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鸟治虫的最大特点是不污染环境,为了研究鸟类招引技术的应用,2016-2018年,对朝阳地区油松人工林采用人工巢箱方法进行了鸟类招引。结果表明,朝阳地区有28种食虫鸟类,其中新增了13种。鸟类招引率平均为68.2%,研究区的虫口密度降低了15%。经3年的招引试验发现,人工巢箱的位置、悬挂方向、巢箱颜色、巢口直径等均会影响鸟类招引的效果。因此,通过人工巢箱制作工艺的改良和招引关键技术的提高,可以大大地提高森林害虫防治效果,也为鸟类招引技术的推广应用和规程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鸟治虫是保护环境无公害预防森林虫害的方法。阜新地区采用人工巢箱招引鸟类防治害虫研究,结果表明:食虫鸟类新增记录13种,巢箱对鸟的招引率平均为82%左右。巢口直径影响招引到鸟的种类,巢口直径6.0 cm的巢箱,招引鸟的种类最多;红角鸮只在巢口直径6.0 cm巢箱中能够招引到,招引率18.95%;巢口直径6.0 cm、3.0 cm、2.7 cm的巢箱,对麻雀的招引影响基本一致,为61.90%~64.21%;巢口直径3.0 cm的巢箱,招引鸟的数量最多。雏鸟食物枯叶蛾科(松毛虫)的数量占食物总量的为43.6%~44.8%。繁殖期成鸟食物中松毛虫数量占食物总量的18.5%,非繁殖期成鸟食物中松毛虫数量占食物总量的8.7%。  相似文献   

3.
鸟类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生态平衡当中起着重要作用。有目的地招引利用益鸟,是保护森林的一种有效手段。据初步统计,一九八三年全省共挂出巢箱一万七千个,招引的鸟类有大山雀、白眉鹟、普通鹂、啄木鸟、灰椋鸟、戴胜等十几种。为了进一步作好招引益鸟工作,仅就有关问题简述如下: 1.巢箱的制作:制作巢箱可以就地取材,油毡纸、苕条等均可利用。各地采用的椋鸟式、山雀式巢箱,板皮巢箱及树洞式巢箱,都比较实用。一般说,巢箱的种类和规格大致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鸟类的活动,对森林更新、减少森林害虫的数量等有很大的影响。食虫鸟类取食森林害虫的事实,国内外均有一些报导。鸟类招引是森林害虫生物防治方法之一,我国在解放后才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我们于1958年在沈阳清原湾甸子林场进行了初步试验,1960年开始,在进行食虫鸟类区系调查工作的同时,用木板巢箱在落叶松人工林内对食虫鸟类进行了试验,其间对大山雀的招引试验及工作中的几点体会曾作过报导。现就几年来工作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5.
通过2015~2018年4年间对董寨保护区内悬挂的人工巢箱进行调查,分析了鸟类对人工巢箱的利用规律。结果显示:保护区巢箱招引的鸟类主要为山麻雀、大山雀、丝光椋鸟、麻雀、红角鸮、鸺鹠。每年鸟类对巢箱的利用率为16%~30%。巢箱悬挂林分种类、高度、出入口位置、方向都对招引效果有影响。此外,所有巢箱的利用率总体上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可能是与保护区内植被逐年丰富、生物多样性指数不断升高、鸟类可利用的自然营巢条件越来越多有关。  相似文献   

6.
人工招引益鸟各地都有一些成功的经验。我们场地处长白山区,虽然植被面貌较我省中西部地区稍好,但由于大面积人工纯林日益增加,给森林鸟类的栖息、繁殖带来了困难:而森林害虫却日趋增多。为了控制害虫的发生,我们于1984年开始在寒葱岭、新开岭、柞木台、王牛沟林场落叶松人工林中、挂巢箱招引益鸟,收到了较好效果。1984—1985两年共挂巢箱3000个,挂巢林地面积达10,500亩。巢箱种类主要采取山雀式和椋鸟式两种,规格如表1  相似文献   

7.
人工巢箱招引杂色山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3-7月于辽宁省白石砬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悬挂人工巢箱招引杂色山雀,共设置80个巢箱,其中11个巢箱被4种鸟利用。鸟类的进驻率为13.75%,其中杂色山雀利用了8个巢箱,利用率占招引总数的72.73%。对招引到杂色山雀的巢箱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杂色山雀多选择2m以上、南坡中下部、巢口朝西南的巢箱,而巢箱悬挂的树种对其选择没有影响,人为或天敌干扰会导致杂色山雀放弃巢箱。该项试验为进一步保护稀有物种和研究其繁殖生态提供了初步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 合理地利用鸟类资源、保护和招引益鸟,是防治森林害虫的有效措施。1982年,我们在辽源市安石、梨树两个林场进行了招引试验,共设置巢箱420个,挂巢林地面积84公顷,招引效果近30%。1983年,又在渭津、凌云、白泉、建安、安石、辽河源6个林场,挂鸟箱4,000个,挂巢林地面积800公顷,给益鸟创造了较好的栖息和繁殖条件,使林中益鸟数量有了显著增加,较好地控制了森林害虫的增长。现将调查情况整理如下。一、巢箱类型及挂巢方法巢箱分椋鸟式、山雀式、半开口式三种。林型为落叶松人工林、黑松人工林、天然次生林及落叶松、黑松混交林。林龄15-27  相似文献   

9.
人工巢箱招引森林益鸟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王友玉,杨造林,郁盛万,芮一鸣(溧水县林场,211219)鸟类能捕食害虫的卵、幼虫、蛹、成虫,对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增加林间鸟类的种群数量,从1985年开始,我们研制了大山雀巢箱,挂放林区,进行...  相似文献   

10.
落叶松树干一般没有树洞,食虫鸟类很难定居其间。人为活动的频繁和干燥的气温,露天营巢的鸟类数量也不多。因此,利用巢箱招引益鸟防治病、虫害十分必要。 木板巢箱的设计和设置 巢箱采用红松、落叶松等木板或油毡制作。厚度不小于1厘米,木板须充分干燥以防翘裂。  相似文献   

11.
鸟类是森林的卫士,是调节生态平衡的生力军,是生物防治害虫的主要措施之一。1982年以来,全国各地大力开展保护和利用益鸟的宣传活动,各省都确定了“爱鸟周”。在爱鸟护鸟的高潮中,各级地方政府、单位、林业部门都应用人工巢箱招引益鸟,防治害虫,取得了很可喜的成果,但  相似文献   

12.
油毡纸巢箱制作简单,省工、省料和省资金,每亩防治成本0.3—0.4元,招引率平均达80.6%;挂设人工巢箱时,要选林相整齐,郁闭度在0.7左右的林分;巢箱与水源距离以不超过150米为宜,远离居民点,以减少人为干扰;涂白、兰色巢箱的招引率高于黑色的;白眉鹟、灰椋鸟和大山雀三种鸟共食28种农林害虫,为防治森林害虫提供了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许多地区用人工制作的木板巢箱和油毡纸巢筒在林内引鸟治虫,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木板巢箱容易变形翘裂;油毡纸巢筒沥青味浓,加之壁薄,盛夏时巢内温度太高,使招引率受到很大影响。为解决上述问题,1981年以来,我们先后在本溪县新开岭林区的油松林内挂了356个原木树洞巢箱进行招引试验。原木树洞巢箱的主要特点是:①表面颜色和形状与树干相似,利于鸟类隐蔽和营巢;②封闭严密,周围没有缝隙;③不翘裂,使用寿命较长。  相似文献   

14.
由于乱砍滥伐、化学农药的杀伤、人为猎杀等原因,致使森林益鸟的种类和数量大大减少。因此,有必要招引和保护森林益鸟。目前,许多林区采用挂人工巢箱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 为了充分利用森林鸟类资源,“以鸟治虫”,是目前正在研究和利用的综合防治方法之一。森林鸟类,特别在繁雏期间能消灭大量的害虫,如大山雀、啄木鸟、灰喜鹊、麻雀等,喜欢在树洞、石头缝等处营巢,这些鸟类都可以进行招引。在人工林内设制招引鸟箱和保护益  相似文献   

16.
城市园林中鸟类及蜂蝶的重要性及其招引与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鸟类及蜂蝶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也是生态园林的具体体现,它们还可以提高园林的艺术感染力.因此有必要对它们加以招引和保护.本文在分析鸟类和蜂蝶生活习性的基础上,从提供食物、水源、栖息地等多个方面入手,提出了在园林设计中,有效吸引和保护鸟类、蜂蝶的途径和具体方法.针对不同地区分别推荐了适宜的植物群落配置,介绍了冬季补饲、悬挂巢箱、引鸟屋顶和引鸟水景的一般做法,最后从招引和保护鸟类和蜂蝶的角度,提出了城市建设和园林绿地养护管理中的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油松人工林适宜林分中,开展了挂木板巢箱招引益鸟的试验,结果表明:挂人工巢箱可以招引大山雀、椋鸟益鸟,招引率平均为56%,只要方法得当,当年即能取得一定的效果;影响益鸟筑巢的2种敌害分别是花鼠和无斑雨蛙。  相似文献   

18.
马尾松毛虫是南方最主要的森林害虫,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浙江缙云县于2001年在黄龙寺古刹的一片低虫口松林进行了人工巢箱招引益鸟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  相似文献   

19.
<正> 我场于1986年春开始,在咸宁市潜山森林公园中,采用人工巢箱在人工马尾松纯林,人工杉木纯林中,对食虫益鸟大山雀,啄木鸟和猫头鹰等进行了招引。现将对大山雀招引试验的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一、人工巢箱的设置及管理试验设计制作屋式巢箱和箱式巢箱两种,并漆了与安置巢箱树种的树皮颜色一致的油漆,巢箱底编号,便于检查记录。1.人工巢箱的布置。在潜山人工马尾松、杉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保护森林益鸟资源,我们在青顶子林场先后挂置各式鸟箱425个,在对比各式巢箱招引效果的同时,重点对树洞式鸟箱招引率进行了观察,其情况如下: 一、树洞式巢箱制作方法树洞式巢箱须选长25—45厘米,小头直径在9—28厘米的木段或烂心木段。首先在木段上端和下端各3厘米处锯断,留做顶和底盖,然后把剩下的木段在中间劈成两半,将中间抠空,周围壁厚1.5—2.0厘米,靠上段近边缘处,可任意选一位置做出入孔,然后用铁丝把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