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省中南部海水池塘长期养殖日本对虾、中国对虾,但由于养殖方法单一粗放、养殖技术水平不高,导致病害四处传播,疾病频繁发生。自1997年对虾爆发病毒性疾病后,海水池塘单养对虾效益明显下降,造成养殖弱潮,后来为了减少养殖的盲目性、风险性,提高池塘综合效益,探索更多更好的养殖方法及品种,从业者把池塘养殖从单养模式改为混养模式。经过多年实践证明,多品种混养有利于改善池  相似文献   

2.
虾池养参是刚刚兴起的养殖模式。由于对虾养殖的利润下滑以及病害问题严重,在我国北方山东、辽宁地区的很多对虾池塘改养刺参。但刺参在虾池养殖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若要达到高产高效,需要规范的技术环节很多。现将虾池养殖刺参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陈金仙 《水产养殖》2009,30(1):20-21
福建中南部海水池塘秋冬季由于长期养殖日本对虾和中国对虾,养殖方法单一粗放、技术水平不高,导致病毒传播蔓延,池塘老化等。自1997年后,对虾病毒性疾病的频繁发生,海水池塘单养对虾效益明显下降,造成养殖弱潮。为了减少养殖的肓目性、风险性,提高池塘综合效益,探索更多更好的养殖方法及品种,把池塘从单养模式改为混养模式。经过多年来实践证明,多品种混养有利于改善池塘生态环境,减少病毒发生,  相似文献   

4.
福建中南部海水池塘秋冬季由于长期养殖日本对虾、中国对虾,且因养殖方法单一粗放、技术水平不高,导致病毒传播蔓延、池塘老化等。自1997年后对虾病毒性暴发病频繁发生,海水池塘单养对虾效益明显下降,后来把池塘从单养模式改为混养模式。经过多年来实践证明,多品种混养有利于改善池塘生态环境,减少病毒发生,能有效增强池塘的综合效益。笔者从2004年开始在福建莆田市后海垦区进行三疣梭子蟹、日本对虾、  相似文献   

5.
中国对虾是我国传统的优良养殖品种,但由于病毒性疾病的频繁发生,导致海水池塘单养对虾效益不高。为了寻找更好的养殖模式,提高综合效益,山东省日照开航水产有限公司在333,3hm^2(5000亩)海水养殖池塘中进行了中国对虾、菲律宾蛤仔生态健康养殖。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海参养殖行业景气度下降,价格下滑严重,但依然是大连地区海水池塘最主要的养殖品种,为了提高空间利用率,增加收益,大连地区一般采用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与刺参(Stichopus japonicus)混养模式。由于养殖模式粗放,导致对虾产量始终处于较低水平,其中敌害生物过多导致苗种成活率低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原因。该试验对大连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山东省对虾养殖产业发展迅速,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品种和方式不断丰富。沿海地区是山东省对虾的主养区,主要养殖品种为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和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凡纳滨对虾苗种多使用来自福建、海南的一代苗;养殖多采用室内水泥池养殖、室内土池养殖、室内覆膜养殖、室外土池养殖(大池塘、小池塘)等养殖方式。尽管沿海地区对虾养殖业前景广泛,但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苗种质量难保证、土苗泛滥、滥用药物等,影响了对虾养殖的成功率。因此,应加强对虾养殖和育苗过程的监管,扶持对虾育种研究,建立和规范育种体系,大力推广健康养殖模式和加强疾病防治等工作,以促进山东省对虾养殖产业更好更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凡纳滨对虾是宁波市奉化区海水养殖主导品种,已经养殖近20年,养殖区域靠近象山港,主要模式为池塘养殖,少数为大棚养殖.养殖面积有6 000多亩,每年70%以上的池塘都会出现白斑综合征,一般发病虾个体规格5~9厘米,发病严重的池塘全军覆没,发病较轻的池塘产量损失1/3~2/3.但奇怪的是,在同样的条件下有些池塘不发病,有些...  相似文献   

9.
<正>沧州沿海现有育苗企业110多家,工厂化育苗养殖水体70余万米3,海水池塘、盐田汪子养殖面积30余万亩,多以养殖南美白对虾、梭子蟹为主。多年来对虾、梭子蟹池塘养殖出现了养殖产量不稳定、养殖经济效益下滑的状况。2020年临港海益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开始进行石斑鱼苗的工厂化繁育生产,2021年在日本对虾养殖池塘布设网箱养殖石斑鱼并获得成功,实现了同一池塘养殖两茬日本对虾、接力养殖石斑鱼的多品种养殖,鲜活石斑鱼销往北京、天津等城市,养殖效益得到明显提升。现将该养殖模式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针对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sis)养殖池塘冬季闲置、利用率低的现状,我们结合中国对虾适合高温低盐环境,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适合低温高盐环境和主要摄食池塘底泥的生态习性,于2014年至2016年进行了海水池塘刺参与中国对虾轮养试验,在不影响中国对虾养殖生产的情况下,利用池塘闲置季节,采用适度集约化的网箱养殖模式增加一茬刺参养殖。通过对养殖池塘水质监测和浮游藻类调查以及刺参的苗种选  相似文献   

11.
1993年虾病暴发以后,烟台市牟平区的对虾产量由1 800 t猛降至160 t,养虾单位严重亏损,致使大部分池塘闲置荒芜,对虾养殖业陷入低谷。随后的几年,我们进行了多品种养殖试验,根据池塘条件,宜鱼则鱼,宜参则参,已有666.7余hm2池塘走出了低投入、低产出、低效益的“三低”生产模式,但还有333多hm2池塘地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在海水池塘内放养不同密度的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日本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和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构建"红鳍东方鲀-日本对虾-硬壳蛤"海水池塘多营养层次养殖模式;将养殖尾水排入养殖尾水处理池塘,在尾水处理池塘内采用池塘表面栽种海马齿,池塘中层吊养牡蛎,池塘底层底播硬壳蛤的方式对养殖尾水进行净化处理。该养殖模式不仅提高了养殖效益,生态效益也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的海水池塘养殖模式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水池塘养殖、滩涂贝类养殖及海上筏式养殖是海水养殖业的三大主要养殖方式。我国的海水池塘养殖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对虾的大规模养殖开始的.其间经历了对虾低密度养殖→对虾高密度养殖→两茬低密度养殖→多品种生态养殖的发展轨迹。循着这一演变轨迹可以发现,不同的养殖模式对海水池塘的生态效益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生态效益又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海水池塘养殖业的发展。本文拟从生态效益角度出发,对目前我国对虾池塘养殖的几种模式作一粗浅的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4.
<正>南美白对虾是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对虾养殖的重要经济品种,养殖模式主要有池塘养殖与大棚设施多茬养殖。其耐寒性差,江浙地区池塘一年养殖期在5个月左右,池塘利用和养殖时间利用较低。青虾是我国传统的淡水小型虾类养殖品种,具有食性广、繁殖力高、适应性强等特点,但池塘单养产量和效益不显著,适宜与其他品种混、轮养或套养。为增进南美白对虾主导品种养殖模式的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5.
<正>对虾生态混养模式属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汕头市有韩、榕、练三江出海口,滩涂广阔,水质肥沃,自20世纪80年代发展围垦区对虾养殖业以来,这些河口区池塘经过20多年的养殖底泥淤积深厚,老化严重,导致养殖病害频繁发生,产量、效益下降,且因养殖户曾经乱用药影响水产品质量安全。自2001年以来,我们开展了河口区池塘凡纳滨对虾生态混养模式的研究并不断完善,目前该技术模式已成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刺参、对虾、三疣梭子蟹的多品种混合养殖大多采取粗放经营、广种薄收的养殖方式,效益不显著。而将刺参、对虾或对虾、三疣梭子蟹等引入同一养殖池塘,使其形成品种之间相互利用、相互促进、生态互补,从而构建池塘高效生态混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利用宏基因组技术比较斑节对虾单独养殖、斑节对虾与海蜇混养、斑节对虾与海蜇和菲律宾蛤仔混养3种养殖模式池塘沉积物的微生物群落。试验结果显示,皮氏罗尔斯通氏菌为最主要的致病菌,斑节对虾养殖池塘沉积物中致病菌的丰度相比于对照组沉积物均明显下降。与非海水养殖池塘对照沉积物相比,斑节对虾养殖池塘沉积物的微生物群落中硝酸盐还原生成氨氮的相关基因以及硫酸盐还原产生硫化氢的相关基因含量更高,而亚硝酸盐和氨氮利用基因含量较低。3种斑节对虾养殖模式中,斑节对虾单独养殖和斑节对虾与海蜇和菲律宾蛤仔混养池塘沉积物中硝酸盐和硫酸盐还原基因丰度均高于斑节对虾与海蜇混养模式。此外,斑节对虾养殖池塘沉积物中,一些特定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由包括交替单胞菌、拟杆菌、着色菌、黄杆菌、脱硫杆菌和脱硫弧菌等多种微生物共同完成。探明不同斑节对虾养殖池塘微生物群落中潜在的人类致病菌情况以及氮、硫等基本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于优化养殖技术、控制疾病暴发同时提高养殖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围隔式集约化对虾养殖模式是建立在生态学基础上的环保、高效养殖模式,其池塘的四面采用地膜护坡,一个养殖单元四周用围网防蟹,隔离细菌、病毒。在养殖过程中,池塘只少量添加经蓄水池消毒处理过的水,基本做到在养殖期间不向外海排水,以有效保护外海生态环境,做到无公害养殖,且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对虾养殖面积,提高单位水体的对虾产量,是传统养殖模式向现代化养殖模式转变的一个方向。一、池塘的基本条件养殖池塘水深1.5m~2.0m之间,养殖池及蓄水池之间均用地膜围隔,每亩养殖池配备0.75kW的增氧机,每口池塘均有一个闸门,蓄水池进水闸门用80目…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江苏省连云港市海水池塘养殖一直是以对虾养殖为主导品种,自1993年以后随着对虾病毒病的流行,对虾养殖产量和效益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为探索新的海水池塘养殖模式,利用鱼虾贝不同养殖生物生态习性和共生互补的原理,2009年笔者在连云港市达盛水产公司进行梭鱼、中国对虾、脊尾白虾、缢蛏多品种高效养殖试验。采取立体混养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刺参(Stichopus japonicus)属棘皮动物门,海参纲,楯手目,刺参科,产于黄渤海,其蛋白质含量高、糖类丰富而不含胆固醇,经济价值可观,所以近几年刺参价格居高不下,刺参的增养殖发展很快。虾池养参是刚刚兴起的养殖模式。由于对虾养殖的利润下滑以及病害问题严重,在我国北方山东、辽宁地区的很多对虾池塘改养刺参。但刺参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