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梅赤衣病是近年来新发现为害杨梅枝干的病害 ,过去很少报道。该病在杨梅主产区浙江丽水、青田等地普遍发生 ,发病率达 5 0 %以上 ,并有进一步扩展蔓延之势 ,严重影响杨梅生产发展。笔者于1998~ 2 0 0 0年 3年间 ,对该病进行研究 ,探索出防治该病的有效措施。1 发病症状 该病为害杨梅枝干 ,以主枝、侧枝发病较多 ,一般多从分枝处发生。发病后的明显特征是被害处覆盖一层薄的粉红色霉层 ,故称赤衣病。病发初期在枝干背光面树皮上可见很薄的粉红色脓泡状物 ,次年 3月下旬开始在病斑边缘及枝干向光面出现橙红色痘疮状小泡 ,散生或彼此相连…  相似文献   

2.
1危害杨梅小卷叶蛾是贵州省新记录害虫,在贵州南部是危害杨梅的优势虫种,调查发现,野生态地方品种很少见此虫发生,人工栽培的浙江杨梅受害较重。以幼虫吐丝裹叶结成虫苞,匿食其中。虫苞叶片被啃成缺孔,被害叶由绿色渐变成褐色至黑褐色。一般情况下,外观虫苞端部呈黑褐色干枯,下部叶色正常。在丹器等地,春、夏梢被害率达5%~7%,部分植株高达21%。危害严重时,影响幼树树冠形成,成年树花芽分化质量差,易造成大量落果。2防治及时剪除虫苗,并集中烧毁杀灭幼虫,减少果园由源;分别在春、夏、秋嫩梢抽发期喷药防治幼虫。每次抽相…  相似文献   

3.
3月 (栗芽萌发 ) :栗瘿蜂、透翅蛾幼虫开始活动 ;栗实蛾、小蛀果斑螟化蛹、羽化 ;疫病等病害的孢子借风雨、昆虫等媒介开始侵染传播。主要防治措施 :(1)用 80 %敌敌畏、4 0 %氧乐果或 4 0 %久效磷 +煤油 2 0~ 30倍液涂抹危害部 ,防治透翅蛾幼虫 ;(2 )继续修剪防治栗瘿蜂 ;(3)用 4 5 %高效氯氰菊酯、3%果虫灭 10 0 0倍液喷雾或涂刷 ,防治高接换种树的接穗害虫。4月 (新梢伸长并展叶 ,雄花蕾抽出、伸长 ) :栗瘿蜂的瘿瘤形成 ,尺蠖、金龟子、毒蛾、刺蛾、大蚕蛾、栗大蚜等危害嫩梢枝叶 ;栗实蛾、小蛀果斑螟羽化产卵 ,开始危害 ;疫病病斑扩展…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杨梅是浙江黄岩除柑桔以外的第二大水果品种 ,也是该区众多水果中效益最好的品种之一。近年来 ,黄岩东魁杨梅市场售价一直稳定在 10~ 2 0元 /kg,高时甚至达 5 0元 /kg。据统计 ,2 0 0 3年黄岩区东魁杨梅产值超过 1亿元 ,总产值直逼柑桔。但今年杨梅市场走势大出果农意料。以东魁杨梅为例 ,今年是丰产年 ,平均售价6~ 7元 /kg ,低档果 2~ 3元 /kg ,与 2 0 0 3年相比 ,降幅达 5 0 %~ 80 % ,为近十年来的最低。丰产不丰收 ,效益下滑现象非常突出。据调查 ,今年浙江其他县(市 )的杨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滞销。笔者分析认为 ,造成今年黄…  相似文献   

5.
3 柞树缩叶病 3.1 分布与危害 缩叶病也称烂斑病、叶肿病,分布于河南、山东、四川、东北等地区.危害麻栎、栓皮栎、白栎、槲栎等树种. 3.2病症 柞树缩叶病多发生于未成熟的叶片,5、6月间开始出现症状,发病初期叶片的正面出现黄绿色至黄色的凸起斑块,似水泡状,后期病斑变灰绿色至棕褐色.叶背病斑略凹陷,灰绿色,后期出现灰白色或紫灰色粉层,为病菌的子囊层.病斑可扩展相连成大块枯斑,造成叶片皱缩、卷曲.夏末秋初,病叶多早落(图3).  相似文献   

6.
草坪蛴螬的简便药剂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蛴螬 (金龟子幼虫 ) ,是我国发生最为普遍的地下害虫之一。它不仅危害玉米、高粱、小麦、花生、大豆等农作物 ,而且对草坪的危害也相当严重。2 0 0 2年 8月中下旬 ,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的甘肃农业大学图书馆草坪蛴螬危害严重。该草坪为草地早熟禾与多年生黑麦草混播草坪 ,草坪面积 10 0 0m2 ,由于蛴螬的危害使 1/ 4面积草坪已变黄甚至干枯死亡。经鉴定主要种类为鲜黄鳃金龟幼虫 ,并有少量的大黑鳃金龟幼虫。蛴螬虫口密度为 15 5 0头 /m2 ,严重地段已达 2 2 0 0头 /m2 。 8月底第 1次用 4 0 %辛硫磷 2 5 0mL ,浓度为 5 0 0倍液 ;第 2次与…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为检测硫及含硫化合物对杨梅的伤害作用,分别于2009年8月和12月处理成年杨梅树。8月份(平均温度28℃)实验发现,与对照处理叶片鲜绿无变化相比,含硫的试剂硫磺、4.5%和1.5%的石硫合剂、1%无水亚硫酸钠、1%硫酸氢铵、1%硫代硫酸钠对杨梅叶片都有严重的损害作用,叶片局部呈焦黄状。0.2%硫酸氢铵、0.2%硫代硫酸钠、1 mg/L和0.2 mg/L的二氧化硫标准溶液都对杨梅叶片没有明显损害。12月份(平均温度5℃)实验结果,只有1%硫酸氢铵对杨梅的叶片有些伤害,其他都没有明显肉眼可见的伤害。  相似文献   

8.
1.症状表现 苹果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其病斑症状变化较大。发病初期,叶片出现褐色至深褐色小斑点,以后随着病斑的扩大发展为3种类型:①同心轮纹型:病斑较大,圆形,暗褐色,病斑表面布满许多小黑点(即分生孢子盘),呈同心轮纹状排列。  相似文献   

9.
杨梅属杨梅科常绿乔木果树。市场上杨梅销售前景一直看好 ,售价高 ,在一些大中城市达 15~ 2 0元 /kg ,颇受广大果农和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 ,贵州省罗甸县北部地区广大农户种植杨梅的热情高涨 ,掀起杨梅种植热潮 ,主要发展东魁和荸荠两个品种 ,在当地这两个杨梅品种被广大农户称为“科技杨梅”。据有关部门 2 0 0 1年年底统计 ,该片区农户种植杨梅成活率较低 ,种植较好的只达 4 0 %~ 5 0 % ,最差的仅 10 %左右。据悉 ,今年种植成活率也不太理想。据笔者分析 ,个中原因有四 :一是果农粗放种植。该片区大部分苗木都是以“以苗放贷”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为害江永香柚的柑桔卷叶蛾主要有小黄卷叶蛾和后黄卷叶蛾两种。据调查 ,幼果期被害果率达2 %~ 8% ,高的达 2 0 % ;9月份被害果率达 1%~3% ,高的达 5% ,且近年有加重危害的趋势。为控制该虫的危害 ,笔者深入柚园调查和实践 ,找出一些有效的非化学防治措施。1 寄主合理布局 在卷叶蛾为害严重的柚园内及其附近 ,不宜种植豆类及其他卷叶蛾寄主植物 ,如猪屎豆和印度豇豆等绿肥作物 ,大豆和花生等夏秋作物 ,否则会加剧幼虫为害。2 冬季清园灭虫 修剪病虫枝 ,扫除地下枯枝落叶 ,铲除园内外杂草 ,消灭在落叶和杂草中的幼虫和蛹 ,减少越冬虫口…  相似文献   

11.
1 主要病害1 1 白粉病。该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 ,严重时果实及果梗也可发病 ,病斑表面产生白色粉状物是此病的主要特征。发病初期 ,叶片出现暗色污斑 ,花瓣呈紫红色 ,幼果部分出现紫红色斑点 ,后期病斑变紫褐色 ,叶片变脆、焦枯 ,果实发育受阻 ,着色不好 ,失去商品价值。该病发育的适宜温度为 2 0~ 2 5℃ ,相对湿度大于 70 %的无雨水气候 ,植株郁闭 ,空气潮湿 ,通风透光不良 ,白粉病发生严重。此病在整个生长季节都可发生。防治方法 :(1)选育抗病品种。 (2 )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密植 ,及时清除园内杂草及腐烂病叶。 (3)药剂防治。移栽前用…  相似文献   

12.
栗洽夜蛾 (CharacamaruficrraHmpsa)属鳞翅目夜蛾科。是板栗果实主要害虫 ,近年来在浙江中部地区危害严重。据设在武义县的省级板栗病虫害测报点调查 ,近 3年坚果被害率平均达 38 3% ,平均每年受害面积达 6 1 2 % ,每年造成的损失达百万余元。为了寻找有效防治途径 ,我们于 1997~ 1999年对该虫进行了研究。1 为害状为害栗蓬的幼虫多从蓬刺缝隙和基部蛀进蓬内 ,被害栗蓬上有幼虫吐丝结成的丝网 ,在蛀孔处的丝网上有粪便。被害蓬基本被吃空 ,蓬刺变黄、干枯 ,顶端呈放射状开裂 ,露出坚果。2 形态特征2 1 成虫 体…  相似文献   

13.
核桃作为特种果树,近年来发展较快。但核桃也要注意防治病虫害。核桃褐斑病。叶片感病后,先出现近圆形和中间呈灰色的小褐斑,病斑上略呈同心轮纹排列的小黑点。病斑增多后呈枯花斑,果实表面病斑较小而凹陷。嫩苗上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一年多次侵染,5—6月发病,7—8月为发病盛期。防治方法:开花前后和6月中旬各喷一次122 0 0波尔多液或5 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 0 0~80 0倍液。冬季清除病叶和结合修剪剪除病梢,深埋或烧掉。核桃黑斑病。果实受害,果面上先产生微隆起的近圆形褐色小软斑,以后软斑逐渐扩大,成片变黑并凹陷,外围常有…  相似文献   

14.
枇杷作为南方填补淡季的特产水果 ,近年来有一定的发展面积。但对于其病虫害及其防治 ,果农比较陌生。 2 0 0 1年 6月初新邵县酿溪镇畔田村 12 0多株枇杷树叶片出现较为密集的赤褐色斑点 ,病情发展较快。据诊断 ,枇杷叶片上赤褐色病斑是叶斑病为害所致。该病过去主要在广西、福建等省 (区 )分布 ,近年来由于苗木调运等原因 ,呈扩散趋势。叶斑病为害易导致枇杷生长势减弱并大量落叶 ,有时还为害果实。枇杷叶斑病一般有 3种。该地主要以灰斑病为主 ,斑点病和角斑病掺杂其中。灰斑病 :叶片受害 ,病斑圆形 ,直径 2~ 4mm ,多个病斑连接成不规…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云和县云坛乡现有杨梅12 0 6hm2 ,东魁杨梅只占30 %左右,水梅和炭梅分别占2 0 %和5 0 % ,水梅和炭梅因果实小,产量低,品质不佳,缺乏市场竞争力。为此,我们从1996年开始对10~15年生炭梅、水梅进行东魁杨梅高接换种试验。据云坛乡麻车岗村的试验结果,高接后第2年开始结果,每6 6 7m2 产量2 0 0kg ,第3、4、5年产量分别为4 10、85 0和15 5 0kg ,高接后第5年比高接前增产2 0 % ,单果重2 5~30 g ,售价比水梅高出5~10倍,比炭梅高出3~5倍,每6 6 7m2 产值达86 0 0元,比高接换种前提高3倍。现将高接换种技术简介如下。1 接穗采集和贮藏 …  相似文献   

16.
靖州县作为全国四大杨梅主产区之一 ,所产木洞杨梅以果大、色艳、味美而闻名全国 ,有“江南第一梅”之美称。到 2 0 0 0年底 ,全县杨梅栽培面积已增至 1340hm2 ,最高年产量达 1 2万t,产值超亿元。杨梅已成为我县一个独具地方特色的支柱产业。1 靖州杨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1 1 品种布局不合理 目前 ,我县人工栽培的杨梅品种 80 %以上是本地大叶梅、光叶梅和光贵早梅。这三个品种虽然品质好、产量高 ,但都是中熟品种 ,果实集中在 6月中下旬成熟上市 ,前后只有十多天时间 ,采收和销售的压力大。1 2 技术指导不到位 过去 ,杨梅多以自然野…  相似文献   

17.
20 0 4年2月,夷陵区柑桔主产区很多桔园发生了较大面积的严重落叶,经调查,仅鸦鹊岭镇早春重度落叶的桔园就达2 0 0hm2 以上,轻度落叶占全镇柑桔的4 0 % ,对产量造成很大影响。1 落叶现象 大部分柑桔树在2月上中旬集中落叶,时间10天左右,叶片叶尖变成褐色,并有部分叶片出现2~8个褐色小圆斑或不规则斑块,病斑周围颜色变浅,从发病至叶片脱落5~10天。落叶一般从树体上部开始,直至全株叶片全部落光,部分树体也有从上中部开始,顶部秋梢尚存部分健壮叶。2 发生原因 一是由于早春气温不正常,长期干旱,气温上升快,急性炭疽病和褐色小圆星病大发…  相似文献   

18.
梨叶枯病是甘肃省梨树上近几年发生的一种新病害 ,仅分布在甘肃临夏、兰州、定西和天水等地。发病梨园病叶率多为 6 0 %~ 10 0 % ,病情指数 4 0~90 ,病叶上布满病斑 ,引起叶枯早落 ,树势早衰 ,严重影响梨树生长、果实品质和产量。发病初期叶片正面产生直径 0 5~ 1mm的紫褐色小斑 ,后扩大为 2~ 4mm近圆形病斑 ,病斑周围有宽窄不等的紫色边缘。病斑中部初为黑色后变灰褐色 ,微下陷 ,并有大量黑色小颗粒 ,即病菌子座。叶片背面病部多呈不规则形灰褐色病斑 ,病部产生灰白色霉层 ,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严重时一片叶上有病斑 30 …  相似文献   

19.
扁刺蛾是危害茶树的重要害虫 ,在全国各茶区均有分布 ,以幼龄幼虫咬食下表皮和叶肉 ,留上表皮呈黄绿色半透明斑块 ,日久后呈枯焦状。稍大幼虫咬食叶片成平直缺刻 ,致使茶树树势衰退 ,生长不良 ,严重影响茶叶产质量。 2 0 0 0年在黄山市部分乡镇该虫发生严重 ,为了防治扁刺蛾 ,并配合我市“有机茶”生产需要 ,降低农药残留量 ,减少环境污染 ,笔者引进微生物农药Bt可湿性粉剂。现将试验结构报道如下 :1 材料及方法1.1 供试药剂Bt可湿性粉剂 (福建浦城生物农药厂生产 ) 80 %敌敌畏乳剂 (山西农药厂生产 )。1.2 供试茶园本试验选在屯溪区洽阳茶场平原茶园内进行。供试茶园为祁门储叶种 ,成龄茶园 ,长势一致 ,扁刺蛾往年发生较重。1.3 试验方法试验设 160 0IU/gBt粉剂 667m2 用 30 0g、2 0 0g、10 0g3个处理 ,以 80 %敌敌畏乳剂 10 0g/ 667m2作为对照药剂 ,并设清水为空白对照。共 5个处理 ,每次重复 4次 ,随机区组排列 ,每小区面积 4 0m2 。用工农 - 16型喷雾器喷施 ,兑水量 75kg/ 667m2 ,均匀喷于叶片正、反面 ,施药时间为 ...  相似文献   

20.
1月前后是全年气温最低的时期 ,如柑桔遭遇冰冻天气危害 ,要根据冻害严重程度 ,分类采取护理措施 ,促进及早恢复树势。1 无冻 (0级 )树管理 枝叶基本无冻伤 ,叶片正常 ,未因受冻而脱落。可按平常方法进行管理。2 轻冻 (1~ 2级冻害 )树管理  1级冻害对树势稍有影响 ,有 2 5 %~ 5 0 %叶片因冻脱落 ,除个别晚秋梢略有冻斑外 ,其余均无冻害 ;2级冻害对树势有一定影响 ,有 5 0 %~ 75 %叶片因冻脱落 ,少数秋梢略有冻害。轻冻对当年产量有些影响 ,但容易恢复。加强管理可使轻冻树及早恢复树势。对枝梢完好、但叶片受冻枯萎、未发生离层而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