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6 毫秒
1.
火龙果果实常温贮藏性能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以火龙果为试材,探讨火龙果果实在常温下贮藏的效果,测定贮藏过程中果实呼吸强度、腐烂率、失重率及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火龙果属于非跃变型果实;常温下贮藏12 d,腐烂率为11.11%,失重率为7.44%;鳞片萎蔫严重,部分鳞片基部和果脐开始腐烂;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粗脂肪、粗蛋白含量下降,水分含量和pH值升高;粗纤维含量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2.
贮藏期间大蒜的生理特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大蒜在室温下贮藏过程中水分含量、呼吸强度、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以及可滴定酸等各种生理指标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大蒜的水分含量、可溶性固形物等都不断减少;呼吸强度在贮藏1周后有所增强,之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减弱;维生素C含量也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减少,贮藏1个月后维生素C含量减少至零;可滴定酸含量在贮藏1周后增加,之后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砧木和覆膜对爱媛28果实内在品质及营养功能成分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优化其栽培技术提供参考。【方法】分别以枳和卡里佐枳橙为砧木,设置4个处理,即枳+不覆膜、枳+覆膜、卡里佐枳橙+不覆膜、卡里佐枳橙+覆膜,测定不同处理的果实基础品质及糖、有机酸、类黄酮、酚酸、氨基酸和异味物质含量。【结果】不覆膜条件下,相比卡里佐枳橙砧,枳砧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高9.78%、8.20%和4.84%,总糖含量、有机酸总量和总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卡里佐枳橙(P<0.05,下同),分别比卡里佐枳橙砧果实高18.65%、27.93%和10.64%;但总酚含量和总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卡里佐枳橙砧;同时,枳砧爱媛28果实的异味物质乙醇和乙醛含量显著低于卡里佐枳橙砧果实。相比不覆膜,覆膜处理下,爱媛28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机酸总量和总酚含量均显著增加,其中枳砧果实的上述3个指标分别增加9.90%、5.20%和66.12%,卡里佐枳橙砧分别增加9.78%、5.64%和28.88%。覆膜处理下,2种砧木处理的果实中异味物质乙醛和乙醇含量均显著降低,其中,枳砧分别减少15.58%和9.01%,卡里佐枳橙砧分别减少37.17%和11.76%;此外,枳砧果实的总氨基酸含量显著增加,卡里佐枳橙砧果实的总氨基酸含量显著减少。【结论】生产上爱媛28以枳作为砧木,其果实的综合品质明显优于卡里佐枳橙砧,且通过覆膜可进一步改良爱媛28的果实营养品质,提升风味。  相似文献   

4.
以红柠檬、酸桔、江西红枯和小叶大花枳(简称枳)作贡柑的砧木,对不同砧穗组合贡柑的亲和力、树体生长情况、早结丰产性、产量和果实品质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4种砧木与贡柑接穗的亲和性无明显差异,均表现亲和力强;各砧木贡柑嫁接苗均能较早形成树冠,其巾枳砧贡柑植株生势缓和,树冠矮化;枳砧和红柠檬砧贡柑表现早结丰产性好,初果期产量与酸桔砧和江西红桔砧贡柑的差异显著,而进入盛果期后各砧木贡柑的产量差异不大;枳,酸桔和江西红桔作贡柑砧木,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总酸含量较高,果实品质好,而红柠檬砧贡柑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总酸含量较低,果肉枯水严重,品质差.依据研究结果认为枳、酸桔和江西红桔是广东值得推广的优良贡柑砧木,而红柠檬一般不宜作贡柑砧木.  相似文献   

5.
试验结果表明:粤引强德勒柚树形呈圆头型,树势强健,成枝力强,枝梢紧凑,与酸柚、红皮山桔嫁接表现亲和;果实大小适中,单果平均重1079.3 g,圆球形,果皮黄绿色,果肉绛红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50%,可滴定酸含量0.48%,维生素C含量0.48mg/mL,总糖7.99%,固酸比16.98,肉质脆嫩化渣、甜酸可口,单果平均种子数97粒。成熟期在8月中下旬,特早熟,但耐贮藏较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桂脐1号脐橙与不同砧木的嫁接亲和性、嫁接后树体长势和光合特性,为确定桂脐1号配套砧木提供参考。【方法】在桂枳一号、山东枳壳、龙州土柠檬、大新腊月柑、金宝酸桔和滑皮金柑6种砧木上嫁接桂脐1号,观察、测定其亲和力、树体生长势、光合日变化等指标。【结果】6种供试砧木中金宝酸桔与桂脐1号嫁接亲和性较差,大新腊月柑与桂脐1号亲和性最好,龙州土柠檬和滑皮金柑与桂脐1号嫁接亲和性良好,山东枳壳和桂枳一号与桂脐1号嫁接后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大脚”现象,嫁接亲和性中等;不同砧木对桂脐1号树体各项生长指标的影响不同,且不同树龄砧木的影响也不同;各砧穗组合的Pn日变化有单峰、双峰、多峰曲线,光合能力大小为桂脐1号/桂枳一号>桂脐1号/金宝酸桔>桂脐1号/山东枳壳>桂脐1号/大新腊月柑>桂脐1号/滑皮金柑>桂脐1号/龙州土柠檬;水分利用率大小为桂脐1号/金宝酸桔>桂脐1号/滑皮金柑>桂脐1号/桂枳一号>桂脐1号/大新腊月柑>桂脐1号/山东枳壳>桂脐1号/龙州土柠檬;金宝酸桔、大新腊月柑、滑皮金柑和山东枳壳出现非气孔限制,而桂枳一号和龙州土柠檬的“光合”午休是由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共同作用的结果。【结论】大新腊月柑与桂脐1号嫁接后幼树各项生理指标表现较佳,可作桂脐1号配套砧木使用。  相似文献   

7.
不同中草药提取液对金秋梨贮藏期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选用具有杀茵作用的5种中草药处理金秋梨果实,在室温(16~25℃)条件下贮藏35d,分析贮藏期间金秋梨的好果率、失重率、呼吸强度、可溶性固形物、Vc和可滴定酸6个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A处理与CK相比其好果率、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分别提高26.7%、39.7%、21.4%、19.9%,呼吸强度下降25.0%,保鲜效果最好;E处理与CK相比其好果率、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分别提高15.6%、6.4%、11.2%、5.2%,呼吸强度下降12.0%,保鲜效果最差;B、C、D处理保鲜效果介于A、E处理之间.各处理失重率差异<2.0%.  相似文献   

8.
ICC对黄金梨采后生理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室温条件下,不同浓度的ICC处理黄金梨的贮藏效果、果实呼吸强度的变化以及在贮藏期间梨果Vc、总糖、多酚、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黄金梨采后呼吸强度很高,没有明显呼吸高峰出现;随着贮藏期的延长,梨果实Vc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逐渐减少,总糖含量在前期略有下降,中期上升,后期再下降;多酚含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2mg/kgICC处理黄金梨的贮藏效果最佳,贮藏20d后好果率可达92.3%,虎皮病情指数为2.6%,果实失重率仅为3.1%。  相似文献   

9.
旨在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明确李果实采后贮藏的特点及该方法的应用特性.以''安哥诺''李果实为试验材料,进行常温贮藏,测定贮藏过程果实生理和品质指标的变化特点.原始的指标可划分为4个主成分因子.第一、二、三和四主成分因子的贡献率分别为52.774%、23.154%、15.025%、7.987%,累计贡献率为98.941%.硬度、可滴定酸和Vc含量与果实的耐贮性呈正相关,SSC、总糖、腐烂指数、呼吸速率及乙烯释放量与果实的耐贮性呈负相关.构建的综合评价模型表明,贮藏0~4天期间,李果实进行的是后熟过程,这一期间果实的品质较好;贮藏4~10天期间,果实进入衰老阶段,贮藏至10天时,果实失去价值.可见,主成分分析法可用于评判采后李果实的贮藏特性及最佳贮藏寿命.  相似文献   

10.
以芙蓉李为研究对象,研究乙烯利、脱落酸处理对采后芙蓉李果实质地、色差值、色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花色苷含量及出汁率的影响,综合分析加工品质变化.结果表明,乙烯利处理明显降低了芙蓉李果肉硬度、果皮强度、果皮破裂深度、果皮脆性、果皮韧性和果肉黏性,加速果实转红,促进花色苷含量积累,提高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和出汁率,加速可滴定酸含量下降;而脱落酸处理对芙蓉李果实质地指标影响不明显,可加速贮藏后期果实转红和花色苷含量积累,提高贮藏后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加速贮藏后期可滴定酸含量下降.由此说明,乙烯利处理可在短期内明显提高芙蓉李果实加工适应性和加工品质,而脱落酸处理无法短期内提高加工适应性,可提高贮藏后期加工品质.  相似文献   

11.
园丰脐橙系湖南省园艺研究所1993年从资兴市坪石乡华盛顿脐橙园中选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变异株系,经过10多年的观察鉴定,其主要经济性状稳定。多点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适应性强,树势生长强壮,树姿较开张,结果早,花量中等,自然坐果率高,以树冠内堂和下部结果为主,无明显大小年结果现象,丰产稳产;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重264 g,果型指数:1.03,果形较整齐,l2月上中旬成熟。果实含可溶性固形物12.1%,总糖9.87 g/100mL,总酸0.85 g/100mL,维生素C为59.74mg/100mL,固酸比14.24,可食率71.20%。果皮橙红或深橙红,果肉脆嫩化渣,酸甜可口,品质上乘。高接树1 a可恢复树冠,第2年开花结果,第3、4年平均产量可达25~30 kg/株。  相似文献   

12.
3个脐橙新品种在广西引种的表现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合评价卡拉卡拉、Lanelate、Summergold脐橙3个新品种在广西引种的表现。[方法]2005年春,引入枳橙砧卡拉卡拉定植于广西柑桔研究所,定植规格为3m×2m,2006年5月、6月和10月分别引入Lanelate、Summergold脐橙,高接于2005年定植的卡拉卡拉,每个品种高接5~8株;2006年10月,在富川县徐岷脐橙园将卡拉卡拉、Lanelate、Summergold脐橙高接于2005年春植枳壳砧纽荷尔脐橙,每个品种高接6~8株,当年12月,将每个品种中的3株高接树移植到富川县贺州柑桔苗木繁育中心引种圃,种植规格为2.0m×1.2m;2006年10月在融水县将Lanelate、Summergold、卡拉卡拉脐橙品种高接于红壤坡地2003年植枳壳砧纽荷尔脐橙,每个品种高接3~5株。每年观察记录物候期、植物学特性、适应性及抗性,结果后调查分析各品种果实主要性状、结果性能等。[结果]卡拉卡拉、Lanelate、Summergold脐橙均表现生长快、结果早,较抗旱的特征,其中卡拉卡拉树势稍旺,树形开张,树冠圆头形,果实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成熟,甜酸适中,化渣,表现为中熟、高产、优质,脐黄中等特征,裂果较少。Lanelate树势稍弱,树形开张,树冠扁圆头形,果实11月下旬至12月上中旬成熟,甜酸适中,味浓,表现为中熟、优质,产量中等,脐黄多等特征,裂果少。Summergold树势中等,树形稍开张,树冠圆头形,果实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成熟,甜酸适中,化渣,表现为中熟、高产、优质,脐黄中等偏多特征,裂果少。[结论]3个品种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2008~2009年对Neilson脐橙果实生长发育规律进行观察研究,为制定促进果实膨大技术措施提供依据。结果表明,Neilson脐橙果实生长曲线呈大抛物线形;2008年6~9月果实纵径月增长率分别为37.55%、31.11%、17.19%和10.95%,同期横径月增长率分别为26.22%、45.42%、13.32%和21.36%;2009年果实纵横径的月增长率分别在6、8和11月出现3次高峰,纵、横径月增长率分别达到20.0%、17.0%、14.5%和20.06%、21.75%、15.49%;果实自12月着色成熟~次年3月,酸含量缓慢下降,果汁、全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糖酸比缓慢提高或保持稳定,果实风味浓、酸甜适中,是一个适宜留树保鲜的晚熟品种,但留树时间不宜超过3月。  相似文献   

14.
甜橙晚熟品种春橙1号选育及其早结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春橙1号为从湖南引进的甜橙接穗(品种不详)嫁接苗中选育的芽变优良品种。春梢萌芽期在2月上旬,开花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果实着色期为10月下旬,2月上旬成熟。果实近圆球形,中等大,单果重150-220g,果皮橙红色,光滑。果肉橙黄色,可溶性固形物11.5%~13.5%,可食率73.6%,品质中上等。树势壮旺,抗逆性强,丰产稳产。2008年获得广西果树新品种登记证书。栽培上应高标准建园,超密度定植,加强肥水管理,综合防治病虫。  相似文献   

15.
金如意山楂是2013开始年从山东省费县东蒙镇大门山在野生“小黄红子”单株发现、分离、培育,2019年12月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新品种审定并正式命名的山楂品种。该品种树姿直立,冠形卵圆形,树冠约为普通型的2/3;萌芽率高、形成中短枝能力强、成枝力中等;成花率高,花瓣白色、花药紫红色;座果率高;单果重12g,果皮金黄色、果肉浅黄色、味甜、适于鲜食;8月底~9月初成熟,属珍惜短枝型山楂品种。山地宽幅地块、泊地、易积水地块、瘠薄地块、土壤较黏重的地块起垄栽培。适宜自由纺锤形、高纺锤形、四主枝开心形。较抗白粉病;常发生白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蚜虫等。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兴国甜橙3-5的选育经过、主要性状、栽培技术要点和产业化前景,对兴国甜橙3-5的可食率和果汁率进行了多品种比较。兴国甜橙3-5是在地方品种兴国甜橙中选出的加工鲜食兼用型品种,果皮橙黄至橙红色,果实近圆球形,母树平均单果重167.7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6%~15.1%,总糖含量10.3%~11.5%,可滴定酸含量0.47%~0.93%,可食率79.27%~80.75%,果汁率65.18%~65.96%;子代平均单果重205.8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7%~14.0%,总糖含量9.92%~10.62%,可滴定酸含量0.71%~0.73%,可食率80.59%,果汁率65.84%。成熟期11月下旬。  相似文献   

17.
红江橙果实与叶片变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红江橙”是甜橙(Citrus sinersis(L.)Osbeck)与桔(Citrus reticulata Blanco)的嫁接嵌合体。出现橙型红肉果、橙型红黄肉嵌合果、嵌合桔变果三种变异类型的果实。另外还出现橙型黄肉果、桔变果二种回复到两个嫁接成分的果实。同时,橙型红肉果、橙型黄肉果、桔变果的果实性状与各自的叶片性状有明显的相关性。在生产上运用这些叶片性状可以从苗期开始准确地判别红江橙的变异植株,淘汰回复到两个嫁接成分的植株与枝条。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分子光谱技术探讨哈姆林果实油斑病砧穗特异性调控的分子生理机制,为提出果实油斑病综合防治措施,有效降低柑橘果实油斑病发生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果实油斑病发生率及发生程度有显著差异的11年生的3种砧木哈姆林甜橙植株,研究柑橘果实油斑病敏感期砧木对哈姆林甜橙果实油斑病发生率和发生程度的影响及哈姆林甜橙植株叶片和果实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图谱变化。【结果】砧木对哈姆林甜橙果实油斑病发生率和发生程度的影响显著不同。其中,哈姆林/枸头橙果实油斑病发生程度(DO)最高;哈姆林/李齐16-6枳果实油斑病发生率(RO)最高;而哈姆林/印度酸橘有较高的RO值,最低的DO值。FTIR分析结果表明,夏季高温期3种砧木的哈姆林甜橙叶片在3420、2927、1625和1069 cm-1处波峰分别代表了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运输、叶片细胞壁中的组织成分变化、蛋白质稳定程度和叶片内膜质过氧化平衡破坏程度,以枸头橙为砧的哈姆林甜橙植株叶片吸收峰强度最高受影响较小,以印度酸橘为砧的次之,以李齐16-6枳为砧哈姆林甜橙叶片受影响程度最大。相反,果皮红外光谱以印度酸橘和枸头橙为砧的哈姆林甜橙果皮受高温胁迫影响显著高于以李齐16-6枳为砧的哈姆林甜橙果皮。同时,3种砧木果实油斑病发生程度和发生率分别与其果皮和叶片红外光谱变化趋势一致。【结论】柑橘果实油斑病发生率高低可能跟叶片高温逆境响应机制有关,而果实油斑病发生程度高低直接与果皮代谢相关,通过分析夏季高温期叶片和果皮FTIR分别预测本年度油斑病发生率和发生程度是可行的。同时,叶片和果皮FTIR分析有利于揭示柑橘果实油斑病砧穗特异性分子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樱桃皱叶病严重危害了樱桃的产量和品质,但是国内尚无樱桃皱叶病详细观测和有效防治措施的相关报道。通过对北京香山附近樱桃园的248株树成龄红灯连续两年的系统调查,总结发现:樱桃皱叶病主要对叶子形态、果实发育形态、果实品质和产量有影响。叶子表现为叶面粗糙、叶子变窄、叶片不规则变形伴有颜色变浅。果实表现为发育缓慢甚至有畸形尖端,皱叶和畸形果实存在位置对应关系。成熟果实的形状表现为更短薄,重量变轻,成熟期推迟。皱叶病红灯和正常红灯相比,产量显著下降。发病范围可能是几片树叶,一个枝组,也可能是整棵树。发病情况逐年不同,严重皱叶病植株的表现相对稳定。春天展叶期到硬核期以及果实成熟以后是观察樱桃皱叶病的最佳时期。另外,对严重皱叶病树进行了嫁接试验,经过初步观察接穗没有皱叶病表现。  相似文献   

20.
采用~(14)C 同位素标记法,对锦橙(C.sinensin Osbeck)和红桔(C.reticula Blanco)采后2,4-D 处理的残留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果蒂的残留量最高,黄皮层、白皮层和果肉依次递减。250ppm 处理锦橙和350ppm 处理红桔后5天,果肉残留量分别为2.5和3.2ppm,均超过 FAO 和 WHO 的规定;贮藏115天后分别为1.1和1.9ppm,低于规定残留量。锦橙可继续使用2,4-D处理,但浓度应控制在250ppm 以下,贮藏期应在60天以上才能食用。红桔贮藏期短,残留量较高,不宜用2,4-D 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