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血液激素水平与抗病力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以AA肉鸡父母代和商品代为试验材料,对其血浆中皮质酮、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和生长激素(GH)进行了测定,并对部分鸡进行马立克强毒接种,以探讨血浆激素与抗病力关系。结果表明,7周龄不同基因型鸡间存在明显差异。血液T淋巴细胞活性在商品代明显高于父母代。马立克强毒接种后血浆高、低皮质酮水平间T淋巴细胞活性有明显差异。相关估计结果表明,血浆激素水平大多与T淋巴细胞呈低正相关,而皮质酮与T淋巴细胞呈负相关(P<0.05)。本研究结果指出,激素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应用于抗病育种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鸡马立克氏病外周血液ANAE ̄+T淋巴细胞动态程相朝,宋文成(洛阳农业专科学校牧医系,171003)薄清如,邱震东(解放军农牧大学)为进一步探讨鸡马立克氏病时外周血液淋巴细胞增殖的意义,我们对人工感染京毒1号MD强毒鸡外周血液酸性:小醋酸萘酯酶阳性(...  相似文献   

3.
感染IBDV雏鸡血液激素水平和ANAE阳性淋巴细胞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内分泌活动及细胞免疫反应在鸡抗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感染中的调节作用机制而进行了本研究。结果表明,攻毒后1~5d内,未免疫攻毒鸡(A组)、免疫攻毒鸡(B组)血浆皮质酮均明显上升,而未免疫未攻毒鸡(C组)则否。A、B、C3组血浆T4水平攻毒前后无明显变化,T3除在攻毒后第3天A组明显高于B、C组外,其他时间无明显差异性变化。血液ANAE阳性淋巴细胞(%)在攻毒后的1~5d内,A组和B组明显下降,以后回升,至28d回复到攻毒前水平,并接近于C组。A组的ANAE阳性淋巴细胞(%)与皮质酮呈显著负相关,与T3和T4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免疫抑制反应对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向下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马立克氏病病毒J-1毒株经腹腔注入雏鸡作为免疫抑制反应模型,观察鸡在免疫地血浆皮质酮和外周血淋巴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数的变化,发现自接毒后第三周,鸡血浆皮质酮水平升高近一倍,淋巴细胞中GR数显著减少(P<0.01)。小剂量缓释地塞米松未能有效阻止免疫抑制鸡肾上腺皮质酮的过多分泌,提示病毒感染诱导淋巴细胞分泌免疫反应性ACTH,干扰GR的生物合成,导致淋巴细胞GR减少,免疫抑制反应对淋巴细胞G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以马立克氏病(MD)三价苗(SB_1+814+HVT)和HVT疫苗免疫1日龄肉用雏鸡,15日龄时腹腔注射马立克氏病强毒(vDMV)进行攻击,在攻毒后5、25、45和75天用间接ELISA法测定实验雏鸡血清、泪液、气管液、胆汁和肠液IgG、IgM和lgA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免疫雏鸡强毒攻击后,其血清、泪液和气管液的IgG、lgM和IgA含量显著高于感染对照鸡,胆汁和肠液中IgA以及IgG、IgM显著高于感染对照鸡,其中三价菌免疫鸡的3种免疫球蛋白含量明显高于HVT免疫鸡;表明MD强毒攻击后,免疫雏鸡全身和消化道、呼吸道局部的体液免疫应答显著增强,三价苗免疫鸡的体液免疫反应明显高于HVT免疫鸡,并与其较高的免疫保护率相关。  相似文献   

6.
以Avian鸡为实验对象,研究了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弱毒免疫和强毒感染时发生的调节机制。结果表明,IBDV弱毒免疫能获得高滴度的血清IB-DV抗体。未免疫肉鸡感染IBDV强毒后会引起免疫功能抑制。IBDV攻毒后,肉鸡血浆皮质酮、cGMP升高,T淋巴细胞转化率、白介素-2活性明显降低。IBDV弱毒免疫肉鸡遭受IBDV强毒感染后,血浆cAMP和cGMP同时升高并呈现高阈平衡。IBDV攻毒前后,肉鸡血浆ACTH、皮质酮和免疫功能指标间有显著的相关性,提示外来病原入侵后,肉鸡垂体-肾上腺轴可调节免疫功能,主要是抑制非特异性免疫反应而增强特异性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7.
对10日龄雏鸡人工感染马立克氏病毒后,马立克氏病发病率为78.0%,死亡率为76.0%,在攻毒后2,4和6周,感染鸡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液中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在总体上的均显著低健康对照组鸡(P〈0.05),血清丙二醛水平极显著地高于健康对照组鸡(P〈0.01)。结合对马立克氏病临床病例的研究结果认为,氧自由基介入了马立克氏病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8.
法氏囊病毒感染对肉鸡内分泌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弱毒疫苗免疫和强毒感染艾维菌鸡,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血浆甲状腺素(T3,T4)、促肾上腺皮质素(ACTH)和皮质酮(F)来研究IBDV感染对肉鸡内分泌机能的影响。结果表明:IBDV弱毒疫苗免疫使肉鸡产生高效价抗体,血浆ACTH含量升高;IBDM强毒感染导致肉鸡血浆T2、F急剧升高,法氏囊肿大,血清中也出现IBDV抗体,但效价显著低下;而IBDV强毒感染曾  相似文献   

9.
应用本瓜蛋白酶消化法,从马立克氏病病毒(MDV)人工感染鸡的淋巴细胞瘤表面提取马立克氏病相关肿瘤表面抗原(MATSA)。所获得的抗原与从肿瘤细胞表面洗脱的抗MATSA抗体在ELISA中呈阳性反应。将这种抗原与白油佐剂乳化,给20日龄鸡肌注免疫3次,应用间接ELISA对被免疫鸡的MATSA抗体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免疫前正常鸡的血清中无MATSA抗体存在,而用这种抗原免疫后10天即可形成抗体应答,E  相似文献   

10.
免疫鸡群发生马立克氏病的原因分析王守江(山东省潍坊市畜牧局)马立克氏病(MD)是由疱疹病毒引起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肿瘤性的传染病。近年来,MD广为流行,随着MD病毒强毒株的出现,MD的发生似有增强的趋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接种过火鸡疱疹痛毒(HVT)...  相似文献   

11.
试验研究了马立克氏病鸡红细胞天然免疫黏附活性及其超微结构。选用40羽1日龄海兰褐公雏鸡,随机分为2组,健康对照组(C)和马立克强毒攻毒组(GD),在26、34、35、44日龄从每组中各取4羽鸡采血、取肝脏,分离肝组织细胞,通过红细胞免疫黏附肿瘤细胞试验及其扫描电镜观察,检测鸡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结果表明,红细胞免疫黏附活性因受机体调节存在动态变化,在攻毒后期,红细胞与马立克氏病肿瘤细胞和自身血浆混合后免疫黏附率接近对照组,红细胞与马立克氏病肿瘤细胞免疫黏附率在34、35 d极显著高于对照组。由此得出,在鸡马立克氏病的发病过程中,红细胞免疫黏附在机体免疫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为鸡红细胞免疫分子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1日龄雏鸡人工感染马立克氏病强毒后,脾脏T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2诱生活性比健康对照雏鸡显著降低,胸腺T淋巴细胞IL-2诱生活性虽见降低但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脾脏和胸腺T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2受体诱导表达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3.
马立克氏病病毒感染雏鸡的SOD活性变化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1日龄肉用AA雏鸡被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强毒人工感染后,马立克氏病(MD)发病率62%,死亡率34%;脾脏、胸腺、法氏囊、心脏、肝脏、肾脏和性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健康雏鸡相比,T-SOD和Mn-SOD活性均有显著降低(P<0.05),而Cu,Zn-SOD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  相似文献   

14.
马立克氏病是一种鸡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是一种高度传染性肿瘤病,其病原马立克氏病病毒(简称MDV)属细胞结合性疱疹病毒。该病对鸡的危害极大,主要引起鸡体消瘦、产蛋率下降、死亡率增加及继发其他传染病。马立克氏病目前尚无有效的疗法,但可通过正确使用疫苗和加强综合防疫加以预防。目前市场上疫苗的类型大致有以下几种:(1)强毒细胞致弱毒株(如CVI988马立克液氮苗);(2)火鸡疱疹病毒马立克冻干苗(HVT);(3)双价苗(如HVT+CVI液氮苗);(4)免疫促进素ACM1+HVT冻干苗混合使用。MD疫苗…  相似文献   

15.
鸡马立克氏病单价活疫苗免疫效力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农业部南京药械厂和三家外国动物保健品公司生产的4种火鸡疱疹病毒(HVT)冻干苗、实验室制备的CVI988细胞结合苗和HVT细胞结合苗等6种鸡马立克氏病(MD)单价活疫苗免疫1日龄SPF白来航鸡,8日龄时用鸡马立克氏病强毒(vMDV)GA株攻击,同时以Z4+FC126双价活疫苗作对照,进行免疫效力比较试验。结果表明,6种MD单价活疫苗均能使免疫鸡群获得对vMDV攻击的免疫保护力,免疫效力强弱顺序依  相似文献   

16.
分别以血清型Ⅱ型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疫苗株(Z4、SB1)、血清Ⅲ型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株(FC126)及二价疫苗(Z4+FC126、SB1+FC126)免疫鸡群,用琼脂扩散试验(AGPT)检查各鸡群MDV强毒攻击后不同时期的羽囊抗原。结果,二价苗能使试验鸡羽毛囊强毒排出高峰推迟,排毒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7.
我区鸡马立克氏病病毒株的分离姜智杰孙吉成王新建宁岐山丁日华(塔河县畜牧局·165200)近年来,我区鸡群接种HVT疫苗后MD发病率仍然较高,一般达3%~15%,甚至高达50%以上。我们从病鸡分离到MD强毒,对分离到的强毒进行了有关生物学实验,为有效地...  相似文献   

18.
从马立克氏病病毒(MDV)人工感染鸡的淋巴细胞瘤表面洗脱抗马立克氏病相关肿瘤表面抗原(MATSA)的抗体。以此作为Ab1免疫家兔,成功地制备了MATSA的内映像(Ab2β)。将纯化的Ab2β与白油佐剂乳化,给30日龄鸡肌注免疫,应用间接ELISA对免疫鸡MATSA抗体的消长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正常鸡的血清中无MATSA抗体的存在,而用这种Ab2β于第1次免疫后10d即可形成明显的抗体应答,ELISA的OD值(x)为0.20;至第3次免疫后10d,OD值(x)为0.33,达峰值,以后则呈下降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来自MDV感染鸡肿瘤细胞表面的抗MATSA的抗体,可以用作肿瘤表面抗原内映像的制备,从而为抗肿瘤独特型疫苗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用雏鸡将马立克氏病毒(MDV)血毒复壮,分离发病鸡淋巴细胞并接种于鸡胚成纤维细胞,观察其病变。获得适应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的MD强毒,通过电镜观察、琼脂扩散实验进一步鉴定病毒,并建立了MDV感染CEF细胞模型,为研究人参皂苷及其衍生物的体外抗病毒作用及其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马立克氏病基因工程苗可行性研究吴贤福,蔡宝祥(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210095)近年来,由于马立克氏病强毒(vMDV)和超强毒(vvMDV)的出现,使临床免疫过HVT的鸡仍然发病,故有必要从免疫学角度反思MD防制问题。MD的免疫与免疫抑制同时并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