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户用沼气产气量估算及能源经济效益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该文利用能值潜力估算动物数据库(ABEPE)的模型理念,并结合实地调查数据,探索了2007年中国农村户用沼气池产气量的估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沼气池建设前后,农户家庭能源消费结构、能源经济支出和生态环境的差异。结果显示:2007年中国农村户用沼气的年均产气量达到450 m3,年均正常产气时间仅为9个月;生猪的饲养规模与产气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沼气农户与无沼气农户人均能耗差异显著,沼气在家庭生活能源消费的比例达到18%,提供了40%的人均有效热,替代了15%左右的商品能源;使用沼气后,人均能耗折合标煤419.56 kg,比使用前下降了16%左右,节省能源开支2%;通过使用沼气,农户可创造559~938元的经济价值,节约林地0.314 hm2。由此可见,发展沼气具有显著的能源、经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为了缓解农村生活能源短缺问题,山东省加大了对农村户用沼气建设的投资力度。为了更好地进行山东省农村户用沼气建设的绩效评价,确定影响农村户用沼气建设绩效的因素,需要建立一套适合于山东省农村地区的户用沼气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筛选出影响山东省农村户用沼气建设的4类19个主要特征因子作为评价指标进行等级化处理并确定其权重,从而建立了山东省农村户用沼气建设绩效评价体系模型。  相似文献   

3.
农村沼气国债项目是以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和改圈、改厕、改厨同步建设(一池三改)为重点,以沼气为纽带,能源利用和污染治理相结合,保护了饮用水源的安全,净化了农村生态环境,促进了和谐新农村的建设。同时,因地制宜实行沼气、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实现家庭能源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以此引领山区农民走生态家园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4.
《农业信息探索》2011,(1):45-45
预计到2010年底,全国户用沼气将达到4000万户,占全国适宜农户的33%,受益人口达1.55亿人。据介绍,我国农村沼气已进入建管并重、多元发展的新阶段,建设数量不断扩大、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体系逐步健全,  相似文献   

5.
户用沼气池建设的节能减排和农民增收效果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结合河南省利用亚行贷款农村能源生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该文作者在9个项目县的9个乡(镇),按比例选择不同生态模式,入户调查沼气建设农户和未建沼气农户在项目实施前后农户的能源消耗量,能源消耗成本,农业生产投入与产出等80多项指标,并定量分析了沼气建设对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促进作用,对气体污染物的减排情况,为时2年。分析结果表明,沼气建设大大降低了传统能源的消耗,节约能源消耗成本,减少了气体污染物的排放,大幅度提高了农户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经济收入。可见,户用沼气池建设具有明显的能源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户用沼气池的应用效益,尤其是发酵残余物综合利用对农村经济的有益影响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面临着如何定量地认识和评价沼气应用的效益问题。本文以用社会统计方法对一千余沼气用户的调查为基础,通过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描述了户用沼气池的应用概况、残余物综合利用的直接效益和对农户经济收入的影响,从而为户用沼气池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发展沼气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截至今年9月底,河南省全省农村户用沼气池累计发展已突破170万户.占总农户的8.5%,占目前适宜发展农户的14%。我省重点开展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切实解决好养殖粪水的无害化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8.
根据淳安县户用沼气池的建设实际和沼气后续管理与维护中存在的问题,淳安县农村能源办按照"政府引导、多元参与、方式多样"和"服务专业化、管理物业化"的原则,积极探索"建管合一"的农村沼气建设和管理机制,开展农村沼气后续服务工作,并针对后续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水源保护区农村公众生活污染支付意愿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环境保护意愿价值评估法(CVM),以北京市密云水库为例,考察了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农村公众改善生活环境愿望的强烈程度及环境偏好,从而为更有效地实施水源区环境保护和农村环境管理工作提供依据.调查表明,77.7%的农户愿意为改善村镇卫生环境、保护饮用水源支付一定的金额,农户的平均支付意愿是16.10元·户-1a·-1,环保态度和认知、受教育程度是影响该区域公众环保需求的首要因素,家庭收入也是影响支付意愿的显著因素.支付意愿的地域差异分析表明,地域因素中,生态村建设与支付意愿显著相关,但生态村农户支付意愿低于非生态村,距水库的距离与人均支付意愿间相关关系不显著.提高公众受教育程度及农户的家庭收入是增强水源地公众改善环境愿望和加强环境管理的首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农村沼气产业化发展与市场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农村户用沼气池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是农村能源发展的主要任务,为了保障沼气事业健康发展,必需加快沼气产业的建设和商品化沼气池的推广;本文就农村沼气与商品化沼气池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快沼气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以王东沟1987~1992年47户农民的定位观测资料为依据,分析了王东沟农户经济稳步发展的主要原因及其特点,论述了王东沟农户经济必将沿着承包户-兼业户-专业户-联合的道路发展,最后走上联合经济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频繁发生的旱灾已成为限制我国西北半干旱区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气象因子.以甘肃省榆中县为例,基于农户问卷调查,结合GIS技术,从社会、经济和生态三个角度选择水分敏感因子,构建社会-生态系统,然后根据修正的脆弱度概念性模型计算出干旱环境下农户尺度上社会一生态系统恢复力,并对造成恢复力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榆中县农户社会生态系统对干旱的恢复力依赖于外部胁迫压力(干旱)和内部因素(社会,经济,生态)之间的相互作用.户人口数量、土壤湿度和土壤养分是3个区域农户社会-生态系统共同的水分敏感因子;而其它指标则属于局部区域农户社-生态系统的水分敏感因子.  相似文献   

13.
固化土结构沼气池是在传统以砖砌体沼气池和混凝土现浇沼气池建造基础上,利用土壤固化技术建造的一种新型户用水压式沼气池。将固化土作为池底结构材料和池壁材料,在冲积土、紫色土、黏土等3种土壤条件下建造了不同组合模式的固化土结构沼气池。经破坏性极限压力试验表明,所建沼气池均符合国家《户用沼气池质量检验验收规范GB/T4751-2002》标准。对固化土结构沼气池与传统沼气池建造成本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部分建池材料实现就地取材,商品建材的使用量和运输量减少,建池成本降低,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提出了基于农户分类的农村环境污染识别方法并用于实地研究。以经济活动类型、地理位置为基础,将农户分为典型种植户、典型养殖户、种养结合户、城郊农户4大类,并细划这4大类的污染类型,具体包括农户生活、农业种植、畜禽养殖、水产养殖、乡村旅游;识别各类型农户生产与生活全过程的污染源与污染强度,如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等;统计区域内污染状况,通过估算污染源的贡献率,定量识别重点污染源与重点污染物;引入等标污染负荷率及水质指数,识别区域污染程度、主要污染类型。应用此方法在河北省曲周县进行实地研究,识别出曲周县重点污染物为TN,重点污染源为农业种植;农村环境引起的地表水TN污染指数为1.26,已经造成地表水TN超标;将曲周县10个乡镇污染类型分3类,种植养殖污染型、农业种植污染型和综合污染型。识别结果为有效控制不同区域农村环境污染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5.
通过半访谈式的实际调研获取数据,利用多元对应分析和系统聚类方法,从农户的社会经济条件、拥有土地状况等方面,探讨了其与不同类型农业景观变化类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1)农户类型与农业景观格局间变化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不同农户类型对于景观变化的类型作用不同;(2)多元对应分析方法有利于揭示农户与农业景观格局间的相互作用,为探索宏观景观格局的优化奠定基础;(3)确定导致高西沟景观变化的主要农户类型,为规范农户土地利用行为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不同类型农户土地投入行为差异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选择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典型代表-王东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量农户的调查,从户主文化水平、年龄、非农率等方面对农户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不同类型农户对耕地和园地的投入差异。结果显示不同类型农户问不管是在土地投入结构还是投入总量上都有较明显的差异,说明不同类型农户对土地的投入偏好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7.
退耕还林政策对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调查了米脂县农户对退耕还林政策的态度与行为选择,并以此为基础,建立Logit模型进一步分析了退耕还林政策对农户土地利用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退耕还林政策的态度(包括对政策的认知、判断和意愿)与其具体的行为选择存在群体的一致性和个体的差异性;耕地收入,副业收入,打工收入,户主年龄,是否种植经济作物,行政村是否有后续产业因素是退耕还林政策影响农户土地利用决策的主导因素,同时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向具有差异性.政策对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政府制定的相关惠农政策对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基于Tobit模型的农户层次农业土地用途变更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理解农户土地利用决策机制的基础上,利用329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采用Tobit模型探讨了农户层次的土地用途变更的影响因素。调查数据主要来自常熟市、如东县和铜山县,分别代表江苏省南部、中部和北部地区。研究表明,农户层次的土地用途变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土地市场参与、劳动力市场参与、区位条件、农户土地资源禀赋等;土地市场的参与导致了更多的土地用途变更;不同类型的劳动力转移对于农业土地用途变更有不同影响;而非农收入的提高则会提高农户土地用途变更比重;农户层次的土地用途变更还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9.
农户土地利用投入变化及其土地利用意愿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认识农户土地利用投入的变化规律,把握当前农户的生产意愿,对制订相关政策,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分层随机抽取样本的方法,基于湖北省咸宁市1 252个农户家庭的调查数据,从粮食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劳动力、土地资源、农业机械、化肥与农药等生产因素方面,对1981年以来农户的土地利用投入要素的变化特征及当前的土地利用意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30 a来,农户在土地利用过程中投入的劳动力与用于主要粮食生产的土地面积明显下降,而化学肥料与农药总投入量明显增加;经济因子与农机技术进步是驱动农户行为变化最重要的2个因素,劳动力转移与"三补一免"等惠农政策对农户土地利用投入变化的影响有限;农户农地利用的目标出现显著分化,传统"全民式粮食生产模式"正向"专业化规模化农户生产模式"转变,专业化规模生产农户应是国家惠农政策重点补贴与扶持的对象;国家在进一步促进土地流转的同时,如何有效稳定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面积,需要更加积极的调控对策引导;随着边际土地从农地利用范畴析出,区域性生态好转出现新的机遇,国家宜出台生态用地整理的相关政策,提升区域性生态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20.
根据退耕还林(草)县区和调查人员的分布布局,对西北5省和内蒙古793个退耕还林(草)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了退耕还林(草)政策的主要成效及趋势,总结了农户对退耕还林(草)的评价,并提出了结论和政策性建议。研究表明,退耕还林(草)工程显著地改善了研究区域的生态状况,提高了退耕农户的生态意识和生计水平;农户拥护退耕还林(草)政策,有进一步实施退耕还林(草)的意愿;农户对退耕补助依赖性较大,如果降低补助标准,农民毁林复耕的可能性较大;提高补助标准,扩大退耕还林(草)面积,提供技术支持并大力发展后续产业是当前退耕农户的普遍愿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