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深入探索南美白对虾健康高效养殖模式,提高对虾养殖的经济效益,2003年在引进广东等地高位池对虾高产养殖模式的基础上,我们在温岭市绿珍水产养殖场进行了南美白对虾健康高效养殖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经市科技局现场验收,平均每667m^2产量939kg,净利润9017元。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高位池地膜鱼虾混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3月27日—8月7日在海南省文昌市龙楼耶湾对虾养殖场采用高位池铺地膜进行南美白对虾和鲻鱼混养试验。试验结果:南美白对虾平均单产934kg/667m^2,鲻鱼平均单产40kg/667m^2,平均利润1.68元/667m^2;该养殖模式对改善池塘生态环境、减少病害发生和增产增收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赵玉琢  段美平 《齐鲁渔业》2005,22(11):20-21
为了探索盐碱地“上粮下渔”开发池塘综合利用的路子,2004年,我们进行了淡水鲨与南美白对虾池塘半咸水混养试验,经过124天养殖,淡水鲨平均规格达1.2kg,尾,平均每667m^2产量343.6kg;南美白对虾平均规格达12.6cm,平均每667m^2产量67.2kg.每667m^2综合效益4139.6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2008年盐城市绿发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承担了江苏省省级高效渔业项目的实施,建成2000×667m^2高效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每667m^2产成虾410kg,产值9700元,纯收入3500元,商品虾经检验符合无公害水产品标准,大部份虾经加工出口和进入超市。其主要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南美白对虾卤淡水勾兑高产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区自2001年引进南美白对虾以来,经过试验、示范、推广,现已成为全区替代中国对虾的优势主导品种,由此推动了全区育苗生产、养殖生产及其他产业的全面发展。在推广过程中,我们成功地把“中国对虾卤淡水勾兑高产养殖技术”嫁接到南美白对虾养殖生产之中,探索出适合我区特点的“南美白对虾卤淡水勾兑高产养殖技术”,并在生产中不断完善,发挥了积极作用,使养殖产量、效益不断提高。2006年,平均每667m^2产量850kg、效益7100元。现将其主要技术和实践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南美白对虾套养青虾生态高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美白对虾以生长快、养殖周期短、投入产出高等特点深受广大养虾户的欢迎,但连年单一品种高密度养殖,会产生水质变坏、病害多发等多方面的不良后果。江苏省吴江市汾湖镇川心港村的李雪根近几年一直在探索南美白对虾套养青虾新技术,2008年承包2个塘口,养殖面积24×667m^2,采取“一次放足,分步上市,套养青虾”的方式,获得单产南美白对虾652kg/667m^2、青虾55kg/667m^2,每667m^2取得效益6688.5元,实现了生态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段美平  匡柏林 《齐鲁渔业》2005,22(10):32-32
2004年,我们在利津县大力推广小型蓄水水库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我们利用面积为8hm^2(120亩)的西冯水库进行了南美白对虾养殖工作,取得了每667m^2(1亩)产南美白对虾260kg、效益2583元的良好业绩。现以西冯水库为养殖实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2003年,杭州周宏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乔司养殖场在各级水产技术推广部门的指导下,进行了南美白对虾双茬高产高效养殖试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全场双茬养殖面积13.65hm2,总产南美白对虾100.5t,平均每667m2产490.7kg;总产值236.4万元;最高产量达到631.3kg/667m2,每667m2利润高达7830.6元。该场获得南美白对虾养殖高产高效主要采取的技术措施和经验如下。1改造基础设施,为对虾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加深加固池塘对原来狭窄的池堤加宽加高,池塘深度由原先的1.5~1.8m加深到2.2~2.5m。改造进排水系统采用PVC管道改善进排水系统,采取上进下排,进水由…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盐碱地“上粮下渔”开发池塘综合利用的路子,2004年,我们进行了淡水鲨鱼与南美白对虾池塘半咸水混养试验,经过124d养殖,淡水鲨鱼平均规格达 1.2 kg/尾,平均单产343.6kg/667m^2;南美白对虾平均规格达12.6 cm,平均单产67.2 kg/667m^2.综合效益4139.6元/667m^2.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漳州市水技站自2000年开始推广南美白对虾兑淡养殖以来,发展迅猛,养殖面积已达2000多hm^2,每667m^2年平均产量达500kg,最高单季每667m^2产量可达800kg,南美白对虾的兑淡养殖已成为漳州市水产养殖业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然而,由于种质退化、养殖环境的自身污染等原因,导致病害发生频繁,已成为南美白对虾养殖发展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1.
2009年4月至2010年12月进行南美白对虾与罗氏沼虾池套养草鱼试验,二口试验池共5.0×667m2;平均每667m2产南美白对虾商品虾735kg,罗氏沼虾438kg,草鱼44kg,平均每667m2产值4.8×104元,利润1.6×104元,经济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探索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提高养殖技术,使单位水体发挥最大的生产效率,促进黄河三角洲地区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的持续发展,我们在东营市海星浅海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技术研究,养殖面积4200m^2,共产对虾19576kg,平均每平方米产虾4.7kg,实现产值539834元,获利税282650元。现将项目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研究采用南美白对虾塑料大棚保温三级淡化暂养技术等措施,实现南美白对虾池塘双茬淡化养殖。养成期间水质情况良好,水温平均(26±3)℃,pH值约8.5左右,溶氧量5.6m叽以上,氧氮约0.20mg/L,亚硝酸氮0.02m班左右,每667m^2养殖产量达426.7kg,养殖效益高达4186.7元。结果表明,采用南美白对虾双茬淡化养殖技术,延长了对虾生长期,提高了池塘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虾、贝、蜇、蟹池塘立体生态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文登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在3.33hm^2(50亩)池塘中进行了日本对虾、南美白对虾、菲律宾蛤仔、海蜇、三疣梭子蟹的混养试验,每667m^2利润4118.6元。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南美白对虾1987年从美洲引入我国大陆,1987~1994年.我国取得了南美白对虾的全人工育苗养成试验成功.为进一步大规模育苗及养成生产奠定了理论和使用基础。1995-1998年,我国少数地区开展了南美白对虾的试养.养殖技术日趋成熟。近3年南方三省区(广东、广西、福建),每667m^2取得了单茬精养产量500kg,精养1t,工厂化养殖3t的产量。  相似文献   

16.
段美平  匡柏林 《河北渔业》2005,(3):37-37,39
2004年,我们在利津县大力推广小型蓄水水库的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工作,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在西冯水库,我们利用面积为8hm^2的水库条件,进行了南美白对虾养殖工作,取得了667m^2产南美白对虾260kg,效益2583元的良好业绩,现以西冯水库的养殖实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张水波 《齐鲁渔业》2009,26(1):35-36
福建省漳州市自2000年开始推广南美白对虾兑淡养殖以来,发展迅猛,养殖面积已达2000多公顷,每667m^2年平均产量达500kg,南美白对虾兑淡养殖已成为漳州市水产养殖业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然而,由于种质退化、养殖环境的自身污染等原因,导致病害发生频繁。  相似文献   

18.
通过进行南美白对虾高密度无公害健康养殖试验,寻找出一条适合本地高产、稳产、高效益、可持续发展的无公害对虾养殖模式,获得了显著效果。养殖池面积1.87hm2,放养南美白对虾苗543.05万尾,虾苗体长1.0 ̄1.2cm。经117 ̄120d养殖,收获南美白对虾56018kg,平均每1/15hm2产虾2000.64kg,对虾成活率67.05%,总产值134.44万元,扣除生产成本63.28万元,获利71.16万元,平均每1/15hm2获利25414元。  相似文献   

19.
2010年东台市东台镇养鱼专业户李海所承包本镇原台东水产场4个养鱼池,面积54×667m^2,其中3×667m^2小池为蓄水消毒池,养殖鲢鱼、鳙鱼,其余3个池塘,为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5月下旬投放虾苗250万尾,经过4个多月的精心饲养管理,取得总产量18645.6kg,单产365.6kg/667m^2,产值45.31万元,平均产值8884.3元/667m^2,创造效益5358.82元/667m^2。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东台市东台镇养鱼专业户曹林所2010年使用微孔管增氧技术养殖南美白对虾,2个鱼池3.33hm^2(50亩),5月下旬投放虾苗290万尾,经过4个多月的精心饲养管理,取得总产20560kg,获产值50.578万元,每667m^2产量411.2kg,产值10115.6元,效益5390.6元。现将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