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筛选出防治水稻纹枯病的高效化学药剂。[方法]以水稻品种"冈优606"为试验对象,采用田间试验方法,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25%嘧菌酯悬浮剂和50%己唑醇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纹枯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分别达到87.15%和81.15%;4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80%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和20%氟酰胺可湿性粉剂的防效均达到70%以上,防效较好;20%氟酰胺可湿性粉剂的防效为69.22%,防效最差。[结论]防治水稻纹枯病可以选用嘧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和苯醚甲环唑、己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可以采用药剂复配或轮换用药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寻求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有效药剂。[方法]在水稻破口期分别施用250 g/L嘧菌酯SC 240 ml/hm2、30%己唑醇SC 225 g/hm2、30%己唑醇SC 225 g/hm2+250 g/L嘧菌酯SC 225 ml/hm2、75%肟菌酯·戊唑醇WG 150 g/hm2、300 g/L苯醚甲环唑·丙环唑EC 300 ml/hm2、10%井冈霉素A SPX 3600 g/hm2,隔7 d再施药1次,调查几种杀菌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30%己唑醇SC 225 g/hm2+250 g/L嘧菌酯SC 225 ml/hm2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最好,第2次药后14 d的防效为87.53%;其次是30%己唑醇SC 225 g/hm2、300 g/L苯醚甲环唑·丙环唑EC 300 ml/hm2,防治效果分别为79.03%、78.92%;而75%肟菌酯·戊唑醇WG 150 g/hm2、10%井冈霉素A SPX 3600 g/hm2、250 g/L嘧菌酯SC 240 ml/hm2防治效果较差。几种药剂在水稻破口抽穗期用药安全性均较好。[结论]30%己唑醇SC 225 g/hm2+250 g/L嘧菌酯SC 225 ml/hm2可以作为今后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替代农药,在生产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几种杀菌剂防治水稻病害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三环唑、20%咪鲜.已唑醇、苯甲.嘧菌酯、75%肟菌.戊唑醇、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进行单季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防效及保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75%肟菌.戊唑醇20mL/667m2和苯甲.嘧菌酯50mL/667m2防效最好,增产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4.
不同杀菌剂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丙硫多菌灵、嘧菌酯、噻呋酰胺、氟环唑、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和井冈霉素6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40%嘧菌酯可湿性粉剂225 g/hm2对水稻纹枯病的病指防效,在药后7 d和14 d均较好,分别达到85.94%和68.25%。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25%己唑醇·嘧菌酯悬浮剂对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其对水稻的安全性,特进行了己唑醇·嘧菌酯田间小区纹枯病、稻瘟病试验。结果表明,25%己唑醇·嘧菌酯悬浮剂对水稻生长安全,且对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并且提高水稻产量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以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为供试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比较了5种新型杀菌剂的室内毒力,并选用高效单剂进行复配研究,明确最佳配比;根据药剂理化性质选用流点法、黏度曲线法和正交试验设计法将混剂加工成对环境友好的水悬浮剂。结果表明:5种杀菌剂中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毒力(有效中浓度,EC50)由高到低顺序为:嘧菌酯(0.005 19μg/ml)、已唑醇(0.025 20μg/ml)、戊唑醇(0.209 10μg/ml)、丙环唑(0.349 70μg/ml)、苯醚甲环唑(0.777 10μg/ml);毒力最高的嘧菌酯与己唑醇复配的最佳配比为1∶2(增效系数SR值为1.55);嘧菌酯.己唑醇悬浮剂的最优配方组成为:8.0%嘧菌酯、16.0%己唑醇、2.0%分散剂550s、2.0%农乳404#、0.125%黄原胶、1.5%硅酸镁铝。  相似文献   

7.
75%戊唑醇·嘧菌酯水分散粒剂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开展了试验药剂75%戊唑醇·嘧菌酯水分散粒剂(禾技)与主流药剂75%肟菌·戊唑醇、30%苯甲·丙环唑的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药剂75%戊唑醇·嘧菌酯水分散粒剂与对比药剂的防治效果相当,对水稻纹枯病有较好的防控作用,同时对水稻及周围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崇明县水稻纹枯病防治水平,研究比较了不同嘧菌酯及其复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供试的4种嘧菌酯类药剂均对水稻纹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据第2次药后10d调查,每667m~2用24%己唑·嘧菌酯SC(苏科)20、25mL,24%己唑·嘧菌酯SC(东宝)20、30mL,30%噻呋·戊唑醇SC15、20mL,25%嘧菌酯SC30、40mL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分别为74.5%、96.2%、78.8%、88.5%、79.7%、89.1%、85.5%、96.8%,防治效果优于对照药剂24%噻呋酰胺SC和11%井冈·已唑醇WP。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温州地区早稻纹枯病呈逐年加重趋势,为筛选早稻纹枯病的有效防治药剂,开展了75%肟菌·戊唑醇WG(拿敌稳)、32.5%嘧菌酯·苯醚甲环唑SC(阿米妙收)和48%嘧菌酯·苯醚甲环唑SC(农精灵)对早稻纹枯病的防病增产效果小区试验。结果表明:75%肟菌·戊唑醇WG(拿敌稳)、32.5%嘧菌酯·苯醚甲环唑SC(阿米妙收)和48%嘧菌酯·苯醚甲环唑SC(农精灵)对早稻纹枯病都有较好的防控效果,并都具有增产效果,其中以75%肟菌·戊唑醇WG(拿敌稳)的防病增产效果最为显著,病情发展期防效93.5%,病情稳定期防效87.45%,与其他处理均达到显著差异,实割亩产489.16 kg,比对照(CK)增产12.03%,比井冈霉素处理增产7.25%。32.5%嘧菌酯·苯醚甲环唑SC(阿米妙收)防效分别为76.22%和70.03%,48%嘧菌酯·苯醚甲环唑SC(农精灵)防效分别为82.96%和68.42%,两者无显著差异,实割亩产32.5%嘧菌酯·苯醚甲环唑SC(阿米妙收)472.42 kg,48%嘧菌酯·苯醚甲环唑SC(农精灵)471.50 kg,分别比对照(CK)增产8.19%和7.98%,比井冈霉素增产2.20%和1.96%。  相似文献   

10.
康力 《甘肃农业》2016,(3):45-47
对于稻瘟病的防治,在生产上仍然是以化学防治为主,本文通过室内毒力测定方法,筛选对稻瘟病防效较好的药剂。本试验选用六种防治稻瘟菌病害的主要化学药剂:多菌灵、三环唑、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嘧菌酯、稻瘟灵做为研究对象。对两株稻瘟菌进行毒力测定。研究的实验结果表明:嘧菌酯对稻瘟菌的抑菌效果最好,其平均EC50值为0.0520μg/ml,稻瘟灵、咪鲜胺、多菌灵、苯醚甲环唑、三环唑的抑菌效果依次降低。嘧菌酯对于水稻的稻瘟病来说防治效果好于其他的五种药剂,可以在生产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水稻纹枯病的防治药剂.[方法]研究了不同厂家生产的噻呋酰胺单剂与复配制剂,以及23%醚菌·氟环唑、30%苯甲,丙环唑等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结果]药后10 d,23%醚菌·氟环唑SC600ml/hm2、24%噻呋酰胺SC 300 ml/hm2(进口)、30%苯甲·丙环唑EC 450 ml/hm2 、40%噻呋酰胺WDG 270 g/hm2、24%噻呋酰胺EC 300 ml/hm2(国产)、40%戊唑·噻唑锌EC 1 050ml/hm2、27.8%噻呋·己唑醇EC 300 ml/hm2 7个处理的校正防效分别为85.47%、85.69%、85.39%、90.74%、85.44%、85.29%和87.78%,10%丙硫·多菌灵SC 750 ml/hm2和6%丙硫·多菌灵SC 1 350 ml/hm2的校正防效分别为57.91%和70.61%;药后20d,各处理防效进一步提高.[结论]噻呋酰胺制剂与23%醚菌·氟环唑、30%苯甲·丙环唑、40%戊唑·噻唑锌都可作为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推荐药剂.  相似文献   

12.
王杨  张淑颖  徐源辉  吴远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642-16643
[目的]探究4种杀菌剂对水稻稻瘟病和纹枯病的田间防效。[方法]以稻瘟病感病品种湘早籼24号为试验对象,测定了32.5%阿米妙收SC、30%爱苗EC、75%拿敌稳WG、75%稻艳WP 4种药剂对水稻稻瘟病和纹枯病的田间防效。[结果]75%拿敌稳用量为300g/hm2时对水稻稻瘟病和纹枯病的田间防效最好。[结论]为我国水稻主要病害的防治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章守富 《安徽农业科学》2014,(10):2952+2955-2952,2955
[目的]筛选防治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和稻曲病的有效药剂。[方法]研究32.5%阿米妙收悬浮剂、24%噻呋酰胺(满穗)悬浮剂、75%肟菌·戊唑醇(拿敌稳)水分散粒剂、250 g/L嘧菌酯悬浮剂、12%井·腊芽(纹曲清)对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和稻曲病的防治效果。[结果]5种试验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病指防效为63.86%~85.22%,对水稻穗颈瘟的病指防效在为36.60%~81.88%,对水稻稻曲病的病指防效在48.91%~73.48%。[结论]32.5%阿米妙收对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有较好的综合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卢应红  严谨  张慧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3891+3894-3891,3894
[目的]筛选防治水稻纹枯病的药剂.[方法]采用江苏市场上常见的几种药剂,于水稻纹枯病始盛期和发病高峰期各用药一次.[结果]40%嘧菌酯WP 150和225 g/hm2对水稻纹枯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建议用量为150、225 g/hm2左右,在水稻纹枯病发病初期使用,连用2~3次.[结论]40%嘧菌酯WP 150、225 g/hm2为防治水稻纹枯病较理想的药剂.  相似文献   

15.
农倩  黎起秦  袁高庆  林纬  黄永禄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557-9558,9674
[目的]为利用水稻内生细菌与农药复配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抑菌率法测定水稻内生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B196菌株与井岗霉素混配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毒力,并测定其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作用。[结果]B196菌株与5%井岗霉素水剂质量比为1∶68.47的混剂具有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为209,其1 000倍液对水稻纹枯病田间防效为75.57%,比单用B196菌株的防效高17.68%。[结论]内生巨大芽孢杆菌菌株B196与井岗霉素混配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王倩  李秀钰  徐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4,(18):5801-5802,5806
[目的]了解不同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方法]选用12种药剂,研究其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综合考虑防效、劳动力成本和单位面积成本,在水稻纹枯病的防治上可以考虑使用40%嘧菌酯可湿性粉剂、30%噻呋·己唑醇悬浮剂和24%己唑·嘧菌酯悬浮剂。[结论]该研究可为水稻纹枯病防治药剂的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稻鸭种养模式减肥减药生态效益。[方法]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分别设置3个处理:稻鸭种养、不养鸭种稻(CK1)、常规法种稻(CK2),研究不同处理对水稻纹枯病和稻田杂草的防控效果,以及对水稻产量性状、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稻鸭种养处理对水稻纹枯病具有显著的防控效果,在分蘖盛期和齐穗期丛发病率分别为22.1%和38.2%;稻鸭种养处理对稻田杂草有较好的控制效果,放鸭后50 d,杂草干重为4.5 g/m2;稻鸭种养处理的理论产量为8 379.5 kg/hm~2,显著高于CK1;稻鸭种养模式的整体利润高于CK1、CK2。[结论]稻鸭种养可促进水稻健壮生长,减少化学肥料和农药的投入,保护生态环境,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多种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等3种病害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和穗瘟病,试验安排了9个处理,结果表明:水稻拔节期,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EC、12.5%井.蜡芽AS和75%戊唑醇.肟菌酯WG对纹枯病防治效果均达80%以上;叶枕平期用12.5%井.蜡芽AS+75%三环唑WP防治纹枯病的防效为69.4%,拔节期用12.5%井.蜡芽,叶枕平期再施75%戊唑醇.肟菌酯WG防治稻曲病的效果为58.94%。  相似文献   

19.
生防菌株2LN3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进一步验证生防菌株2LN3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通过大田生产试验研究生防菌剂2LN3、生防菌剂2LN3+井冈霉素、井冈·腊芽菌、井冈霉素和清水对照5个处理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和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生防菌剂2LN3+井冈霉素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较好,2次用药后第7和第15天的防效分别达60.85%和72.16%,2次调查防效均超过生防菌剂2LN3、井冈·腊芽菌和井冈霉素,而单用生防菌剂2LN3则表现为药效持续时间较短,在2次用药后的第15天防效比井冈霉素略高,但与井冈·腊芽菌相比防效则降低了6.5%;与井冈霉素相比,生防菌株2LN3具有促生作用,能显著提高有效穗数、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喷施生防菌剂2LN3和生防菌剂2LN3+井冈霉素都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与井冈霉素相比分别增产3.8%和12.1%,均达到显著性差异。[结论]将生防菌剂2LN3和井冈霉素复配可替代井冈霉素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来提高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  相似文献   

20.
路梅  张发成  钱明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553-17555,17573
[目的]调查金华市主栽水稻品种纹枯病田间发生情况,探讨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明确其经济闽值。[方法]参照国家水稻纹枯病测报调查规范(GB/T15791—1995)进行病情调查,并测定不同水稻品种的各种产量性状;通过人工接种试验,研究不同接种量下水稻品种——金早47的病丛率、病情指数、水稻产量及产量损失率,并计算其在不同产量水平下的经济阈值。[结果]金华市现有水稻主栽品种的抗病性为中抗水平以下,缺乏高抗品种;其中水稻金旱47为中抗,两优培九为中感,协优46则为感病。同一水稻品种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生育期的抗性表现有所差异,水稻产量的损失随水稻品种抗病性的减弱而加重。孕穗期,金早47的病丛率和产量损失率成线性关系.要将产量损失率控制在7%以下,孕穗期的病情指数必须控制在4.2以下。[结论]明确了金华市水稻主栽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现状及其经济阈值.为水稻纹枯病的有效、合理控制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