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洋与渔业》2014,(1):81-81
黄鳝饭,是广东台山历史悠久的特色名菜。  相似文献   

2.
发展黄鳝的人工养殖,首先要有优良的鳝种。从目前各地养殖的鳝种来源看,黄鳝至少有3~5个地方种群。这些不同的种群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生长速度、养殖效果都不一样。因而在发展黄鳝人工养殖、选购鳝种时要特别注意。现将几种常见的黄鳝地方种群特征及其养殖效果介绍如下。1深黄大斑鳝  该鳝身体细长,体圆,体形标准,体表颜色深黄,并伴有褐黑色大斑纹。生产实践表明,深黄长斑鳝适应性强,生产速度快,个体较大,鳝肉品质较佳,养殖效果较好。在养殖条件下,其增重倍数可达5~6倍,是我国目前发展黄鳝人工养殖的首选鳝种。2浅黄细斑…  相似文献   

3.
人工养殖黄鳝,其苗种主要从市场上购买野生黄鳝苗种,必须严格挑选,最好直接从捕捞者手中选购笼捉或锹刨的黄鳝作为苗种。目前,各地养殖的黄鳝苗种中,深黄大斑鳝体色深黄,身体细长,有褐黑色大斑纹,适应环境能力较强,生长速度较快,个体较大,最适合于人工养殖;浅黄细斑鳝在自然界中数量最多,体色较黄,有细密的褐黑色斑纹,生命力较强,苗种来源广;体色青灰鳝适应环境能力相对较弱,生长速度较慢,个体相对较小,一般不宜选作人工养殖的黄鳝苗种。作为养殖的黄鳝苗种,必须选择规格整齐、体质健壮、色泽光亮、无病无伤、游动活波的鱼体,最好选择当地产…  相似文献   

4.
一、鳝种的购进与放养鳝种是网箱养殖的关键。实施网箱养殖之前是必须了解当地鳝种的来源是否广泛,品种是否适宜养殖。1.鳝种选择从目前各地养殖黄鳝的情况分析,黄鳝至少有3~5个地方性品种。由于各地的种群对环境的适应性、饵料来源充分与否直接影响黄鳝的生长速度,因此养殖效果就不尽一致。所以如果要发展网箱养殖,一定要坚持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品种,可实行人工养殖的黄鳝主要有两个品种:深黄大斑鳝,该鳝身体细长,体圆,体形标准,体表颜色深黄,有褐黑色大斑纹。从我市养殖情况看,这种鳝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个体大,鳝…  相似文献   

5.
记者信箱     
1.我想养殖黄鳝,不知鳝苗如何解决? 广东陈×陈×: 当前养殖黄鳝的苗种来源一靠去市场购买,二靠自我收集。①在野外收集黄鳝受精卵,然后人工孵化成苗。每年盛夏期间,湖边沼泽地带、水沟或稻田边,你稍留意,常可见到一些泡沫团状物漂浮在水面,这就是黄鳝的产卵巢,里面藏有黄鳝的受精卵。可用瓢或勺子轻轻地将它捞起,放入盛有清水的面盆或水桶中,小心地将鳝卵检出孵化,在孵化期间,一定要注意常换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庭院黄缮养殖,具有占地少、投资小、见效快、易管理、收益大的特点,颇受广大养鳝者的欢迎。现将庭院黄鳝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鳝池选择与建造鳝池宜选择在避风向阳、水流方便的地方,最好要靠近住宅。池的大小可根据养殖规模来定,一般多以2—10平方米为宜。池形可因地制宜,长方形、方形、圆形均可。水层以上的池壁与池埂应保持25cm以上的距离,且池壁上半部应略向内倾斜,以防黄鳝逃逸。鳝池四周内壁和底部可用砖石砌成,并用水泥砂浆或三合上勾缝,以防黄鳝从缝隙中溜出。因黄鳝喜欢穴居生活,池底应铺筑30—50cm…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黄鳝的人工养殖在苏北地区得到较快的发展,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热门项目之一,为此笔者对苏北地区黄鳝养殖现状及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调查探讨,报告如下: 一、鳝种的来源 在苏北地区人工养殖黄鳝的苗种主要来源于天然捕捞、市场选购和人工培育鳝种。天然捕捞的鳝种又分成三类,第一类体色呈黄色,身体上分布有大斑点,这一类鳝鱼生长速度快。第二类是体色青黄,这类鳝种生长速度一般。第三类鳝种体色灰色,斑点细而密,这类黄鳝生长速度慢。人工培育的鳝种主要来源于湖北、武汉等地,鳝种规格整齐,体质健壮,规格大部分在10-…  相似文献   

8.
黄鳝外形似蛇,体表多粘液,光滑,因而一般的网很难捕到黄鳝。目前多用的方法为钓捕、笼捕、诱捕、抄捕、照捕、迫捕和清捕。1钓捕钓捕是捕捞黄鳝比较有效的方法,但捕到的黄鳝多有伤,一般不用于钓仔鳝。钓黄鳝用的钓竿可分为软钩和硬钩两种。软钩即普通鱼钩,钩柄缚结在1米左右的尼龙线上,线的另一端绑在竹竿上;硬钩是用钢丝制成,如自行车的辐条、伞骨等,一端磨尖后,在火上烧红弯成钩状,另一端绑在竹竿上。每年的4~9月为钓鳝时间,5~9月为最佳。钓鳝最关键的是找鳝洞。黄鳝多栖息在静水或有缓流水的近岸处,洞口圆形,较光…  相似文献   

9.
<正>一、黄鳝疾病的诊断方法诊断黄鳝疾病的方法很多,在实际生产中,目检是检查鳝鱼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一般常见鳝病的发病部位主要表现在体表和内脏上,目检能直接看黄鳝的病状和寄生虫情况。为了做出确诊,同时还要加以现场观察和询问。1.体表检查及时从鳝池中捞出病鳝或刚死的鳝鱼,应按顺序从头部、嘴角、眼睛、体表、鳝尾等仔细观察。从体表上很容易看到一些大型病原体,如水  相似文献   

10.
目前人工养鳝成功率较低,许多养鳝者均告失败。究其原因,主要是人工养鳝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很不成熟,欲使养鳝成功,关键要掌握先进实用的养鳝技术。科技示范户、养鳝大王杨金尧和匡运喜,几年来潜心钻研黄鳝养殖技术,将坑沟养鳝的经验与稻田养鳝的技术巧妙地相结合,成功地形成了一种新的养鳝技术——生态养鳝。他们的实践证明,稻田坑沟生态养鳝,其技术易掌握,所占土池面积少,黄鳝抗病力强,生长快,而且能促进稻谷增产。这是因为,稻田中有丰富的天然饵料,水稻又是很好的遮荫物,田水深度也正好符合黄鳝生长,而黄鳝在田中钻洞…  相似文献   

11.
汪海卫 《内陆水产》2000,25(7):26-27
近年来 ,黄鳝的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导致黄鳝的鲜产品或干制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供不应求。目前 ,人工养殖黄鳝发展较快 ,但大多数处于传统的粗养型 ,导致产量不高 ,商品率低 ,经济效益不显著。为使黄鳝养殖获得高产高效 ,笔者在多年生产实践基础上 ,总结了黄鳝的精养育肥技术。1鳝池建造应选择水源充足 ,排注水方便 ,无污染的地方修建鳝池 ,鳝池壁用红砖或石块砌成 ,水泥浆抹面 ,并力求保持光滑 ,鳝池以圆形为佳 ,每口鳝池面积以10~15 为宜 ,便于实行精养 ,池深60~80cm ,池壁上方砌成向内突的防逃檐 ,池底为黄粘壤土 ,并夯锤…  相似文献   

12.
环境因子对黄鳝性逆转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滕道明 《内陆水产》2001,26(2):17-17
黄鳝有性逆转的特性,首次性成熟前为雌性,产卵后卵巢逐渐退化,精巢逐渐形成,变成雄性。因此,雄鳝一般比雌鳝个体大。黄鳝有自相残食的习性,饥饿时大鳝捕食小鳝。人工繁殖时既要保证雄鳝的比例,又要控制雄鳝的个体。生产中多用体长作为判断性别的标准,认为体长在20厘米以下多为雌鳝,体长38厘米以上的基本为雄鳝。但生产实践中也经常发现个体很大的雌鳝和个体很小的雄鳝。可见诱导黄鳝性逆转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水温的影响黄鳝是变温动物,水温的变化直接影响其生命活动的强弱,也影响性腺发育的历程。黄鳝生活的适宜水温为15~30℃…  相似文献   

13.
一种鳝蚓配套养殖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剑 《内陆水产》1998,(1):12-13
黄鳝养殖是农村致富的重要项目之一,然而黄鳝难养主要有饵料、病害、繁殖三个因素制约其进一步发展。饵料问题突出表现为黄鳝偏食,即特别喜食蚯蚓。根据黄鳝这一特性,设计出鳝、蚓合养的技术路线,实践证明是可行的。1鳝蚓合养的鳝池与蚓床结构新的鳝蚓合养方法是:将鳝池与  相似文献   

14.
统计分析了鄱阳湖区雌鳝在性成熟期其肝脏和性腺指数的变化规律,探讨雌鳝性腺指数和肝脏指数变化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黄鳝在4月~7月,雌鳝性腺在Ⅲ期~Ⅳ期(6月以前),性腺指数与肝脏指数成一定的正相关。当雌鳝性腺发育到第Ⅳ期后,性成熟系数越来越大,肝脏指数却越来越小,进一步证实了黄鳝后期性腺发育及产卵时的能量主要来源于肝脏。  相似文献   

15.
盘龙黄鳝     
<正>盘龙黄鳝是湖南省张家界地道的土乡菜,因烹制的黄鳝会自然盘成圈而得名。在当地,这道菜也被称为"火镰圈"。盘龙黄鳝这道菜做法简单,味道麻辣鲜香。因黄鳝不切不剖,吃法也相当另类。吃的时候,你要夹住鳝头,咬住鳝背,用力一扯,鳝头带骨全部脱落,留在嘴里的便全是嫩滑可口的鳝肉了。  相似文献   

16.
黄鳝的选购与放养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彭福峰 《内陆水产》1997,22(10):10-10
近几年来,黄鳝的价格直线上升,每公斤在10-60元之间浮动,特别是季节差价更为悬殊,从而导致养鳝业迅猛发展。养鳝的丰厚利润,使得一些毫无水产养殖经验的农民朋友,纷纷上马养殖或囤养黄鳝,但由于养鳝知识的贫乏,使得部分养殖者遭到严重失败,乃至所养黄鳝全军覆没。笔者分析本地养鳝者失败的原因,发现主要有两点:一是养殖者对黄鳝的来源与选择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二是放养技术不过关。现分述如下:1黄鳝的选购黄鳝的选购是养殖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其质量好坏直接涉及到投入及其风险,因此务必持慎重态度,注意不要随便从市场上…  相似文献   

17.
吕振欧 《海洋渔业》1983,5(6):277-277
<正> 浙江省临海县盛产黄鳝,为了换取外汇,支援四化建设,该县从1977年开始收购、出口黄鳝。近几年来,收购量和出口数年年猛增,去年收购活黄鳝15.1吨,比1977年增加10倍,今年到8月底止,已收购活鳝23.5吨,比去年全年收购量增加64%。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由于天然黄鳝资源日益枯竭,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市场需求日渐旺盛,黄鳝养殖迅速成为水产养殖业的新热点。但据一位数年从事养鳝技术推广工作的水产养殖专家透露,他深感规模养鳝难度很大,面对日渐升温的养鳝热,他想提醒农民朋友,规模养鳝务必冷静思考、谨慎行事。其主要原因是。1鳝种数量、质量难于保证。到目前为止,黄鳝苗种的批量繁育技术尚未突破,规模养鳝首先就受到苗种来源的限制,数量、质量都无法保证。笔者所在地的黄鳝养殖苗种主要以天然捕捉苗为主,而电捕、药捕、钩捕等方式对鳝苗的伤害很大,再加上鳝苗在运输途中也易受损伤,…  相似文献   

19.
稻田垄沟式黄鳝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鳝Monopterusalbus (Zuiew)属亚热带淡水鱼类 ,是名优水产品中的主要种类 ;其营养丰富 ,肉质鲜美 ,可食部分达 6 5 %以上 ,深受人们的欢迎。目前 ,黄鳝价格居高不下 ,特别是在节假日期间 ,价钱更高。江西省南昌市从1996年开始利用稻田进行垄沟式养殖黄鳝 ,经过 5年的试验 ,获得成功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1 鳝池建造稻田垄沟式黄鳝养殖试验就是将稻田进行合理改造 ,让黄鳝白天在垄形土堆里栖息 ,晚上到垄沟中觅食。稻田是黄鳝的栖息环境 ,条件的好坏 ,会直接影响黄鳝的生长。因此 ,稻田垄沟式黄鳝养殖的鳝池应符合…  相似文献   

20.
人工养殖黄鳝疾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鳝(MonpterusalbusZuiew)是我国的一种较重要的经济鱼类,分布很广。由于市场需求不断增大,有的地方便开展了黄鳝的人工养殖。但有关人工养殖中黄鳝的疾病研究资料比较少见。1993年~1996年,作者对人工养鳝中的疾病问题作了较多的调查研究,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993~1995年,对孝感市农村人工规模养鳝情况作了调查。对孝南区杨店镇农民方润清1994年的土地养鳝,1995年的稻田养鳝进行了系统调查。作者1993年从市场购买黄鳝20尾在0.5m2的水族箱中进行了312天的耐饥饿试验,并观察了发病情况。1996年从市场购入鳝种放在网箱中饲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