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当前中国总体上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但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各地区不可能都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统一的“以工补农”政策模式和措施在各个地区也不一定都适用。作者采用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与赛尔昆设计的标准模型,构建了当前全国及各地区“以工补农”的经济结构特征评价指标,对中国各地区当前的经济结构特征作了初步的分析,得出了在中国总体上跨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事实中,有8个省与中国总体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判断一致;仍有17个省、区、市尚未进入“以工补农”政策转折期;有6个省市明显超越全国平均水平,已基本进入大规模反哺期的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以工补农"政策的地区适用性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总体上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条件和能力。但并不意味着全国各个地区都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统一的"以工补农"模式和政策在全国各个地区也不一定都适用。运用钱纳里和赛尔昆等设计的标准模型,分析了2005年中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结果表明:仍有皖、豫、湘、桂、琼、黔、滇、藏、甘九省区与全国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总体判断不符;而京、津、沪、苏、浙五省市则明显超越全国平均水平,已基本进入大规模反哺期。需要针对区域的工业化进程分类研究其工农关系和"以工补农"政策措施。因此,判断中国区域工业化进程发展阶段,研究"以工补农"政策的地区适用性和对策,将为中国"以工补农"政策的科学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于2003年10月确定了138家企业生产的142个品牌共153个产品为2003中国名牌产品。其中,28家食品企业的34个产品获此称号,位于各参评行业之首。此次获得“中国名牌”称号的食品企业分别来自饮料、速冻食品和调味品等行业。当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产业有了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增长,许多产品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综合经济实力已居世界第七位,但是我国充其量只能称之为生产大国,而非生产强国,因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装备和管理相对落后,高档产品名优产品偏少。为了整体提高中国企业的素质,扶持培育更多的中国名牌,…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作物地区布局的灰色局势决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根据各地区综合优势探索地区农业发展道路已为政府农村政策方面的中心课题。论文从包括自然、社会和经济等多角度,运用灰色系统局势决策方法对中国主要农产品的地区布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1个省(市、区)有各自的优势农作物,比如,北京的优势局势为玉米、小麦、水果、油料、豆类;对12种农作物依其比较优势按省份进行了排序;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安徽是全国重点产茶省,产茶历史悠久,品质优异,是全国十大名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六安瓜片”的原产地。进入新世纪以来,经过全省上下的努力,我省茶产业连续7年实现增产增收,茶叶收入已成为产区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但从全国茶区的发展比较看,我省茶产业发展速度明显滞后。由于长期缺乏政策扶持,投入严重不足,茶产业在全国的位次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全国第3位,滑落到第7位。  相似文献   

6.
关于“粮食安全”和“泛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一直是世界各国和各地区执政集团所关心的问题之一。特别是在一些耕地资源有限、人口众多的国家,无论其经济状况发达还是落后,粮食安全都是其核心国策。不仅仅是在中国,我们可以从日本、韩国、印度、印尼、菲律宾等国家对待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态度和政策有个比较清晰的了解,其核心无疑都是立足于“自给自足”。  相似文献   

7.
由农业厅主持的“全省优质稻米评选座谈会”,于今年五月八日至十日在省农业厅召开。参加会议的单位有省农业厅、省农科院、贵州农学院、省科委、省粮食局及各地区科研所、各地区农推站。到会的同志都是我省水稻方面的专家。会议畅谈了全国优质米发展形势,针  相似文献   

8.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会长白美清在近日召开的山东省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上指出,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粮食行业历经了改革中的阵痛、调整中的磨练,沿着市场导向迈步前进,基本实现了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这一历史性的过渡。当前粮食部门特别是国有粮食部门已开始走出低谷,进入开拓市场、稳步发展的新时期。(1)市场化改革的大方向不可逆转从地区上看,全国的主销区和购销基本平衡的14个省(市、区)已经放开粮价,走向市场经济,一些粮食主产省的非主产县已试行放开,从总体看全国已有一半以上地区放开。从粮食品种上看,除东北主产区…  相似文献   

9.
1985年10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盆景评比展览”已降下帷幕,它标志着中国盆景事业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可以预料,中国的盆景艺术创作,将会出现新的飞跃。这次盆展在如下几个方面取得成功。一、盆景艺术事业已由少数先行地区发展到全国各地;从黑龙江到云贵高原,从天山南北到鼓浪屿,都点缀着这朵奇异的鲜花。盆景艺术事业的发展已成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中国农村居民收支结构发展规律,收集了中国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农村居民收支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分析长期变化趋势,层次聚类分析分布规律,并创新性地采用等级分解法定量分析收支关系。结果发现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农村居民家庭纯收人和生活消费支出的发展趋势均分4个阶段线性增长,各阶段线性回归的调整R2值基本达到0.9以上。农村居民收入与支出的分布规律基本相似,收入和支出水平较高的地区均主要分布在7个独立分支的聚类组,涉及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和福建等地区。“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与财产性收入”对各项支出的单独解释贡献量最大,分别达到22.34%~41.59%和41.35%~55.45%,已经成为改变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主要收入类型。总体上,中国农村居民收入与支出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具有发展阶段性和分布不均衡性的特征,且逐渐向享受型消费方向发展,收入水平及其结构是影响消费结构的重要决定性因素。30年长期数据的研究结果和定量分析方法为深入研究中国农村经济结构、探索农村发展途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依靠科技推进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突破口。本文分析了四川现代农业产业化的优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思路和总体目标,按照“核心技术-重点产品-优势特色新兴产业-灾后农业恢复与重建-区域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着重阐述了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点任务,最后提出了保障措施。以此从实用角度为其他省市推进农业产业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宋莹  胡宝贵 《中国农学通报》2020,36(35):150-155
本文旨在梳理当前应用于中国农业中的绿色防控技术,为中国发展绿色防控技术奠定理论基础,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作为原始文献来源,高级检索“主题”=“绿色防控”、“并含”=“技术推广”、时间为2010—2019年、采用文献研究法分析所获得344篇文献的相关信息。归纳中国农业现阶段在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与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可供参考的相应解决对策。结果表明:通过分析所发表的文章的数量及分布可以看出,中国绿色防控技术正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更多的研究者在深入探索这一领域,其中生物防治技术和物理防治技术由于适用性较强,在中国各区域内推广迅速,已经在中国进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曲艳  李青丰  窦焱艳  樊如月  刘重阳  牛茹 《种子》2019,(10):24-28,33
对射干(Iris Belancanda chinensis (L.) DC.)种子进行纸上发芽试验,以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等作为发芽指标,旨在摸清射干种子萌发特性,筛选出该种子萌发的最适组合条件,探讨聚乙二醇(PEG)模拟水分胁迫对射干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 1)种子最适的温度条件为恒温20 ℃,且对光照较为敏感,可归为需光种子;2)随着PEG浓度的升高,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相对发对率、萌发胁迫指数、胚芽长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在5% PEG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即低干旱水平可促进种子萌发及抗旱能力,高干旱水平会起抑制作用;随着PEG浓度的升高,萌发抗旱指数、胚根长明显降低,即该2种指标与PEG浓度呈负相关关系;胚根/胚芽亦会随着PEG浓度升高而增大,说明干旱胁迫对胚根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对胚芽的抑制作用。用一元线性回归拟合种子发芽率和PEG浓度,预测出射干种子所能抵御的水分渗透势临界值为-0.2 MPa,极限值为-0.4 MPa;3)综合考虑发芽率、发芽整齐度及速度等因素,推荐射干种子在发芽检测时初次计数时间为置床后第8天,末次计数时间为置床后的第15天。  相似文献   

14.
北京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及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农业产业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市场农业的基本经营方式。北京农业发展对全国具有垂范作用,研究北京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与特点,意义重大。分析表明,目前北京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各种类型的产业化组织蓬勃发展,经营效益显著提高,龙头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农民合作组织覆盖面进一步拓宽。今后,要继续强化北京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川荞6号是中熟苦荞新品种,在西南地区生育期72~78d,出苗整齐、健壮,幼茎绿色,叶片大小中等,叶色深绿,花为绿白色、无香味。主茎节数11.5左右,株高100~110cm,有效分枝2~5个,花序柄短,结籽集中,籽粒饱满、长锥、暗灰色,平均单株粒重2.5~4.5g,千粒重22~24g,产量1800~2050kg/hm2。该品种是地方品种“额乌”变异单株通过系统选育而成的苦荞新品种,2020年12月通过重庆市种子行业协会组织相关专家进行田间鉴定,命名为“川荞6号”。2021年11月通过重庆种业协会农作物鉴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为“渝品审鉴202110”。  相似文献   

16.
为掌握渔业技术援外培训项目动态变化规律,摸清中国渔业技术援外培训政策趋势。本研究对淡水渔业研究中心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30年的援外培训项目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21世纪初,学员数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而女学员所占比例在“十一五”期间达到了历史最高的21.45%;对学员数量居前十五的受援国分析表明:中国政府援助对象主要为亚非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尤以周边邻国为重,其中菲律宾女学员占有比例最高。自20世纪90年代起,受援国数量每5年基本都呈现出相同的增幅,但进入“十一五”后,平均每个班的培训时间从80天降至35天。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水稻生产“双减”的目的意义与途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现化肥和农药“双减”是我国当前水稻生产的迫切需求。本文综述了水稻生产中化肥与农药的使用状况,水稻生产“双减”的目的意义、政策措施、技术措施与可行性分析,探讨了实施水稻“双减”的实施途径与技术,以及实施水稻“双减”后对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为水稻高产高效生产“双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高淀粉甘薯新品种龙薯10号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中国粮食供求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以及世界各国寻求新能源的今天。根据甘薯产业化发展需要,采用中间材料与最新育成甘薯良种(岩粉一号/金山57)进行杂交,选育而成高淀粉甘薯新品种龙薯10号,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高淀粉率,抗病性好,食味佳等优点。它不仅可作为“准完全食品”食用,而且还作为可再生能源植物的主要原料之一,在科学节约有限的石油资源中寻找到一条重要途径,为甘薯产业化寻找到一条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9.
摘要:中国农业问题产生的原因既有自然方面的,也有社会经济方面的。对自然的过分依赖性、劳动对象的生理性、生产的长期性、对土地的过分依赖性是中国农业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工业化中农业的弱势地位、城乡间的制度壁垒等是中国农业问题产生的社会经济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