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牛环形泰勒虫裂殖体胶冻细胞苗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宁夏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共同研制成功的牛环形泰勒虫裂殖体胶冻细胞苗 (以下简称牛焦虫苗 ) ,经过 5年中间试验 ,1 5年推广应用 ,先后在宁夏、内蒙、新疆、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安徽、甘肃、湖北、辽宁、海南等 1 3个省区注射 3 874998头份 ,经发病季节考验和查访 ,结果是 :注苗后不同品种、性别、年龄的牛均无异常反应 ,有效保护率达 99.8%以上 ,免疫持续期 1 3个月 ,凡是注射此种疫苗的地区和单位都能及时控制本病的发生和流行 ,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1 推广应用1 .1 疫情调查 牛环…  相似文献   

2.
用牛环形泰勒虫裂殖体胶冻细胞苗对山西运城地区所辖13个县94个乡(镇)的易感牛进行了防疫注射。经统计表明;注苗牛反应14头,发病6头,发病率0.044%,未注苗对照牛264800头牛中发病16420头,发病率6.2%,实际有效保护率达99.96%,安全性100%。  相似文献   

3.
牛焦虫病在湖北省麻城市流行了几十年,对养牛业危害严重,每年死于焦虫病的牛平均达1136头。1985年开始从宁夏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引进“牛环形泰勒虫殖随体胶冻细胞苗”(以下简称“牛焦虫苗”),在区域示范的基础上当年购进牛焦虫苗24000头份,实施了较大面积免疫注射,经过5 ̄8分流行季节考验,证明该苗安全性好,免疫力可靠,随后的14年共防疫各品种牛只406300头,实际有效保护率达99.97%,现已  相似文献   

4.
环形泰勒虫病是由环形泰勒虫 (Theileria an-nulata)引起的牛的蜱传性血液原虫病 ,本病广泛分布于我国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北、河南、湖北、山西、山东、北京等 1 3个省区 ,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地方性流行病 ,多呈急性经过 ,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给养牛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我国五、六十年代 ,为减少本病造成的经济损失 ,曾进行过化药的筛选和发病动物的治疗实验 ,结果显示 ,治愈率较低 ;也曾对通过动物传代致弱的血液虫苗进行研究 ,证实其对动物仍保持一定的毒力 ,且保护率仅在 5 0 %左右。直到上世纪 70年代初 ,兰州…  相似文献   

5.
牛泰勒虫病在我省流行已久,主要用药物治疗。1972—1976年,中国农科院兰州兽研所和宁夏兽研所共同研制成功牛环形泰勒虫裂殖体胶冻细胞苗(以下简称细胞苗),经试验,免疫效果可靠,较好地解决了该病的免疫  相似文献   

6.
环形泰勒虫裂殖体感染细胞培养技术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环形泰勤虫裂殖体胶冻细胞苗工厂化生产中,将小转瓶培养改为大转瓶培养,在此基础上又用成年健康黑白花牛血清代替犊牛血清,加犊牛血清的培养液收获细胞数为146.0万个/mL,而加成年牛血清的培养液在2次细胞培养中收获细胞数分别达153.8万个/mL和162.0万个/mL。  相似文献   

7.
根据环形泰勒虫TaA1272-1株裂殖体表面抗原(TaSP)基因的序列设计了1对引物,用PCR扩增出该基因长为393bp的高免疫原性区片段(SBxp)。将扩增产物连接到pGEM-T Easy载体上,转化入大肠埃希氏菌JM109中进行克隆。随后将重组质粒pGEM-SBxp和表达载体pGEX-4T-1分别以BamHⅠ、XhoⅠ酶切后,将酶切的目的片段SBxp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GEX-4T-1-SBxp,并将其转化到BL21宿主菌中。提取重组质粒经BamHⅠ、XhoⅠ酶切、PCR鉴定和测序确证后,阳性克隆用IPTG诱导表达。收集不同时间的菌液进行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SBxp基因在大肠埃希氏菌中成功表达,其表达产物为分子质量43ku的融合蛋白,该产物能被牛环形泰勒虫阳性血清所识别。  相似文献   

8.
培养基及原料批次的差异,对含环形泰勒虫裂殖体的牛血源白细胞连续传代影响较大。使用DMEM、1640、MEM 0.6%水解乳蛋白三种不同的培养基对含环形泰勒虫裂殖体的牛血源白细胞进行了连续传代比较试验。结果DMEM培养基较适应细胞的生长,连续传代性能优于其它两种培养基,但成本较高;1640培养基较适应悬浮培养,但细胞增殖率低;使用MEM 0.6%水解乳蛋白培养基,细胞贴壁性好,但细胞生长性能较差,连续传代易死亡。  相似文献   

9.
10.
新疆呼图壁种牛场奶业公司是以养奶牛为主的畜牧场 ,1999年年底存栏黑白花牛 142 2头 ,其中生产母牛 879头 ,黑白花母牛平均年单产 75 0 0kg以上 ,牛群质量、奶牛平均年单产在全国名列前茅。但牛泰勒虫病在历史上曾给该场养牛业造成过较大的威胁 ,多年来经过全场兽医人员不懈努力和上级科研单位协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防治经验 ,该病现已基本控制。1 流行情况呼图壁种牛场总面积约为 15 0km2 ,解放前误认为是炭疽疫区 ,后经确诊为焦虫病区。 195 5年建场以来 ,陆续从培城、乌鲁木齐市南山 ,昭苏调进土杂种牛 ,以后又引进了阿拉托夫 ,西…  相似文献   

11.
1993年7月份,我县有两个村先后发现牛环形泰勒虫病,经综合诊治,病情得到控制。l流行情况:据资料记载,我县小作镇于1982年从尚义县购进53头草原红杂交牛,多为两岁左右。翌年7月月发本病,诊治不及时,全部死亡,此后呈零星散发.1993年7月5日和17日,我县北孤台村集体牛场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桐柏县是牛环形泰勒虫病流行的多发区,对养牛业危害十分严重,1985年该县从宁夏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引进“虫苗”2万头份,在区域试验的基础上在全县16个乡(镇)进行了大面积防疫注射,经年终统计表明:虫苗安全性100%,注苗15000头(其中有水牛45000头),发病3头,发病率0.02%;未注苗36000头,发病2060头,发病率5.7%,实际有效保护率达99.98%,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14.
曲靖市麒麟区西山奶牛场寄养于郎目山的后备奶牛 4 0头于 2 0 0 1年 7月 19日至 2 0 0 1年 7月 2 5日全部发病 ,死亡 5头 ,致死率为 12 5 %。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验诊断为牛环形泰勒虫病。1 临床症状消瘦 ,呼吸困难 ,眼结膜苍白 ,流泪 ,视力减退 ,有的眼角膜变为灰色 ,体温 39 5~ 4 1 3℃ ,为稽留热。鼻镜干燥 ,鼻孔流出清白粘液 ,流清口水。肌肉震颤 ,垂头耷耳 ,肷下陷 ,弓腰缩腹 ,精神萎顿 ,食欲减少或废绝 ,体表淋巴结肿大 ,压迫有痛感。血液稀薄呈淡红色。检查牛体 ,发现有硬蜱。2 病理剖检胸腹两侧皮下有很多…  相似文献   

15.
16.
补体结合试验诊断环形泰勒虫病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7.
瑟氏泰勒虫与环形泰勒虫某些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长角血蜱和残缘璃眼蜱的交互传递试验、虫体形态学观察及过氧化物酶等同工酶的分析,对瑟氏泰勒虫及环形泵勒虫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长角血蜱只能传播瑟氏泰勒虫而不能传播环形泰勒虫;同样,残缘璃眼蜱只能传环形泰勒虫而不能传播瑟氏泰勒虫。瑟氏泰勒虫以杆形和梨子形为主,其比例一般保持在67%-90%之间;而环形泰勒虫则主要以圆形和卵圆形为主,占总数的70%-85%。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表明,这两个种  相似文献   

18.
虫草试验性治疗牛环形泰勒虫病的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虫草试验性治疗牛环形泰勒虫病的报告张深固,赵振升,赵崇民,宋文成(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牧医系,河南洛阳471800)环形泰勒虫(Theileriaannulata)与疟原虫有相仿的生活史[1,2],鉴于虫草有与氯喹相近的抗疟活性[3],而进行了本研究...  相似文献   

19.
旨在建立快速检测环形泰勒虫和牛无浆体的双重PCR方法,调查吐鲁番地区这2种病原感染情况。根据NCBI库中上传的环形泰勒虫Spm2、Tams1基因和牛无浆体16S rRNA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合成3对特异性引物,使用PCR扩增并测序。根据Spm2和16S rRNA基因设计双重PCR并对反应体系及条件进行优化,对该方法进行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检测,建立一种双重PCR方法。结果显示,双重PCR方法特异性扩增出环形泰勒虫和牛无浆体相应目的片段,片段大小分别为853,351 bp,而驽巴贝斯虫、马泰勒虫、绵羊无浆体和伊氏锥虫均未扩增出条带。对环形泰勒虫Spm2、Tams1和牛无浆体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环形泰勒虫Spm2基因序列与印度株同源关系最近(MH844677)、Tams1基因序列与突尼斯株同源关系近(AF214899),牛无浆体16S rRNA基因序列与突尼斯株同源关系近(KY655808)。此方法能检测环形泰勒虫与牛无浆体最低浓度分别为2.9×10-16,1.8×10-19 g/μL。用该方法对临床60份牛血DNA进行双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