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不同土壤含水量对根茎冰草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土壤含水量对根茎冰草种子萌发出苗和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土壤含水量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26%2、1%、17%、12%、7%。试验时间共60d。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17%为种子萌发出苗的最适含水量,出苗率可达96%,土壤含水量7%时,根茎冰草种子不能萌发出苗。土壤含水量对根茎冰草幼苗生长发育也有明显影响,土壤含水量21%时,最先达到分蘖期;土壤含水量12%时,基生叶片最长,可达31.0cm,生长速度最快,为0.52cm/d,地上生物量最高,达0.18g。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根长度增加,根尖数增多,沙套粗度降低,其中土壤含水量12%时,各项指标的测定值达到最大,根系总体积为0.06cm3,表面积为4.98cm2,地下生物量为0.35g,占总体生物量的66%,根尖数达到1206个,是土壤饱和含水量26%的3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化学除草剂因其除草效率高、成本低的优势而得到广泛应用,但适用于蒙农杂种冰草田的除草剂尚无报道。因此,本试验探究了二甲戊灵、氟乐灵和赤地3种除草剂在不同浓度和施用时期下对呼和浩特周边地区蒙农杂种冰草田内的杂草防除效果以及施用安全性。结果表明,播后苗前喷施33%二甲戊灵乳油可有效防除一年生田间杂草,最佳使用浓度为3.00 L·hm-2,兑水750 L喷施,此浓度下株防效为72.78%,除草效果优良,且对蒙农杂种冰草无药害。  相似文献   

3.
以4个野生居群的冰草为材料,利用根尖压片法,对其体细胞染色体进行组型分析.结果表明:各居群染色体数目恒定(2n=28),均为同源四倍体.但居群间存在核型多型性,主要表现在核型类型、随体及B染色体的有无等.  相似文献   

4.
高寒山区细茎冰草繁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细茎冰草3年的种植测定,结果表明:该草种在青海东部高寒山区条件下,第2年和第3年的籽实产量稳定,分别为897kg/hm2和1 149kg/hm2,生育期159~166d,属中、晚熟多年生优良禾本科牧草品种,适合在海拔为2 850m高寒山区条件下种植,进行种子繁育,但对细茎冰草田间管理有一定的要求,只有满足其营养生长期对养分、温度等条件的要求,才能有最佳的种子产量。  相似文献   

5.
细茎冰草     
细茎冰草是禾本科披碱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须根发达、密生,茎杆直立,疏丛型,能形成稠密草丛,株高60~90厘米,使用寿命5~6年。叶片长11~19厘米,宽0.5~0.8厘米,穗状花序,9~15厘米,有小花30~45朵,颖无芒,种子千粒重3.2~3.9克。  相似文献   

6.
宁南干旱半干旱区多年生冰草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6个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品种的生育期、株高、产草量等指标的试验比较,结果表明:QS710、蓝茎冰草、诺丹沙生冰草的表现优于其他参试品种,适宜在宁夏南部山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土壤重金属镉、铅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重金属在土壤中大部分具有稳定、积累和不易消除等特点,可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对人类产生危害.由于镉的毒性最强,铅的分布最广,所以成为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的研究重点与热点.针对目前发现的修复植物多存在生物量过低、修复种类单一等缺陷,对镉、铅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类型、原理、特点以及分子生物学等现代生物技术进行了论述与比较,并提出...  相似文献   

8.
河西地区田间冰草危害比较严重,而人工除草工作量大,且效率低。为此,2007年5月我们引进了新型除草剂88.80%飞达红SG,对其防除冰草的最佳浓度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用飞达红SG120g/667m^2在冰草生长旺盛期防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研究空间诱变对蒙农杂种冰草生物学效应的影响,以空间诱变冰草F1植株为材料,对诱变后冰草的过氧化物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谱带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0株空间诱变蒙农杂种冰草株系和对照冰草之间表现出一定的遗传性,每一株空间诱变蒙农杂种冰草都有自己的变异酶带;对照冰草有6条过氧化物同工酶酶带,诱变冰草的酶带数从3条到8条不等,大部分酶带强度趋于减弱;对照冰草有8条酯酶同工酶酶带,诱变冰草的酶带数从3条到10条不等,大部分酶带强度趋于减弱。  相似文献   

10.
利用“实践八号”卫星搭载蒙农杂种冰草种子干种子作为处理,未搭栽种子作为对照。观察其种子不同贮藏时期的发芽特性,以及其幼苗生长、生理及细胞学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处理种子活力随着贮藏时间延长而降低;空间环境对叶片数、分蘖数没有影响,但对株高和叶片长有显著的影响;空间环境对植株的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有丝分裂指数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土壤中多环芳烃污染日益严重。针对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治理与修复,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3种修复模式,其次对多环芳烃污染土壤各种修复技术原理、研究进展及优缺点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最后提出在选择修复技术时需综合考虑多环芳烃浓度、场地水文地质条件、修复工期、修复目标、未来土地规划及利用类型等多种要素,为我国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修复提供借鉴,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严重威胁到人类健康、环境安全。以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方法为要点,介绍不同种修复方法,根据常见稳定固化材料的不同分类,详述不同种稳定固化材料的原理与效果,讨论不同种修复方法的优势与不足,并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氯丁唑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难溶于水,在土壤中残留时间较长。本文通过循环富集筛得氯丁唑高效降解菌,研究了环境条件对其降解氯丁唑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受氯丁唑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为微生物法修复氯丁唑污染土壤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筛选出的菌种是假单胞杆菌和芽孢杆菌;在液体有降解菌培养基中振荡40d氯丁唑降解率达98%,降解菌能降解氯丁唑产生CO2;通气量、培养基、温度、光照、含水量等都会对降解氯丁唑效果产生影响,微生物降解氯丁唑需要大量的O2,土壤中富含有机质时会影响微生物对氯丁唑的降解,在降解菌生长温度范围内,提高温度有利于对氯丁唑的降解,光照也有利于氯丁唑的分解等。将降解菌投放于受氯丁唑污染土壤,通过光照、通气等,40d后土壤中氯丁唑的降解率达85%,土壤中微生物含量恢复到正常值的90%。  相似文献   

14.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前,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比较严重,重金属对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壤生态特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也严重影响了土壤生态环境和功能的稳定。微生物修复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有效修复技术。在综述国内外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动态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当前微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机理,阐述了微生物修复技术的优点和局限性,并对微生物修复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山东农业科学》2019,(7):167-172
设施土壤内部情况复杂多变,重金属污染物的类型、性质趋于多样化、复杂化,寻求安全、高效的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尤为重要。微生物修复技术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单、高效等特点,是现阶段重金属污染修复的重要研究对象。本文综述了微生物修复设施重金属土壤的原理,指出设施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为设施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快捷、高效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土壤镉污染日益严重,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镉污染的土壤修复,是当今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其中土壤清洗作为最有效的修复形式之一,因其安全性及价格优势被广泛认可.本文简述了不同洗涤材料修复土壤镉污染的优缺点及其国内外研究与发展动态,这将为我国土壤镉污染修复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中,微生物修复成本低廉、操作简单、修复效果好,是一类环境友好的绿色技术,在当前最具应用前景.对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技术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评述,并针对该方法的局限性对其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利用微生物修复技术对石油污染土壤进行处理是现代新型的一种经济、高效且生态可承受的绿色清洁技术。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在解决石油污染土壤问题中引进微生物修复技术。总结了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的修复类型;能够降解石油烃类物质的微生物种类、复合菌群及利用基因工程构建石油高效降解菌;影响石油烃降解菌降解效率的多种因素,探讨了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
地表水体底泥污染原位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文澜  刘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633-9634
通过对地表水体底泥污染特性的分析,论明底泥异位修复技术具有费用高、对环境破坏性强等缺点,在应用上受到了很大限制,因此底泥原位修复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介绍了各种底泥原位修复技术,探讨了其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指出应充分利用各种原位修复技术的优势, 联合使用这些原位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