要求较严格.  相似文献   

2.
利用“416-A”回归最优设计研究Ca(NO3)2?4H2O、KNO3、NH4H2PO4、MgSO4?7H2O对水培白菜的产量效应。数学模拟建立了四种肥料与白菜产量的回归方程:y=97.808-4.337x1+3.445x2-2.690x3+8.299x4-6.894x1x2+17.331x1x3-7.389x1x4-3.191x2x3+6.364x2x4+0.063x3x4-9.629x12-17.150x22-17.915x32-24.066x42。经检验回归关系显著,并对回归系数进行了检验。从回归方程可得:MgSO4?7H2O对产量以直接作用为主,其次为Ca(NO3)2?4H2O、KNO3和NH4H2PO4。Ca(NO3)2?4H2O与其它三种肥料均有交互作用,其中与NH4H2PO4交互作用达极显著水平。从产量效应回归关系优选出配方浓度为:Ca(NO3)2?4H2O:971mg/L;KNO3:931mg/L;NH4H2PO4:204mg/L;MgSO4?7H2O:581mg/L。采用回归最优设计结合水培研究肥料效应精确可行。  相似文献   

3.
石油污染土壤降解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长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效果,从大庆油田受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得到特征明显的3株石油降解细菌(编号18、H、21),这些菌株能以石油为唯一碳源生长,试验通过形态学鉴定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明确了这3株细菌的种属,分别为氧化微杆菌,节细菌和芽孢杆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对试验菌株在无机盐培养基中的生长条件进行初步探讨,研究pH值、盐浓度、氮源、磷源等因素对菌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H菌株的最适生长条件:pH=7,盐浓度为3%;18菌株的最适生长条件:pH=8,盐浓度为3%;21菌株最适生长条件:pH=7,盐浓度为1%。H、18、21菌株的最适氮源分别为KNO3、NH4NO3、NH4Cl。H菌株的最适磷源K2HPO4:KH2PO4为1:2(双磷源),18菌株的最适磷源是K2HPO4,21菌株的最适磷源为K2HPO4。  相似文献   

4.
对米根霉AS3.819摇瓶发酵生产L-乳酸的工艺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采用80g/L葡萄糖、2g/L(NH4)2SO4、0.3g/L KH2PO4、0.05g/L ZnSO4·7H2O、0.3g/L MgSO4作为发酵培养基组分,在温度为34℃、摇床转速为160r/min的条件下,经72h发酵,L-乳酸浓度平均达到59g/L,对糖转化率接近75.00%。  相似文献   

5.
探求合理有效且低成本的废水处理措施,对于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分别采用沉淀法、过滤法、分离法处理养殖用水。结果表明,经沉淀12h、200目网筛过滤和细砂分离后,对COD、TSS、NH4-N、NO2-N和PO4-P的去除率分别为72.9%、91.6%、26.1%、30.3%和17.4%,说明该简易处理措施可较好的处理养殖用水。  相似文献   

6.
中熟甘蔗品种桂糖15号在生长后期分别用草甘膦、 草甘膦+KH2PO4、 草甘膦+H3BO 3和草甘膦+KH2PO4+H3BO3进行叶面喷施。 结果表明: 在严重干旱的条件下, 单 用草甘膦处理对甘蔗生长和蔗茎糖分积累都不利, 而添加营养元素的处理, 尤其是草甘膦 +H3BO3处理, 可缓解草甘膦对生长代谢的抑制效应, 使叶片Mg2+-ATP酶和NADP -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类型含氮化合物对碱性盐Na2CO3胁迫下紫花苜蓿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试验设6种含氮化合物,各8种浓度,计算发芽率指标。结果显示:各含氮化合物处理均未能显著缓解25 mmol/L Na2CO3的萌发抑制效应,部分处理接近或超出对照水平。除NH4H2PO4外,其他化合物高浓度处理显著抑制萌发。80 mmol/L NH4H2PO4(pH 6.63)处理下,前期发芽、恢复发芽及总发芽均高于对照,尽管统计意义上不显著。结果进一步暗示萌发阶段盐胁迫效应与pH关系密切。需要更广泛的试验来确定盐碱地改良作物生产时"治盐先治碱"或"治盐须治碱"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环状芽孢杆菌产β-甘露聚糖酶的产酶条件及粗酶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环状芽孢杆菌WXY-100的最佳摇瓶培养工艺,采用了L9(34)正交试验对培养基成分以及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成分为:酵母抽提物20g/L,魔芋粉20g/L,(NH4)2SO4 2g/L,KH2PO4 1g/L,MgSO4·7H2O 1g/L.最佳培养条件为:种龄8~12 h,接种量为6%,装液量为25 mL,pH 7.5,培养温度40℃,培养时间25 h.该酶在pH 4~8和60℃以下稳定,作用最适条件是pH 5.0和60℃,Cu2 和Co2 对酶有较显著的激活作用,而Hg2 对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超声波提取桑叶中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醇提法、超声提取法探讨了从桑叶中提取总黄酮类物质的最佳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超声提取效果最好。其最佳条件是:用浓度为70%、按料液比1:15的比例的乙醇浸泡3h,再用超声提取45min,其桑叶中总黄酮类物质的提出率可达2.18% 采用聚酰胺树脂为层析柱填充料,对桑叶黄酮的提取液进行了纯化。还通过样品的总黄酮与FeCL3、浓H2SO4等试剂的特征反应对所得提取物进行了定性分析,确定了所得提取物为黄酮类物质。  相似文献   

10.
葡萄酒通过浸渍发酵及后处理工艺进行酿造,低温处理是增加葡萄酒稳定性与品质改良的主要途径。本文介绍了以乙二醇为载冷剂的间接冷却系统的组成、特点、控温工序中的工艺和设备技术参数,概述该系统在酿制优质葡萄酒的控温环节包括葡萄汁澄清、发酵以及后续冷处理工序中的应用,并通过乙二醇间接冷却系统的工艺设计实例和运行效果,说明间接冷却系统在葡萄酒酿制生产中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为降低基质培生产成本,方便生产者取得简单易用的肥料,试验研究了猪粪、磷酸二氢铵和复合肥三种肥料不同使用量对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每株黄瓜施干猪粪166.7g+磷酸二氢铵16.7g+复合肥16.7g和猪粪100g+磷酸二氢铵10g+复合肥10g施肥较多的2个处理的黄瓜长势、叶绿素含量、胡萝卜素及净光合速率均较好,果实品质除硝酸盐比其它处理稍高以外,其可溶性蛋白、可溶性总糖、Vc含量均比其它处理有所提高。特别是每株黄瓜施猪粪100g+磷酸二氢铵10g+复合肥10g的处理产量不仅高于营养液滴灌,而且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因此,黄瓜有机基质培中,适量施用化肥可以促进黄瓜生长、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无载体固定化米根霉发酵葡萄糖清液生产L-乳酸的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首批次发酵工艺主要参数为:葡萄糖120g/L,NHNO33g/L,HPO0.214g/L,ZnSO4·7HO0.22g/L,MgSO4·7HO-224220.25g/L,接种量10%,发酵开始时添加CaCO,装液量20%,L-乳酸产量可达100.8g/L;重复间歇发酵补料培养基3的主要成分为:葡萄糖80g/L,NHNO33g/L,KHPO40.075g/L,葡萄糖单位时间转化率为2.92%/h。42  相似文献   

13.
低分子量有机酸对不同磷酸盐的活化作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用化学浸提法研究了有机酸对不同合成磷酸盐 (Ca2 -P、Ca8-P、Ca10 -P、Fe -P和Al-P)的活化作用。结果表明 :柠檬酸、草酸、酒石酸和苹果酸能明显促进不同磷酸盐中磷的释放 ;有机酸对磷酸盐的活化与有机酸种类、浓度和磷酸盐种类关系密切 ,磷酸盐的活化随着有机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不同有机酸活化磷酸盐能力从大到小的次序为柠檬酸、草酸、酒石酸、苹果酸 ,不同磷酸盐活化的难易程度是Ca2 -P >Ca8-P >FePO4 >Ca10 -P >AlPO4 。  相似文献   

14.
在非石灰性潮土26年的定位试验进行过程中,在12个不同处理CK、N1、N2、M1、M1N1、M1N2、M2、M2N1、M2N2、NP2K、N2P和N2K中,于2003年研究了长期定位施肥对非石灰性潮土水分保持及腐殖质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0~20cm土层土壤孔隙度皆高于不施肥对照处理,单施有机肥及其配施无机氮肥的处理比对照提高了11.49%~19.24%,土壤含水量与孔隙度呈显著正相关(r=0.7076*)。有机肥配施无机氮肥能提高土壤中有机碳总量、胡敏酸碳、富里酸碳和胡敏素碳,最明显的是每年每公顷施含氮276kg有机肥配合施含氮276kg的无机氮肥,比不施肥增加了73.45%、198.58%、140.85%和39.35%。长期施用有机肥能提高胡敏酸的含量,施用无机化肥可提高富里酸降低胡敏酸的含量。可见长期有机肥与无机化肥合理配施可明显提高土壤的环境质量,增强土壤蓄水保肥能力。  相似文献   

15.
高磷对番茄磷素吸收、运转和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高磷对番茄幼苗磷素吸收、运转和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磷处理(0.66 mmol•L-1 H2PO4-)比较,高磷处理(3.30-6.6 mmol•L-1 H2PO4-)植株生物量极显著降低,叶片无机磷含量极显著提高,而有机磷含量差异不显著;高磷妨碍植物体内磷素向上运输,表现为上位叶与根磷含量比值的下降;与正常磷处理比较,高磷处理磷利用率下降31.25%-37.5%,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烤烟中的氯与其它主要营养元素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氯促进烤烟对K+、Ca2+、Mg2+等阳离子的吸收,抑制NO3-、H2PO4-、SO42-等阴离子的吸收,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配合饲料中消化能粗蛋白比对奶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将奶牛常用饲料组合成5种配合饲料,其消化能粗蛋白比(DE/CP)分别为12.6、14.3、15.9、16.4和17.0,应用人工瘤胃技术研究不同DE/CP对瘤胃液pH、氨氮(NH3-N)浓度、微生物蛋白(MCP)产量和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DE/CP对瘤胃pH影响不显著(P>0.05),而在NH3-N浓度、MCP产量和VFA浓度方面不同DE/CP间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结论:在本试验设计条件下,配合饲料DE/CP为15.9时最有利于奶牛瘤胃发酵。  相似文献   

18.
长期定位施肥对夏玉米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基于 30年的长期定位试验, 研究了长期定位施肥对夏玉米氮代谢的影响。随施肥量增加,氮代谢旺盛,吐丝后穗位叶NR活性高,其中M2N2处理NR活性平均比对照提高了4.0%,其次是M2N1、N2PK、M1N2,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7%、3.4%、3.1%。穗位叶的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也表现为与NR活性类似的趋势。M2N2处理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与对照比较差异显著。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9.6%和22.2%。其次M2N1、N2PK、M1N2处理。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7.9%、16.7%、和15.4%。蛋白质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8.5%、18.4%和17.9%。有机肥氮肥配施处理,穗位叶NR活性在籽粒形成期间维持高活性时间长,穗位叶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高。氮磷钾肥配施处理穗位叶NR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氮磷、氮钾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