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安徽省濉溪县解放后大豆生产的历程看出,大豆的产量低而不稳,且年际间变幅大。经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夏大豆生育期间淮北地区气候因子多变,影响了大豆的生长发育,其中以花荚期和鼓粒期的高温和干旱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淮北地区夏大豆规模生产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分析影响夏大豆高产的主要因素,总结原位秸秆还田后的夏大豆抗灾避灾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淮北地区原位秸秆还田后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根据淮北地区夏大豆规模生产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分析影响夏大豆高产的主要因素,总结原位秸秆还田后的夏大豆抗灾避灾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当地农户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正是"三夏"生产的大忙时节。黄淮海南部地区土壤墒情较好,为夏大豆适期播种创造了有利条件;但黄淮海中部、北部部分地区墒情偏差,不利于适期适墒播种。为指导黄淮海地区抓好夏大豆生产,农业部大豆专家指导组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会商提出如下生产技术指导意见。一、精选良种,注重优质。为满足食用大豆消费需求和轻简化栽培需要,应大力推广高产、高  相似文献   

5.
<正> 河南省是黄淮平原夏大豆主要产区之一,大豆产量居全国第二位。建国三十余年来,大豆种植面积波动较大,产量受气象因素影响的变幅也极大。为了找出本区气象生态条件中影响夏大豆产量的关键因素,及其在大豆各生育阶段的作用,我们对夏大豆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为趋利避害发展本区夏大豆生产,制订栽培技术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大豆机械化收获是夏大豆生产发展的必然。通过试验研究和经验总结,分析了夏大豆机械化收获损失率高的原因,结合生产实践提出了夏大豆机械化收获降低损失率的作业要点。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影响涡阳县夏大豆高产的因素,并提出其高产栽培措施,以为大豆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韩广彬 《现代农业科技》2023,(9):106-108+116
太和县大豆病虫害大面积发生,是大豆种植效益和种植面积“双减”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本文结合夏大豆生产实际,总结了播种期、苗期和分枝期、开花结荚期、鼓粒期以及成熟期大豆主要病虫害防治对象,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大豆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播期·密度对夏大豆产量和脂肪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产高油夏大豆的适宜播期和密度组合。[方法]在田间试验中,以高油夏大豆品种鲁豆9号为供试材料,设4个播期4个种植密度处理,研究了播期和密度对高油夏大豆产量和脂肪含量的影响。[结果]随着播期的推迟,夏大豆产量呈递减趋势;随着密度的增加,夏大豆产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当播期为6月5日、密度27.0万株/hm2时,鲁豆9号产量最高(3 565.5 kg/hm2)。随播期的推迟或密度的增加,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每荚粒数均呈减少的趋势。株高随播期的推迟而降低,随密度的增加而提高。主茎节数和分枝数随播期的推迟而降低,主茎节数受密度的影响较小,而分枝数随密度的增加明显减少。夏大豆6月25日后播种或密度大于27.0万株/hm2时,籽粒脂肪含量降低。[结论]适期早播、合理密植,有利于夏大豆的高产、高油。  相似文献   

10.
皖北地区是安徽省大豆主产区,夏大豆种植面积占夏季作物种植比例大,但近年来多种问题严重影响了夏大豆产量和农民增收。为确保夏大豆高产稳产,该文结合皖北地区夏大豆生产实际,从良种良法、旺长和落花、配套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